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医学院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2015-03-30 12:09云南中医学院蔡云海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中医学院经济社会医药

云南中医学院 邱 勇 蔡云海 杨 莎

云南中医学院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云南中医学院 邱 勇 蔡云海 杨 莎

云南中医学院是云南省唯一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本科院校。云南省的中医药、民族医药已列入云南省委、委政府的发展战略,发挥云南中医学院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进入了最佳历史机遇期。

云南中医学院 经济社会发展 问题研究

云南中医学院是云南省属普通高校,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自身的地位与作用。

一、云南中医学院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概述

云南省是我国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长期以来发展不充分、不协调的现状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中,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相对滞后,至2014年底,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28.3%,与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7.5%相比还有明显差距。这样的情况下,云南人才需求形成显著的双行压力,一方面边疆建设急需大量专业人才,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欠发达,人才不足。以中医行业为例,至2013年底,全省从业人员缺口达6188人,万人口中医执业医师数在全国排名第28位,仅有50%的乡镇卫生院和30%的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与全国平均水平的66.5%和57.5%相比均有较大差距。

分析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一方面是发展不充分,而另一方面是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如云南拥有较丰富的中医药、民族医药资源,全省有中药材品种资源6559种,其中中药材品种资源总数和药用植物数分别占全国的50.4%、55.4%,为全国之最,是我国中药材优势产区和生产大省。从区位而言,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是我国从陆路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门户和国际大通道。因此,《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中指出,实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建设中医药、民族医药研发基地,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民族医药研发能力和诊疗水平;把昆明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医疗和技术、人才交流区域中心。应该说,云南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是推进云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在能量,是未来一定时期内云南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托。

云南中医学院是云南省唯一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本科院校,自1960年建校以来,始终坚持立足边疆、服务云南、辐射东南亚的办学理念,为云南中医药事业发展,为边疆各族人民的健康及社会和谐稳定做出重要贡献。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云南省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主阵地,是云南中医药产业集成与技术转化的智库和平台,是引领云南中医药行业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主导力量。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因其“简、便、廉、验”的特点,已在全省民族地区深深扎根,成为当地群众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云南中医学院的唯一性决定了其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处于不可替代的引领地位。如何充分发挥云南中医药、民族医药的资源优势,利用好区位优势,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投身云南经济社会建设中进一步巩固学校地位,提升学校综合影响力,提高学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等,都是学校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研究并做出回答的现实课题。

二、云南中医学院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分析

云南中医学院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基于两方面现状展开讨论,一是地方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及其态度,二是学校自身的条件与能力。首先,云南省率先颁布实施了《云南省发展中医药条例》,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法规保障。自2010年以来,云南省先后出台《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加快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云南省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云南省大生物产业行动计划(2014—2025)》。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极大优化了云南省中医药发展环境。2015年7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发展中医药大会,明确提出了中医药强省战略,指出要使中医药产业真正成为推动云南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0年实现中药(民族药)总产值达1400亿元的目标,并把云南中医学院的发展定位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区域高水平中医药大学。由此可以明显看出,积极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已经作为云南省委、省政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党委政府对中医药、民族医药的发展态度积极,支持有力,是云南中医学院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条件。其次,云南中医学院经过55年的建设发展,已经具备引领云南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条件和能力。目前,学校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民族医药学科为特色,医、理、工、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地方院校。由此可以得出基本判断,云南中医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无论从外部环境到自身条件,都进入了最佳历史机遇期。形势十分有利于学校在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上大有作为,学校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更加突出和重要。

三、发挥云南中医学院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对策探讨

发挥云南中医学院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需要从两方面来探讨,一是政府层面,二是学校层面。

政府层面需要注重发挥地方普通高校在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地方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中吸收高校专业人员参与,或者委托高校承担;在经济建设领域,主动为高校和企业结合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工作中,积极为高校营造积极的政策环境,提供帮扶服务等。例如,云南省有关政府部门应在中医药强省战略中把云南中医学院列为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在省市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研发中充分利用云南中医学院的智力与科研力量,挖掘云南的资源优势,把云南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针对云南中医药、民族医药人才不足的现状,依托云南中医学院开展多层次的人才培养项目,或定向开展基层医疗人员的能力提升工程,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医护人员。结合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支持云南中医学院提升国际化教育水平,把云南中医学院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开展高等中医药国际化教育中心。

学校层面应把握好发展机遇,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自信心和自觉性。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发展战略,研究并用好中医药、民族医药政策,找准定位,为地方党委政府解决近期和中长期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主动开展工作:

一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永恒主题,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现阶段,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人才在数量与质量上与边疆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需要矛盾十分突出,云南中医学院应紧紧围绕这一现状,制定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短期与长期、集中与分散等多种方式,培养更多实用型专门人才。坚持中医药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开创符合云南本土实际需求的应用型中医药、民族医药人才培养新途径。

二是资源开发与利用。云南是中医药、民族医药资源大省,学校应站位于经济发展转型的角度,主动投入云南当地药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中,提升云南中医药、民族医药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结合云南山地多、气候多样的实际,指导、帮助中药材种植养殖,将云南一些独特的中药材种植养殖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云南良好的休闲旅游自然条件,推进大健康产业、养老养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服务边疆人民健康。中医药、民族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服务人民健康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云南中医学院是云南省唯一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本科院校,服务人民健康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发挥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窗口作用,提高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人民健康的诊疗水平,面向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送医送药活动,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中的技术难题,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构建具有云南边疆民族特色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此文系云南中医学院2014年校级教育科学课题研究成果,编号:ZH140102)

ISSN2095-6711/Z01-2015-12-0272

猜你喜欢
中医学院经济社会医药
中医专业渐进式认知体系的构建——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为例
传统医药类非遗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一名老委员的五年提案和一批中医学院的更名历程——访全国政协委员、河南中医学院科技成果推广中心主任司富春教授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