17例距骨骨折或伴脱位患者的治疗分析

2015-03-28 15:55猛,李
黑龙江科学 2015年19期
关键词:伤处距骨开放性

迟 猛,李 强

(1.黑龙江省急救中心,哈尔滨 150056;2.哈尔滨市第二医院骨外科,哈尔滨 150056)

17例距骨骨折或伴脱位患者的治疗分析

迟 猛1,李 强2

(1.黑龙江省急救中心,哈尔滨 150056;2.哈尔滨市第二医院骨外科,哈尔滨 150056)

为了探讨距骨骨折或伴距骨与周围关节脱位的处理方法和治疗体会,2011——2014年共收治距骨骨折或伴脱位患者17例,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闭合性损伤患者和6例开放性损伤患者都进行了相应的处理。结果显示,参照Kenwright的功能分类标准,优8例(47.1%),良5例(29.4%),可3例(17.6%),差1例(5.9%),总优良率为76.5%,治疗距骨骨折脱位的方法效果较好。进而总结出距骨的主要作用是活动和负重,在距骨骨折或脱位后,只有进行严格的解剖复位才能发挥距骨的正常功能,治疗中要重视开放性距骨骨折脱位的处理,避免感染和多种并发症的出现。

距骨骨折;伴脱位;治疗分析

距骨骨折或伴脱位属于足外科的一种严重损伤,需要急诊处理,由于这一部位的血液供应较为复杂,并且距骨有很多个相邻关节面的解剖特点,因此,距骨骨折或伴脱位会伴随多种并发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正确的处理,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影响患者足部功能的正常发挥。以2011——2014年收治的17例距骨骨折伴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现将诊治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2012——2014年收治的17例距骨骨折或伴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5例;患者年龄最小的18岁,年龄最大的63岁,平均年龄32.5岁。在17例患者中,左足损伤的12例,右足损伤的7例;闭合性损伤的11例,开放性损伤的6例;距骨头骨折的2例,距骨颈骨折的8例,距骨体骨折的7例。按照Hawkins分类法进行分类,Ⅰ型4例,Ⅱ型7例,Ⅲ型4例,Ⅳ型有2例,其中,合并内踝骨折的4例,外踝骨折的5例,后踝骨折的有2例,足舟骨骨折的1例。这些患者最早的在受伤1.8h后接受治疗,最晚的在26.4h后接受的治疗,平均接受治疗的时间在受伤之后的8.4h。

1.2治疗方法

11例闭合性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案:5例采取闭合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术,6例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同时对其中的2例患者采取距下关节融合术。

6例开放性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案:全部进行急诊消毒清创术,其中1例患者采取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术,5例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同时对其中的3例采取距下关节融合术。

17例患者中,最短住院时间6d,最长住院时间104d,平均住院时间为46.8d,研究人员对这17例患者进行了调查随访,随访时间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7.3a,平均随访时间为2.7a。

2 治疗结果与分析

治疗后的疗效标准参照Kenwright 4级分类法,其中:“优”表示患者经过治疗之后足部没有不适感,踝关节以及距骨周围关节能够灵活使用,活动度达到正常人的90%,伤处经X线检查之后没有异常,患者日常行走不会感觉到疼痛,且走路姿态良好,步伐平稳;“良”表示患者治疗后,行走在不平地面上或者剧烈运动之后会出现一些轻微不适,踝部的灵活度下降,约为正常人的50%~90%,伤处经X线检查会出现轻度退变;“可”表示患者经过治疗后,进行中等强度活动时会感觉到疼痛,足部不能灵活运动,灵活度约为正常人的25%~50%,伤处经X线检查会出现中度退变;“差”表示患者治疗后,足部经常酸疼,走路和运动时常常感觉不适,足部的灵活度很差,低于正常人的25%,伤处经X线检查会出现显著退变。本次治疗结果显示,优8例,占患者总数的47.1%;良5例,占患者总数的29.4%;可3例,占患者总数的17.6%;差1例,占患者总数的5.9%,治疗的总体优良率达到了76.5%,与一些调查资料相比,本次治疗的优良率明显提高,同时创伤性关节炎和距骨缺血性坏死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所降低。

