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社会共治

2015-04-03 17:25马爱国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万里行安全事件农产品

马爱国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新的变化,全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和关注度日益提高,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敏感。近几年国内外发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一次次警醒我们,农产品质量无小事。一旦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就会对产业健康发展造成严重打击,给农业生产者、给亿万农民带来极大损失,甚至使国家形象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害。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把它单独作为一个大方面来讲,强调能不能在这个问题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提出了“产出来”、“管出来”等重要论断及“四个最严”的要求。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从强化属地管理责任、落实监管任务、提高监管能力等6个方面提出硬性要求。农业部召开各厅局“一把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和全国视频会议,制定任务方案,明确责任分工。2014年,农业部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部署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活动,出台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八项措施,可以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经过不断努力,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上取得了很大进展和成效:专项整治取得重大突破;监测评估能力显著增强;农业标准体系快速构建;应急处置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监管体系日益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了总体平稳、逐步向好的发展态势。以2014年为例,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3%、99.2%和93.6%,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了比较高的水平。目前从总体来看,我国农产品的质量是有保障的,安全放心的。

尽管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取得一定成就,但当前,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薄弱,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依然存在,如农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产地重金属污染和假劣农资等问题。所以,我们面临的问题还很艰巨。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关乎所有消费者利益的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是攻坚战,而且是持久战。光靠政府不行,光靠一个部门更不行,必须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好各方面的作用。实践证明,提高消费者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任度的有效方式之一便是让消费者自身参与进来。

中国农村杂志社《农产品市场周刊》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万里行”活动,开设《质量安全》专栏,记者深入各地采访报道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开展情况和典型做法,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加强社会监督和消费维权,推动监管部门与其他部门、机构间建立协同联动治理机制,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向多方主体参与、多种要素发挥作用的综合治理转变,形成社会共治工作格局。现在传播渠道多元化,食品安全是社会热门话题,各种传言时有发生,因此提高消费者科学素养,正确引导舆论导向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万里行”理应承担的任务,希望投身这次活动的新闻工作者能直面热点,积极探索、卓有成效地创新报道形式。

质量安全工作,任重道远,预祝“农产品质量安全万里行”取得成功。

猜你喜欢
万里行安全事件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中国梦·法治情
——普法万里行走进红旗渠(一)
食品安全事件的价格冲击效应
中国好人网:第四届“帮好人万里行”
品牌之窗——“五老”送法万里行
2013卡巴斯基三大安全事件
“蓝丝带”空气净化产品质量万里行在京启动
英国:公布食品安全事件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