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建国初期商业公司引发的争论及其意义

2015-04-03 14:49
关键词:反对者特权公共利益

董 瑜

美国建国初期,各州政府为复苏经济,在银行、交通、保险等领域建立了商业公司。这些商业公司虽然被界定为推进社会“共同福祉”的“公共机构”,但却是汇集私人资金而建。为了确保这种“公共机构”为公共利益服务,各州政府一方面对商业公司的行动加以限制,另一方面又精心将建立与管理商业公司的权力限定在少数社会精英手中,并赋予了商业公司特权。换句话说,建国初期的商业公司实际上是由少数精英建立和管理,并且具有特权的公共机构。然而,从18世纪90年代开始,对政府特许建立商业公司的批评声越来越猛烈。政治反对派、报刊编辑以及一些政治经济学家都参与到质疑商业公司的讨论中。

对于商业公司遭到的反对,国内外学术界在诸多论著中有过描述,但大多语焉不详。①相关论著有 Pauline Maier,“The Revolutionary Origins of the American Corporation,”The William and Mary Quarterly,Vol.50,No.1,Jan.1993,pp.51-84;Oscar Handlin and Mary Flug Handlin,Commonwealth:A Study of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the American Economy:Massachusetts,1774-1861,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47;John Lauritz Larson,Internal Improvement:National Public Works and the Promise of Popular Government in the Early United States,Chapel Hill,N.C.: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01;Gordon S.Wood,The Radicalism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New York:Vintage Books,1993;韩铁:《试论美国公司法向民主化和自由化方向的历史性演变》,《美国研究》2003年第4期;韩铁:《美国公司的历史演变和现代大企业的崛起》,《南开学报》2002年增刊。波林·梅尔(Pauline Maier)把对商业公司的反对意见视为推动商业公司作为公共服务机构的助力,提出由于这些反对意见,各州建立商业公司时更加谨慎和严格,使商业公司在约束中成为体现“人民主权”的机构,反映了美国革命中思想传统的延续。然而,这些反对意见本身蕴含着怎样的思想观念?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又有什么意味?梅尔没有展开讨论。还有一些学者则提出不同于梅尔的观点,认为反对派的话语与观点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民主化,但他们没有梳理反对派的话语逻辑,对于反对商业公司的言论大多寥寥几笔带过。实际上,众多反对商业公司的观点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回溯反对商业公司的不同观点与立场,分析反对话语背后的思想意识,进一步探讨建国初期精英与民众之间关系的变动,以及时人在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理解上的分歧与变化,进而展现美国建国初期变动中的政治文化。

一、商业公司的建立

美国革命后,全国各地在经济上面临严峻困境。在一些政治精英与大商人的支持下,各州政府汇聚私人资金,在银行业、交通业和制造业等领域颁布特许状,建立商业公司,希望借助公司复苏经济。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商业公司的建立者与经营管理者大都是社会精英,其中很多人身兼政界与商界要职,家境富庶。①参见 Edward Digby Baltzell,Philadelphia Gentlemen:The Making of a National Upper Class,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79,pp.70-106.商业公司的支持者相信,这些精英人士能够超越个人利益,推进商业公司服务于社会的“共同福祉”。

支持建立商业公司的政界人士与大商人不断强调,建立商业公司的目标就是推进社会的公共利益。至于商业公司从哪些层面推进公共利益,支持者大体都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他们指出建立商业公司能促进贸易往来与商业发展。在银行业领域,詹姆斯·威尔逊 (James Wilson)曾探讨建立商业公司的重要性,他认为新国家需要信贷,而银行的功能就是提供信贷,特别是为商人提供信贷。商人在获得了贷款后,能开展更广泛的贸易活动。②James Wilson,Considerations on the Bank of North-America,Philadelphia,1785,pp.19-24.还有国会议员表示,在银行业领域建立商业公司能使买卖交易更加便捷。③“General Assemble,Saturday,April 1,1786,A.M.,”Pennsylvania Evening Herald,May 10,1786.在交通领域,当纽约州需要修建运河时,有人提议说,如果投资人“聚集一些资金”,建立商业公司,开通运河,越来越多的人会来到这里定居,这个地区的价值就会提升,形成一个“大规模的港口”和市场,届时“会极大地促进城市的贸易”。④“Miscellany.For the New-York Journal,”New-Jersey Journal,Jan.28,1792.在费城,商业公司的支持者强调,运河能使各州所有地区的利益连接在一起,建立持久的商业和政治联盟。1795年,威廉·史密斯 (William Smith)预测说,通过商业公司建立运河与公路会将宾夕法尼亚州联系起来,促进各地相互往来和共同利益的繁荣。⑤William Smith,An Historical Account of the Rise,Progress and Present State of the Canal Navigation in Pennsylvania,Philadelphia,1795,pp.iii,23.到了19世纪,宾夕法尼亚州长西蒙·斯奈德 (Simon Snyder)在1811年向议会提出,州政府支持建立的运河会“形成坚固的联盟,……永远消除各州分离的思想,……建立新的、强有力的纽带和依附”,在人民之间建立情感关联。⑥Simon Snyder,“Message to the Senate and House of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mmonwealth of Pennsylvania,” Carlisle Gazette,Dec.13,1811,quoted in Andrew Schocket,Founding Corporate Power in Early National Philadelphia,DeKalb,Ill.: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2007,p.62.

