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研修工作室专题设计研究

2015-03-29 09:56刘赣洪郭楚楚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研修校本教研

刘赣洪,郭楚楚

(江西师范大学 传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相关工作的通知》(教师司(2014)56号)明确提出,要加强审核“网络研修社区功能”,目的是为“推行网络研修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该通知提及的网络研修,是一种以网络协同学习平台为技术支撑而开展的有组织、有引领的教师自主研修活动的新方式,它不是对传统的教研和面对面的集中培训的取代,而是对传统的教师常规教研与培训的增容、延伸与发展[1]。网络研修能夯实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多方位拓宽教学研究途径,提升教师科研、教研能力。目前我国多省份的网络研修,主要采用的是“网络研修工作室”这一具体的表现方式,即工作室下进行专题研修,由工作室主持人设计专题、引领学员研修。但实践发现,处于新生成长阶段的网络研修工作室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尤为突出的是网络研修工作室专题设计问题。

一、网络研修工作室专题设计现存问题

(一)专题设计研修目标不明确,研修焦点发散

相较于以知识为中心的经院式教育培训,目前的“经院式”更具系统化、全面性,培训教材也已形成一套固定体系,教学更加注重系统化知识的习得。网络研修工作室专题设计倾向于以兴趣为主导,就某一时段的热点、焦点课题展开设计和研讨。专题设计随意性大,缺乏系统的专题设计思想[2],各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研修目标并不明晰。工作室成员在进行专题设计时尚未能涵盖学科的基本教学内容,各专题间缺乏内在的逻辑性。从整体视角来看,工作室研修专题焦点发散,聚焦能力不足,未能就学科课程中的实际教学重难点问题形成主要专题。工作室研修专题是零散的、非系统化的。缺乏系统性的研修专题必然导致引导性不足,对学员的学习指引出现偏差。随着网络研修的深入,对工作室专题设计系统性要求更为迫切。

(二)学员专业成长碎片化

网络研修工作室专题设计缺乏系统性,导致学员知识习得片面化,研修缺乏连续性及整体性,直接导致可能的结果是学员的专业成长碎片化。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它是教师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网络研修工作室在学员学习培训方面,给学员提供碎片化专题学习资源,研修专题的分散直接影响学员的知识结构。此外,碎片化学习容易导致学员思维认知结构碎片化和分散化[3]。网络研修专题碎片化的学习行为使得学员的认知思维碎片化,以致在认知问题的层面上浅显且零乱。学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专业学习能力因认知思维的不完整性而减弱。学员的知识结构散乱及专业成长碎片化阻碍学员专业知识的习得及专业素养的提升。

(三)主持人对学员引领缺乏持续性与深度

网络研修工作室专题知识相对独立,其研修质量更多依赖于研修室主持人的个体专业素质,如果对专题在学科领域的作用、地位把握不准,对知识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把握不够等,专题研修必然呈现知识略显浅显、深度不够,知识点间联系紧密度不足;工作室下多个专题设计,出现专题与专题之间独立,缺少逻辑性与系统性,间接降低了专题研修的研究价值,不能达成网络研修的“研”的初衷。学员经过网络研修工作室专题学习后,独立知识点的掌握提高明显,但对学科整体把握能力提高不明显、自身教学知识储备提高较少、学员高阶思维能力提升不足,最终导致学员研修成效缓慢。学员回到线下实施课堂教学时,面对学生,难以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教学效果在深度、广度上无法取得超越过去的提升,也不利于帮助学生获得更多进步。

鉴于专题不佳导致研修目标不明确、研修焦点发散、学员专业成长碎片化及主持人对学员引领缺乏持续性与深度等诸多问题,网络研修工作室进行专题设计很有必要。

二、网络研修工作室专题设计的策略

(一)与校本研修保持一致,设立子专题

校本研修是基于学校实际教学问题而展开的研修,校本研修立足于学校,指向学校课堂教学中的现实问题。校本研修的开展要求“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4]。校本研修要考虑学校自身的教学环境及教学特点进行研修。在学校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与网络融合的校本研修已然成为一种趋势。网络研修工作室作为网上学习、研讨的一个载体,其现实立足点是学校,网络研修工作室应以学校为主体,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确立专题,使其与校本研修专题保持一致。网络研修工作室通过借鉴、吸纳校本研修专题,联系一线教学实际,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设计相关专题。工作室专题来源于实际,服务于实际。网络研修工作室成员依据校本研修专题设计工作室专题,通过网络平台汇集各位名师的观点、智慧,利用线上学习、线下研讨的方式进行专题学习,指导学员的实际教学工作。网络研修工作室专题的设计要把握基层教学的动态,要多角度、多方面地研习校本研修的现实教学问题,与校本研修始终保持一致。从校本研修的内容划分,教师校本研修主要基于个人学习、教学交流和科研交流三方面[5],因此,基于校本研修的网络研修工作室专题设计也应该注重教学系列专题和科研专题的设计。

1.专题设计需系统全面,构成较为完整的重难点研修系列专题

紧扣核心知识点设计专题是开展教学的基本原则[6]108。知识点零散化、碎片化分布使得知识点的系统化和知识点间有机结合有着较大的需求。在专题设计中实现教学专题系列化,每个系列专题下的子专题以教学材料为统领,实际教学重难点问题集中解决,下一个子专题衔接上一个子专题,形成整个系列教学专题,阶段性地围绕一个共同的教学话题进行深入研讨。在教学系列专题中,每一个子专题的设计需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融合其他学科相关知识点,渗透多学科知识,对理论进行整合、提炼,对观点进行分析和讨论,不偏离理论方向[6]107,使教学知识点既有学科特色又融合多元学科风格。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学员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针对某块问题直接有效地进行学习以改进自己的教学,也能让学员全方面地增长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知识储备。设计系列专题能将问题在时间、空间上进行集中,集合各地区名师的智慧形成专题讲解。系列专题将知识系统化,知识点之间进行有机地结合,专题间能够互相承接,专题系统完整。

