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猪场免疫抑制病发病机理及综合防控技术的研究

2015-04-04 01:40王海丽刘承军马考成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4期
关键词:免疫抑制霉菌猪群

齐 轶 王海丽 刘承军 马考成

(①山东省东营市畜牧兽医局 257091 ②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聊城③山东省聊城市动物医院)

卫生检疫

规模养猪场免疫抑制病发病机理及综合防控技术的研究

齐 轶①王海丽②*刘承军③马考成①

(①山东省东营市畜牧兽医局257091②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聊城③山东省聊城市动物医院)

PRRSV、PCV2、霉菌毒素都能引起猪免疫抑制,PRRSV可干扰猪免疫因子的合成、促进PAM及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凋亡,PCV2可抑制淋巴细胞激活和增殖、降低PAM吞噬功能、引起猪淋巴细胞耗竭和淋巴细胞亚群发生变化,霉菌毒素可造成猪免疫器官发生病变甚至萎缩、抑制T细胞和B细胞增殖反应且诱导其凋亡、引起猪合成免疫球蛋白和抗体减少。加强饲养、建立微生物安全制度、严格驯化、科学免疫及科学使用药物是应对猪场免疫抑制的有效措施。免疫抑制是指动物免疫系统受到损伤,导致机体暂时性或持久性的发生免疫应答障碍。致病因素主要是通过损伤动物机体免疫器官或者免疫细胞组织机构,抑制或者阻断病原呈递,诱导免疫细胞凋亡,抑制免疫细胞、免疫因子及抗体的形成等方面造成免疫抑制。猪群发生免疫抑制的主要表现为商品猪发病不断,死亡率较正常水平明显偏高,猪群抗病能力降低,同一时期的猪群发生多种疾病,血清抗体检测合格率偏低等现象。多种因素可造成猪发生免疫抑制,其中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圆环病毒Ⅱ型、霉菌毒素被认为是猪发生免疫抑制的主要原因。

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对猪造成免疫抑制的机理

大量研究表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可与多种病原体发生协同,研究发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可增加猪对猪流感病毒(SIV)、猪呼吸道副粘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三种病毒易感性。

1.1PRRSV对机体合成炎性因子的干扰攻毒试验发现,PRRSV感染的特征之一就是感染猪的肺内炎性银子表达不明显,尤其表现为Ⅰ型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银子-α合成不足。I型干扰素作为动物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组要组成部分,具有诱导相关免疫细胞表面产生抗病毒蛋白,增强免疫活性的功能,起到抗病毒的作用。研究表明,PRRSV能明显抑制机体产生Ⅰ型干扰素,导致免疫细胞活性受到限制。Suradhat等检测PRRSV感染猪支气管灌洗液时发现,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量显著提高,并认为PRRSV可通过提高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L-10mRNA表达量来参与调节免疫反应。IL-10分泌增多和Ⅰ型干扰素减少则表现为非特异性免疫抑制,这有利于其他病原微生物对猪群造成感染和传播。

1.2PRRSV引起肺巨噬细胞死亡POL等第一次对PRRS对猪的致病机理进行论证的时候发现,猪巨噬细胞(PAM)和支气管上皮细胞是PRRSV感染宿主的主要靶细胞。PAM和单核细胞对细菌和病毒具有吞噬的作用。并且这种吞噬作用是病毒感染后机体只管重要的免疫应答反应。在体外试验中,运用PRRSV感染PAM时发现,PRRSV可使培养液中PAM在攻毒后24h内迅速凋亡,PRRSV 科研可引起溶解性抑制因子的缺失,导致巨噬细胞吞噬能力降低。PAM的损伤必然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为呼吸道继发病原微生物感染创造机会。

1.3PRRSV对淋巴组织的影响PRRSV具有嗜巨噬细胞的特性,淋巴结和脾脏含有大量游离和固定的巨噬细胞。当PRRSV感染猪后首先PAM和肺内皮细胞巨噬崩解,释放出的病毒借助血液及淋巴循环到全身淋巴结和脾脏。进入淋巴结和脾脏的PRRSV可引起广泛性的血管炎和炎性细胞聚集,被其他巨噬细胞吞噬,致使其他巨噬细胞崩解,最终导致外周淋巴组织器官出现坏死性炎症。由于淋巴结、淋巴小结和副皮质区及脾白髓和红髓都受到广泛性损伤,致使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损伤。

2 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对猪造成免疫抑制的作用机理

一般认为,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是引起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的主要病原体,其发生的有平常主要为PCV2使仔猪淋巴组织、肺和肝出现以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炎性病变,当病变不能进行代偿与修复时,机体代谢机能出现障碍最终导致PMWS,PMWS组织学上另外的显著特征病变是淋巴滤泡区减小或缺失,淋巴细胞减少。从组织学病变观察得知,PCV2能导致患病猪发生免疫抑制。

2.1PCV2对机体淋巴细胞激活及增加抑制Darwich等通过检测PCV2感染猪血清样品时发现,PCV2可使感染猪的百细胞介素-8和IFN-γ产量与健康猪相比明显下降,PCV2还可诱导单核细胞产生IL-10,抑制干扰素分泌INF-α间接影响树突状细胞进一步发育成熟,最终导致DC的先天性免疫功能受到影响。PVC2还可在集体中其他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中存在,并引起机体对于抗原递呈能力的降低。说明PCV2能抑制感染猪产生炎症反应,参与免疫调节的细胞因子表达数量的改变使得PCV2感染后淋巴细胞不能有效激活或增殖,最终破坏免疫功能。

