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的田间管理

2015-04-04 01:40张术森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2623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4期
关键词:种肥底肥夜蛾

张术森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262300)

紫花苜蓿的田间管理

张术森(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262300)

紫花苜蓿作为高产优质牧草,具有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的特点,是首选的牧草之一,熟练掌握其田间管理技术,保证高产稳产,对畜牧生产极其重要。其主要田间管理技术如下六要素:

1 中耕及时

中耕的作用是破除土壤板结,疏松土壤,增高地温,抗旱保墒,调节土壤水分,除掉行间杂草。苜蓿播种当年苗期长势较弱,中耕作业要以除草为主,应做到二铲二趟或二铲一趟。春季返青后及每次刈割后进行一次中耕,以破除土壤板结。中耕一般与追肥作业结合进行。

2 底肥、种肥、追肥三结合

苜蓿根系发达,在土中扎根较深,对土壤养分利用能力强。但由于产草量高,每年收割多次,对土壤养分的消耗也比粮食作物要多,所以施肥是提高苜蓿产量的重要措施。苜蓿施肥方法要底肥、种肥、追肥三结合。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可加入肥效期较长的磷肥,农家肥的施用量一般在每亩3000kg左右。种肥是在播种时施的肥,一般亩施40~60kg过磷酸钙做种肥。追肥一般在春季返青后、分枝期、现蕾期或是每次刈割后结合灌溉进行,追肥的方式有行间劈沟条施、撒施和叶面喷施等。

3 跟上排灌

苜蓿是深根植物,根系很发达,其主根入土深度可以达到2~6m,能吸收深层土壤水分,所以苜蓿比较耐旱。同时,苜蓿又是一种需水较多的植物,对水分的需要高于禾本科牧草。从播种到出苗要求有充足的水分,苜蓿需水的关键时期是在生殖器官形成或开花前期,这段时间一定要注意灌水。现代苜蓿生产,特别是在我国北方缺水地区,一般要求春秋两次灌水,以利其越冬和返青。灌水的方法一般用浇灌和喷灌两种方法。苜蓿特别不耐水淹,不适于在低洼地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生长,遇涝会造成烂根而大量死亡,在多雨的季节应及时排水。

4 防除杂草

大面积种植苜蓿,可选用除草剂消灭杂草。目前茎叶处理的除草剂有8种对苜蓿安全有效,即普施特、苜草净、苯达松、阔叶柘、拿捕净、稳杀得、盖草能(稳杀得和盖草的合剂为精克草能)、禾草克。化学除草时要注意选用安全有效的除草剂,最好先小面积试验后再推广。药效要在刈割前2~3周失效,以免药残或牲畜中毒。

5 防病虫害

危害苜蓿的害虫主要有蚜虫、粘虫、潜叶绳、甜菜夜蛾、蓟马、盲椿象等。防治蚜虫、潜叶蝇、盲椿象、蓟马可用40%的乐果乳剂加水1000~1500倍、3000~5000倍、1500~4000倍和500~1000倍喷洒防治。防止粘虫可用菊酯类3000~5000倍液喷洒防治。防治甜菜夜蛾可用5%夜蛾必杀、夜蛾光或夜蛾净1000倍喷洒。夏季苜蓿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褐斑病、菌核病等,防治霜霉病要用波尔多液在发病初期喷洒1~2次;防治褐斑病可用波尔多液或石灰硫磺合剂;防治菌核病可喷施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等内吸杀菌剂防治2~3次,间隔约15d。

6 防冻害

预防冻害的主要措施:(1)选用耐寒品种是预防苜蓿冻害的根本方法。(2)调整播种方式。在越冬困难地区,可采用大垅条播,垅沟播种,秋末中耕培土,以减轻早春冻融变化对苜蓿根颈的影响。(3)适时早播。播种期不宜过晚,对越冬困难地区,应于春季或夏季播种,不宜秋季播种。(4)冬前灌水。大水漫灌对提高苜蓿越冬率具有明显作用,宜在霜冻前后灌溉,要一次灌透。(5)适时收割。秋末的最后一次收割时间不宜太晚,应在霜冻前1个月左右进行,留茬高度应在7~8cm。

中图分类号:S816.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5)04-0069-02

收稿日期:(2014-12-23)

猜你喜欢
种肥底肥夜蛾
番茄“2+x”试验总结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第七讲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及监测预警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
浅谈玉米种植中底肥施用技术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控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及防控措施
锦州市松山新区玉米施肥配方遴选初报
小麦高产不可忽视种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