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市黄龙滩蚕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2015-04-03 16:19
四川蚕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阆中市蚕茧蚕业

张 军

(阆中市蚕桑局,四川 阆中 637400)



阆中市黄龙滩蚕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张军

(阆中市蚕桑局,四川阆中637400)

摘要:蚕桑专业合作社是我市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经营组织形式,在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解决产业发展难题、增加农民收入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其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因此,笔者对阆中市示范专合组织——黄龙滩蚕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深入调研,期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找出目前阆中蚕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阆中蚕桑专业合作社现状 对策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生产经营者和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它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中央1号文件把加快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相关扶持政策和措施已陆续出台。因此,大力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转型,实现蚕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此,笔者对阆中市级示范专合组织——黄龙滩蚕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期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找出目前阆中蚕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合作社的概况与取得的成效

1.1合作社的概况

黄龙滩蚕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成立之初共有社员218户,桑园769亩(51.3hm2)。2011年利用省专合建设专项资金添置全自动烘茧机1台。2013年,通过市蚕桑局“牵线”,该社与四川卓尚丝绸公司成功“联姻”,合作共建基地。在共建中,该社成功实现了“一减两增三突破”,形成了“公司+合作社+社员”的蚕桑产业化发展雏形,2014年被阆中市农办评为市级示范专合组织。

1.2合作社取得的成效

1.2.1利润共享,反哺蚕业。合作社为降低社员养蚕成本,一是对社员所售鲜茧按每30kg蚕茧折算1张蚕种的标准全额返补蚕种款。二是在冬、春桑园管理和养蚕消毒防病等关键环节筹措资金购买肥料和生石灰等蚕用物资,并无偿发放给社员。仅此两项社员每年养蚕支出就比过去减少10万元以上,户均养蚕成本降低450元。

1.2.2稳定蚕茧价格,健全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合作社为提高社员的养蚕积极性,通过基地共建协议,实行订单生产和二次返利的运作方式,使企业、合作社、社员三者的利益联系在了一起,在利益联结机制上得到了突破。2013年全社养蚕1600张,产鲜茧6.08万kg,收入茧款200多万元,通过合作社的二次返利,社员户均增加收入500多元,2014年比2013年又增加了300多元。

1.2.3增股扩社,壮大实力。为壮大合作社的自身实力,自合作社成立以来,在稳定现有社员的同时,培养和吸纳新社员加入合作社。到2015年共新增社员64户,新增桑园219亩(14.6hm2),社员总数达282户,桑园总面积达988亩(65.9hm2)。

1.2.4 推行现代蚕业经营模式,加强合作社自身建设。积极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合作社与四川卓尚丝绸公司建立起紧密的产供销一体化关系,合作社社员在蚕桑基地生产优质蚕茧,公司提供蚕茧收购资金,合作社负责技术服务和蚕茧收烘。2013年,合作社第1次实现了对社员所产鲜茧的收购和烘炕,不仅使闲置的烘茧机得到了利用,也使合作社由过去的单纯蚕茧鲜销变成了自产、自收、自烘、自销。

1.2.5强化技术服务体系,推行蚕桑标准化生产。合作社抓住国家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契机,充分利用四川省蚕业研究所的技术优势,建立起了黄龙滩蚕桑技术服务站,集中推广标准化蚕桑生产技术,加大社员的技术培训和指导,积极推广蚕桑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目前,合作社社员的技术培训面达到90%以上,桑园单位面积蚕茧产量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1.2.6强化生产环节服务,解除社员思想顾虑。合作社为建立与社员的紧密联系,急社员之所急,想社员之所想,向社员提供蚕桑生产产前、产中、产后优质服务。在蚕用物资采购上到村入户统一组织蚕种、桑苗、蚕药、化肥、农药、蔟具订购,设立蚕用物资供应点,常年以进价销售各类物资,社员出现资金压力,可记账销售,蚕茧销售后再补付款项。为减轻社员售茧运输成本,合作社在各村社设立蚕茧收购点,安排车辆下村到户收茧,严格实行优茧优价,按质论价,茧款现收现付,全方位保护社员利用,真正做到了产前订种与产中指导、产后收购相结合。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产业经营规模偏小,专业化程度低

合作社现有社员282户,桑园988亩(65.9hm2),覆盖水观镇黄龙滩村、老象庵村等4个村,分别占总农户的10%、旱地面积的20%;年户均养蚕6张,茧款收入7000元左右,仅占社员家庭总收入20%左右。不仅在当地种养业的总量中比重偏小,而且占社员家庭收入的比重也偏小,以蚕桑为主导的“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现代蚕业发展格局还没有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低。

