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羊场必须掌握的生产技术

2015-04-04 01:40陈霞林江苏省泰兴市河失镇畜牧兽医站225471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4期
关键词:羊场养羊公羊

陈霞林 (江苏省泰兴市河失镇畜牧兽医站225471)

规模羊场必须掌握的生产技术

陈霞林(江苏省泰兴市河失镇畜牧兽医站225471)

随着广大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羊肉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规模养羊已成趋势。当前养好山羊是一大技术难点,在此对提高养羊效率、降低养殖成本提出以下几个必须掌握的技术。

1 人工授精技术

优良种公羊价格比较昂贵,目前单只优良种公羊价格在万元以上,若用本交方式配种,又易导致某种部分疫病交叉传染和蔓延。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扩大种公羊的利用率,提高母羊的受胎率,节约相关的养殖和购买费用。

2 杂交育肥技术

利用波尔山羊公羊与本地经产和乳房发育良好的体型较大的母羊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生产的优良山羊进行育肥。杂交母羊产羔率高,一般单胎2~4只,一年2.5胎以上;且后代具有初生体重大、生长速度快、肉质好、屠宰出肉率高等优点。一般生一只小羊,羊羔个体体重达到4.5kg,生两只小羊,羊羔个体重达2~2.5kg;到1月龄时可达7.5~9kg,2月龄时就可达12.5kg左右。

3 羔羊补饲和早期断奶技术

羔羊至3周龄,母羊的奶已经不能满足其营养需求,因此需早期训练羔羊吃草料,进行补饲。一般从七日龄开始诱食。15~30日龄喂50~70g,30~60日龄达100g,60~90日龄达到200g。为早期断奶和后期育肥打好基础。早期断奶宜在90日龄进行。最迟不能超过110d。有利于缩短产羔间隔期,在母羊利用年限内可增加所产胎次。

4 饲草加工调制技术

传统养羊所喂饲草,往往不经过任何加工调制易导致难消化和利用率低,这不仅造成饲草资源极大的浪费,而且羊只生长速度慢,饲养周期长,出栏率低。而通过采用青贮、粉碎、氨化等饲料调制加工技术,把玉米、稻草、花生藤等农作物的秸秆经处理后,不仅可改善适口性,还可提高营养价值和消化率,如经氨化的秸秆饲料,粗蛋白含量可由5%提高到9%左右。

5 高床养羊技术

以往无论是农户还是规模养羊户多为木桩栓系,露天养羊。羊群往往出现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的状况,规模养殖场用高床养羊技术增加效益。建造布局结构合理的羊舍,无论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季,羊群都能有一个比较适宜的生活环境,促使其快速生长与增重,从而降低羊群的发病率。

6 疾病综合防治技术

疾病是养羊生产过程的一大威胁,应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按照规定免疫程序,重点搞好重大动物传染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如羊口蹄疫、羊痘的免疫接种等。同时做到坚持自繁自养,不从外地购羊,防止疫病外源传播进入本场,如确须从外地购进山羊时,要严格按照引种检疫制度。经过1周~15d隔离观察并经兽医检疫人员检查确认无病后方可合群混养。要定期驱除羊体内外寄生虫。羊舍及运动场所要保持经常打扫,羊场进出口建立消毒池,饲养人员及羊舍内定期消毒。冬天注意保暖垫料,夏天注意降温给水、羊舍通风防潮。平时,注意羊群的精神状况、食料、运动、呼吸、粪便等是否正常,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以降低养殖成本,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中图分类号:S82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5)04-0071-01

收稿日期:(2015-01-30)

猜你喜欢
羊场养羊公羊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夏季养羊八注意
规模化舍饲肉羊场饲养安全体系的建设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春秋季疫病在规模化羊场养殖中防治对策
公羊触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