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联盟与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内在关系分析

2015-03-28 20:10夏美武,徐月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办学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5)06-0126-03

收稿日期:2015-08-20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应用性高校战略联盟发展路径与模式研究”[DIA100271];铜陵学院“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教学研究”专项课题[2013zdjy148-36]

作者简介:夏美武,铜陵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如今时代已进入一个跨境、跨界整合交融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在整合、交叉、渗透,原有的组织形式、竞争形式、运行模式都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可以说,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产品和销售渠道的竞争,而是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的竞争。竞争形态更多表现为在联盟合作中寻求创新和突破。“随着社会竞争行为日益趋向高效化和理性化,协同合作已成为现代社会各种组织和个体的基本活动形态与行为模式,协同合作精神也深刻影响着组织和个体价值预期的实现程度。” [1]

应用型高校联盟正是顺应这一竞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研究、提供应用服务而提出的。历史上通过“惧而协以谋”来规避风险和竞争,而今,地方应用型高校组建由校政、校企、校所、校校及国际合作组成的“五位一体”全方位战略联盟,既是应用型高校发展内生性要求,更是高校与社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迫切需要。这是因为高校战略联盟与应用型高校建设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应用型高校的基本属性是开放、合作、共享、创新,构建全方位战略联盟则会催生应用型高校扩大开放办学,推进资源合作共享,倒逼应用型高校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组织管理模式。本文认为,办学的开放度、社会的参与度、人才的符合度、科研的支撑度、文化的引领度是衡量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而“五度”确立的关键点在于战略联盟的稳固建立,实现合作共建;难点在于“五位一体”,实现资源共享;痛点在于全方位深度融合,实现共生共荣。

一、联盟共生:地方应用型高校健康发展的外部生态

本文所指的地方应用型高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性研究、密切联系并服务于社会生产第一线为主要目标和主要特征的地方本科高校,这是相对学术性高校而言的对高等教育性质的一种表述。虽然从人类的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的产生来说其本质是应用性的,是应运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但因应用的方向、领域、内容及层次的差异,人们将高等教育大致地分为学术型高校和应用型高校,这种划分国外早已存在,并且在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已经有了成功实践。在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催生于社会倒逼机制,其不是先有实体的存在,而是源自于概念意义上的理论推导和现实呼唤。因此,我们不可能像美国“赠地学院”诞生那样重新组建一批应用型高校,催生应用型高校产生的主导路径就是创新现有以教学为主的地方本科院校组织模式和办学模式,促使这一批高校尽快实现办学转型。

应用型高校产生的母体不在高校自身,社会才是应用型高校产生发展的源头活水。地方高校如果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办学,那便成为无源之水,最终会萎缩枯竭。西方国家应用技术大学之所以办得很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和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深度参与,甚至形成“双主体”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成为应用技术大学最重要的办学特点,其重要性对我国应用型高校建设也是不言而喻的。当前和未来数十年时间,“国家适时启动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工作,为地方高校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一方面破解了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发展困局,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它们的优势,走出一条特色发展道路。因此地方本科院校选择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必然选择” [2]。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地方本科院校长期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象牙塔”式的办学模式,其人才培养与社会的符合度不够,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相脱节,处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两难境地。社会对高校不满意,认为高校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服务乏力、贡献不多、引领不够,地方高校也抱怨当地政府对办学缺少支持,在协调学校与社会方面事务时成效不大。

总之,应用型高校具有天然的社会性和开放性特质,其组织模式和办学过程必须追求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对社会的开放度及社会对办学的参与度。实现高校与地方社会经济共生、与地方企业共赢,是建设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必不可少的外部生态。地方高校只有组建多边战略联盟,实现多向度融合、全维度渗透,形成全方位联合育人的新机制,才能营造协同共生的良好外部生态。

二、联盟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生性要求

概括地说,应用型人才是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进入职场后能很快产生效益的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应用性本科教育”就是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应用型大学”就是从事以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并从事相关实用研究的大学 [3]。由此应用性本科教育在突出能力本位的前提下,教学上应体现出“两追求、两侧重”,即:“在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追求知识、理论、科学、技术的实际应用,侧重对学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面向生产、生活、服务、管理一线,追求实用、实效,关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实际价值和现实意义,侧重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4]

因此,以培养应用人才为主的地方本科高校,从办学的顶层设计、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具体教学过程、关键环节上都必须体现应用型,深入了解地方需求,听取社会意见,鼓励各界参与,努力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具体可概括为“四个对接”、“五个引入”。“四个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设置与岗位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对接。“五个引入”即:引入职业资格标准,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标准;引入行业标准,修订完善专业建设标准;引入企业核心技术标准,修订完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引入行业企业专家,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引入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工作。

其一,应用型专业建设必须得到社会的支持与帮助。科技的创新使新技术、新行业、新职业不断涌现,社会迫切需要这些新型行业、新兴职业能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理论化,同时也迫切需要高校能培养这方面的专门人才,这也就是说社会需要高校进行一些应用型专业建设,加强专业教育的针对性。而专业是以学科分类为基础,是与社会职业分工相适应的,高校只有通过与社会的交流沟通,得到社会的支持与帮助,才可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建设,也只有这样才能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性专业人才。