在本次治疗中,有3例患者发生了创伤性关节炎,占患者总数的17.6%,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加上功能锻炼之后,有2例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有2例患者发生了距骨缺血性坏死,占患者总数的11.8%,其中距骨颈骨折的1例,距骨体骨折的1例,对患者采取了保守治疗,治疗时间为24周,治疗结束后,距骨颈骨折患者的距骨自行修复,没有出现距骨塌陷现象,患者踝关节的功能基本恢复,距骨体骨折患者的距骨出现塌陷,并且出现了创伤性关节炎,患者踝关节功能没有恢复,接着对患者进行了胫跟关节融合术,手术之后,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在本次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没有出现伤口感染以及软组织感染的情况。

3 讨论

3.1重视并发症的发生

距骨骨折或伴脱位需要进行紧急处理,处理不及时或者处理方法不当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首先,不管是对于闭合性或开放性损伤,只要诊断为距骨骨折脱位,就必须进行急诊处理,使其早期复位,复位时间越早,对血管的损伤就会越小,足部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就越低,患者足部功能的恢复就更加容易。距骨骨折脱位手法整复不成功时要及时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尽快恢复距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骨折脱位部位的周围软组织会不断肿胀,对血管造成更大的损伤,使距骨血供越来越难,错过手术的最佳时机后,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距骨缺血性坏死更容易发生。此外,治疗中要避免早期负重,负重过多,不利于肢体的血液循环,在距骨骨折没有完全恢复之前负重会导致距骨愈合不良,很容易发生距骨缺血性坏死。

3.2重视距骨的解剖复位工作

距骨解剖复位的效果直接影响距骨功能的发挥,也影响患者足部的正常使用,为了使患者能够正常行走并进行常规锻炼,治疗过程中要十分重视距骨的解剖复位工作。如果患者距骨骨折脱位复位不成功,或者效果不理想时,应当及时采取手术进行切开复位,以保证患者足部功能的正常恢复,避免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等现象。相关调查研究显示,一些患者在距骨骨折脱位治疗后出现一些并发症,但是距骨复位情况良好,所以,这些并发症的出现并未影响患者足部功能的发挥,因此,在距骨骨折脱位治疗中,重视距骨的解剖复位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3.3做好开放性距骨骨折脱位的处理工作

距骨开放性骨折脱位很容易出现伤处感染以及周围软组织感染的情况,感染发生后会很难控制,伤口周围的软组织将逐渐坏死,导致骨质外露,甚至引发骨髓炎,从而阻碍患者的治疗及恢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对距骨以及创伤面进行反复清洗与消毒,处理好伤处后要更换手套、器械等,并重新进行消毒。只有严格做好开放性距骨骨折脱位部位的消毒处理工作,才能进行距骨复位。本次试验中,共有6例开放性距骨骨折脱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都没有出现感染现象,因此,做好消毒清理工作十分必要。

[1] 贾峰泉,孟庆军,刘升华,等.通过内踝截骨入路治疗距骨骨折合并距骨体旋转脱位[J].中华骨科杂志,2011,16(4):220-224.

[2] 叶俊强,姬中颜,何慕舜,等.距骨严重骨折脱位37例治疗体会[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13(3):174-178.

R687.3

B

1674-8646(2015)12-0023-02

2015-10-25

迟猛(1974-),男,辽宁海城人,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创伤骨科研究。

猜你喜欢
伤处距骨开放性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闭合性距骨全脱位致皮肤坏死的治疗1例并文献复习
距骨全脱位的临床研究进展
距骨全脱位治疗的研究进展
烫伤后能敷大白菜吗?
国外治运动伤害5原则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
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