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税务领军人才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体系*

2015-03-28 22:15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行为能力领军征管

□ 杨 芳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长沙 410116)

一、问题的提出

1、税务领军人才培养规划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服务发展大局,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全国税务领军人才培养规划(2013-2022年)》。《规划》中的领军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一:“税务领军人才要引领作用突出,即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现代理念,在促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中具有引领带动和标杆示范作用。”国际视野就是跨文化的生存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税务领军人才,应该有着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同时还具有全球化的眼光和胸怀,能够把握国际税收管理的发展趋势、解决复杂国际税收管理问题。

2、全球化背景下提升我国的税收影响力和话语权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上战略性地提出:“加强全球税收合作,打击国际逃避税,帮助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国家提高税收征管能力”。这是新经济新常态下,做好我国国际税收工作的重要指引。此外,王军局长在2015年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坚持税收改革、税收法治、税收开放三轮驱动,持续推进税收现代化建设。”这无疑是对国际税收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我国税务部门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划定的路线,树立大国税务理念,深度参与全球税收合作,积极构建了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税收关系。目前,税务总局已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OECD 等25个国际组织和区域税收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11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税收合作机制,常态化地就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税收问题以及跨国企业涉税问题进行沟通与合作。2014年实现了非居民税收收入1355亿元,反避税调查补税超过78亿元,对税收贡献523亿元。建立了与金砖国家税务局长会晤机制,定期就加强税收多边合作、税收情报交换、转让定价管理等进行磋商,增进合作与互信,为多边政治和财经外交创造良好环境。此外,税务总局积极推动《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生效,2015年7 月已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同时,我国税务部门努力推动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目前已与其他95个国家和地区共同承诺实施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在我国税务总局敏锐应对国际税收制度发生的重要变革、努力提升我国的税收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大背景下,能够积极参与此类国际间对话工作的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税务领军人才的培养日显重要。

3、税务领军人才培训内容的多样性和培训实效性的需要。《全国税务领军人才培养规划(2013-2022年)》中指出:培养全国税务领军人才是党和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税务系统“人才强税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因而,增强税务领军人才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是税务领军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核心问题,又是提高税务领军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必然要求。在税务领军人才教育培训中,除了要加强了解税务领军人才素质现状、掌握好税务领军人才思想认识状况、把握好社会发展和实际工作需求,还要注重培训内容的多样性,这些都是增强税务领军人才培训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二、理论依据

1、跨文化沟通学。跨文化沟通学是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其发展始终与人类学、传播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20 世纪80年代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跨文化沟通学。跨文化沟通学认为,跨文化沟通能力包括:(1)基本沟通能力系统,包括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能力;(2)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3)策略能力系统。

2、任务型教学理念。任务型教学理念的倡导:“学习者需要通过完成各种任务发展沟通的能力;学习任务是创设真实情境,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继而提高学习者的理解力、领悟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结构论。著名学者、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心理学界以其体现系统论、整体论思想的心理建构理论而闻名。皮亚杰用平衡原理和生物的稳态解释人和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以及心理机能。他认为:“(1)结构论是一种观察研究事物的方法,即把某类事物看作是具有结构的。(2)有机体由于其自身的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节性特征而能够维持与环境的平衡。”以此思想为方法论指导,建构税务领军人才跨文化沟通能力结构。

三、税务领军人才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税务领军人才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概念

跨文化沟通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各种沟通活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建立相互关系,继而实现物质交往,表现为人类的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和语言沟通都是人类具有社会性的重要活动。语言沟通是人际沟通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语言沟通学认为:“语言沟通过程由沟通主体、语境和语篇三大要素构成”。根据国际税收征管工作的动态性、多元文化性,国际税收征管的主体,通过语言沟通过程来实现国际税收征管的意图,继而推动国际税收征管的进行。税务领军人才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体现的,因而,其构建除了必须通过解析沟通主体所经历的物质与心理过程,还要根据人才培养要求。总所周知,税务教育培训目标早已从知识传输转为能力培养,也就是从外部经验的强化向内部心理机制的培育转化。因而构建税务领军人才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体系要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节性特征,并要维持与跨文化沟通环境(国际税收征管)的平衡。

(二)税务领军人才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构成要素:认知能力、情感能力、行为能力

心理学理论认为:“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完成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沟通活动的过程就表现了能力;沟通能力是沟通主体使沟通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一系列心理特征和物质特征,也就是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三者的整合能力。”认知、情感与行为这三种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三者相互紧密联系和作用着。在跨文化沟通活动中,良好的“情感”能形成正确的“认知”,二者又是构成“行为”的前提条件和实施基础。“行为”是“认知”和“情感”的体现过程和结果。“行为”能够通过沟通主体间的互动积极作用于“认知”和“情感”。