其次,支持者还提出商业公司会给政府带来经济效益。州政府拥有商业公司的部分股票或股息,财政部门便可和其他股份持有者一样从其成功的商业活动中获得分红,控制税率上涨。另外,政府还能从特许银行借贷资金,而不再直接设立抵押贷款,贷款时间也能延长。当然,政府还能安排特许银行为公路或者桥梁建设提供贷款。⑦Edwin J.Perkins,American Public Finance and Financial Services,1700-1815,Columbus: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4,pp.279,270.总之,在支持者看来,建立商业公司能够缓解政府的财政负担。在18世纪末,特许银行的支持者宣称,只要银行的资金数目合理,不仅不会产生危险,而且可在政府出现财政危机的时刻帮助政府。⑧“For the Minerva,”Herald,Feb.18,1795.1789年,纽约银行的主席向州议会申请特许状时就直接表示,银行能为政府在紧急状况下提供援助。⑨“The Petition of the President,Directors and Company of the Bank of New York,”New-York Packet,Sep.24,1789.

再次,支持者认为商业公司会为更多的人带来更有效的服务。比如在保险业中,支持者提出,“这种商业公司是政府的一部分”,通过议会颁发特许状,保险公司有更多的信用。政府通过合法的方式,使公司的事业更有效率。而且较之“没有关联的个体”,“人们更信任结合在一起的公司”。公司资金充足,不会像私人组织一样因为缺乏资金而失败,更不会拒付或者拖延支付款项,因此能为保户提供充分的保证。①“For the American Daily Advertiser,”Dunlaps'American Daily Advertiser,Jan.1,1793.在银行业领域,也有支持者提出相似的观点。1785年,有州议员在宾夕法尼亚州议会的讨论中提出,在私人借贷过程中,贷方“会根据个人喜好办事”,“任意行使权力”。相比私人借贷,特许银行的贷款程序更加规范,交易过程更加透明。②“Proceeding of the Third Session of the Ninth General,of the Freemen of the Commonwealth of Pennsylvania,Monday,September 5,A.M.,”Pennsylvania Evening Herald,Sep.7,1785.一年之后,在国会上,有联邦议员再次强调特许银行对建立公共信用是必要的。他认为,特许银行的运行是在具有高度信誉的公共机构的监督下进行的,个人在同特许银行交易时会更加安心,因为特许银行具有稳定性,在它们那里存款是安全的。③“General Assemble,Saturday,April 1,1786,A.M.”.

在商业公司的支持者眼中,无论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是对于政府或个人,商业公司都能带来益处。因此,在支持者推动的各项建立商业公司的法令中,都明确指出商业公司会推动公共利益。比如1790年关于修建跨梅里马克河铁索桥的特许状中,马萨诸塞州议会认为,在适时的规范和限制下,这项事业会促进公共利益,同时对个人也有利。④Private and Special Statutes of the Commonwealth of Massachusetts,from the Year 1780,to 1805,Boston,1805,Vol.1,p.265.19世纪以后,在建立商业公司的法令中依然明确表明,商业公司的建立是为了公共利益。1818年,马萨诸塞通过法令组建内陆运河公司,其中提到,修建运河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利益,它促进商业发展,不仅使州内经济得到增长,而且繁荣了国家经济。⑤An Act to Establish the Navigation Canal Corporation,Boston,1818,p.1.

为了更有效推动公共利益的发展,商业公司的支持者还赞同政府赋予商业公司特权。有政界人士表示,银行的目标是公共利益而非私人利润,政府就是要根据这样的原则建立银行,并赋予其特权。⑥“National Bank,Dec.13,1790,”New York Daily Gazette,Dec.25,1790.1792年,宾夕法尼亚授权组建公路公司的法令就做了地域规划:“公司和公司的管理者拥有在该路段的所有水域建立永久性桥梁的权力。”⑦“An Act to Enable the Governor of this Commonwealth to Incorporate a Company,for Making an Artificial Road from the City of Philadelphia to the Borough of Lancaster,”Dunlap's American Daily Advertiser,Apr.18,1792.到了19世纪初期,《政治经济手册》的作者威拉德·菲利普斯 (Willard Phillips)也指出,不是所有的特权、赠与或者垄断都是可憎的。因为“在各种雇佣中有关系链”,“共同利益包含在产业的不同阶层中”,只要“集体的共同利益还是目标”,对特殊团体的援助就有益于整体。“每个阶层和个人获得政府援助,都有某些理由”,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他从事的事业是为了集体的利益。⑧Willard Phillips,A Manual of Political Economy,Boston,1828,pp.181-183.在19世纪20年代初期,纽约州法官詹姆斯·肯特 (James Kent)在判决中还强调,如果政府“邀请个人投资于大型的、花销大的、风险高的公共工程”,比如道路和桥梁,而且这些工程负责人还必须进行“长期和良好的维护”,那么,个人就有权获得“排他性的收费权”。⑨Morton J.Horwitz,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1780-1860,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p.126.尽管政府赋予某些团体特权存在潜在的腐败的可能性,但是很多社会精英似乎并不拒绝通过专断权力追求共同利益。他们反而相信,为了团体和共同关注的利益,不鼓励某种生产力才是愚蠢的。[10]Phillips,A Manual of Political Economy,pp.193-195,200.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各州政府一直将商业公司界定为公共机构。在支持建立商业公司的人看来,它与医院、学校或具有行政职能的公司没有分别。有人曾提到,村镇与其他特许公司都由个人组成,分别属于“共同体”不同类型的“公司”,人们通过“适当的法律与规范”,对它们进行管理,推进社会的“共同福祉”。[11]“For the Massachusetts Magazine,”The Massachusetts Magazine;or,Monthly Museum,Vol.2,No.10,Oct.1790,p.598.直到19世纪初期,仍有不少政治精英将商业公司视为公共服务机构。一位北卡罗来纳州的法官在1805年表示,“很难想象一个商业公司仅仅是为了个人的目的而建立的。建立每一个那样的机构的基础都是促进某些公共利益或实现某些公共目标”。①R.Kent Newmyer,Supreme Court Justice Joseph Story:Statesman of the Old Republic,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e Press,1985,p.132.