2.2小农思想严重,合作意识淡漠

合作社社员呈现老龄化、弱质化、兼业化发展趋势,相当一部分社员“小农”思想严重,有利则合,无利则分,缺乏主人翁意识和合作意识,在养蚕生产中重数量不重质量,有的甚至图方便或因几角钱的价差,就把蚕茧卖给茧贩子,使合作社的职能难以真正实现。

2.3管理人才缺乏,发展后劲不足

合作社原理事长王朝良,虽在养蚕技术方面有一技之长,但缺乏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合作社在实际运作中,仅仅停留在蚕种订购、技术指导的层面上。2013年换届之后,村支书王朝江被推选为理事长,合作社的建设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但其已年近60岁,不仅面临着自身发展后劲不足,还面临着“独木难支”的困境。

2.4内部机制不全,发展缺乏动力

合作社虽对社员进行了二次返利,在管理的关键环节也给社员进行了物资扶持,但内部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盈利分配制度等还没有真正建立,操作中受管理层意志影响较大,有时只注意保护核心层的利益,而忽视外围社员的利益,以致整个合作社的向心力、凝聚力不强,发展缺乏动力。

2.5发展资金匮乏,运行难以起步

该社成立之初,因社员仅以桑园入社,陷入了 “三有(有社员、有牌子、有章程)”“三无(无场地、无设备、无服务)”的尴尬境地。2013年,黄龙滩蚕桑专业合作社能实现运行,原因之一是2011年通过省专项资金20万元购买了烘茧机、添置了相关设备;原因之二是卓尚丝绸公司为其收茧提供了资金保障。

3对策建议

3.1强化宣传鼓动,营造舆论氛围

要采取召开专题会议、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方式,学习和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向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尤其是养蚕专业大户广泛宣传合作社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提高农民的参与热情,为合作社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2发挥龙头作用,疏通发展经络

企业是现代蚕桑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的参与对合作社的发展至关重要。产业发展中应坚持“谁发展,谁受益”的原则。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参与合作社和基地建设,实行最低保护价的订单生产,疏通产业发展的经络,巩固和提升“企业+合作社+社员”的现代蚕业发展模式。

3.3鼓励能人参与,强化示范带动

一是鼓励有技术、懂管理的蚕桑技术人员、村社干部、养蚕大户等“能人”领办、创办合作社,或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任职、兼职、担任技术顾问,引领合作社发展。二是在社内大力培育有桑园10亩(6666.7m2)以上,年茧款收入3万元以上的蚕桑业主大户,使蚕桑业成为其家庭主导产业,辐射带动其他社员发展,夯实合作社发展的产业基础。

3.4完善管理机制,增强自身动力

一是建立“二次返利”和保护价收购制度;二是坚持优质优价,杜绝收购毛脚茧;三是实行民主管理,定期向社员公布生产经营和财务收支情况;四是建立社员台帐,记载好社员出资额、公积金份额和蚕茧交易情况。通过以上措施,使合作社做到管理规范,运行有序,树立社员的主人翁责任感,强化合作社与社员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责任意识,最终将合作社建成真正的“社员之家”。

3.5坚持六个统一,提升服务水平

合作社要坚持以为社员服务为最高宗旨,不断强化服务功能,优化产加销一体化服务水平。重点是要做到蚕种供应、小蚕共育、蚕需物资、病虫防治、技术培训、蚕茧收烘销售“六个统一”,切实解决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问题。

3.6加强政策扶持,助推产业发展

蚕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型组织形式,基础差、底子薄,政策扶持是其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引导、扶持和鼓励合作社建设,重点协助解决合作社标准化基地建设、蚕茧收烘设备的添置及场地建设优惠政策和资金,助其实现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和优质蚕茧的生产与加工;同时对有条件的合作社还应扶持搞好蚕桑副产物的开发利用与加工。

总之,蚕桑专业合作社是蚕桑产业化建设中非常有效的组织形式,是推动茧丝绸行业农工贸一体化建设、市场化运作的有效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蚕桑产业发展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不了”,技术部门“管不了”,政府部门“管不好”等问题,对蚕桑产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在其发展中虽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但只要我们理顺体制,激活机制,规范运作,抓好协调和服务,蚕桑专业合作社就能成为现代蚕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简介:张军(1971—),男,大专,农艺师,从事蚕桑业生产管理和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阆中市蚕茧蚕业
咬破死亡的蚕茧
阆中市:线上线下促就业 示范引领助创业
阆中市抓紧抓实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阆中市:加深交流 互助互学促提升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阆中市:劳资专管员培训会召开
《四川蚕业》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