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位置模糊”概念辨析与实证研究

2015-04-01 08:18姜宏斌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锋后卫前锋

姜宏斌

(安阳工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篮球运动“位置模糊”概念辨析与实证研究

姜宏斌

(安阳工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借鉴“位置模糊”的概念特征理论,结合不同位置球员竞技表现对比和竞技能力评价与建模,通过篮球运动“位置模糊”与传统位置球员在身体形态、活动区域、技术动作、战术配合及训练理念等方面的差异性比较,对2013-2014年NBA现役447名不同位置球员攻防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篮球运动“位置模糊”训练理念影响下衍生的新位置球员,即中锋/前锋、前锋/后卫与传统位置球员在身体形态、部分竞技表现指标(篮板、封盖等)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竞技表现更优。建议业界人士在训练工作与临场指挥中不断思考与实践,构建中国篮球本土训练理论体系以整体提高竞技水平。

篮球;位置模糊;概念;身体形态;竞技表现

篮球运动的“位置模糊”概念是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产物,在篮球训练工作、临场战术调整及人员安排等方面得到了广泛运用且效果显著。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位置模糊”主题及关键词,仅发现包括学位论文[1-3]和期刊在内的13篇文献,并且都是近5年的,反映出学术界对其研究重视程度不够、工作量少且深度不足,具体体现在:①理论认知的概念抽象化、特征泛化,如将“位置模糊”理解为“位置取消”的错误观念,“位置模糊”是位置轮换与技术多样而非训练观念的肤浅认识;②实践环节的方法单一与操作缺失等,如运动员位置模糊化的技术动作训练的全面性与传统位置技术动作比例结构失调。本文通过对篮球运动“位置模糊”概念的起源与背景、科学内涵与特征、与传统位置技术特点定性定量比较、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实现增加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储备、提升应变能力、丰富球队的战术设计方案及提高竞技水平等一系列现实价值。构建的系统篮球运动“位置模糊”训练方法及观念体系将会成为篮球训练工作的有益学术参考。

1 背景与起源

篮球运动是以技能类为主导的同场对抗的集体运动项目,强调在特定时空内人员配备、技术运用与战术安排等因素的博弈,遵循投篮得分多少的制胜规律。自1891年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篮球运动以来,伴随着场地器材的更新、裁判法与规则的改革、职业联赛的开展,篮球运动的技术动作、战术设计和选材标准等都不断丰富与革新。现代篮球运动的特征及发展趋势——“队伍大型化,高大队员速度快、技术全面、位置趋向模糊”对全队整体攻防能力与队员全面技术掌握提出了新要求,篮球运动员的理想化模型是集速度、力量、灵活性、高大身材及身体充实度为一体,全面掌握不同位置的攻防技术,在场地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攻守兼备。人体解剖与生理结构特征、篮球竞技制胜规律及场地条件等因素限制,导致人为地对比赛场地位置、功能及运动员活动区域进行划分,于是产生了篮球场上位置区域、人员配备和传统位置技术。顺应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及特征,在队员的优秀体能水平与全面技术掌握的基础上,诞生了篮球运动“位置模糊”训练观念。可见,篮球运动训练理念经历了“位置分工明确—位置逐渐交叉和渗透—打破位置界限—位置模糊印证”4个渐进阶段。

