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蚕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与未来

2015-04-04 04:54陈义安王晓芬刘俊凤肖文福刘彬斌张友洪
四川蚕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蚕种蚕业桑园

陈义安 王晓芬 刘俊凤 刘 刚 肖文福 刘彬斌 张友洪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 南充 637000)

现代蚕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与未来

陈义安 王晓芬 刘俊凤 刘 刚 肖文福 刘彬斌 张友洪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 南充 637000)

在阐述蚕业社会化服务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蚕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重点有:创新传统的蚕业社会化服务内容;蚕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融合;蚕茧收烘将成为蚕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新内容;桑园管理是蚕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阵地;蚕业合作社将成为蚕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最重要主体;蚕业技术标准化工作将推动蚕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

蚕业 社会化服务 合作社 标准化 蚕种冷库

社会化服务现在已经在医疗、社会保障、人才培养、农业等方面推行。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指科技、信息、供销等各种涉农服务机构和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场等市场经营主体,利用自身在技术、人才、信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接受农业生产者的委托,为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特定农业生产环节的专业技术、信息和管理服务等,并获得相应报酬。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现代大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蚕桑产业作为我国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对蚕桑产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也越来越呼之欲出。但是,蚕桑产业毕竟有自己特殊的、不同于一般农业生产的特点,其社会化服务体系也有相应独特的地方。

1 蚕业社会化服务的现状

虽然农业社会化服务兴起的时间不长,并不意味着蚕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启动的时间也不长。例如蚕种,蚕种场在蚕蛾产卵后,必须经过浸酸、冷藏、浴消、检验等环节的技术处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一些专业的设备或者场地。蚕种浸酸要求有专门的盐酸存储设施、专业的浸酸设备以及相应的工具和器具,而每年使用时间可能1~2个月或者半个月甚至几天,闲置时间相当长。而浸酸对技术也有较为严格的要求,盐酸温度、环境温度、盐酸比重、浸渍时间等因素无不时时刻刻影响到蚕种的各项质量指标,一点疏忽或者技术处理不到位就可能在生产上酿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这些工作蚕种生产单位当然可以自行完成,但是设备投资非常大,每年闲置时间也相当长,成本分摊相当困难,人员素质也难以满足要求,由此诞生了专业的蚕种冷库来从事上述工作,并收取一定的费用。蚕种生产单位只需要完成栽桑、养蚕、蚕蛾羽化、产卵等即可。这是蚕桑产业中最早、最成体系的社会化服务内容。这些专业蚕种冷库后来还拓展了一些服务内容,比如蚕种保护、蚕种人工越夏、蚕种称量、包装等业务,使一些生产规模较小的蚕种生产单位将相关业务转移出来,解决自身劳动力紧张、规模小导致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相应地促进了蚕桑产业的整体发展。而获得这些业务的专业蚕种冷库,有效地解决闲置人员、设备、场地等问题并获得一定的收入。这些单笔经营额可能不大,但累计总额不小。专业蚕种冷库通过集聚小规模的蚕种生产环节,扩大了生产规模。而蚕种生产单位通过相当于“合作”的方式共担了生产费用,使单位生产成本降低到比自身从事这些环节生产成本更低,获得了额外利益。同时专业蚕种冷库多年的、大量的重复技术操作使技术难度无形中大大降低,在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有了经验积累,保证了蚕种安全,体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现在蚕种质量检验检疫已经成为国家法定检验项目了,其社会化服务性质也转变成了国家公共服务职能。

蚕种催青是蚕种重要的技术处理之一,关系到蚕种孵化质量的孵化率、孵化整齐度等,对于蚕种再生产而言,还关系到生产蚕种的孵化时间。在各地的蚕桑局、蚕桑站等管理机构没有撤销之前,这项业务作为国家公共服务内容,蚕农花费甚少。而现在,很多地方生产规模萎缩,自行催青的规模较小,成本偏高。于是一些蚕种冷库开始修建现代化的蚕种催青场地,配备了一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专用设施和技术人员,蚕种催青质量得到了保证。一些蚕种场迫于用种单位的要求,也必须提供良好的蚕种催青业务,以图稳定自己的市场。专业冷库提供催青业务无疑满足了蚕种供需双方的具体要求。

在养蚕技术环节,现在至少有两项重要内容可以纳入蚕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小蚕共育,将收蚁、小蚕饲育、消毒防病等工作交由专业的人士或者机构来完成。改变家家户户养“片片纸、箔箔蚕”分散而凌乱的小农生产模式,在养蚕设备设施、养蚕器具等资源配备上统筹使用、集中使用,大大提高了相关设施设备利用率,也为多批次养蚕腾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小蚕共育使蚕体发育一致,为后续技术处理奠定了坚实基础,严格的消毒防病也成为可能。二是统防统消。农村的养蚕环境牵涉到各家各户,若由各养蚕户自行消毒,消毒的技术措施难以落实到位,消毒时间上的不一致、消毒力度上的不一致都会使消毒效果大打折扣,可能导致病原扩散,由专门负责统防统消的机构来完成这个工作,效果显然比单家独户完成要好。而在实际生产中,一般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完成这项工作,其收费价格很低,甚至作为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福利不收费。

