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败血症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2015-03-31 05:07徐红兵
医学信息 2015年5期
关键词:耐药性

徐红兵

摘要:目的 研究细菌败血症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诊治的细菌败血症患者60例,本组患者进行血液培养、菌株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观察并分析本组细菌败血症患者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 本组患者感染病原菌主要有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及真菌,其菌株临床分布构成比不同,即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分布构成比率为61.67%显著高于革兰阳性球菌的31.66%及菌的6.67%,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本组患者均进行药敏试验后得出:病原菌对抗生素耐药性较高,对氨苄西林的临床耐药率高达90%~100%;表皮葡萄球菌与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药物的耐药率已达到80%~95%,对利福平、万古霉素等药物临床耐药率为20%~35%。结论 细菌败血症感染病原菌的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较高耐药性,细菌败血症感染患者临床治疗过程需要合理用药,以减少对病原菌的耐药性

关键词:细菌败血症;感染病原菌;临床分布;耐药性

近些年来,临床对败血症患者通常采用大量新型抗生素进行治疗,但疗效不甚理想,甚至会增加败血症患者的病原菌对新型抗生素的耐药性,败血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致使细菌败血症患者临床治疗受到严重阻碍,影响其生命质量[1]。由此可见,临床选择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所有为了提高人们对细菌败血症的基本认识,减少该病症发病率及病死率,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临床试验中将对本组60例细菌败血症本院确诊患者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其病原菌临床具体分布及耐药情况以科学选择合理治疗药物,从而提高细菌败血症患者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诊治的细菌败血症患者60例,患者病情均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为细菌败血症。本组患者男女比例38∶22,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6.96±1.33)岁;患者主诉症状:高热、胃寒等;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占20.00%,高中23例占38.33%,大专至本科15例占25.00%,本科以上10例占16.67%。本组患者性别、年龄、及主诉症状受教育程度等基线资料均未对本研究试验结果造成不良影响,具有重要试验价值。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于临床接受治疗前进行血液培养,结果均显示为阳性(+);均在患者认真阅读实验知情书基础上同意并签字。排出标准:合并糖尿病、肾功能综合征等其他严重疾病患者;较难完全配合本研究实验方案有效开展患者[2]。

1.3方法 本组细菌败血症患者均对其进行血液进行培养,具体操作类容如下:清晨于患者空腹状态下取其适量血液样本,随即将血样放置35℃保温箱中的营养肉汤内,将培养中生长出的菌株进行涂片染色,将菌株移种于血板上。然后将菌株进行分离培养,药物试验和鉴定,本实验中所采用的细菌培养基和药敏鉴定的标准均符合国家临床检测操作规程,试验结果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1.4观察指标 本组细菌败血症患者均采用血液培养方法,观察其感染病原菌临床分布情况,主要包括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真菌;针对本试验所分离出的病原菌开展药敏试验,观察本组患者感染的病原菌经药敏试验后的耐药性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内比较用t检验,计数用百分比(%)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2.1本组患者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情况 本组患者感染病原菌中的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分布构成比率为61.67%(37/60)比革兰阳性球菌的31.66%(19/60)及真菌的6.67%(4/60)高,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1。

2.2本组患者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 本组患者均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得出: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其中大部分病原菌对氨苄西林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耐药率高达90%~100%;表皮葡萄球菌与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药物的耐药性较高,临床耐药已达到80%~95%,而对利福平、万古霉素等药物耐药性较低,临床耐药率为20%~35%。

3讨论

败血症主要是指病原菌侵入机体血循环,并在血液中大肆生长和繁殖,以产生毒素而引发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病症。其致病因是具有致病性的多种细菌均可能会称为败血症的病原体,但由于年代时间差异性,加之患者个体间的差异以及自身基础疾病不同,感染途径不同等多种因素,所导致败血症的细菌也不尽相同。随着致病菌种类、数量及毒性,患者年龄和机体抵抗力等差异性,轻度感染患者发生症状较一般,而严重患者很容易发DIC、感染性休克、机体内多种器官功能衰竭等危险事件。由此可见:认真仔细研究细菌败血症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提高人们对该病症的正确认识,而且能够为细菌败血症患者临床选择科学。

在本临床研究即对细菌败血症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的试验结果得出:本组60例患者均进行血液培养后显示所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有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及真菌,其各自临床分布构成比分别为61.67%(37/60)、31.66%(19/60)及6.67%(4/60),比较差异显著,突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率甚高,分析原因与近几年来细菌败血症感染病原菌发生变迁相关。革兰阴性杆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均发生显著增加,即使革兰阴性杆菌目前处于下降趋势,但仍占据主导位置,以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等为主。加之,临床上大量使用抗生素,消除大部分敏感细菌,导致细菌群的平衡度失调。同时本研究实验结果与黄培宁、邓有辉临床相关实验成果相类似,表明研究细菌败血症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具有重要意义,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度,从而可自觉实施基础防控措施,同时提高医院对该病症病原菌临床分布的重视度,以避免或减轻细菌败血症患者受病原菌感染情况。

为提高败血症患者临床疗效,本研究实验中针对本组患者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给予认真调查和分析,结果得出:细菌败血症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对抗生素类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其中绝大多数病原菌会对氨苄西林产生高达90%~100%的耐药性。由此可见,临床对细菌败血症患者的治疗,需要选择科学、恰当的抗生素,尽可能将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水平控制到最低,让细菌败血症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综上所述,细菌败血症感染病原菌临床以感染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同时病原菌对多种抗生素均具有较高耐药性,故临床治疗应科学恰当给予患者抗生素,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宇,姜美凤,张金树.细菌败血症感染病原检验与耐药270例分析[J].中国医刊,2013,48(9):93-94.

[2]孟芝君,郭慧芳.2009-2011年我院肠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10):1046-1048.

编辑/张燕

猜你喜欢
耐药性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溶血葡萄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烧伤整形外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2014年我院细菌耐药性分析
2527株临床分离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