2 理论认知与实践研究

篮球运动学术研究领域对“位置模糊”的概念认知经历了一个从特征趋势到概念定义再到实证分析的历程。首先,将“位置模糊”作为现代篮球发展的特征进行定性探讨,如成惜今[4]、刘玉林[5]、王武年[6]、潘祥[7]和闫艺[8]等认为位置模糊是当代篮球运动发展特征及趋势;孙民治[9]在2004版的《现代篮球高级教程》讲到“运动员在比赛中不要局限于固定的位置,位置划分与功能职责趋向于‘位置模糊’”。其次,从方法论及哲学的理论角度对“位置模糊”概念进行阐述,如《数学辞海》认为,“模糊”作为数学术语,特指客观事物间的差异存在中介过渡时相,呈现一种划分上的不确定性[10],孙自杰[11]从协同学及系统科学方法论角度分析,认为广义的“位置模糊”是指在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目中运动员个体及个体间位置的不确定性;狭义的“位置模糊”作为新兴的篮球术语,特指篮球运动员打破传统的位置技术、职责及意识划分,具备多个不同位置的攻守职能;周冰[12]认为“位置模糊”是现代篮球的新特征,“位置模糊”不等于“位置取消”,应强化多个位置和多项技术的训练及意识培养。最后,研究趋向于定量及实证研究,通过对传统位置与“位置模糊”球员的竞技特征比较分析,构建“位置模糊”球员的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等。如刘刚等人[13]从“位置模糊”理论视角,对篮球运动员的分类模型进行了转释与构建,且对广东宏远队进行了实证个案研究,发现篮球运动员类型的影响因子涵盖形态、技术、攻防、犯规、命中率及失误等因素;饶林峰等人[14]通过对NBA优秀“位置模糊”球员的身体形态、技术结构进行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发现,NBA“位置模糊”球员的综合能力受地面攻防能力、高空优势、体能水平与投篮手感的影响;其建立的因子分析模型及用因子分析法得出的综合排名与球员的综合实力呈高度相关,可以客观地评价NBA“位置模糊”球员的竞技能力;韩伟[15]通过对2007—2008年NBA传统位置与“位置模糊”球员的攻防能力的对比分析发现,“位置模糊”球员具有双位置的优势且在攻防过程中存在竞技能力局限;黄迎乒等人[16]通过对2006-2007赛季NBA前锋/中锋位置排名前10位球员的身高、体重、年龄和20项攻防技术指标与传统中锋、前锋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前锋/中锋球员身高、体重介于传统前锋与中锋之间,兼具前锋中远距离投射能力和优秀中锋篮下技术,攻击范围呈向外围延伸的态势;费小龙等人[17]针对NBA球星勒布朗·詹姆斯的技术、体能、位置及球队围绕其构建的战术等竞技特征进行个案研究,发现超级球星基于超强的体能水平、精湛全面的技术可以胜任场上多个位置,围绕其制定的战术可以最大限度挖掘超级球星的潜力及提升球队攻防效率;王雷等[18]通过对2007—2008年NBA现役365名球员的身高、体重、年龄及克托莱指数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联盟及东西部间中锋/前锋、后卫/前锋等“位置模糊”球员在4个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综上所述:篮球运动的“位置模糊”概念是基于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目的竞技特征与比赛的特定需要,强调运动员多个位置的技术动作训练与意识培养,突出球队临场阵容、位置及人员配备的随机性与模糊性,打破位置区域限制,实现攻防的机动性及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新型训练方法及观念。其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训练方面,运动员应该根据自身身体形态、技术特征及位置意识,强化相关位置技术的掌握;其次,在比赛过程中,应根据双方人员及位置配备、战术风格等特点,适时改变全队战术安排与个人位置变更。

3 “位置模糊”的特征及与传统位置比较

表1 篮球运动“位置模糊”与传统位置的队员竞技特征比较表

注:数据来源于http://china.nba.com/。

3.1 “位置模糊”特征

现代篮球运动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呈现整体性和攻守平衡,一方面通过运动员间的协同作用,使球队竞技系统结构调整及功能优化;另一方面通过“位置模糊”训练理念打破位置区域与人员功能划分,弥补结构功能的缺失及失衡,强调运动员依靠优秀的体能水平与全面的技术动作胜任场上的多个位置,完成整体攻防体系的构建[19]。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运动员和球队等方面:①队员体能水平优秀,身体形态高大强壮,跑跳能力出众,如中锋/前锋能够参与防守反击,机动果敢地拼抢篮板球;前锋/后卫能够攻击内线、客串组织及防守中近区域。②技术全面,内外结合,如中锋/前锋能够拉到外线投射三分及吸引对方中锋离开限制区,拉空内线便于前锋或后卫的空切穿插;前锋/后卫能够从零度角上提到45度,利用犀利的脚步动作持球突破或宽阔的视野组织进攻;③战术配合丰富多样,如打破以往中锋掩护策应为主的局面,出现中锋/前锋与后卫及前锋之间的突分传切、人盯人扩大防守下的前锋/后卫在篮下以大打小、场上队员能机动灵活地衍生“跑轰”战术。④攻防体系呈现全方位立体化,攻防转换速度加快且节奏频变,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前锋、中锋、后卫的位置分工,通过人的快速移动、球的内外转移和队员间的连续高位掩护挡拆策应,最大范围地调动对方防守,使进攻端球员在对方意想不到的位置采用非常规技术动作发起攻击,最终形成以多打少、以大打小、空位投篮、上空篮等战术效果。以上篮球运动“位置模糊”特征都是建立在运动员良好的身体形态、体能水平、全面的技术及战术意识基础之上的,教练员对“位置模糊”训练理念的认知理解与实施执行是球队战术风格改造及形成的源动力。