二、商业公司引发的“反特权”呼声

从各州政府建立商业公司的初衷来看,为推动公共利益而建立银行和运河、桥梁等公司似乎合情合理,然而实际上,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各种商业公司的建立却引发了激烈的批评。批评者包括政治反对派、报刊编辑以及政治经济学家,尽管他们的职业不同,来自不同社会群体,政治理念与利益诉求迥异,但是他们指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商业公司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并没有使商业公司服务于公共利益,反而利用商业公司谋取各种私利。

在建立公司过程中,社会精英通过商业公司谋求私利的现象的确比较普遍。宾夕法尼亚州银行主管尽可能地阻止其他人组建新的银行,他不愿意和其他人分享特权,联合其他大股东,游说州议会,阻止潜在的竞争者。②Stephen Noyes Winslow,Biographies of Successful Philadelphia Merchants,Philadelphia:James K.Simon,1864,pp.168-169.已经建立的银行的投资人认为,竞争会使他们的硬币储蓄额减少,并降低他们的高额利润。因此,美国经济学家安娜·施瓦茨 (Anna Schwartz)评价道,“新机构被看作是已经确立的银行利益的威胁”。③Anna Schwartz,“The Beginning of Competitive Banking in Philadelphia,1782-1809,”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55,No.5,Oct.1947,p.417.其他领域的商业公司也不希望产生竞争或与新的商业公司分享特权,因为竞争可能会降低原来的利润,破坏现有的繁荣。④Handlin and Handlin,Commonwealth,p.124.

正是由于这些投资人与经营者以推进公共利益之名谋取私利,商业公司的建立与运营很难不引发诟病。反对者纷纷指责,商业公司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利用各州政府赋予的特权,在经营过程中获取私利,根本没有考虑公共利益。在银行业中,有反对者提出,合众国银行的管理者和经营者中包括了很多国会议员,这些议员不仅在经营银行过程中拉帮结派,从中获益,而且从私利的角度出发在众议院施加影响,将个人利益取代公共利益。⑤Brutus,“For the National Gazette,No.III,on the Funding System,”National Gazette,Mar.22,1792.在南卡罗来纳州,当南卡罗来纳银行被批准建立后,批评者进一步详细指出银行的投资人与管理者如何出于私人动机而侵犯公众的利益。他们提到,银行的主管为了获取私人利益,发行了大量纸币,当地居民将硬币以等额的价值兑换成了纸币,然而纸币自发行之后,却一直在贬值,最终导致“原本殷实的家庭,因为拥有大量正在贬值的纸币而变得贫穷”。反对者抗议道,这不仅伤害到州内大多数公民的利益,而且“触犯了议会和村镇的法律,以及联邦宪法”。⑥“For the City Gazette,”City Gazette,May 5,1794.反对不仅发生在南卡罗来纳州,在弗吉尼亚,反对者直接质疑银行的合法性。反对亚历山德里亚银行的人提到,因为银行在“公共利益的面孔下”,所以银行的主管被赋予了特权。这似乎“很难被抵制”,也缺乏必要的监督。实际上,管理者并没有根据议会颁发的特许状,以公共服务为目标。这样看来,议会颁布这样的法律,给某些人优先权,不仅违背“76年的精神”,而且与“我们宪法的精神是敌对的”,这种做法只考虑了少数人的安全与保障,使人们的共同利益受到了削弱。⑦“Messrs.Thomas Subscriber,Institution;Virginia,”Alexandria Times,Mar.19,1798.

除了银行,其他领域的商业公司也因其建立与经营过程交织着各种私利而备受指责。在署名“克里图斯”(Clitus)的评论文章中,作者批评运河公司的经营者任意开凿运河,为了积累他们自己的财富而不是为了公共利益,利用特权破坏普通人的生活。他提到,若修筑从桑德平克 (Sandipink)到南河或者米尔斯通 (Millstone)的运河,开拓从费城到纽约的内陆航线,就会毁掉数百英亩草地;要修筑20英尺宽的运河,就会毁掉运河沿岸民众的生活,他们也得不到补偿。既然新宪法已经“彻底废除了所有对公共利益有害的特许团体”,就要对商业公司的特权进行严格限制,才能对整个社区有益。①“Copy of a Letter from a Gentleman in New-Jersey,to His Friend in the Legislature of That State,”General Advertiser,Nov.24,1791.

从批评者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们确信商业公司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利用特权为私人牟利的行为已经损害了公共利益。在共和体制下,“人民的利益本是联系在一起的”,各州的权利宣言中明确表示政府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共同利益和人民、国家以及社区的安全”。②Constitution of Massachusetts 1780,http:∥www.nhinet.org/ccs/docs/ma-1780.htm.但是,商业公司的私人利益“将它们同大多数人隔离开”,③“Mr.Bache;Manufactories,”General Advertiser,Jan.23,1792.严重损害了“人民”利益,在“人民”中会“引发猜忌和异议”。④George Logan,Five Letters,Addressed to the Yeomanry of the United States,Philadelphia,1792,pp.19-20.1805年,法官亨利·利文斯顿 (Henry Livingston)也指出,“公众的利益本应常常得到尊重,但是在行业垄断中,公众的利益却被剥夺了”。⑤Palmer v.Mulligan,3 Cai.R.307,New York(1805),http:∥www.lexisnexis.com.proxy-remote.galib.uga.edu/hottopics/lnacademic/.总之,批评者认为,“所有不公正的规定”都使社会中存在一些有悖于公共利益的特殊利益。⑥Logan,Five Letters,Addressed to the Yeomanry of the United States,pp.19-20.