其二,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需要得到社会的参与指导。专业教育不同于职业教育,专业是涵盖几个相近相邻职业的职业群,专业知识是这些职业知识共性的理论升华,专业技能是这些职业技能的共性基础。专业教师对职业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和把握,毕竟不同于从事这些具体职业的专家、技师。而市场经济讲求成本效益的原则,使用人单位迫切需要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在进入职场短期内即能适应具体岗位的需要,做到“上手快”,既可用又管用。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地方高校要努力将社会资源引向校内,将课堂教学向校外延伸。比如开展教师“柔性引进”和挂职锻练,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等等。

其三,应用型人才的标准制订及评价考核,应由学校和社会共同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及质量好坏主要应由社会和用人单位评定。因此,在标准设定上,要由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制订。在评价考核上,要实行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建立校企双向多层评价体系,将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考核指标,改变过去单一的一张试卷定优劣的学生考核测评体系,实现校企双方共同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评价学生。

其四,应用型教师的培养需要社会的帮助与支持。培养应用型人才关键在于教师,即强调教师应具有丰富的在行业、企业工作或实践的经历,强调教师应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在面临转型的地方本科院校中,绝大多数教师由学校到学校,虽然他们的学历职称高,具备丰厚的理论知识,但大都缺乏到企业工作或锻炼的机会。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虽能体现出理论知识传授的深与博,但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要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唯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到政府、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增强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从社会全职或柔性引进“双师型”教师。而这一切的实现离不开社会的参与。

其五,应用型校本教材、教辅资料等的编写需要得到社会的帮助与参与。理论是从无数实践经验中概括与总结出来的,并用以指导实践,进一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勿庸置疑,处于一线从事具体实践工作的专家、技术人员是最具有实践经验的,高校教师只有依靠他们的参与和帮助,和他们合作编写应用型教材,才能提高这些教材的实用性、针对性。

以上每个环节,都体现了地方高校与社会联合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离开与社会的联盟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将成为空中楼阁。而要实现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就必须构建相对稳定的战略联盟。

三、联盟共荣:地方应用型高校与社会对接的耦合场

高校战略联盟是借鉴企业战略联盟的组织形式与运作模式来整合资源,进行组织创新,以提升办学水平与综合实力。从本质上看,共荣共赢是联盟生成的前提与基础,但要实现联盟的共荣共赢,必须解决好联盟的动机、机制、文化等问题。

一是要解决好联盟动机问题。构建战略联盟的理想愿景就是希望借助对方的资源来有效解决自身问题,从而增加各自的竞争优势,而且每一方都抱着利益最大化来设定自己在联盟中的位置。但是,由于联盟涉及不同性质的主体,各成员单位在组织属性、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性,加上目前绝大部分联盟都是建立在参与方自愿基础之上,其结构较松散、约束力不强、共同体意识较弱,各联盟成员的利益共同点、归属感并未真正形成。因此,各联盟成员单位就要坚持以共同利益为基础,合理确定利益诉求,正确对待责、权、利。一般而言,作为地方本科高校,主要应借助联盟有效解决科研低应用、人才低能力、资源低共享、组织低效能等问题,重点加大技术转移,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环境,提高科技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培养和锻炼教师队伍,拓宽经费来源等。作为企业关键是要聚合大学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力量和人才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解决单一企业面临的科技资源短缺问题,实施产业核心技术突破等。

二是要解决好联盟机制问题。现在的高校联盟多为“机械联盟”,存在着有需求无动力、有合约无约束、有协作无协调等问题。为提高联盟的运行能力和实际效益,真正建立起“有机联盟”,就必须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来协调各方行为,妥善解决好联盟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实效性问题。“不同组织具有不同的主管部门和运行规律,如果合作中缺乏深入的交流沟通与足够的理解信任,则会导致各方责权利不明晰、信息不对称,造成合作关系不稳定乃至终止。因此,必须通过一个系统有效的管理机制来协调各方的责权利和实际利益。” [1]首先,联盟作为一个松散的虚体型组织,其维系与运行主要是依靠协议来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为此,就要在战略层面建立持续稳定、有法律保障的合作关系,明确界定合作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建立动态发展的收益分配制度,真正实现互利共赢。其次,建立完善的联系磋商机制和创新联动机制。如成立专门的合作共建办公室,相互走访和举办年会、论坛等形式来增进、巩固联盟成员间的关系。其三,加强政府的政策供给,引导各主体充分发挥作用,为联盟合作提供良好的外部运行环境和外部协调机制,激发联盟各方的合作积极性。比如深化科技管理改革,完善科技支持政策,引导民间资金和风险投资等。其四,要完善联盟合作内容。实现由单一的科研项目合作、实习实训合作的“单边联盟”,升级到学科共建、联合办学、人员互聘等全方位的“网状联盟”。

三是要解决好联盟文化问题。文化认同是联盟合作的核心部件,联盟的组织化程度取决于联盟各方的共同愿景和文化融合。从创新链角度看,高校处在创新链的上游,重视“学术价值”忽视“市场价值”,而企业以市场竞争作为价值判别标准,重视“市场价值”忽视“学术价值”,这使得企业与高校在价值追求上往往产生“文化错位”,难以达成永久合约,致使资源在跨组织流动中产生梗阻。为此,联盟成员首先要培育符合联盟生成的理念,牢固树立“7种意识”,即:自主意识、危机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平等意识、效率意识、法治意识、共赢意识。其次,要在联盟内部成员间增强信任感和依赖感,创造良好的信誉环境和合作氛围。其三,各联盟单位要以开放包容、求同存异、有舍有得的心态主动开展合作,摒弃身份观念、大小观念,做到不拘一格、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取长补短。

猜你喜欢
应用型办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