3.2 “位置模糊”与传统位置比较

表1将篮球运动中“位置模糊”球员与传统位置球员的竞技特征进行了对比。基于优秀体能水平与技术全面等特性,“位置模糊”球员与传统位置的球员在活动区域、战术配合、技术动作等方面上存在部分差异,导致其训练理念及战术指导思想的转变。“位置模糊”的训练理念在继承传统位置球员技术特征及战术素养的基础之上,强调队员同时掌握相邻位置技术动作,使其在攻防两端都能有所作为。该训练理念对技术动作训练的全面性及针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运动员选材理论带来一定的冲击,如何在球队的人员配备、技术特征和战术风格等方面进行结构调整与功能优化,发挥球队整体优势与挖掘个体球员的运动天赋及潜能,需要篮球教练员及团队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思考与探索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及相应的训练方法体系。

4 “位置模糊”与传统位置竞技特征对比的实证研究

本文基于对篮球运动“位置模糊”概念的认知及竞技特征的理论辨析,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2013-2014年NBA现役447名不同位置,即中锋、前锋、后卫、中锋/前锋、前锋/后卫的年龄、身体形态与技术统计等指标进行了定量比较分析。利用Excel2003和Spss14.0等统计软件对球员样本数据进行描述与推断,验证“位置模糊”训练观念下球员相关指标数据的差异及动态变化趋势,为篮球“位置模糊”训练理念建立及运用提供研究支持。

4.1 现役球员年龄、身高与体重等特征分析

表2 2013—2014年NBA现役447名球员年龄、身高与体重等基本特征统计表

注:数据来源于http://china.nba.com/。

2013—2014年NBA东西部六个分赛区30支篮球队共计447名队员,中锋/前锋与前锋/后卫球员在常规赛与季后赛分别占11.2%与7.8%(表2)。NBA现役球员人均27+4.3岁,不同位置球员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一般来讲,稀缺的传统中锋(如穆托姆博、奥拉朱旺)、培养周期长的优秀后卫(退役的比卢普斯、基德、斯克托顿、现役的纳什等)、技术全面的运动员相对运动寿命较长。本研究中,技术全面的中锋/前锋、前锋/后卫隐现出0.5岁的年龄增大趋势部分验证了该论断。在身高这一指标中,位置球员身高由内向外、由近及远依次降低,呈显著性差异,中锋/前锋、前锋/后卫介于相邻传统位置球员身高之间,便于错位攻防实施及战术安排的多元化。体重与克托莱指数是反映身体质量及力量、身体充实度的主要指标,是保证激烈对抗条件下技术水平良好发挥的基础。本研究中,不同位置球员在这一指标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中锋/前锋更倾向于内线及限制区,利用其与传统中锋不分伯仲的身体能力、相对灵活的移动、多样的进攻手段完成攻防两端的任务;前锋/后卫介于中远区域之间,利用其身高臂长与快速移动,扩大外围空间的防守和增加穿插空切突分的进攻配合。

4.2 中锋/前锋与传统位置中锋、前锋位置球员攻防技术指标及竞技特征的比较分析

鉴于研究目的是比较不同位置球员的各项数据均值差异性而不是分布特性,综合考虑数据质量、保证检验效能、数据的分布特征模糊及方差齐性与否,采用参数检验的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不齐的采用含量不等的单因素近似方差分析(Brown-Forsythe)、双尾检验(0.05)。剔除部分球员因伤病或竞技水平影响导致的缺失指标数值,结果见表3。

