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药物对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影响研究

2015-03-31 15:01郑吉卫
医学信息 2015年5期
关键词:帕瑞昔布

郑吉卫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药物对全麻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 将134例术后出现EA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42例)、B组(45例)和C组(47例),术后分别采用帕瑞昔布40mg、布托啡诺20μg/kg和曲马多1mg/kg,静脉注射。比较各组治疗后躁动的改善程度、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等。结果 治疗后,A组、B组患者EA的程度显著低于C组(P<0.05);治疗后,三组VAS评分显著下降,Ramsay镇静评分显著升高(P<0.05),其中C组VAS评分显著高于A组、B组,B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A组、C组(P<0.05);治疗后,B组患者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显著高于A组、C组(P<0.05)。结论 帕瑞昔布治疗EA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全身麻醉后EA患者的躁动程度,提高术后的镇静效果,缩短PACU停留时间。

关键词:帕瑞昔布;布托啡诺;曲马多

全麻苏醒期躁动(EA)是指患者在全身麻醉术后苏醒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意识与行为分离的精神状态,EA多发生在拔管后3~45min,发生率约为22.5%[1]。EA极易造成意外伤害,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因此,减少术后躁动、降低应激反应已愈发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重视。目前研究认为,年龄、精神病病史、术前用药、切口疼痛、呼吸与循环功能障碍等都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密切相关[2]。目前尚无任何一种药物可有效抑制各种原因所致EA,故本研究对在拟在我院行全麻手术的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药物,比较分析其对EA的治疗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全麻下手术治疗后发生EA的患者,共134例,均排除术前有精神疾病、严重心肝肾系统疾病及阿片类药物成瘾史者。其中男72例,女62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51.8±6.7)岁;将所有患者按照术后使用的麻醉药物的不同,分为A组(42例)、B组(45例)和C组(47例),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方式及部位等方面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采用芬太尼3μg/kg进行全麻诱导,间断给予维库溴铵1μg/kg维持肌松,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0.2μg/(kg·min)、吸入1%~2%的异氟醚和维库溴铵1μg/(kg·min)维持麻醉。当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咳嗽及吞咽等保护性反射后,拔除气管导管,转移至麻醉后恢复室(PACU)进行观察。术后应用1.5μg/ml舒芬太尼100ml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在发生EA后,A组、B组和C组患者分别采用帕瑞昔布40mg、布托啡诺20μg/kg和曲马多1mg/kg,静脉注射。

1.3观察指标 ①苏醒期躁动程度:采用躁动评分(RSS),轻度:烦躁或轻度烦躁,但能遵口头命令;中度:无法安静,不服从口头命令,需物理方法制动;重度:试图自行拔除插管,在床上翻滚,抵抗医护人员;②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1分可靠镇痛,2~3分镇痛良好,>3分镇痛不全;③Ramsay镇静评分:1分为不安静、烦躁;2分为安静、合作;3分为嗜睡,能听从指令;4分为睡眠状态,可唤醒;5分为呼唤反应迟钝;6分为深睡状态,呼唤不醒。

1.4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AS 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三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比较 治疗后,A组、B组患者EA的程度显著低于C组,而A组和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比较 三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VAS评分显著下降,Ramsay镇静评分显著升高(P<0.05),其中C组VAS评分显著高于A组、B组,B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三组患者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比较 治疗后,B组患者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显著高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和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全身麻醉患者麻药的中枢抑制作用消失后,意识逐渐恢复,但麻药对大脑皮层及上行网状激活系统高级中枢作用尚未完全恢复,从而使患者对感觉的反应与处理受到影响[3],患者常表现为并存的兴奋、躁动及定向障碍。EA的诱发因素较多,但目前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普遍认为与麻醉药、麻醉方法及手术部位密切相关,且呼吸道、耳鼻喉手术、乳腺及生殖系统等与情感关系较密切的部位的手术操作所致EA的发生率较高。研究表明,各种有害剌激是诱发、加重EA的最常见原因,其中疼痛约占12.4 %,选择合适有效药物进行术后镇静镇痛,可明显减少或避免术后EA的发生及其他心血管反应[4]。

研究还发现,治疗后,B组患者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显著高于A组、C组(P<0.05),而A组和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布托啡诺明显延长了患者苏醒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这可能与布托啡诺较强的镇痛作用有关。由于布托啡诺无呼吸抑制作用,且不影响患者的镇静程度,从而不延长患者的PACU停留时间。总之,帕瑞昔布可有效改善EA患者的躁动程度,提高术后的镇静效果,缩短PACU停留时间,是治疗全身麻醉后EA较为理想的药物。

参考文献:

[1]鲍杨,史东平,封卫征.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研究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2):183.

[2]钱伟民,崔教伟,杨伯梅,等.不同剂量的芬太尼和曲马朵对预防全麻后苏醒期躁动的比较研究[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0,6(5):342-344.

[3]韩景田.白晓玲,时敬峰.帕瑞昔布钠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l,8(20):138-139.

[4]于红.右美托咪啶预先镇痛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2,8(1):38-39.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帕瑞昔布
帕瑞昔布钠用于妇科手术及术后镇痛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帕瑞昔布钠注射液用于胆囊切除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探析
注射用帕瑞昔布钠在不同输液器具中的稳定性及 配伍考察
帕瑞昔布钠对老年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帕瑞昔布钠联合丙泊酚对纤支镜检查患者进行无痛麻醉的效果观察
帕瑞昔布钠的作用机制及最新进展
切开前后使用帕瑞昔布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控制和炎症因子反应的比较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骨科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帕瑞昔布钠用于肺叶切除术病人超前镇痛的效果
注射用帕瑞昔布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