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2015-03-30 12:07李丰隆朱林炜蔡传江庞卫军杨公社
中国畜牧杂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肥育营养物质消化率

李丰隆,何 锦,朱林炜,袁 博,蔡传江,2,庞卫军,杨公社*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脂肪沉积与肌肉发育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2.陕西石羊集团,陕西西安710021)

淀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李丰隆1,何 锦1,朱林炜1,袁 博1,蔡传江1,2,庞卫军1,杨公社1*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脂肪沉积与肌肉发育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2.陕西石羊集团,陕西西安710021)

本试验研究育肥猪采食不同来源淀粉(玉米淀粉、糯米淀粉和土豆淀粉)对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15头体重为(24.49±1.34)kg健康PIC阉割公猪,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1组和2组分别饲喂含有玉米淀粉、糯米淀粉、50%玉米淀粉和50%土豆淀粉的日粮,测定育肥猪在25~50、50~75、75~100 kg的日增重、日采食量、饲料增重比和粪便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体重在25~50 kg时,对照组的日增重和饲料增重比显著优于试验2组((P<0.05);体重在50~75 kg时,试验1组的饲料增重比显著的高于其他两组(P<0.05);在25~50、50~75 kg,试验1和2组的Ca、P的吸收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体重在75~100 kg时,试验2组显著的提高了日采食量(P<0.05)。结果提示,PIC育肥猪前期,以玉米淀粉作为饲料的主要能量来源能提高其生长性能,饲料中不同淀粉的适当搭配可能有助于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增加PIC育肥猪的生长速度。

淀粉;生长性能;猪;消化率

淀粉是谷物类饲料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也是畜禽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40%以上),占畜禽生产成本的50%以上[1]。淀粉由于来源、组成及结构不同,其在动物体内消化的速度和部位存在差异,且能量供应方式也不同[2-3]。饲料中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含量和比例以及由此引起的淀粉颗粒的结晶程度和晶粒类型,对淀粉日粮在动物体内的消化水解起着重要的作用[3]。淀粉中支链淀粉越多越容易被消化,直链淀粉越多越不容易被消化,这就导致了动物对不同来源淀粉的消化和吸收利用率的不同。而当淀粉作为饲料的主要能量原料时,淀粉的消化吸收又会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影响动物的生长[1-3]。本研究通过分析饲喂不同来源淀粉的试验猪的生长状况及营养物质的全消化道消化率,为养猪生产中合理调控日粮淀粉的供给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 本试验使用玉米淀粉(西安市下店淀粉厂)、糯米淀粉(陕西渭南益发米粉厂)和土豆淀粉(青海江河淀粉有限公司)作为主要碳水化合物来源配制试验日粮。

1.2 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15头初始体重为(24.49±1.34)kg健康PIC阉割公猪,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对照组(玉米淀粉)、试验1组(糯米淀粉)及试验2组(50%玉米淀粉和50%土豆淀粉)的饲粮。根据NRC(2013年)营养需要标准分25~50、50~75、75~100 kg 3个阶段饲喂,添加0.25%三氧化二铬作为指示剂。3组日粮成分和营养成分见表1。

1.3 饲养管理 试验猪单圈饲养,每个圈均配有1个乳头式饮水器和1个料槽。试验前清洗圈舍并彻底消毒。试验期间每天饲喂3次(08∶00、12∶00、18∶00)并记录每次饲喂量,自由饮水。各组饲养管理条件保持一致。确保圈舍通风、干燥、卫生。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4.1 生长性能 由于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与其体重有密切关系,所以试验中每一期结束时保证各组间试验猪的平均体重基本一致。每一期的饲养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对试验猪禁食(自由饮水)12 h后称重,记录每顿的采食量和饲喂天数,计算体增重、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饲料增重比(F/G)。

表 日粮配方(饲喂基础)

表 日粮配方(饲喂基础)