研究发现:①中锋—中锋/前锋在得分与失误方面呈显著性差异,在助攻与抢断方面呈非常显著性差异。中锋/前锋在得分、助攻、抢断的表现优于中锋且失误控制得差;中锋/前锋的攻防技术手段较为丰富且机动性较好,引发其在攻防两端有更多的空间与时段参与到既定及随机的战术安排中,但助攻得分与失误同时增多;中锋/前锋的抢断增多归因于其活动区域增大,利用其身高臂长及良好的空间控制力在中远区域对对方相对矮小的其他位置球员持续施加高强度攻击性防守,导致对方运传投失误及已方抢断。②前锋—中锋/前锋在失误与二分命中率方面呈显著性差异,篮板、犯规、抢断与封盖方面呈非常显著性差异。中锋/前锋在篮板、封盖、二分命中率的表现优于前锋,前锋在犯规、失误、抢断的表现优于中锋/前锋;中锋/前锋在身高、体重及克托莱指数等方面均高于前锋2 cm、8 kg、33,表明强壮的身体以及更趋于内线的活动使其在篮板的争夺、投篮及机会把握上更具实力。利用灵活机动的移动脚步与高空激烈对抗下身体的控制力,中锋/前锋队员面对对方的篮下强攻与已方外线漏防的补位封盖毫不手软,但被动封盖、频繁争抢篮板、激烈篮下对抗带来了犯规次数的骤增;传统前锋利用其轻巧的身体,敏捷的速度,活跃在中远距离区域,适时抢断;较少担任支配球及组织任务,更多地完成战术配合的中间环节,伺机攻击。

表3 中锋—前锋—中锋/前锋攻防技术指标T检验统计表

注:数据来源于http://sports.sohu.com/nba.shtml;**代表P<0.01;*代表P<0.05,下表同。

4.3 前锋/后卫与传统位置前锋、后卫位置球员攻防技术指标及竞技特征的比较分析

前锋/后卫与传统位置前锋、后卫位置球员攻防技术指标及竞技特征的比较结果见表4。研究发现:①前锋—前锋/后卫在封盖与二分命中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篮板方面呈现非常显著性差异,前锋在上述三项指标表现上都优于前锋/后卫。传统前锋在身高、体重及克托莱指数等方面均高于前锋/后卫5 cm、7 kg、18,利用其较高的身材及身体充实度在内线筑起了强悍的防守,如积极拼抢篮板、追身盖帽、补防封盖等;传统前锋的活动区域更倾向于中近距离投篮或快攻上篮,保证了其较高的二分投篮命中率。②后卫—前锋/后卫在失误与封盖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篮板与助攻方面呈现非常显著性差异,前锋/后卫在篮板、失误、封盖的表现上优于后卫但助攻稍逊。“位置模糊”的前锋/后卫球员在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上相比传统后卫分别提高了7 cm、8 kg、23,导致其在面对对方同位置球员时占据了力量与空间优势,即封盖时后发制人和篮板上居高临下;前锋/后卫球员较少支配球,身高视野开阔,臂长传球角度路线幅度多样,因而失误率也较低。传统后卫遵循较多的支配球或组织分配球的经典规律,利用其在中远距离区域宽阔的空间,通过空切溜底的频繁移动、快速传接球与运球突分等方法牵制对方防守,导致局部以多打少、以强打弱,获取战术成功。

表4 前锋—后卫—前锋/后卫攻防技术指标T检验统计表

5 结论与建议

篮球运动的“位置模糊”概念是基于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集体项目竞技特征与比赛的特定需要,强调运动员多个位置的技术动作训练与意识培养,突出球队临场阵容、位置及人员配备的随机性与模糊性,打破位置区域限制,实现攻防的机动性及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新型训练方法及观念。

篮球运动“位置模糊”的理论认知与研究涵盖以下方面:从理论认知的角度对篮球运动“位置模糊”的概念、特征、位置技术及运用进行探讨;通过实证分析对“位置模糊”与传统位置球员的年龄、身高、体重、竞技表现进行比较分析;对篮球运动“位置模糊”球员的竞技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建模,经历了一个“特征趋势—概念定义—实证分析”的历程。

