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区现代奶业发展的做法与建议

2015-04-04 01:40李高武张媛媛李绪卫山东省平原县畜牧兽医局2531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4期
关键词:平原县饲草奶业

李高武 张媛媛 李绪卫 (山东省平原县畜牧兽医局 253100)

浅谈农区现代奶业发展的做法与建议

李高武张媛媛李绪卫(山东省平原县畜牧兽医局253100)

现代化奶业就是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运用科学管理方法,最大限度满足奶牛生长和生产需要,使其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在环境得到保护的同时获得最大经济利益。农区具备了现代奶业发展丰富的饲草资源、便利的交通优势、雄厚的技术支撑等优势,是发展现代奶业的重要途径。平原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地处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辖7镇3乡2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45万人口,总面积1047km2,耕地面积100万亩,年均粮食总产85万t,年产作物秸秆90万t,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发达的农业生产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奶业是畜牧业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代奶业,就是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运用科学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奶牛生长和生产需要,使其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在环境得到保护的同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平原县是典型农业大县,自2000年以来,把奶业作为畜牧业的主导产业来抓,重点推进优势产区奶源基地建设。奶牛生产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传统到现代的曲折发展历程。目前,奶牛业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本文就平原县现代奶业发展的做法及建议总结如下:

1 发展奶牛产业的优势

1.1地域优势平原县地处北纬40°是奶牛养殖的阳光地带,地缘优势明显。属于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光热水配备良好,气候条件适宜。生态环境良好,基本无污染。全县100万亩耕地,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生产基础较好,饲料饲草保障充足。平原县交通便利,距德州市区30km,据天津港220km,黄骅港110km,济南遥墙机场80 km,京沪铁路、京沪高铁、太青客运专线贯穿县境南北。

1.2技术优势平原县畜牧兽医局直属县政府,是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管全县畜牧生产、动物卫生、兽医医政、药政、饲料工作的部门,下设18处基层畜牧兽医站和9处动物卫生监督所。在职人员144人,研究生1人,大学本科14人,专科20人;研究员1人,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23人,初级职称67人;本县共有14名同志获得了执业兽医师资格,10名同志获得了执业助理兽医师资格,全县冷配站点100多家,能对奶牛户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技术服务。为现代奶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1.3市场优势2001年光明乳业(德州)有限公司成立,日加工鲜奶300t,蒙牛、伊利等已进入山东市场,加上山东原有的佳宝、得益、济阳瑞旺等地方品牌,各类乳品加工企业50多家,使奶牛业这一朝阳产业做大做强,起到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

1.4品种优势近年来,随着农业部良种奶牛补贴项目的实施,按照《选种选配方案》要求,从2003年开始应用上海奶牛育种中心、山东奥克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山东盛能荷斯坦种公牛站等厂家生产的优秀种公牛冻精改良奶牛,到2012年末,含纯种荷斯坦奶牛血液达92.5%的比例,已占存栏奶牛的90%以上。

2 奶业生产现状

2.1平原县奶业发展情况平原县存栏奶牛1.7万头,年奶产量4.5万t,奶牛养殖主要分布在前曹、张华、王打卦、坊子等乡镇,先后成立了旺源、鑫源、盛源、旺平、翔麟、旺祥等9家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规模化、标准化程度高,存栏量占全县的90%以上,6家合作社分获农业部无公害畜产品产地产品认证,其中,旺源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荣获2010年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翔麟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荣获2012年山东省首批示范专业合作社。旺祥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1000万元,占地85亩,存栏奶牛1000头,被列为“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实施单位,承担黄淮海平原区秸秆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

2.2DHI测定技术推广情况为提高奶牛整体饲养管理水平,促进全县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按照省《关于2010年奶牛生产性能测定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以及市局领导的安排部署,大力推广了奶牛DHI测定技术。精心组织4个具有代表性的规模化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参与奶牛DHI测定工作,截止目前共完成了3万多份奶样的测定,对800多头奶牛进行了长达4年的监测。通过对每月反馈回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危险并帮奶户制定综合性防治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奶牛酮病、慢性瘤胃酸中毒、乳房炎等疾病的发生率,通过对乳蛋白、乳脂肪等数据的分析,不断改进饲料配方,提高了饲料效率,增强了奶牛体质,有效减少了由于酸中毒对奶牛造成的危害。当初采集奶样时,合作社内不少奶户对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并不认同,通过将近4年的检测与整改,奶牛发病率明显减少,产奶量显著增加,降低了牛只淘汰率和治疗费用,体细胞数分数>6分的奶牛头数占全群奶牛数量的比例由最初的17.6%下降到5.4%,检测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提高2kg/头。据2013年调查规模奶牛场奶牛单产达到6.5t,比2001年单产5.0t增长了30%。