注∶①每千克饲料中由预混料提供∶维生素A 9 000 IU,维生素D32 400 IU,维生素E 20 IU,维生素K33 mg,维生素B11.4 mg,维生素B24 mg,维生素B63 mg,维生素B1212 μg,烟酸30 mg,泛酸14 mg,叶酸0.8 mg,生物素44 μg,氯化胆碱 0.5 g;铁76 mg,铜240 mg,锌76 mg,锰20 mg,碘0.48 mg,硒0.4 mg。②营养成分均为计算值

项目 25~50 kg 50~75 kg 75~100 kg对照组 试验1组 试验2组 对照组 试验1组 试验2组 对照组 试验1组 试验2组原料组成/%玉米淀粉 51.77 — 25.89 54.63 — 27.32 56.58 — 28.29糯米淀粉 — 56.77 — — 59.63 — — 61.58 —土豆淀粉 — — 25.89 — — 27.32 — — 28.29玉米蛋白粉 5.00 0 5.00 5.00 0 5.00 5.00 0 5.00豆粕 23.59 23.59 23.59 21.05 21.05 21.05 18.34 18.34 18.34玉米油 2.60 2.60 2.60 2.18 2.18 2.18 2.00 2.00 2.00玉米胚芽粕17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小麦麸 8.00 8.00 8.00 8.50 8.50 8.50 9.84 9.84 9.84磷酸氢钙 1.60 1.60 1.60 1.42 1.42 1.42 1.14 1.14 1.14石粉 0.66 0.66 0.66 0.59 0.59 0.59 0.58 0.58 0.58食盐 0.22 0.22 0.22 0.22 0.22 0.22 0.22 0.22 0.22 L-赖氨酸 0.38 0.38 0.38 0.29 0.29 0.29 0.21 0.21 0.21 DL-蛋氨酸 0.17 0.17 0.17 0.12 0.12 0.12 0.08 0.08 0.08 L-苏氨酸 0.03 0.03 0.03 0.00 0.00 0.00 0.00 0.00 0.00植酸酶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抗生素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脱霉剂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抗氧化剂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三氧化二铬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预混料①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营养成分②ME/(MJ·kg-1) 13.81 13.81 13.81 13.81 13.81 13.81 13.81 13.81 13.81粗蛋白/% 16.0 16.0 16.0 15.0 15.0 15.0 14.0 14.0 14.0 SID赖氨酸/% 0.98 0.98 0.98 0.88 0.88 0.88 0.74 0.74 0.74 SID含硫氨基酸/% 0.57 0.57 0.57 0.53 0.53 0.53 0.45 0.45 0.45 SID苏氨酸/% 0.62 0.62 0.62 0.57 0.57 0.57 0.49 0.49 0.49 SID色氨酸/% 0.16 0.16 0.16 0.14 0.14 0.14 0.12 0.12 0.12 SID异亮氨酸/% 0.57 0.57 0.57 0.53 0.53 0.53 0.46 0.46 0.46 SID缬氨酸/% 0.66 0.66 0.66 0.62 0.62 0.62 0.55 0.55 0.55钙/% 0.65 0.65 0.65 0.59 0.59 0.59 0.52 0.52 0.52总磷/% 0.56 0.56 0.56 0.52 0.52 0.52 0.47 0.47 0.47

1.4.2 营养物质全消化道消化率 各阶段最后5 d在饲料中添加三氧化二铬,最后3 d每天从每圈中收集大约50 g无污染的新鲜粪样,保存在-20℃下,最后将3 d的粪样混合,在烘箱中60℃条件下烘24 h干燥,然后将干燥粪样粉碎过40目,待测[4]。

取试验日粮和粪样,粉碎过40目,参考AOAC (2000)方法测定饲料样和粪样中干物质(参照AOAC 2003的方法)、粗蛋白质(参照GB分析法)、总磷(参照GB分析法)含量。使用全自动氧弹量热仪(Parr 6100,美国)测定饲料和粪样中总能。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样和粪样中铬和钙的含量(日本,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Z-2000)。总淀粉使用Megazyme公司试剂盒提供的分析方法测定。

