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三经排刺法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33例

2015-04-03 17:07廖超韩力杜宇征韩力金珊珊谷文龙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刺法风池膀胱经

廖超,韩力,杜宇征,韩力,金珊珊,谷文龙



枕三经排刺法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33例

廖超1,韩力2,杜宇征2,韩力2,金珊珊1,谷文龙1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针刺疗法;排刺;小脑性共济失调

笔者自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采用枕三经排刺法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33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3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检查为小脑梗死,其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1岁,平均53岁;病程最短14 d,最长3个月。患者多为本院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转入门诊治疗,其中有5例从外院转入我门诊治疗。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的脑卒中诊断标准[1];②首次发病且病程>14 d;③未合并其他障碍,如明显的理解、认知、视觉功能障碍等;④可以在静态情况下站立1 min.

1.3 排除标准

①伴有感觉性失语,有智力障碍、意识障碍者;②合并严重的心、肝、肺、肾等并发症和精神病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先采用枕三经排刺治疗。取风池(双)、完骨(双)、天柱(双)、风府。患者取坐位,局部皮肤消毒后,采用0.30 mm×40 mm毫针针刺,得气后以上述7个穴位为起点,分别沿胆经、膀胱经、督脉3条经脉,7条线路向上,再以双侧耳尖的水平连线与这7条经脉线路的交点为终点,将此7段经脉3等分,选择3个进针点,向下沿皮刺入13~25 mm,再施捻转补法[2]。

枕三经排刺后,再行常规针刺。取印堂、上星及双侧睛明、四白、曲池、合谷。采用常规针刺法,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14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包括12个项目,分别为穿圈试验,打点试验,指鼻试验,轮替试验,行走,姿势,站稳时两足跟内距,10 m往返时间,眼震,言语,数数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3.2 疗效标准

治愈:全部异常指标好转。

显效:2/3异常指标好转。

有效:1/3异常指标好转。

无效:不满足以上条件。

3.3 治疗结果

33例患者治疗后治愈19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9%。

4 讨论

枕三经排刺是韩景献教授独特的针刺法,本针刺法取风池、完骨、天柱、风府及以上4穴向上沿皮排刺,其经络走行分别属于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位于头枕部,因此称作枕三经排刺法,主要用于治疗小脑疾患引起的眩晕、共济失调等症状。

中医学的“脑”并无大、小脑功能之分,小脑位于后颅,督脉、膀胱经、胆经均在颅后循行并由此入络于脑,而阳跷脉又入于风池,并可与阴跷脉及手足太阳经等交会,以维系四肢运动的矫健,故选择此3经在颅后的循行经脉段及相关穴位(尤其是交会穴)治疗。眩晕乃头部经络闭阻,气血不能上奉于脑、滋养清窍所致。督脉为阳脉之海,具有振奋全身阳气,调气行血之功;膀胱经也“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直者,从巅入络脑”,可益气调血,补益脑髓;巅顶胆经腧穴可清头目、利官窍。三经配合使用,共奏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滋补脑髓之效,可达到治疗眩晕的目的。

[1] 乐琳,郭钢花,李哲,等.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案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4):3043 -3044.

[2] 王涛.韩景献教授针灸排刺三法[J].中国针灸,2012,32(7):635- 638.

2014-10-14

R246.6

B

10.13460/j.issn.1005-0957.2015.05.0454

1005-0957(2015)05-0454-01

廖超(1989 - ),女,2012级硕士生

杜宇征(1965 - ),男,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E-mail: drduyuzheng@163.com

猜你喜欢
刺法风池膀胱经
“四冲穴”阴中隐阳刺法联合止痫汤治疗癫痫的疗效分析
疫情背景下基于QQ+超星学习通“刺法灸法学”在线教学体会——以“耳针法”章节为例
感冒露苗头 速按迎香、风池和大椎穴
三种经典题型带你玩转勾股定理
蜂针丛集刺法探讨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只要3个动作,解决身体90%的疾病
基于数据挖掘对郑启仲小儿风池气池诊法经验的规律研究❋
肾经、膀胱经开合时间与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墨风池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