按照批评者的逻辑,既然商业公司的建立与经营过程包含了各种私利,就有违其推进社会“共同福祉”的宗旨,那么原本为推进“共同福祉”而被赋予的特权,就成了私人谋利的工具。因此,反对特权就成了批评者的重要目标之一。反对者提出,“无论如何,对财产的垄断……都是有悖平等权利的”,享有特权的商业公司“创造的价值同大多数人的利益相反”。⑦Titus Hutchinson,“Extract from an Oration Delivered at Woodstock,”Strength of the People,Aug.19,1809.对他们来说,州政府授权建立商业公司,赋予了一些公民经济特权的同时,也否定了特定地区内其他公民的权利。⑧Cathy D.Matson,“Capitalizing Hope:Economic Thought and the Early National Economy,” Journal of Early Republic,Vol.16,No.2,Summer 1996,pp.273-292.他们进一步解释说,投机者和商业公司的经营者从政府获得豁免权,并和政府结成联盟,通过互惠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像古代教会和国家的联盟,通过镇压弱小和贫穷的人,获得权力和财富”,而人民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反对者强调,“自由的共和国”正在被摧毁。⑨Brutus,“For the National Gazette,No.III,on the Funding System”.

当然,在建国初期,特权并非绝对不能被授予。在马萨诸塞州的《权利宣言》中规定,如果是出于推进“共同福祉”的目标,特权就能被授予一些人、组织或者联盟,使他们具有与共同体其他人不同的优势。在其他州的《权利法案》中也有类似的条款。[10]“A 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the Inhabitants of the Commonwealth of Massachusetts(1780),”The Revised Statutes of theCommonwealth ofMassachusetts, Boston, 1836, p.21;VirginiaBillofRights, June 12, 1776, http:∥www.constitution.org/bor/vir_bor.htm.各州政府正是基于商业公司服务于公共利益的目标,而赋予其特权。然而商业公司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私人利益而建立与经营,这就给了反对者批评特权的充分理由。有人提到,美利坚“人民”可能经历着这样的阶段,“政府在理论上是漂亮的,但实际上却牺牲大多数人利益,扩大少数人的权力”。反对者分析说,“通过对政治学的现代加工,与财政操作手法混合,其他颠覆人民权利的可能现在产生了”,“银行体制作为储备项目的顶点,与制造业项目联合,加上政府的支持与新产生的财富集团利益,形成垄断体系”。[11]Caius,“Miscellany,from Philadelphia,Financier and Financial,”New Jersey Journal,Jan.18,1792.引文中黑体为原文斜体。

对于特权的态度,反对者基本达成了共识,这就是商业公司的特权没有存在的合理性。诚然,一些温和的反对者仍在考虑商业公司是否服务于公共利益。1809年,弗吉尼亚州高等法院支持一项关于修改保险公司特许状的法令。大法官斯彭斯·罗恩 (Spence Roane)表示,考虑到公司对公众提供的服务,赋予一些人成立公司的特权,常常可能是有益的。但是,如果他们的目的仅仅是私人利益,如果公司对公共利益有害,或者不能促进公共利益,这些人就没有请求立法机关授予他们这些特权的充分理由。①Currie's Administrators v.The Mutual Assurance Society,14 Va.315,Virginia(1809),http:∥www.lexisnexis.com.proxy-remote.galib.uga.edu/hottopics/lnacademic/.一些激进的反对者则直接表示,特权在全新的美利坚合众国根本不能存在。他们分析说,在欧洲君主制国家,颁发特许状或许是限制约束专制权力的手段,特许公司似乎有一些存在的意义,但是在美国,共和主义精神“不容许任何人被授予专门的特权”。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商业公司被赋予特权,实际上就是削弱了“人民”的权利,“给予某些人特权,实施压制人民的暴政。”1776年爆发独立战争,北美殖民地人士推翻英王统治,就是为了追求自由的理想。而组建有特权的商业公司,在反对派看来,就是被推翻的专制政府被新的专制形式取代。“平等的权利是自由政府的目标”,在共和体制下,他们反问道:“为何一小部分人要拥有特权,制定规章制度呢?他们要拥有什么特权呢?”②“Miscellany,House of Assembly of the State of New York,March 10,1788,”New-York Journal,Apr.14,1788.纽约州最高法院法官约翰·霍巴特 (John Hobart)说:“所有颁发特许状的行为都意味着只赋予某个阶层公民某种特权,而其他公民则不能享受。迄今这种行为对于应存在于每个社会的平等自由原则是极具破坏性的。”③Hendrik Hartog,Public Property and Private Power:The Corporation of the City of New York in American Law,1730-1870,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83,p.90.

在对财富与权力过度集中的声讨浪潮中,各地建立的银行、保险公司、桥梁运河公司都成为“反特权”斗争的批评目标。在众多反对者看来,这样的商业公司就是少数人扩张权力和垄断财富的工具。

三、争取权利平等与扩大利益分配的斗争

拥有特权的商业公司之所以遭到强烈批判,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众多反对派看来,很多精英借助商业公司谋取私利,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侵犯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来自不同社会阶层与行业的反对者在“反特权”、争取权利平等的抗议中结成了“联盟”,展开与商业公司及其支持者之间的对抗。如果说民众自己缺乏有效“发声”渠道的话,那么这些由政治反对派、报刊编辑以及政治经济学家组成的反对者“联盟”号召扩大利益分配的话语就代表了民众的“心声”。在反对商业公司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反对者并不想消除私人利益,而是希望扩大利益分配,使更多的人参与商业公司的投资经营活动,获得个人利益。

在这些反对者看来,商业公司必然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乔治·洛根 (George Logan)写道:

商业公司拥有巨额资金,因此可以垄断很难获得的原材料,这种情况在制革和制帽业中格外明显。他们的工人获准免税和免服兵役,并且享有其他特权,这使私人制造业主面临雇佣不到工人的困境。这样一来,利益不能均获。另外,公司享有特权,还使他们避免了很多损耗,他们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卖出商品,相对私人业主更具优势。④Logan,Five Letters,Addressed to the Yeomanry of the United States,p.27.