使用指示剂法测定营养物质消化率公式如下∶ND(%)=1-[(DC×FN)/(FC×DN)]×100%其中,DC是饲料中三氧化二铬的浓度(%),FN是粪中营养物质浓度(%),FC是粪中三氧化二铬的浓度(%),DN是饲料中营养物质浓度(%)。

1.5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结果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数据的差异显著性,<0.05表示差异显著,<0.01表示差异极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淀粉对25~50、50~75、75~100 kg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肥育猪在25~50 kg体重时,达到试验要求体重时的饲喂天数顺序为试验2组>试验1组>对照组,ADFI的顺序为试验2组>对照组>试验1组。对照组ADG显著大于试验2组(<0.05),但是试验1组和其他两组的差异不显著。试验2组饲F/G显著高于其他两组(<0.05)。

3组肥育猪达到50~75、75~700 kg体重的饲喂天数差异不大。50~75 kg阶段,试验2组ADFI和ADG高于其他两组(>0.05),试验1组F/G比显著大于对照组(<0.05);75~100 kg阶段,试验2组ADFI显著高于对照组(<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ADG、F/G均大于对照组(>0.05)。

表2 淀粉对25~50、50~75、75~100 kg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淀粉对25~50、50~75、75~100 kg肥育猪的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由表3可知,肥育猪在25~50 kg体重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干物质、粗蛋白消化率和能量的利用率均无显著差异。试验1组和试验2组对Ca的利用率分别显著和极显著高于对照组(<0.05,<0.01)。对总P的利用率,试验2组和试验1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

肥育猪在50~75 kg体重时,试验1组和试验2组对干物质的消化率和能量的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试验2组对粗蛋白的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对Ca的利用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0.01)。对总P的利用率,试验2组和试验1组分别显著和极显著高于对照组(<0.05,<0.01)。

肥育猪在75~100 kg体重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干物质、粗蛋白的消化率和能量的利用率均无显著差异。Ca和总P的利用率均出现了对照组极显著的大于试验1组(<0.01)。

3 讨论

3.1 淀粉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本试验中25~50 kg阶段的育肥猪,对照组日增重和F/G均显著优于试验2组,这与黄瑞林等[5]的结果相同,其原因可能与玉米淀粉在动物体内水解成葡萄糖被吸收利用的效率有关。淀粉在动物体内水解成葡萄糖被吸收利用的效率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淀粉来源、颗粒大小、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数量和比例、体内淀粉消化酶活性及小肠对淀粉消化产物葡萄糖的吸收能力等[6]。张珍珍等[7]研究表明,与玉米淀粉组和抗性淀粉组相比,糯米淀粉组血糖浓度升降变化幅度最大,快速到达峰值后迅速降低,玉米淀粉组和抗性淀粉组的变化则较平缓,抗性淀粉组各个时间点血糖浓度值都最低。戴求仲[2]在生长猪方面也得到了一致的结果。原因可能是糯米日粮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支链淀粉容易接受消化酶的作用而分解,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降解速度。玉米组中由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抗性淀粉的组成各占一定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平衡了血清葡萄糖浓度的变化,抗性淀粉组由于抗性淀粉含量高而很难被淀粉酶消化[7]。在生长育肥猪生长期(60~70 kg活重以前)应给予高营养水平的饲粮,要注意饲料中矿物质和必需氨基酸的供应,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快速发育[8]。所以能量供应充足的对照组(玉米淀粉)的日增重较大,能量供应不足的试验2组(糯米淀粉)的日增重较小,而试验1组,由于淀粉的消化速率过快,导致能量供应速度和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速度不一致,也不利于肥育猪的生长。

