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点研究

2015-04-02 12:54吴迪
时代农机 2015年8期
关键词:城镇城镇化金融

吴迪

(江西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金融支持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点研究

吴迪

(江西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农村城镇化建设资金巨大,且城镇化建设中的很多项目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农村区域和小城镇金融缺失现象严重,严重制约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在我国人均金融资源相对稀缺的背景下,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必须寻找好着力点和切入点。

金融;城镇化建设;重点

1 我国城镇化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城镇化是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加快城镇化建设,在中西部一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培育发展新的城市群,有利于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城镇化是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城镇化能使大批农民进入城市,使其从较低水平的农民消费转变为较高水平的市民消费,从而有效扩大城市消费群体、增加城市消费需求;也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增加,进一步提高农村消费水平。

(3)城镇化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途径。城镇化通过人口转移提高了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经济的落后面貌。

2 新型城镇化对金融服务提出新需求

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将带动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等方面的需求的大幅提升,意味着这些领域将继续成为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支持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等领域出现的机遇要慎重把握。未来房地产贷款、政府融资平台和小微企业等领域贷款的走势仍是决定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关键因素。新型城镇化将进一步拉动经济,在宏观经济趋稳回升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长也将趋缓。

新型城镇化更追求质量和效率,对金融服务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型城镇化中产业集聚发展的金融需求也在发生新变化,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园区、国内产业梯度转移以及技术创新等领域的金融需求明显增加;另一方面,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成长型企业更多、产业转移集聚加速等新特点,要求银行创造更多适合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新产品、新服务。

对于银行业来说,相比于投资的“逆袭”,消费的崛起才是城镇化更主要的方面,也是更值得银行关注的焦点。全新内涵的城镇化,是在经济转型大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除了投资结构升级之外,消费升级也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值得期待的。

3 城镇化建设金融需求的主要特点

(1)城镇化建设金融需求的多元化。城镇经济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金融需求的多层次、多元化,如: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金融需求具有大额、长期的特征;城镇新兴产业与成长性企业的融资需求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城镇小微企业与“三农”融资需求具有规模小、频率高、时间急的特征;就业、创业等民生领域融资需求则主要以小额、低成本为特征;城镇居民还有投资理财、资金汇兑等各类综合性金融服务需求等。从金融供给看,各金融机构在经营理念、业务模式、产品服务等方面存在趋同问题,不能完全满足各类城镇经济的融资需求。

(2)城镇化建设金融需求的公益性。新时期城镇化离不开城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需要加强城镇交通、能源、供水、通信、文化娱乐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完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城镇公共服务。这些项目都具有较强的公共产品属性,公益性大于盈利性,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部分基础项目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目前,我国金融组织体系以商业性金融为主体,追求盈利性、安全性与流动性间的平衡,对公益性项目的支持能力相对较弱。

(3)城镇化建设金融需求的均衡性。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在城乡之间布局失衡,金融机构网点设置、人员配备、信贷配置等都向大城市集中,在欠发达县域和小城镇的配置不足,大量县域资金流向大中城市,不能完全适应城镇化均衡发展的要求。新时期城镇化既不能片面发展大城市,也不能盲目发展小城镇,需要走均衡发展道路,推进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城镇,迫切需要增加中小城镇金融机构网点数量,加大对中小城镇的资金投入。

(4)城镇化建设金融需求的差异性。城镇特色不同,其金融需求必然存在差异。如以消费为经济模式的城镇的金融需求必然不同于以生产为经济模式的城镇;以农业为特色产业的城镇必然不同于以工业或以服务业为特色产业的城镇;以内需为主要增长动力的城镇也必然不同于以外贸为主要动力的城镇,等等。城镇化建设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就难以发挥自身优势。新时期的城镇化不是规划趋同、千城一面的城镇化。城镇化建设金融需求的特色化,也要求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4 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重点

(1)稳妥尝试农民和农村合作基金,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降低城镇化成本建设,实现农民自己建设新农村。搬迁成本上升是社会公平的代价,也是未来改革的趋势。要通过农民合作基金、农村合作基金、农民入股等方式,让农民参与建设,用好农民现有力量,在扩大城镇化投资规模的同时,让农民得以分享城镇化建设、产业化建设带来的回报。农民从拥有土地变成拥有财产,获得向产业工人和股东的身份转变,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使农民搬迁收入大幅度提升不等量转化为建设成本大幅度上升。

(2)支持政府很宏观经济政策落地。城镇化一定要伴随行政改革。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要“机制化”,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通过市场和企业的力量承担经济建设,就是要减少直接行政干预,通过市场信号和手段引导经济建设。简政放权并不是削弱政府的作用,而是减少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事权,市场和社会能做的事尽量交给市场和社会,政府更好地统筹协调,更好地发挥引导、指导和助力作用,逐渐归位于公共服务职能。

(3)资本市场改革创新要跟踪城镇化进程做出积极反应。一是在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环节,应为城镇化建设发挥担当作用的企业提供便利。二是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和基金公司理财产品的创新要突破金融体系内部循环的限制,更多地鼓励向实体企业和城镇化建设投资。三是债券发行市场应向城镇化建设开放,资产证券化创新应加快步伐。四是鼓励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面向城镇化建设发起专项私募基金。五是证券监管部门应加强调研,派出机构要利用一线优势发挥好“接地气”的作用,积极发挥金融服务城镇化建设的引导、推动和指导的作用。

(4)坚持政府规划引导、市场和民间主导的资本运作方式,实现区域建设资本化、金融化,提升撬动投资能力,缩短建设和发展周期。在市场化原则下,可以尝试的方式有:一是发挥政府平台公司作用,但随着政府负债融资的政策空间逐渐收紧,政府面临着地方负债水平过高风险,潜力较小;二是引导大型企业投资,在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可以为企业转型提供新的出路,潜力较大,如未来县域或新区建设投资可以直接交给大型企业,但目前政府和企业都需要有个观念转变和接受的过程;三是基金投资,更广范围发挥社会、企业的资源优势,引导资金抱团投资和引领地区城镇化建设,但要求政府思想解放、舍得放权让利,合作共赢。

Financial Support of Key Research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WU Di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chang,Jiangxi 330013,China)

Rural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needs funds,and many of th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project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good.Financial loss in rural areas and small towns is serious,seriously restricting the cour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urbanization.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latively scarce financial resources per capita in China,the financial support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must find good focus and focal point.

financial;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focus

F832

A

2095-980X(2015)08-0100-02

2015-07-20

吴迪(1994-),男,江西人,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金融专业。

猜你喜欢
城镇城镇化金融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家乡的城镇化
P2P金融解读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