洛根认为商业公司会使富人更富,使社会产生等级划分,以“名誉和政治上的差异”加速了“财产不可避免的不平等”。⑤Logan,Five Letters,Addressed to the Yeomanry of the United States,p.12.1792年,《综合报》的一篇评论文章批评新泽西制造业公司,指出“他们依照自己的喜好制定法律,其他人不能受益,不仅如此,他们还被免除附加给其他人的负担”。⑥“Mr.Bache;Manufactories,”General Advertiser,Jan.23,1792.1792年马萨诸塞州长詹姆斯·沙利文在《致富之路》中对合众国银行和马萨诸塞银行提出批评,他认为,银行是“对少数人的放纵”,他们“向议会要求特权”,通过特许状,他们获得“最大的”收益:他们能发行纸币,向贷款人贷出超过他们实际资本的债款。结果是,他们的利润率超过了法律限定的6%,高于其他合法借贷机构。总之,某个特定的阶层拥有更多的权力和“机会发挥他们的才能”,然而却没有给予“任何回报”,更多的人却没有这样的机会增长他们的财富,这“就会引发抱怨”。①James Sullivan,The Path to Riches,Boston,1792,pp.37-39,42-43.在波士顿建立银行时,反对者提到,银行在支持者看来,是摆脱经济困境的“良方”,“在这种观念下,少数人通过立法具有特权”,他们能“每年从贷款中获得20%的收益”。然而,特权被授予少数人,现任投资人的“继承人”和政府安排的管理者获得的也是永久性职位,大多数公民没有从中获得任何好处。②Majorian,“Miscellanies,for Thomas's Massachusetts Spy,”Massachusetts Spy,Dec.15,1791.对于反对者来说,捍卫平等成为反对商业公司特权的最有力思想武器。

不可否认,相当一批反对者仍然将商业公司视为公共机构,并且寄希望于公民的公共服务意识,他们想依靠公民的“公共奉献”精神,推动社会的“共同福祉”。一些人甚至号召为建立从西波士顿到坎布里奇的桥梁而捐款。③“Boston,December 24,”City Gazette,Jan.27,1792.在杰斐逊看来,开凿运河、疏通河道和修筑公路这些工作就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慈善事业。在20岁时,他驾着独木舟疏通了家乡的里万纳河 (Rivanna River)的河道。22岁时,他与另外10名阿尔伯马尔县 (Albemarle County)的有钱人合作,展开了对里万纳河的进一步改造工程。通过他们的工作,小船与独木舟可以沿着里万纳河航行至西南山脉。④William Peden,ed.,Notes on the State of Virginia,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e Press,1955,p.6;Thomas Jefferson,“Project for Making the Rivanna River Navigable,”Julian P.Boyd,ed.,The Papers of Thomas Jefferso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0,Vol.1,pp.87-88.杰斐逊在竞选美国总统时,把这些公益事业当作他的成就之一。⑤Thomas Jefferson,“Summary of Public Service,”Boyd,ed.,The Papers of Thomas Jefferson,Vol.32,2005,pp.122-123.当选美国总统后,为了建立强大的国家,他依然支持联邦政府在公共事业中充当更积极的角色。他认为联邦政府资助建立大学、修建公路、开凿运河,都是符合宪法的,而且通过这些项目,能够促进州与州之间交流,消除隔膜,建立新的沟通纽带,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⑥Thomas Jefferson,“Sixth Annual Message,”Paul Leicester Ford,ed.,The Works of Thomas Jefferson,New York:G.P.Putnam's Sons,1905,Vol.10,pp.317-318.但更多的反对者对所谓的“为公共利益无私奉献”并不感兴趣,他们之所以批评少数人利用商业公司谋取私利、加剧社会不平等,其根本出发点是希望扩大利益分配,使所有人拥有平等追求利益的权利。当各州政府只授予少数精英特权建立商业公司时,他们就以一种“争取人民平等权利”的姿态出现在反对商业公司的争论中。

在18世纪90年代,反对者的话语中就流露出寻求扩大利益分配的主张。一位反对银行特权的人士指出,由于国家没有充足资金支持商业、发展农业、建立制造业、开发内陆航线,于是政府建立了银行。任何向银行投资的人都具有同样的特权和豁免权,无论他是外国人,还是本地人。⑦“For the Pennsylvania Packet and Daily Advertiser,”Pennsylvania Packet and Daily Advertiser,Dec.22,1786.当马萨诸塞州政府决定授权修建查尔斯河桥时,有人提出了三种修桥方案。第一,政府直接出资建桥;第二,政府授权村镇或者州内商业公司建桥;第三,将这项工程向所有人开放。反对者认为最好的方式是第三种,不过州政府却决定赋予少数人特权,建立商业公司。在反对者看来,州政府“赋予少数人特别优先权”的做法并不有助于实现当地居民的“共同利益”。⑧“For the Centinel”,Columbian Centinel,Jan.21,1792.他们认为,商业公司正在蚕食着“人民”的平等权利。⑨“Mr.Bache;Manufactories,”General Advertiser,Jan.23,1792.