表3 淀粉对25~50、50~75、75~100 kg肥育猪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戴求仲[2]和宾石玉[1]同时研究证实了几种不同来源的饲料淀粉在生长猪体内的消化速度、部位及消化程度存在差异,而且这一差异不但影响生长猪对蛋白质、氨基酸和能量的消化利用,同时也直接影响其生产性能。

3.2 淀粉对肥育猪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动物的采食量一直是育肥猪饲养的关键。本试验50~75 kg阶段,试验2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能量的消化率和Ca、P的吸收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2组试验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大于对照组,这可能与试验2组中日粮的淀粉是由50%的玉米淀粉和50%的土豆淀粉组成有关。日粮淀粉中合理的直链和支链的比例不仅能够保证育肥猪的能量需要,同时还能够保证能量供应速度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速度保持同步,从而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研究表明,直/支比和日粮中的抗性淀粉能够显著影响淀粉和能量的消化率,并可能影响蛋白质的消化以及动物的生长性能,日粮中可能存在一个维持该动物最佳生产性能的直/支链淀粉比[6,9]。

本试验在研究25~50、50~75 kg阶段育肥猪的消化率时发现,试验2组Ca、P的吸收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这可能与试验2组淀粉中含有50%的土豆淀粉有关。对小鼠的研究发现,抗性淀粉在大肠中的保健功能包括提高发酵和排泄,增加矿物质如Ca的吸收,改变微生物菌落组成,如增加双歧杆菌、降低病原菌、减少腹泻症状等。在结肠中,抗性淀粉能够增加排泄物体积,降低结肠内的pH,这对减少病原菌的生长和提高矿物质的吸收有一定的作用[10]。对猪的研究表明,饲喂抗性淀粉可影响猪的后肠菌群组成和代谢产物含量,其中丁酸能够改善机体和肠道的健康[11];李博[12]在体外利用结肠食糜和盲肠食糜对抗性淀粉RS2体外发酵时也证明盲肠能够更好地发酵抗性淀粉产生乳酸、乙酸进而合成丁酸。此外,试验2组在全阶段的采食量均高于其他两组,并且在75~100 kg阶段,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这可能与试验2组中含有50%的土豆淀粉有关,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 小 结

本研究结果显示,PIC育肥猪前期,以玉米淀粉作为饲料的主要能量来源可提高其生长性能;饲料中不同淀粉的适当搭配可能有助于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增加PIC育肥猪的生长速度。

[1] 宾石玉. 日粮淀粉来源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小肠淀粉消化和内脏组织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D]. 雅安: 四川农业大学, 2005: 53-59.

[2] 戴求仲. 日粮淀粉来源对生长猪氨基酸消化率、门静脉净吸收量和组成模式的影响 [D]. 雅安: 四川农业大学, 2005: 33-36.

[3] 相振田. 饲粮不同来源淀粉对断奶仔猪肠道功能和健康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 雅安: 四川农业大学, 2011: 35-38.

[4] 董国忠, 杨诗兴, 彭大惠, 等. 应用食道投饲管投饲三氧化二铬提高其回收率的研究 [J]. 中国畜牧杂志, 1988, (1): 9-12.

[5] 黄瑞林, 印遇龙, 戴求仲, 等. 采食不同来源淀粉对生长猪门静脉养分吸收和增重的影响[J].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37 (3): 262-269.

[6] 刘利晓, 崔佳, 郭伟娜, 等. 日粮直支链淀粉比对动物生产性能及肠道功能和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3, 33 (1): 43-44.

[7] 张珍珍, 尹富贵, 黄菊, 等. 不同消化速率的淀粉对断奶仔猪脂肪代谢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J]. 营养学报, 2010, 32 (2): 105-108.

[8] 杨公社. 猪生产学 [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225-227.

[9] 谭碧娥, 宾石玉, 孔祥峰, 等. 不同日粮来源淀粉在断奶仔猪小肠不同部位的消化及体外降解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41(4): 1172-1178.

