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师生协同发展“双主体”教学模式的路径选择

2015-03-30 22:23陈娜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9期
关键词:双主体协同师生

摘 要:文章从师生协同发展的“双主体”教学模式的内涵入手,通过对构建该模式的现实困境分析,提出建立师生信任机制、探索师生并重的阶段性教学过程、改善制度环境等措施来促进观念的协同、过程的协同以及资源的协同,进而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师生的协同发展。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5)09-0091-03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5.09.028 ①

收稿日期:20150310

基金项目: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C-b/2013/01/031)

作者简介:陈娜(1983-),女,江西南昌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教师主体”教学模式和“学生主体”教学模式的浪潮。然而事实证明,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至关重要,不可或缺。单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极易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一味着重将课堂留给学生,则会弱化教学的时效性。因此,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育人模式的转变,“双主体”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即强调知识、信息双向流动的动态过程,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协作关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相长。本文结合内涵界定和现实困境分析,对构建师生协同发展的教学模式做初步探讨。

1 师生协同发展的“双主体”教学模式的内涵

双主体,即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分别为“教”“学”主体。“双主体”教学模式,则包括以下两层含义:一方面,教师和学生是相对独立、地位平等的双方,教学过程需要给予双方自主权,充分尊重彼此意愿;另一方面,“教”和“学”是互为前提、缺一不可的,在教学中需要“教”与“学”的相互配合与协作 [1]。

师生协同发展,是“双主体”教学的本质和终极目标,强调教与学的“综合性”“整体性”“互补性”和“内生性”,即教师与学生有统一的目标和规划,有高度的协调性和整合度,在双方地位平等和交流氛围和谐的条件下,在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和协同中实现师生相长 [2]。

2 构建高校师生协同发展“双主体”教学模式的现实困境分析

“双主体”教学模式从理论上分析,有效规避了“教师主体”以及“学生主体”的弊端,还原了教学的本质,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有利于师生协同发展。然而在现实推进过程中却存在不少障碍。

2.1 高校教师的“双主体”教学意识不强

传统思想以及高校偏重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体系,严重影响了大学教师的价值判断。部分大学教师对师生协同发展以及“双主体”教学的认知存在较大偏差,未能充分体会其重要性。不少教师片面追求自身学术价值,缺乏教学源动力,导致“双主体”教学模式的开展举步维艰。即使有部分教师已尝试运用“双主体”教学模式,但由于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感受学生的回应与互动,参与此项教改的积极性和成就感挫败,致使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创新活动达不到预期效果,师生协同的理念难以深入。

2.2 学生的“双主体”参与度不高

在大学初期,大部分学生对大学生活和学习充满了向往和好奇。然而往往由于大学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的理论前置性,加之受到课堂教学软硬件限制,以及学生自身因素和环境的诱惑,仅仅依靠神秘感和新鲜感难以保持长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甚少有学生主动参与回答问题或向老师提出问题等课堂“双主体”教学形式;对拓展练习以及自主学习等课后“双主体”形式作业的完成也有不少是敷衍了事、东拼西凑,缺乏对所搜集资料的全面分析和深入思考。

2.3 师生间的信任机制缺失

理想状态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一种“双主体”合作关系,相互信任是合作的前提。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师生间的信任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是缺失的。特别是现代社会,不少学生片面地认为老师教学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工作量,一味地灌输枯燥的、过时的、缺乏实际价值的知识;老师的姿态永远是高高在上的,不善于也不愿意倾听学生的意见。由于认知的偏差,学生缺少主体感受,因此在教学中不愿主动回答问题,被动地完成课后任务,师生之间的情感、知识互动不够。相当比例的教师对学生的印象也是自觉性低,积极性差,教师主体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缺乏成就感,自然影响教学氛围。而上述教师、学生主体感受的缺失,势必形成教学环节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教学水平和效果 [3]。

2.4 高校的制度环境不完善

师生参与“双主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必然置身于高校大环境。但综观高校的教师考核评价、激励制度等,均无法有效引导和激励师生协同教学。其一,考评制度往往过于强调教师的论文及课题的数量、质量等科研指标,即使是教学,考核的也仅仅是教学课时等量化指标,忽视了教师的教学效果、质量等定性指标。而大学教师参与“双主体”教学模式的探索是需要付出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成本的,目前的高校考评制度无法有效衡量教师的实际劳动强度,不利于激发教师参与“双主体”教学模式的积极性。其二,针对大学教师的教学激励制度有待完善。教学模式的开发需要团队合作,在这一过程中,既有主持人,又有参与人,但有的激励制度只重主持人而忽视参与人,极大地挫伤团队成员的积极性,造成教学科研队伍不稳定,不利于“双主体”教学模式的持续深化 [4]。