1800年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占据优势的共和党逐渐分化。因为思想意识、职业、社会阶层以及地区上的差异,共和党分裂成不同的派别。除了以麦迪逊为代表的温和派共和党,还有思想更为激进的共和党派别。他们代表了各行各业的普通民众,主张更激烈的政治、经济和司法改革。在乡村,激进的共和党成员包括一些牧师和农民领袖;在城市,激进派则主要是手工业者和报刊编辑。他们重复革命时期的共和话语,认为杰斐逊领导的共和党不能有效反对专制主义。此外,一批移居西部的居民也持激进的民主立场,强烈反对任何带有贵族痕迹的体制。在俄亥俄州,激进的共和民主派保护“劳动者”和农民的权利,要求体制同等对待“低劣的黑人、贫穷的乞丐和最富有的人”。[10]Sean Wilentz,The Rise of American Democracy:Jefferson to Lincoln,New York:W.W.Norton Company,2005,p.117.这些激进派强烈支持更加民主的利益分配方式,反对特权带来的利益分配不均。由于他们代表了不同地区和职业的普通民众,他们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争取利益平等的话语也趋向于多样化。不过在多样化的话语背后,他们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权利平等的利益诉求。

在早期的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公司开始增多,当大型制造业工厂蓬勃发展时,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业开始衰落。对于伴随“复杂制造业”而来的贫穷与奢侈,城市中一些代表手工业者利益的激进派提出质疑。费城是早期的制造业发展中心,在那里最先出现了一些新的职业和阶层,工资劳动力、没有技术的妇女和童工都成为新的“贫穷阶层”。①Bruce Laurie,Working People of Philadelphia,1800-1850,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80,pp.3-30.在以《曙光报》编辑威廉·杜安 (William Duane)为代表的激进派看来,制造业公司就是“特权与不平等”的渊源。杜安强烈批评新工业的不平等,1805年,他为罢工的制鞋工人辩护时宣称“宪法只是一出闹剧,权利法案只是对人类轻信的讥讽”。②Wilentz,The Rise of American Democracy,p.210.以杜安代表的激进派主张建立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仲裁法院,减少受过训练的律师的权力,并寻求扩大众议院的权力。这些激进派提出了更贴近大众的政治主张,并推动了对银行体系和早期工业秩序的批评。

当时的一些政治经济学家也提出一些方案,以扩大银行服务范围,推动利益分配平等化。印刷商及经济学家马修·凯里 (Mathew Carey)虽然在1801—1805年身为宾夕法尼亚银行的管理者,但是他仍希望州和国家银行能共同扩大信用,使商业化农民、拥有中等财富的商人以及制造业者受益。③Edward Carter II,“The Birth of a Political Economist:Mathew Carey and the Recharter Fight of 1810-1811,”Pennsylvania History,Vol.33,No.3,July 1966,pp.274-288.丹尼尔·雷蒙德 (Daniel Raymond)是美国建国初期最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提出了“劳动创造财富”的观点。他将财富界定为劳动力获取生活必需品的机会,尽管从没有怀疑银行的必要性,但他坚持认为银行信贷应面向更广泛群体。他指出“每个商业公司都是对国家财富显而易见的伤害”,它们是“人造的权力机器”,富人通过它们增加自己本来就很多的财富,“摧毁人们自然的平等状态”,“这种机制会引起财产的更加不平等分配和人们更大的不平等”,而那些贫穷的人会随之产生嫉妒和疑心。同时他还提出要警惕银行缺少资金储备,引发通货膨胀。④Daniel Raymond,Thoughts on Political Economy,Baltimore,1820,pp.413,429,307-318.

1819年,受大西洋经济环境的影响,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在严重的经济衰退中,扩大民主的呼声日益高涨。实际上,在1815年以后,各州的民主派就开始呼吁进行民主改革。在政治上,他们要求扩大选举权,使代表权平等。西部地区的共和党、联邦党和东部地区温和的共和党提议减少东部乡村地区在参议会中的代表权。在经济上,他们主张通过立法扩促进国内改革,并在西部增设银行,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⑤Wilentz,The Rise of American Democracy,p.201.批评商业公司特权、争取平等利益分配的过程,反映了美国政治生活与经济领域正在发生的激烈变动。

四、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关系的再界定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法律意义上,商业公司被界定为“公共机构”。主张建立商业公司的政治精英运用古典共和主义的价值观念为商业公司的存在提供正当理由。他们强调精英具有美德,由精英组建、经营和管理的商业公司能推动“共同福祉”,防范大多数人的私人利益对共同福祉产生伤害。然而从商业公司反对者的言论与行动可以看出,大部分反对者没有将大多数人的私人利益视为公共利益的对立面。在他们看来,推进“共同福祉”不能依靠社会精英,追求个人利益才是推动“共同福祉”的途径,而相反,政府授予少数人特权建立商业公司则会伤害大多数人利益,阻碍“共同福祉”的实现。很明显,在推动社会公共利益的问题上主要出现了两种观点,一方面,主张建立商业公司的政治精英在精英与人民之间划定界限,将精英美德与社会共同福祉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反对者则相信不同社会群体都有参与商业公司建立与经营的权利,在他们各自实现私人利益的过程中,能够推动公共利益。在强烈的反对声中,将精英美德与共同福祉相联系的话语逐渐消失了,精英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在发生变化。与此同时,人们对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关系的理念也在发生转变,一套新的、强调个人利益与共同福祉一致的价值观念正在被广泛接受。

