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多排螺旋CT平扫诊断价值

2015-04-03 10:05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影像科西安710043
陕西医学杂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伪影征象移位

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影像科(西安 710043)

周 涛 张小刚

·短篇论著·

主动脉夹层多排螺旋CT平扫诊断价值

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影像科(西安 710043)

周 涛 张小刚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由内膜破口进入中层,导致中层沿长轴分离,使主动脉形成真假双腔的一种病理状态。未及时治疗的病人,最初的48h内病死率高达每小时1%~2%[1]。所以,主动脉夹层及时准确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们经过CT血管成像(CTA)确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19例,发现大部分患者CT平扫图像上已经有间接征象,只是有些征象被忽略了,造成部分患者被漏诊。现对其CT平扫征象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CT平扫并经CTA确诊的19例AD病例,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45~77岁(平均63岁)。其中典型撕裂样胸背痛9例,胸闷胸痛6例,剑突下疼痛3例,全腹痛1例。

2 CT扫描方法 12例为夜间急诊患者,先行胸部CT平扫,次日行CTA检查。4例因症状不典型,先行常规胸部CT平扫。2例疑似胰腺炎行上腹部CT平扫。1例疑似急腹症行全腹CT平扫。以上患者均经CTA确诊为AD。CT机型为GE Lightspeed 16排螺旋CT,扫描条件:120kV,150mA,层厚5mm,螺距0.9,矩阵512×512。

结 果

1 胸部或腹部CT平扫 ①内膜钙化斑移位8例,可见斑块状或点状的内膜钙化斑向腔内移位,距主动脉壁5~15mm不等。②主动脉腔内细线状略高密度影9例,其中5例线状阴影合并斑点状钙化。③ 主动脉密度不均,见半月形及新月形稍高/稍低密度影8例。④主动脉增宽12例,其中升主动脉增宽3例,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同时增宽4例,降主动脉增宽5例。⑤主动脉壁与左肺间隙增宽4例,其中3例合并左侧胸腔积液。⑥CT平扫未发现以上可疑征象2例。

2 主动脉CTA检查 以上19患者均显示真假腔及内膜片,证实为AD。其中DeBakey I型7例,II型2例,III型10例。

讨 论

1 内膜钙化斑移位 主动脉内膜钙化斑向腔内移位大于5mm是诊断AD的可靠征象。对于较大的钙化斑,比较容易识别,当内膜钙化呈小点状时,需要诊断医生仔细观察。

2 线样征 主动脉腔内细线状略高密度影,其代表的是移位的内膜片,线样征常合并有斑点状钙化,很容易认识。其将主动脉分为双腔,也是AD的可靠征象。

3 半月征及新月征 主动脉密度不均,假腔呈半月形及新月形稍高或稍低密度影。由于发病的时间、血液流速、有无凝固等因素影响,部分患者假腔密度与真腔接近,此时就需要在原始图像上反复调节窗宽窗位仔细观察,否则很容易漏诊。此征象还需要与一些伪影相鉴别,如主动脉搏动伪影、呼吸运动伪影等。

4 主动脉增宽 升主动脉直径大于4.0cm ,降主动脉直径大于3.0cm,升主动脉与降主动脉之比小于1.0,均应视为异常,需考虑到AD的可能。本组19例中12例具备此征象。但此征象并不具特异性,还可见于大动脉炎、动脉瘤以及假性动脉瘤等[2]。

5 主动脉壁与左肺之间的间隙增宽 常合并左侧胸腔积液,此征象很容易被认为是左肺感染性病变合并胸腔积液[3],而被忽略。若患者有AD的临床症状或体征,即使不典型,也应高度重视。

笔者认为,上述征象中,内膜钙化斑移位、线样征、半月征及新月征,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主动脉增宽、主动脉壁与左肺之间的间隙增宽虽不具有特异性,但也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尤其是有临床症状或体征的患者。当然,本组病例中有2例未发现上述可疑征象,所以,CT平扫阴性并不能排除AD,若临床高度怀疑本病,应及时行CTA检查。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已经出现上述确诊该病的征象,也需要尽早进行CTA检查,因CT平扫提供的信息有限,很难明确内膜破口的位置、区分真假腔、重要血管受累的情况等。主动脉CTA则很容易提供以上信息,全面评估患者病情,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主动脉CTA诊断AD简单易行,准确率高,能好显示内膜破口的位置和大小,以及头颈部及腹部大血管的受累情况,是该病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但有些患者症状不典型,急诊科医生未首先考虑本病,未做CTA检查,只做了非针对性的胸部或腹部CT平扫时,影像科医生应仔细观察原始图像,寻找以上间接征象,并及时与急诊科医生沟通。发现可疑征象,及时行CTA检查,对早期诊断该病,避免漏诊、误诊具有重要意义。

[1] 孟庆义. 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急诊救治 [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8,36(1):11-12.

[2] 施万印,殷信道,王丽萍,等.值得注意的主动脉夹层CT平扫征象 [J].四川医学,2009,30(11):1809-1810 .

[3] 田 昕,方伟钧.急性主动脉夹层在螺旋CT平扫中的特征性征象总结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重症心脏全国学术大会暨第二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2013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

(收稿:2015-02-10)

@主动脉夹层 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R445.3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5.07.050

猜你喜欢
伪影征象移位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再生核移位勒让德基函数法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核磁共振临床应用中常见伪影分析及应对措施
基于MR衰减校正出现的PET/MR常见伪影类型
Σ(X)上权移位算子的不变分布混沌性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减少头部运动伪影及磁敏感伪影的propller技术应用价值评价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