沟通过程中的认知指的是在特定的沟通环境中,为实现特定沟通目标而进行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过程。就税务领军人才跨文化沟通活动来说,国际税收征管工作的顺利完成,必须依赖于对使用的语言及语言外情境的认知能力,其中认知对象包括国际税收征管工作体系、沟通双方文化参照体系和语言沟通系统。沟通过程中包括国际税收征管活动类型与目的、沟通对象主体的文化个性特征和所使用的语言体系和具体沟通情境要素与沟通规则等。而税务领军人才跨文化沟通的错综复杂性表现在:领军人才的沟通能力得以发生作用的语境包含文化和国际税收工作环境。前者包含了沟通主体所属的文化圈的社会规范和对话规则,还包括商务知识;后者则体现为具体的国际税收管理情境及其专业特点。

沟通过程中的情感指的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从跨文化沟通学角度,情感能力指的就是以他人的文化准则为标准来解释和评价别人的行为,对他人的价值观、需求和目的有敏锐的感觉。就税务领军人才跨文化沟通活动来说,不同文化背景的沟通主体在文化取向、宗教信仰、价值观、伦理规范、思维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同的个性特征,这样使得在对信息的加工处理方式上、解决问题体现出的思维方式上以及构建语篇的方式上都表现出了差异。

从跨文化沟通学角度,跨文化行为能力包括言语行为能力与非言语行为能力。言语行为帮助人际关系的建立,并对沟通对象产生影响。税务领军人才的跨文化沟通,必然是沟通的行为主体通过各种言语行为实现,沟通的过程和结果体现为涉税文本。非言语行为能力是跨文化行为能力中另一个重要方面。非言语行为包括体态语、客体语、环境语和副语言。非言语行为更能真实地表达情感。在国际税收管理中,要求沟通主体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都符合文化规则与商务规则,因此其行为能力是建构在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之基础上的。

(三)税务领军人才跨文化沟通能力培训的课程体系的内容

为了提高税务领军人才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课程体系的建构要围绕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税务领军人才培训的课程体系包括综合基础模块和核心技能模块。综合基础模块包括语言基本技能课程和国际税收管理课程。核心技能模块包括沟通实践系列课程。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课程的开设,一定要围绕国际税收征管工作实际展开,便于学习者以自身经验背景为基础,建构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通过任务型教学,给税务领军人才提供大量真实的国际税收文本,并以实际工作情景为中心,设计学习任务,以达到使用目的语进行理解、处理问题、实现管理效能的目的。

1、综合基础模块:包括语言基本技能课程和国际税收管理课程。语言基本技能课程主要以国际通用语英语为主。包括涉税文本精读、涉税文本泛读、口语、听力、写作、翻译技巧等课程的学习。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各层面构建英语基本语言能力,突出语言知识体系的言语信息习得,为培养沟通技能打下基础。这种学习一定要关注无形的、藏匿于国税税收征管工作各个方面、与个人际遇关系密切的文化因素和文化特质。这样有利于提高税务领军人才的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国际税收管理课程包括国际税收理论、反避税操作程序、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务虚拟运作等课程。此类课程突出以言语信息为载体的国际税收管理学习,是税务领军人才的行为能力的实施基础。

2、核心技能模块:包括沟通实践系列课程。课程包括跨文化商务沟通理论与实践、国际重要涉税文本翻译、国际税务谈判等课程。此类课程以提升跨文化沟通中的行为能力为主。

以上两类课程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提高税务领军人才的跨文化沟通意识,培养其跨文化沟通能力,使其具备国际视野,提高国际税收管理能力。

[1]Hu Wenzhong,Aspect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Proceedings of China 2nd Conference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9.

[2]Kapp,A.Robert(ed.).Communicating with China[M].Chicago:Intercultural Press,1983.

[3]Kramsch,Claire.Language and Culture [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Press,2000.

[4]Levine,Beyond language-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for English and Second Language[M].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1982.

[5]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5(5).

[6]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7]裴文.现代英语语境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8]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9]王福祥.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10]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

[11]张式君,付香平.论涉外企业员工英语培训中的跨文化教育[J].企业经济,2004(7).

猜你喜欢
行为能力领军征管
当前个人所得税征管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
洞察全球数字税征管体系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
意思能力、行为能力与意思自治
一起自主高坠死亡的现场分析
从领军国内到走向世界——中铁一院砥砺奋进的五年
环境保护税征管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基于《环境保护税(草案)》征管模式的思考
个人房屋租赁税收征管的实践与探索
通信部队作业人员电磁辐射暴露对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
自然人诉讼行为能力欠缺的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