美国建国初期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文化上的复杂变动推动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关系认知上的变化。18世纪末,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商业活动,社会经济开始逐渐繁荣,与此同时,商业活动也推动了人们对权利平等的追求。正如历史学家戈登·伍德 (Gordon Wood)所言,这些商业活动“对社会上遗留下来的传统庇护制和人们之间的等级制信任具有破坏作用”,在经济活动中,“人人都在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和幸福”,人们认为, “他们具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在平等地竞争,人人都‘在十二分地进取’”。反对北美银行的威廉·芬德利 (William Findlay)说,在美国“没有人因为拥有10万美元,而我只有5美元,就有权要求比我有更大的特权”。①Wood,The Radicalism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pp.340-341,358-359.显然,商业活动不会促使财富的平等分配,而是推动了人们追求财富机会上的平等。在追求财富与利益的过程中,人们的平等意识在逐渐加强。一批农民和手工业者希望政府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取消所有人为设置的障碍,这点可以通过他们抒发的不满体现出来。有人抱怨商业公司时表示:“每一条通往西部的道路都切断了伯克希尔小麦通向马萨诸塞的市场;每个新的机械装备都诱惑顾客从手工业者的商店转向商业公司。”②Handlin and Handlin,Commonwealth,p.204.在他们看来,拥有特权的商业公司破坏了公平竞争,侵犯了他们追求合理的个人利益的权利。可以看出,在逐渐发展的经济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试图获得平等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因而反对赋予少数人特权、依靠少数精英的美德管理与经营商业公司。

在政治生活领域,18世纪末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质疑政治精英扩张权力的企图,并争取平等的权利。这种平等的意识是在国内外形势的影响下逐步推动的。在国外,法国革命的消息很快传播到美国,相当一批政治精英与普通民众开始关注法国革命,并深受革命中蕴含的反暴政、争取平等与自由的理念感染。在各地的大街小巷都出现了游行与烟火表演,在举办庆祝活动的场所,“很多旗帜上都写着献给自由、平等、正义、和平的名言”,人们“庆祝法国加入共和行列,将法国视作己出”。③Joyce Appleby,Capitalism and a New Social Order:The Republican Vision of the 1790s,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84,p.54;周学军:《法国革命与美国政治文化的变动》,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11年,第72页。有评论文章指出,法国革命的胜利是对美国贵族制的一种制约,及时遏制了美国的贵族倾向。④James Roger Sharp,American Politics in the Early Republic:The New Nation in Crisis,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3,p.73.费城的《独立报》则发表文章指出“法国形成的权利平等是文明史上划时代的时刻”。⑤Appleby,Capitalism and a New Social Order,p.84.

除了法国革命对美国政治生活的影响之外,在国内激烈的党派斗争中,共和党对联邦党的强烈批评以及追求平等权利的主张也推动了平等观念的普及。制宪会议之后,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国家财政政策引起托马斯·杰斐逊和詹姆斯·麦迪逊等政治精英的强烈反对。在杰斐逊看来,汉密尔顿构建的财政体系就是在滥用国家权力,少数人以公共利益为借口,集中财富和权力,政府会按少数人的意图运行,以完成他们私人的经济与政治目标,进而凌驾于多数人之上,制造不平等和经济依附,并扼杀人们的美德。特别是合众国银行的建立与发展制造业的计划,使“人民”从“有价值的工业生产”转入纸币投机中,“少数人”用“合法的方式”使“游戏掌握在他们手中”。⑥Thomas Jefferson,“Opinion of the Constitutionality of the Bill for Establishing a National Bank,”in Boyd,ed.,The Papers of Thomas Jefferson,Vol.19,1974,p.276;Thomas Jefferson,“Memoranda of Conversations with the President,Mar.1 1792,”in Boyd,ed.,The Papers of Thomas Jefferson,Vol.23,1990,pp.186-187.他和麦迪逊组成反对汉密尔顿政策的共和党,与以约翰·亚当斯和汉密尔顿为代表的联邦党展开了激烈的政治争论。在共和党看来,汉密尔顿的国家政策依靠政治上活跃的精英和“人民”恭顺的信任,会导致国家权力无限扩大,进而剥夺多数人基本的权利。尽管他们也承认差异的不可避免性,但是他们很清楚他们追求的平等是“政治权利的平等”,是追求财富上机会的平等,以及“尊重的平等”。他们认为,“当道路面向所有渴望获得机会的人打开”,通过行使权利,人们就能获得相应的影响力。所以,在共和派罗伯特·富尔敦 (Robert Fulton)看来,共和派的职责是教育年轻人保持公正,捍卫自然权利,而不是教育他们“某些人天生高人一等”。①Appleby,Capitalism and a New Social Order,pp.73-74,90.

在18世纪90年代初,联邦党在国会中处于“多数党”地位,共和党对联邦党的批评难以在国会中占据优势。不过很快,共和党的反对呼声就发展到国会之外。共和党号召民众要保护他们的自由与权利不受少数人的侵犯。麦迪逊还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号召民众“监督”政府,反对那些不合宪的篡夺。②James Madison,“Charters,”National Gazette,Jan.19,1792.杰斐逊和麦迪逊不断扩大他们的同盟战线,并将政治争论引入报刊、海报以及各种公共集会。他们的匿名批评文章不断出现在各种公开印刷品中,不断批评联邦党试图阴谋推翻共和政府,建立君主制和贵族制,以此激发民众对权力的恐惧和捍卫自己基本权利的诉求。他们追求平等的主张通过报刊和小册子传播,使更多的人加入争取平等权利的行列。历史学家兰斯·班宁 (Lance Banning)评论说,共和党对联邦党的批评“迎合了那些经历着商业时代冲击的乡村守旧派,迎合了那些同样痛恨垄断与特权、渴望进步的人,也迎合了民间民主人士对政府的信念”。③Lance Banning,The Jeffersonian Persuasion:Evolution of a Party Ideology,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8,p.269.不少普通民众通过公开流通的出版物了解并认同共和党的观点,很多普通人、没有一官半职的报刊编辑和政论人都参与到政治争论中,站在了共和党的“阵营”。他们组成自己的俱乐部,撰写报刊专栏,批评政府扩张权力、侵犯公民平等的权利。这些普通民众与政治精英不属于同一阶层,社会地位迥异,相比政治精英,他们反抗权力集中与财富垄断的话语更为激进,对政府权力的扩大与特权更加敏感,对公正平等地获取财富的渴望更加强烈。

