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微公益活动中的思想引领研究

2015-03-31 12:11郑州大学李海涛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公益活动社团公益

郑州大学 李海涛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中的思想引领研究

郑州大学 李海涛

大学生微公益在高校校园广泛开展,活动主要通过校园社团以及学生个人组织参与,公益自身存在一定局限性,活动开展存在自发性和不稳定性,甚至一些活动假借公益之名而另存目的,缺乏监管和教育引导。如何发挥高校思想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积极作用,做好大学生公益活动中的思想引领,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微公益 大学生 思想引领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在高校校园各种协会、社团围绕服务社会、志愿奉献的主题,开展了大量有意义,有助于增强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公益活动。特别是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微公益活动的行为组织和实施变得更加具有可行性。但如何加强公益活动的思想引领,促进正能量的传播,让更多的青年学生养成做公益的习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必然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特点

微公益习惯上也被称为草根公益,区别与以往企业或名人大笔捐款、捐物,微公益从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着手,积少成多,从而形成公益力量。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因所处环境以及条件的限制,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1.参与公益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大学生群体阅历不足,经济条件有限,参与公益活动明显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特点。这就限制了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在参与公益活动时,受到时间、空间、经济等各种因素制约,存在不确定性,主要以力所能及的微小公益为主,但也会存在参与公益与否受情绪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参与公益活动具有不确定性。

2.以学校学生社团公益活动为参与载体。大学校园中,社团公益活动是青年学生参与公益的主要载体,各种类型的社团会组织大量公益活动,绝大多数的公益活动存在微小公益的特点,最终达到积少成多的公益目的,如献爱心为生病学生募捐,参与校园环保整洁,志愿服务,义务支教等公益活动。这些公益活动将微公益进行整合汇聚,从而形成声势,达到公益帮扶或其它公益目的。但社团公益更多的是学生自发组织,大多缺乏连续性和对活动意义的深入挖掘和公益效应扩大,这就必然使公益活动具有局限性。

3.通过新媒体参与公益。大学生是网络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特别是微博、微信、QQ等多种新媒体交互沟通工具的出现,信息传播更加即时快捷。网络公益活动变得更加直观、受欢迎,通过智能手机终端,人人都可以即时参与到公益活动之中,简单的转载评论,即可转化成为公益的力量。微公益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大众性、草根性、传播性,倡导普通人从身边小事做起,强调参与的普遍性,实现公益平民化、常态化。新媒体构建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公益活动往往通过“滚雪球”式的人际关系加之媒体宣传进行传播。但新媒体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少自己的判断,从而达不到公益的目的,甚至适得其反。

二、大学生微公益活动中思想引领存在不足

校园公益活动是通过学生社团或学生自发参与组织实施,活动涉及面广,既有现实社会或校园中的活动,也有通过网络传播正能量,开展微公益的活动。大学生微公益实施的主体以及其所处环境决定了微公益活动自身必然的局限性。在高校志愿者公益活动中,教育管理工作者更倾向于活动的组织与倡导,鼓励学生组织参与公益活动,但活动中缺少公益精神的发掘以及后期公益活动的宣传和效应的进一步扩展,没有影响更多青年学生参与到公益之中,形成声势。在大学生微公益活动中系统的思想引领教育显得较为薄弱。

三、大学生微公益活动思想引领的途径分析

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和培养过程促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启发,从而达到思想的提升。大学生在高校往往通过社团、学生个人组织参与公益,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达到公益目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不断深入研究,采取多种途径加强青年学生公益活动前期动员和后期总结宣传,做好思想引领,让更多的青年学生通过公益正能量达到受教育目的。

1.加强微公益意识教育。在平时的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加强微公益意识教育。公益已不再是有钱人或企业的专属,而是人人可以量力而行的事情。高校教育管理者应通过讲座、报告、公益活动以及谈心教育等多种途径,加强微公益意识教育,让青年学生注重公益意识的自我培养,不断提升微公益意识,做到时时处处参与公益活动。

2.组织微公益活动。校园公益活动主要有学生社团组织实施,公益活动在大多情况下是学生自发组织,缺乏教师专业指导,活动质量难以保障。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重点组织设计具有教育引导意义的微公益活动,扩大受众面,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公益活动之中,体会公益力量。同时,加强建设公益活动的长效机制,总结好的公益活动,凝练微公益活动品牌。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争取资金、物质支持,提升公益活动的社会效益。

3.做好网络微公益的教育引导。网络是微公益活动的重要场所,特别是智能手机终端的广泛应用,社会人成了网络的一部分,时时刻刻保持在线,随时随地关注网络动态。网络微公益将公益活动进行了极尽扩展,不仅可以进行公益经济捐助,也可以进行网络事件的评论推动,形成围观态势,形成舆论热点,达到公益目的。但虚拟的网络空间存在难以辨别的人和事件,鱼龙混杂,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加强青年大学生网络识辨能力教育,既要积极参与微公益活动,也要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警戒心,让青年大学生成为成熟的网络公民,达到人人参与公益,传递社会正能量。

四、总结

微公益是社会公益的基础,青年大学生参与微公益,养成公益习惯,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思想引领研究既不能阻碍舆论的正常传播,也要防止被网络民意所挟持。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不断总结探索微公益活动的思想引领新途径、新方法,为社会大公益凝聚希望和力量。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03

[5]李文月.新媒体是公益传播发展的必由之路[J].传播与版权,2015.05

[1]陈 弈.微公益:从微不足道的公益做起[N].浙江日报,2011.08

[2]李金花,于小婧.“微公益”中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J].新闻世界,2012.09

[3]郭 枫.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2

[4]沈 阳,刘朝阳,芦何秋,吴 恋.微公益传播的动员模式

(此文系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郑州大学)辅导员专项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4-11A-7)

ISSN2095-6711/Z01-2015-10-0219

猜你喜欢
公益活动社团公益
公益活动证书
缤纷社团
手拉手,献爱心公益活动
公益
公益
公益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