[10] 张珍珍. 不同直链、支链组成的淀粉对断奶仔猪脂肪代谢影响的研究[D]. 南昌: 南昌大学, 2010: 21-23.

[11] 方令东. 生土豆淀粉对猪盲肠和结肠中菌群组成和代谢物的影响[C].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 2014: 292. [12] 李博. 仔猪后肠中抗性淀粉降解的微生物机制[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11: 23-24.

Abstract:The object of this experiment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tarch sources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nutrient digestibility in growing-finishing pigs.Fifteen PIC growing-finishing pigs with similar weight of(24.49± 1.34)kg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ree groups which were fed corn,sticky rice and potato as starch sources, respectively.The daily gain,daily feed intake,food/gain ration and digestibility of nutrients in fecal at the stages of 25~50,50~75,75~100 kg were detect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aily gain and feed conversion ratio in control group with corn starch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50%corn-50%potato starch group at 25~50 kg (<0.05).The food/gain ration in sticky rice starch group at the weight of 50~75 kg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that of corn starch group and 50%corn-50%potato starch group(<0.05),and the Ca,P absorption in sticky rice and 50%corn-50% potato starch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during the weight of 25~50,50~75 kg(<0.01).the daily feed intake of 50%corn-50%potato starch group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phase of 75~100 kg (<0.05).In the early period,corn starch can improve the growth performance of PIC growing-finishing pigs.The appropriate mix of different starch sources may help to improve the digestibility of nutrients,and increase the growth rate.

Key words:starch source;growth performance;pig;nutrient digestibility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of Kisspeptin during Bovine Oocyte Maturation in vitro

HE Ming,WANG Jun,YANG Yu-jiang,LIU Zi-wei,LIU Xun,LV Wen-fa*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Jilin Changchun130118,China)

Kisspeptin (Kp)is the product encoded by KiSS-1 gene.In order to clarifyexpression and function of Kp during bovine oocytematuration in vitro,firstly,immunofluorescencewas used to detect expression of Kp in bovine oocyte at 0,6,12,18,24 h in vitro maturation,then,effect of Kp supplementation on bovine oocytematuration in vitro was studied.Results showed that Kp expressed in bovine oocyte at 0,6,12,18,24 h during in vitro maturation, quantity of expression increased during 0~12 h and then declined during 12~24 h.Maturation rate of oocyte obtained by supplementing with 10 nmol/L Kpin TCM-199 is similar to that supplementing with FSH and FBS.In conclusion, Kpexpressed in bovine oocyte andchanged regularly during in vitro maturation and could improve the maturation efficiency of bovine oocyte.

kisspeptin;bovine oocyte;immunofluorescence;in vitro maturation

Effect of Starch Sources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Nutrient Digestibility in Growing-finishing Pigs

LI Feng-long1,HE Jin1,ZHU Lin-wei1,YUAN Bo1,CAI Chuan-jiang2,PANG Wei-jun1,YANG Gong-she1*
(1.Laboratory of Animal Fat Deposition and Muscle Development,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North 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Shanxi Yangling 712100,China; 2.Company of Shiyang Group,Shanxi Xi′an 710021,China)

S828.5

A文献标识码:0258-7033(2015)11-0022-05

2014-09-17;

2015-01-31

国家973计划项目(2012CB124705);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6)

李丰隆(1990-),男,河南洛阳人,在读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动物繁殖与营养研究,E-mail:15291591218@163.com *通讯作者:杨公社,E-mail:gsyang999@hotmail.com

猜你喜欢
肥育营养物质消化率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水是刚断奶仔猪最重要的营养物质
肉牛育肥技术
日粮钙水平对哺乳期云南半细毛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架子牛肥育技术
提高高粱中蛋白质的消化率
如何提高高粱中蛋白质的消化率(2020.8.20 生物帮)
不同复合酶制剂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试分析高中生物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关系
羔羊肥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