2.5 高校与其他社会组织间的合作不够

“双主体”教学的参与者不应仅局限于高校内部,企业、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校外组织都各自拥有丰富的、无可替代的资源,有助于为师生提供更好的锻炼和发展平台,实现师生协同发展。但由于社会领域的差异、财务分割以及行政划分等原因,高校与上述组织间往往欠缺横向合作意识,没有形成真正的合力。高校未能深入探究企业、社会的人才需求要素,培养计划的制定也局限于象牙塔内,不利于学生的有效输出。同时,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多采取分散的个人行为方式,集体合作少;偏重理论价值,缺乏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也不利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3 构建师生协同发展的“双主体”教学模式的路径思考

“双主体”模式的探索是新时代教育教学的要求,体现了教学的本质,对促进我国大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作用。只有深入挖掘“双主体”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现实困境,并全面贯穿于教学实践过程中,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协同发展。

3.1 建立师生信任机制,形成观念的协同

根据协同论,自组织协同的首要条件是观念的协同,而协同的前提是信任。因此,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形成观念的一致,对于“双主体”教学模式的构建是首当其冲的。

从教师、学生两大主体的思想层面入手,强化“教”与“学”的目标一致性,即提升学生能力和增强教师竞争力的内在协调性,形成彼此认同的良性发展态势。其一,改变学生对老师的错觉,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教与学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师生协同发展,而非单纯地完成教学任务。其二,培养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形成以生为荣、教学相长的观点。摒弃片面追求科研的观点,统筹协调科研与教学的关系。通过教师和学生观念的协同,构建教师关爱学生、学生敬重老师的信任机制,形成师生互敬互爱、亦师亦友、相互学习、协同发展的和谐氛围,为“双主体”教学模式的可持续开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3]。

3.2 纵横向交织,构建过程的协同

师生协同发展“双主体”教学模式的内容,既包括学生间的协同、师生间的协同,以及师生与企业的横向协同等,也涵盖动态的、和谐的,由量变到质变的、具有阶段性的学生培养全过程的纵向协同。贯穿纵向的“阶段教育”理念,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重点。对于大一新生,“双主体”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夯实基础知识,辅助学生确定专业学习方向和学习计划。大二、大三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科研的基本技能,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社会、走入企业,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与挑战杯等创新、创业竞赛;辅以相应的学术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初步的科研方法和手段。大四阶段,则以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或科学素养的孕育为核心,辅助学生顺利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5]。

横向深入挖掘师生主体的各自需求,努力探求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深度契合的差异化教学。探求教师个人利益诉求,鼓励依据个人特质、专业素质,开拓符合自身专业发展定位和科研方向、学生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并通过不断反馈、改善课堂活动组织方式,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科研和教学方案,促进师生协同发展。与此同时,注重满足学生主体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培养途径。不同的学生具有极大的个体差异性,定位考研和就业学生的兴趣点就有巨大的反差。因此,以学生的认知状况和个体差异为基础,提供不同的教学刺激点,努力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对增强学习效果意义重大。在此基础上,着重教师与学生地位和情感的协同,寻求教师、学生需求的深度契合 [6]。

3.3 改善制度环境,促进资源的协同

“双主体”教学模式的开展,必须以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为基础。建立健全相应的教师考评制度,对高校教师参与“双主体”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施具有相应的激励效应。着力改善高校重科研轻教学、重定量轻定性、重结果轻过程的单一考核标准,强化教学、科研两条腿走路,将定量和定性考核相结合,更全面地对待教师的发展评价问题。制定差异化的、具体细化的教学、科研考评标准,注重教学效果等定性指标的衡量,侧重科研项目的理论价值、经济效益、社会效用等方面的综合考核,激发教师参与师生协同发展的积极性。此外,优化教师激励制度,建立公平、合理的荣誉分配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平等地对待每位教学团队成员的投入产出,增强作为高校教师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归属感,积极投入到师生协同发展的“双主体”教学活动中去。

此外,师生协同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立足于多种资源的整合,寻求适当的方式将校内、校外的教学资源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高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结合社会经济需求进行专业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教师科研主攻方向的调整,以最大限度地保持高校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研究与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资源的协同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有利于“双主体”教学模式的深入开展,有利于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有利于教学科研队伍建设,有利于学校总体实力的增强。

4 结语

“双主体”教学模式,有效整合了教师和学生的利益诉求,凸显了师生双方的“教”与“学”平等合作的主体地位。实践证明,教师发展是有效教学的动力来源和有效保障,学生发展是教学的目标和根本出发点,更是教学质量的有效试金石 [7]。“双主体”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有利于夯实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有利于保障教学质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双主体协同师生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浅谈通滩中学“双主体——三环节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