2.2PCV2对PAM功能的影响MCneilly等在体外培养的猪PAM中进行Pcv2攻毒,结果发现PCV2感染后8天可降低PAM主要组织相容性方程基因-Ⅱ类抗原的表达,导致集体感染免疫反应不能及时启动,并且,PCV2对巨噬细胞介导的淋巴细胞增生有明显抑制作用。

2.3PCV2引起患猪淋巴细胞耗竭PCV2感染猪外周血液中B细胞和T 细胞数量较正常猪少,此为PCV2导致患病猪免疫抑制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PCV2引发PMWS症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PCV2感染猪可诱导机体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尤其在感染初期,B细胞和T细胞减少更为显著,患病猪器官逐渐表现为功能性障碍。研究表明,PMWS患病猪淋巴细胞减少的主要原因是PCV2可抑制淋巴细胞增殖。

2.4PCV2引起患猪淋巴细胞亚群发生变化大量研究表明,自然或人工感染PCV2猪外周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发生变化,Darwich等通过研究进一步证明了PCV2具有降低患病猪外周血液中CD8+细胞和DP细胞比例的作用。CD8+细胞及DP细胞在机体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减少必将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

3 霉菌毒素对猪造成免疫抑制的作用原理

霉菌毒素作为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在自然系中种类繁多,目前发现300多种有各种毒性作用的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食品和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猪免疫系统的破坏及对免疫应答的强烈抑制,主要表现为免疫蛋白和抗体水平的下降、网状内皮系统损伤、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下降以及免疫器官发育异常等。有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和T-2毒素可通过有 胸腺组织细胞DNA和RNA结合并抑制其繁殖,引起胸腺发育不良甚至萎缩。导致胸腺组织中淋巴细胞减少,且玉米赤霉烯酮可导致免疫器官实质性损伤,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对集体造成免疫抑制。

4 猪场免疫抑制的应对措施

可造成猪发生免疫抑制的因素众多,包括物理环境因素、化学因素、营养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等因素,涉及猪场的挂你、用药和防疫等多哥方面。一般情况下,当猪场发生免疫抑制时候,种母猪血清抗体水平下降,表现为仔猪出生后通过哺乳获得的母源抗体保护力降低或保护时间缩短,导致仔猪发病率较正常水平高。此外,发生免疫抑制的怀孕母猪容易感染某些具有胎毒性的病原体如猪瘟病毒。为避免猪发生免疫抑制,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4.1提高猪场饲养管理水平保证猪舍适宜的通风、温度、湿度、养殖密度,夏季注意通风降温,冬季将强保温工作,避免圈舍过于潮湿。保证猪群饮水清洁,特别是采用地下水饲喂的情况下,暴雨过后需在饮水中添加适量消毒药。杜绝使用霉变饲料,在潮湿季节可在饲料中添加脱霉素。保证日粮营养全面和均衡,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尽量为猪群饮食休息提供良好的环境,避免猪场因应激产生免疫抑制。

4.2建立严格的微生物安全制度一般情况下,猪舍需每周交替使用不同的消毒剂消毒1~2次,消毒时应保证卫生死角的彻底消毒。猪场尽量避免外来人员进入猪舍,外来人员进入猪舍必须经消毒、洗澡、更衣、隔离2~5天后方可进入猪舍。猪场内工作人员每次由生活区进入生产区前要经过洗澡、更衣后方可进入猪舍。

4.3及时隔离或者淘汰重大疫病患猪定期对猪场进行重大一并抽样检测,及时预防、发现并处理猪场疾病的发生。当发现猪场有疑似重大动物疫病时,为防止病原体传播,应尽早进行隔离或淘汰处理,并对猪群进行必要的紧急接种和药物预防,最大限度避免一并所导致的猪场免疫抑制。

4.4严格执行驯化工作为防止新引进的猪群携带并传播重大免疫抑制性疾病,新引进的猪群必须在隔离区饲养2~3个月左右方可与原来的猪群混合饲养,切混群饲养前必须对新引进的猪群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完成疫苗接种,驯化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整个猪群健康状况,如遇发病,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带猪群恢复后,再次开始驯化工作,严禁缩短驯化时间。

4.5科学制订免疫程序猪场应进行血清课题检测3~4次/年,根据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调整或制定猪场免疫程序。在重大一并高发区,对相应疾病疫苗及时接种。关于PRRS疫苗免疫,应尽量使用弱毒疫苗免疫,一般情况下每年接种HP-PRRSV弱毒疫苗4次、口蹄疫4次、猪瘟3~4次。为减少疫苗接种产生的应激,防止疫苗接种可能产生的免疫抑制,应尽量避免同时接种多种疫苗,接种前后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等。

4.6科学使用药物有些药物如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即使在质量量水平也可在有一程度上造成猪免疫损伤。猪场大剂量、长时间使用某种抗生素导致病原微生物耐药基因产生,且该情况下更容易对猪群造成免疫器官损伤,导致免疫抑制的发生。猪场应避免长时间使用某一种抗生素,正确的方法是将多种抗生素交替使用。适时向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改善猪群亚健康,减少猪场抗生素使用频率及使用量。

中图分类号:S852.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7-1733(2015)04-0042-02

收稿日期:(2015-01-20)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发展计划(课题编号:J14LF56)

猜你喜欢
免疫抑制霉菌猪群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发病特点及防控措施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丹参总酚酸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免疫抑制现象的改善作用
霉菌的新朋友—地衣
地衣和霉菌
猪群亚健康
青霉菌柚苷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