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

2015-04-01 05:38张元湖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邳州221300
吉林医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消化性螺杆菌幽门

张元湖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 邳州 221300)

消化性溃疡在临床常见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其发病率也随之增加,该病病程长,有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的特点,如不重视预防和正规治疗,病情可反复发作并产生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1]。本问回顾性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导致其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初诊的1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80例,女50例,年龄22~80岁,平均(46.86±12.80)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部不适、疼痛以及反酸等症状,经胃镜检查证实,病程最短的9个月,最长的11年,平均病程(2.12±1.1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

1.2 方法:对130患者进行随访,比较复发患者(观察组)与无复发患者(对照组)性别、年龄、吸烟、治疗依从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差异。

1.3 统计学处理: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相关数据应用卡方及t检验。

2 结果

130例患者随访最短1年,最长3年,平均(1.86±0.81)年,其中复发30例(30.00%)。观察组吸烟50.00%、治疗不依从40.00%、幽门螺杆菌感染76.67%、不良心理状态36.67%,高于对照组的10.00%、14.00%、51.00%、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消化性溃疡患者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消化性溃疡患者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性别(男/女) 年龄(岁) 吸烟[例(%)] 治疗不依从[例(%)]幽门螺杆菌感染[例(%)]不良心理状态[例(%)]观察组 30 20/10 46.86±12.80 15(50.00) 12(40.00) 23(76.67) 11(36.67)对照组 100 60/40 46.86±12.80 10(10.00) 14(14.00) 51(51.00) 12(12.00)χ2/t值 1.45 0.25 22.54 14.28 13.31 8.34 P值>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诱因也比较繁多,大多数患者是在多种病因共同作用下形成,使得患者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免疫和损害损害因素之间失去平衡,发生紊乱,使得损害因素得以加强,最终导致消化性溃疡形成[2]。近年来质子泵抑制剂应用及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使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但其复发仍未能完全避免[3]。本文130例患者随访最短1年,最长3年,平均(1.86±0.81)年,其中复发30.00%。导致消化性可以复发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①吸烟:研究表明烟叶中的尼古丁可损伤胃黏膜,吸烟可影响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内的前列腺素合成,减少黏液量和黏膜血流,进而削弱黏膜的防御功能,延缓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吸烟还能减少多胺的合成,进而导致鸟氨酸脱羧酶合成下降,而鸟氨酸脱羧酶在溃疡黏膜的修复和保护中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观察组吸烟50.00%高于对照组10.00%(P<0.05)。②治疗依从性差:患者缺乏消化性溃疡疾病及治疗知识,缺少自我管理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不能坚持服用药物;抗消化性溃疡及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药物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农村患者文化程度低,经济条件差,就医不便利可导致患者私自缩短服药时间。用药不遵医行为查查耽误治疗致消化性溃疡复发[5],观察组治疗不依从40.00%高于对照组的14.00%(P<0.05)。③不良心理反应: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因素可以影响胃液的分泌,胃和小肠黏膜血管的充盈程度和胃壁和十二指肠壁蠕动的变化,当存在精神紧张、忧伤或恼怒时等不良心理反应时,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功能失调,导致植物神经系统所支配的一些系统的功能紊乱,导致胃肠系统的酸性分泌异常增加,溃疡复发的可能性就增加[6]。④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关系密切,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感染76.67%高于对照组的12.00%(P<0.05),幽门螺杆菌借助细菌学、尿素酶活性及黏附机制宿主于胃内黏膜上皮细胞表面或黏液层,在胃内黏膜上皮细胞表面产生致病因子(代谢物、毒素、氧自由基、白介素、脂多糖等)诱导黏膜炎性反应和全身免疫反应,引起上皮细胞空泡变性,破坏胃黏膜屏障,从而损伤黏膜,产生消化性溃疡及复发[7]。

综上所述,导致消化性复发因素多种多样,应采取有步骤的、有计划地模式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干预,改善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促进溃疡面的愈合预防复发等:①戒烟:戒烟可有效提高不同年龄段消化性溃疡患者复发后治疗的疗效,对于吸烟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不管是中青年患者还是老年患者,戒烟都是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效的促进措施,应加强对患者戒烟的宣教,并争取家庭的重视和支持,进而降低消化性溃疡发病和复发的风险[8]。②提高治疗依从性:实施健康宣教,介绍有关消化性溃疡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本病致病因素、治疗方法、治疗期间注意事项、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等在内),力求患者能够充分掌握本病在形成、发展、治疗、转归各个阶段中的要点,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水平,制订诊治方案要考虑到患者家庭的经济基础,尽量降低治疗费用以提高治疗依从率[9]。③心理干预:除给予常规意义上的心理支持以外,还需要考虑到溃疡患者病程漫长的特点,评估患者发生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可能性,给予患者足够的耐心,主动关心并鼓励患者,发挥家庭支持的价值,要求患者适当的参与到自主活动中,提高患者治疗、转归期间的社会认同感以及自我认同感。④大量临床研究肯定,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溃疡复发率下降,用常规抑酸剂后愈合的溃疡年复发率50%~70%,而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溃疡复发率降5%以下,针对患者所服用的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进行系统讲解,让患者熟知用法、用量,强调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的重要性,并在治疗以后进行幽门螺杆菌复查,必要时进行积极的抗幽门螺杆菌补救治疗。

[1] 李洪溪.引起消化性溃疡复发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9):133.

[2] 丁佐龙.消化性溃疡复发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7):1409.

[3] 陈冠华,彭永强.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原因及防治策略[J].吉林医学,2014,35(15):3286.

[4] 彭永剑,王云滨,汪芳裕.消化性溃疡复发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14(1):18.

[5] 胡 锋.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1):1392.

[6] 兰改化,兰韶颖.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5):99.

[7] 黄 寅,杨 拯,曾 理,等.生活方式对胃溃疡的发生与康复影响的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08,10(3):122.

[8] 李整社,焦 芬,麻友兵,等.消化性溃疡复发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J].河北医学,2013,19(10):1561.

[9] 陈维存.消化性溃疡复发因素的探讨与综合防治[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8):866.

猜你喜欢
消化性螺杆菌幽门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施治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
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
不同胃黏膜病变中TFF3表达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