在1793—1800年,全美各地先后成立了50多个民主共和社团,这些社团纷纷抨击联邦党的“专制政策”,号召消除等级观念。他们举行各种游行与庆祝活动,致力于启蒙公众。他们认为,“太多普通人仍然拥有等级观念”,“这种低人一等的感觉令人扫兴,并导致糟糕的结果”。他们呼吁大众打破依附制,争取平等的权利。在一些城市,很多工匠都反对联邦党对精英人士的偏袒。一位自封为“平等权利之友”的人写道,那些出身良好的人应该认识到城市的手工业者与商人拥有平等的权利,他们与这个社区内的任何一部分同等重要。另一个城市民主派质疑,为何富人能轻易获得官方授权,建立银行,而民主派却不能。④Wilentz,The Rise of American Democracy,pp.58,54.总之,相当一批普通民众开始向社会权威发起挑战,呼吁建立更平等、流动性更强的社会机制。

在18世纪,随着经济活动的增多以及政治领域争取平等的斗争的开展,那些拥有特权的精英的地位开始受到挑战。不同社会身份、政治地位与职业的人通过“反对特权”而集合起来,提出争取平等权利的诉求。普通民众认为通过劳动追求私人利益,并以此获得个人的幸福和安全,才是公共利益的目标。⑤“Worcester,”Massachusetts Spy,Aug.14,1776.在某种意义上,少数人和多数人之间的差异不存在了,社会上广泛而多样的利益群体都希望平等参与政治与经济活动。在商业公司建立之初,维护其公共服务目标的重要途径就是赋予少数精英特权,将商业公司交由精英管理与经营。商业公司引发的争论,恰恰反映了精英与民众之间关系的变化,精英统治的特征正在逐渐淡化,民众参与政治与经济生活的程度开始加强。

从美国革命后到18世纪末,对个人利益与社会“共同福祉”关系的界定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社会的“共同福祉”仍然是追求的目标,但是途径更加多样,很多人开始强调通过私人的经济活动推动“共同福祉”。个人利益不再被看作威胁,而成为进步的手段。1800年以后,一些共和党人更加认同于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一致性,他们认为,应该通过建设性方式构建寻求个人利益的渠道,将经济建立在自由参与的基础上,政府需要做的就是保证每个人遵守规则。联合运河公司在1811年向议会提交申请时表示,个人利益的动机能推动公共利益。公司的管理者尽管强调“爱国主义和公共精神”是比“个人获得”更“值得赞美的”,但是,不同于以往的游说者,他们没有警告个人利益的危险,不认为需要限制“潜在的破坏性的个人目标”。他们反而赞扬个人在经济上的努力具有潜在的价值,他们认为,私人利益不会将个人与社会隔离,政府通过对私人利益的规划,可以使它对社会产生有益的影响。①Schocket,Founding Corporate Power in Early National Philadelphia,p.67.1814年,在马萨诸塞法院甚至有人表示,没有限制的大工厂才最合适公共财富的增长。②Report of the Joint Committee of Both Houses,Commonwealth of Massachusetts,Boston,1814,p.5.总之,大部分反对者倾向于建立借助自然秩序的经济生活模式,以尊重个人基本权利与利益的方式,推进社会的“共同福祉”。当时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o)的《政治经济学原则与税制》流传范围广泛,他在著作中鼓励发展制造业、银行业,开凿运河、修建道路和磨坊,提倡它们不受政府的干涉,他支持公开竞争的新企业,拒绝原来的商业垄断。③David Ricardo,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Georgetown,D.C.,1819,pp.61-67,85-107.

在19世纪20年代,有人表示,在这样一个追求个人利益的社会,“财富成为各种满意度的来源”,并且以各种形式发挥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扩大个人财富的方式满足公共利益,每一个人,无论穷困潦倒,还是拥有财产,或是家财万贯,都可以通过满足他的私人利益,使公共财富得到增加。④“Sketch of Judge Story's Speech,”Essex Register,March 28,1821.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人们不仅要求在法律面前平等或者在政府中有平等的参与,而且需要每个人对共同的事业有平等的机会,而这需要通过政府合理的分配机制才能达到。⑤Stanley N.Katz,“Republicanism and the Law of Inheritance in the American Revolutionary Era,”Michigan Law Review,Vol.76,No.1,Nov.1977,p.14.在这种观念影响下,相当多的人主张政府应该扩大利益的平等分配,使普通人有同等的机会参与商业公司的经营与管理。这种观念不断被强调,不仅使美国的商业公司逐渐向私有化转变,而且推进了美国社会的平等化进程。

猜你喜欢
反对者特权公共利益
谈谈个人信息保护和公共利益维护的合理界限
无聊是一种特权
自救
上帝的办法
论专利行政执法对公共利益的保护
唐太宗兴邦:以古为镜、以人为镜
国旗保护它的反对者:德克萨斯州诉约翰逊案
试论现阶段特权问题及其治理
『人大代表』不该成为特权符号
表达自由语境中的“公共利益”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