2.3全混日粮(TMR)饲喂技术应用2012年以来,全县存栏200头奶牛以上的奶牛场(区)全部应用了TMR饲喂技术,由于TMR各组分比例适当、混合均匀,奶牛每次吃进的干物质含有均衡营养、精粗料比适宜。奶牛采食后,使瘤胃内可利用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分解利用更趋于同步,防止奶牛在短时间内采食过量精料而引起的瘤胃pH值突然下降,有利于饲料利用率及乳脂率的改善,减少真胃移位、酮血症、酸中毒、食欲不良及营养应激等疾病的发生。另外,改善了奶牛对饲料的适口性,增加了干物质摄食量,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据统计,平均每头奶牛增加奶量7%左右。

2.4秸秆养畜建设情况推进秸秆养畜建设,发展节粮型畜牧业。通过秸秆养畜项目建设,本县建设青贮池40 万m3多,年青贮带穗玉米秸杆2.35万t、不带穗玉米秸23.8 万t,利用率32.68%。另外,多元化发展,拓宽资源利用途径,协调成立了全省首家“粮食和饲草饲料联合社”,既稳定提高了粮食产量和粮食生产效益,又解决了饲草饲料供应。

3 存在的问题

3.1应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少虽然近几年来,养殖场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不断增强,但是总的来说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还较低,先进的饲喂技术还没有全面覆盖,饲养以经验为主。就奶牛的TMR饲喂技术来说,只有旺源、旺祥等几个大型的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使用,其它一些小型奶牛养殖场依然还没有认识到这种技术的好处。另外,奶牛DHI测定管理技术也没有普及。

3.2饲草饲料资源开发模式单一随着奶牛等草食性动物养殖的发展,饲草饲料供应面临的形势很严峻。虽然本县有大量的玉米秸秆,但利用形式单一,带穗青贮比例低,另外,秸秆收购有很强的季节和时间性,大量的秸秆被直接还田,与此同时养殖量的不断增长,使这种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强。

3.3奶牛场粪污无序排放问题日益突出据我国第一次污染普查公报,农业污染排放主要来自畜禽养殖业,占COD、TN、TP的96%、56%和38%。奶业是畜牧业重要组成部分,牛场粪便乱堆乱放、奶厅污水乱排现象较重,造成不断发展的奶牛业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

4 几点建议

4.1加强奶牛场经营主体人员培训加强对奶业新技术的培训力度。把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人才培养作为基层畜牧技术推广的重要内容,利用和整合各类培训资源,重点培训专业大户、家庭牧场主、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主要推广TMR饲喂技术、DHI测定管理技术、固液分离、废液还田技术等奶牛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参照大学生村官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特别是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到农村、回家乡,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奶牛业。

4.2开发饲草种植资源,提高秸秆青贮机械化程度(1)改变奶牛养殖饲草单一、品种缺少的局面,建议奶牛场区周围地区,种植适度规模的紫花苜蓿、黑麦草、墨西哥玉米等高产优质牧草,既满足了奶牛的营养需求,降低牧草运输成本,养殖效益大大提高。(2)目前,秸秆青贮的机收率占62%左右,建议农机部门把大中型农作物秸秆收割机械的引进及研发作为重点,切实解决麦收、秋收时节作物秸秆收割时间紧、任务重、大型机械少的难题。在青贮池建设的起步阶段,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能够在农业产业和扶贫开发等项目中给予积极扶持,配套补助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农户自筹等措施,激励广大群众的建池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让秸秆青贮技术能够推广普及到各养殖农户,促进带动养殖业上规模、上水平。

4.3将粪污资源化处理,实现奶牛业生态可持续性发展

因有机肥的成本高于化肥,虽然无公害、绿色、环保,而且生产的有机农产品价格高,还可以解决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等问题,大面积提高农产品品质,但由于农民意识差,认识不到位,改变传统观念亟待加强。建议政府制定有机肥加工生产优惠政策或资金扶持。将有机肥推广应用纳入农业规划,与生态农业相结合,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降低化肥施用强度,促进农区面源污染进一步治理,最终实现奶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82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5)04-0058-02

收稿日期:(2015-01-06)

猜你喜欢
平原县饲草奶业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果园天敌(续)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关于西藏饲草种植模式探讨——以拉萨市为例
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平原县大田栽培果树品种调查(续)
平原县大田栽培果树品种调查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