2 蚕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内容

2.1 创新传统的蚕业社会化服务内容

将蚕种冷库建设成为蚕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基地。将原有的专业蚕种冷库交由大型的蚕种生产企业进行统筹管理和维护,统筹进行生产和经营内容的安排服务。在交通迅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统筹分布蚕种冷库,将其技术人员设备尽量集中使用,努力推行蚕种场带冷库的模式。将各蚕种场的蚕种冷藏、浸酸、浴消、人工越夏、保种、包装等业务尽量纳入蚕业社会化服务内容。

全面推行小蚕共育模式,小蚕工厂化养殖模式也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小蚕共育的质量与其收入应该严格挂钩,蚕业合作社可以全面介入小蚕共育工作,将共育户的发展作为合作社的重要发展内容之一,通过共育户的发展将蚕桑技术标准化理念贯彻到所有的社员中去。小蚕共育的设施设备应该合理规划、集中使用。政府相关的扶持资金、项目也应适当倾斜。蚕种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应加强对蚁量的合理控制,避免蚁量减少,有损蚕农收益。同时逐步将共育小蚕的分发时间延迟到4龄起蚕以后,推动大蚕养殖户更集中时间,利于扩大生产规模。

2.2 蚕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融合

蚕业社会化还应借助已经成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工作。例如蚕桑病虫害防治。单一设立只为蚕桑服务的病虫害防治,其工作内容单一,业务量难以维持其基本运转,特别是相当多的蚕区业务萎缩,更是难以为继。如果委托专门的农业植保机构进行,则可以充分利用其专业优势,同时还因为协调统筹用药,可避免因为农业施药导致的蚕儿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对于一些大型农具的使用,可以依靠相关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政府主管部门和龙头企业也可以适当添置一些养蚕的专业设备设施交由蚕业合作社等机构使用。

2.3 蚕茧收烘将成为蚕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新内容

蚕茧收烘是蚕业生产中一个重要的利差环节,也因为其操作上的不透明而备受诟病。提供社会化的蚕茧收烘服务可以成为今后的产业发展的新内容之一。通过专业的蚕茧烘炕,蚕茧质量不至于恶化,同时延长蚕茧的保存期,使蚕农在蚕茧价格过低的时候可以通过延期出售干茧,获得相对更高的收益。基于这方面的发展考虑,蚕茧收烘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应该包括蚕茧烘炕、干茧储存、蚕茧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内容,“组合售茧、缫丝计价”就是其雏形的体现。对于现代蚕业家庭农场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更有利于推动蚕茧品牌的逐步建立。

2.4 桑园管理是蚕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阵地

随着农村劳动力越来越紧张,桑园管理难度越来越大。通过蚕业合作社等机构,规范桑园的栽培技术、防病治虫技术、间套作技术、水肥管理等,可以切实提高桑园产出效益。同时通过协调,可以将桑园管理中劳动力较多的技术环节,由专业的队伍来完成。桑园需要的较大型的生产机具由专业合作社等组织购买、使用和维护管理,切实解决桑园管理劳动强度大、生产投入回报低等问题。为了适应桑园的机械化生产与管理,桑园现行的栽植模式、生产模式等也需要进行必要的变革。

2.5 蚕业合作社将成为蚕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主体

合作社可以协调合作社内部的劳动力安排,从事一些时间性强、劳动量集中、技术性强的工作内容。例如合作社可以组织本社社员开展桑树嫁接、桑园冬管等工作,解决管理技术和劳动力欠缺等问题,同时也增加部分年轻社员的收入,支持和稳定其坚持栽桑养蚕的信心。集中劳动力开展采茧工作,社员相互之间以换工或者享受合作社服务的方式支付报酬。

蚕业合作社可以将全社的桑树病害防治、统防统消、蚕室蚕具消毒等需要一定设备投资、技术性较强的、单家独户难以保证效果的工作统一委托给专业的机构或者个人来进行。蚕业合作社还可以主动或者推动成立专门的社会化服务机构来进行。例如桑枝食用菌生产,可以充分消化蚕沙、桑枝等蚕桑产业的副产物。蚕农还可以通过出售蚕沙、桑枝等获得一定的收入,增加家庭的总收入。

农机专业合作社、植保专业合作社等可以多方位、多层面介入到蚕桑生产的各个生产环节和技术环节。适应农村劳动力紧张的社会发展形势,还可以积极开展劳动互助、技术互助等多种新形式的农民合作与互助。

2.6 蚕业技术标准化工作将推动蚕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

蚕业标准化工作是蚕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农业部、四川、广西、陕西等地都制定较多的蚕桑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包括小蚕共育、大蚕饲养、桑园管理、蚕种处理等,有利于推动蚕桑工作的统一进行。蚕业技术标准可以通过蚕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来推动贯彻落实,同时蚕业技术标准也可以成为蚕业社会化服务内容完成质量的验收标准。在小农户与大生产的矛盾情况下,蚕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技术标准化的背景下,将得到更深入的发展。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No.CARS-22)

陈义安(1974-),男,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桑蚕新品种选育及推广,蚕业经济与管理。Email:chenyi-an@163.com

猜你喜欢
蚕种蚕业桑园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四川蚕业》稿约
四川蚕业2020年总目录
《四川蚕业》2021年征订启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