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逆转斑块他汀类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2015-04-03 04:57医学论坛网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调脂硬化性转氨酶

·指南·共识·标准·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逆转斑块他汀类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和外周血管疾病,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AS是脂代谢紊乱和炎症性血管疾病,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脂和抑制炎症作用。临床试验证明他汀类药物可逆转AS斑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1 逆转斑块的必要性

逆转斑块是指通过使AS斑块内脂质逆向转运而减小斑块体积。

1.1 他汀类药物通过调脂降低ASCVD发生风险多个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证实,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一级预防或二级预防可明显降低ASCVD发生风险,其作用机制与他汀类药物调脂作用及调脂外作用有关。因此,众多指南已将控制LDL-C达标作为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主要目标。

1.2 他汀类药物通过调脂作用逆转AS斑块一项临床试验采用血管内超声(IVUS)来评价他汀类药物治疗前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变化,结果显示强化他汀治疗可明显延缓甚至逆转冠状动脉AS,其作用机制与他汀类药物可全面调节血脂和抗炎作用有关,逆转AS斑块是减少ASCVD发生风险的基石。

2 逆转斑块的他汀类药物治疗推荐

2.1 主要适应人群所有ASCVD患者,包括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和外周血管疾病患者。

2.2 他汀类药物逆转斑块的调脂目标他汀类药物治疗须在降低LDL-C同时升高HDL-C才能有效逆转AS斑块,综合分析6项他汀类药物临床试验结果制定调脂目标如下(以IVUS评价冠状动脉斑块变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后LDL-C降低至1.4~2.1 mmol/L且冠状动脉斑块不进展,若同时升高载脂蛋白A1(ApoA1)>9%(达到1.35~1.5 g/L)和HDL-C>8%(达到1.2~1.4 mmol/L)可观察到冠状动脉斑块的逆转,这对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3 药物治疗方案由于缺乏基于中国人群的研究资料,因此可参照基于亚裔人群的临床试验剂量(瑞舒伐他汀:10~20 mg;阿托伐他汀:20 mg),且首次服用药物后2~3个月应复查血脂、肝酶、肌酶、血糖,根据血脂变化调整他汀类药物剂量。

3 逆转斑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逆转斑块他汀类药物治疗需考虑安全性问题,本共识推荐的他汀类药物剂量低于欧美指南推荐剂量。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使新发糖尿病风险增加9%,强化他汀治疗可使新发糖尿病风险增加12%,因此在他汀类药品说明信息中应提出警告。常规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引起转氨酶升高超过3倍参考值上限(ULN)者不超过1%,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可引起2%~3%的患者转氨酶升高超过3倍ULN。他汀类药物禁用于活动性肝病、失代偿性肝硬化、急性肝功能衰竭及不明原因转氨酶升高或任何原因引起的转氨酶升高超过3倍ULN患者。他汀类药物引发肌肉疾病的概率为1.5%~5.0%,抑制CYP3A4酶活性的药物可延缓他汀类药物代谢,导致肌酶和肌肉疾病发生风险增高。对于高龄、低体质量、肝肾功能异常、曾有药物不良反应史患者,应慎重权衡临床获益和调整药物剂量。

(摘自:医学论坛网)

猜你喜欢
调脂硬化性转氨酶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轻身调脂消渴片的指纹图谱建立、化学模式识别及含量测定
饮食因素对谷丙转氨酶测值的影响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食欲不振喝点山楂茶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非编码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用于冠心病调脂治疗未达标患者49例
CT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