篮球运动“位置模糊”与传统位置球员在身体形态、活动区域、技术动作、战术配合和训练理念等方面迥异,对2013-2014年NBA现役447名不同位置球员攻防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验证了在篮球运动“位置模糊”训练理念影响下出现的新位置球员,即中锋/前锋、前锋/后卫与传统位置球员部分竞技表现指标(篮板、封盖等)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竞技表现更优。

业界人士应该以篮球运动“位置模糊”作为改善训练工作和临场指挥的依据之一,立足本土人力资源,秉承优秀传统训练经验,科学运用新的训练方法及训练理念,构建中国特色的篮球技战术风格,最终提升中国篮球的整体训练质量与竞技水平。

[1] 陈杰.第30届奥运会男篮内线队员进攻位置模糊特征的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4.

[2] 王雷. NBA“位置模糊”球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3] 曲腾飞.当今世界男篮强队进攻“位置模糊化”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4] 成惜今.从雅典奥运会看世界男子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5):85-87.

[5] 刘玉林.世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和我国篮球运动改革现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28(2):69-71.

[6] 王武年.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欧洲强队得分方式及进攻特点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3):101-103.

[7] 潘祥,李冕.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得分方式的对比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8):1123-1125.

[8] 闫艺,徐卫东.从第16届男篮世锦赛看现代男子篮球运动发展的新趋势[J].体育学刊,2012,19(4):102-106.

[9] 孙民治.现代篮球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10] 谭红. NBA联赛“模糊位置球员”的特点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3,32(5):67-70.

[11] 孙自杰.现代高水平男子篮球比赛“位置模糊”理论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4):68-71.

[12] 周冰.篮球运动“位置模糊”趋势下对于位置技术的再认识[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27(4):94-97.

[13] 刘刚,千少文,彭贻海,等.位置模糊理论视角下竞技篮球运动员分类模型的构建与转释[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34(1):61-66.

[14] 饶林峰,孙振武,吴礼剑,等. NBA“位置模糊”球员身体形态、技术结构特征与综合能力的评价[J].2011,26(1):100-104.

[15] 韩伟,王雷. NBA“位置模糊”球员与传统位置球员攻防能力的对比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2):153-158.

[16] 黄迎乒,孙自杰.对NBA2006-2007赛季位置模糊球员比赛能力的实证分析——“前锋/中锋”球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7):61-64.

[17] 费小龙,王萌.篮球运动员位置模糊性的个案研究[J].运动,2013(23):37-39.

[18] 王雷,姚应祥.NBA“位置模糊”球员年龄与身体形态特征分析[J].体育学刊,2008,15(9):93-96.

[19] 舒刚民.我国CBA中锋运动员多项指标统计及其相关性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27(3):38-43.

Concept Analysis and Empirical Study of “Ambiguous Position” of Basketball

JIANG Hong-bin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yang 455000, China)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sample data of 447 active-duty players of different positions in the 2013-2014 NBA season, from the concept feature of the theory of Ambiguous Position of Basketball, combining the comparison of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of athletes at different position with modeling and evaluation of athletic abilit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mbiguous Posi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position in terms of the players’ body shape, motion area, technical movement, tactical coordination and training philosophy.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new-position players developed from training philosophy of the theory of Ambiguous Position of Basketball, namely the center / forward, forward / guard,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ith the traditional-position players in terms of body shape, some athletic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the former group has better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basket professionals in training and bench work should constantly cogitate and fulfill to build domestic theoretic system of basketball training in China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competitive level.

basketball; ambiguous position; concept; body shape;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2015-01-01

姜宏斌(1976-),男(回族),山东莘县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运动技战术分析。

G841

A

1008-3596(2015)02-0040-05

猜你喜欢
中锋后卫前锋
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前锋小学作品集
篮球的由来
蔡中锋小小说三题
蔡中锋微小说二题
蔡中锋闪小说四题
蔡中锋闪小说两篇
没有弱点的前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