2.科研专题设计需与办学理念一致,形成有特色的学校科研合力

在校本研修中,学校欲形成自己独特的科研文化风格就需要培养一批科研型教师。网络研修工作室精神与校本研修主旨相一致,并为学校培养科研型教师人才提供了发展平台。在网络研修工作室中,主持人统领大局,把握时下科研热潮,设计相关科研专题,组织学员进行科研专题研修活动。学员们能够交流科研思想,学习科研专题,开展交流、互助科研研讨活动。地区学员秉持自身学校教育办学理念,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科研项目。网络研修工作室的科研专题设计为学校培养科研型教师奠定基础,并帮助学校形成有特色的学校科研合力。

3.教研专题设计需有校本特色,形成系列校本教研成果

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依据实际教学问题展开教研活动,在调整和改进现行教学研究机制系统方面和调动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教学创新的积极性方面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7]。网络研修工作室教研专题设计需联系校本特色,根据学校现实教学问题,结合本校教研实际进行深入设计。具有校本特色的教研专题设计能促使学员将教育理论有效转化为教学行为,展开特色教学实践,形成系列校本教研成果。

(二)与新课改要求保持一致

新课改强调“新素质教育观”、“新教学观”,要求重视对学生实际才能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学生对于教师并不是盲目听从,教师的角色应该是“教练员”,做学生生活学习的指导者,价值的引导者。教师对学生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职责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网络研修工作室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工作室专题设计应该与新课改要求始终保持一致性。网络研修工作室在培养新课改要求下新型教师方面,专题设计应该做到注重新型教师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在工作室专题设计时不能就知识点获得而设计相关专题,要注意在专题设计的同时培养学员的高阶思维能力,使他们并非简单知识的习得,而是学会如何运用知识、如何教授知识。

与此同时,新一轮课程改革还强调,教师要由知识传授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教师已不是单纯拿着课本教授知识的学者,而是除了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具有敏锐的教学研究意识和深厚的教学研究功力。研究型教师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在对待和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的是合作、交流。因此,网络研修工作室专题设计要注重学员间的交流与合作。设计需要学员共同研讨、合作完成的专题,在专题学习中培养新型教育教学人才。

三、网络研修专题设计案例解读

江西教师网(www.jxteacher.com)已经建立了数百个工作室,其中黄上庚工作室下设“语文课堂快速高效”的研修专题。研修主持人黄老师选择“语文课堂快速高效”专题是因为在教学研究中,他认为课堂研究比理论研究、教材研究和试卷研究更为有效。将教学重点放在课堂上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功夫下在课堂上,成果来自总结中”,因此设计了“语文课堂快速高效”专题。“语文课堂快速高效”专题总共包括三个子专题:子专题1“滚动快速作文研究”;子专题2“滚动快速阅读研究”;子专题3“滚动快乐管理研究”。在子专题1中通过竞赛式列纲、竞赛式铺写、竞赛式点评、竞赛式展示等形式,以满足学生诸种精神性心理需求(交往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以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和班级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并指出在一堂课上如何进行滚动作文教学。在子专题2中以先“学”、“习”后、“评”、“讲”、滚动训练、团队竞赛为主要特征,以班级分队分级管理为依托的教与学相结合的组合运作方法来进行阅读教学。在子专题3中用分程度级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商;用分竞赛队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责商;用课堂考评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情商。黄老师就语文教学中的作文、阅读两大块内容予以教学讲解,传授给学员课堂教学的方法,启发学员,使他们将此方法灵活运用于自身教学实践中。该网络研修工作室注重培养学员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并引导学员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网络研修工作室专题设计焦点较为集中的案例,能够较为系统引导学员进行作文教学实践,克服了学员专业成长的碎片化现象。

网络研修改变了过去在封闭状态下进行校本研究的做法,逐渐成为当下教师研究和学习的有效窗口[8],在新课改时代背景下,网络研修专题与校本研修专题保持一致能有效保证网络研修专题设计的准确性与实效性,使得研修目标不明确、研修焦点发散、学员专业成长碎片化及主持人对学员引领缺乏持续性与深度等不足得到缓解乃至有效解决。网络研修工作室的专题设计是工作室成功的基石,网络研修工作室的出现契合了这个时代的预期,做好网络研修工作室的专题设计工作将带领网络研修工作室不断发展壮大,从而促进网络研修培训取得实效。

[1]马立,郁晓华,祝智庭.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网络研修[J].教育研究,2011(11):21-28.

[2]安秋红.初中作文教学专题化实验初探[J].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适用,2009(9):50.

[3]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4]张林,向君兰.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模式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3(4):56-58.

[5]藏鸿雁,徐辉.网络环境下电大教师校本研修的途径研究[J].林区教学,2010(9):11-13.

[6]程晓玲.开展专题教学 优化教学模式——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例[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106-108.

[7]吴刚平.校本教学研究的意义和理念[J].人民教育,2003(5):28-30.

[8]梁碧湘.建立网络研修制度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2):18-19.

猜你喜欢
研修校本教研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