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主要做法

2015-04-04 08:39解松林卫一新
兽医导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济源市全市兽医

解松林 杨 勇 卫一新

(济源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济源 454650)

济源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主要做法

解松林 杨 勇 卫一新

(济源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济源 454650)

近年来,济源市畜牧局紧紧围绕“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推行健康绿色养殖”这一思路,着重建好三级阵地,带好三支队伍,完善保障体系,创新工作机制,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据统计,2014年,济源市农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占农民现金收入的比重已接近50%,全市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各类养殖专业户预计分别达到372个、188个、10000户,生猪、家禽、奶牛规模饲养比重分别达到85%、96%、92%,畜牧业已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强势项目。

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1 组建三支队伍,强化防控网络

1.1 建立市级管理、执法、技术综合防控队伍

该市于2007年4月顺利完成了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建成了兽医行政管理、兽医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撑体系三支队伍。市畜牧局主管全市动物防疫工作;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主管兽医行政执法工作,下设9个动物卫生监督站,实行垂直管理,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动物防疫行政执法管理体系;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全市动动物疫病监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动物防疫人员培训等职能,为有效控制动物疫病发生,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提供技术支撑。三支队伍的建立,理顺了工作关系,明确了工作职责,奠定了工作基础。

1.2 建立镇办专业化的动物防疫队伍

全市范围内招募动物防疫工作者,组织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本着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择优录用了112名防疫员,组建了12个动物防疫大队、26个防疫中队,专职从事动物防疫工作,实现了动物防疫资源化管理。

1.3 建立场、区、村自防员和协防员队伍

以自主免疫为主的养殖户为自防员,按照自防员的申报程序,建起了8000余人的自防员队伍,逐级签订了动物防疫承诺书和目标管理责任书;根据当地山岭区面积大、散养家禽多、免疫任务重、时间要求紧的特点,又在全市选配了444名村级协防员,经过系统培训后,承担对养殖小区的服务管理和散养畜禽的免疫、疫情普查报告等。工作时间主要在集中免疫期间,按照每个协防员每天30~50元标准实行务工补贴。

2 完善三级阵地,提升防控能力

2.1 建设市级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

市政府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项目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2006年至今市财政预算共安排1500万元,高标准建设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招聘20余名本科、研究生学历专业技术人才,可开展对禽流感、口蹄疫等20余种动物疫病的监测和诊断,对全市的动物疫情进行预警预报和分析,科学指导全市动物疫病防控计划的制定,为动物疫病防控提供了坚强的技术后盾。

2.2 加强镇级动物防疫中心站建设

本着镇为主、市奖补的原则,到2009年年底,在全市11个镇建设11个高标准的基层动物防疫中心站,组建一支素质高、技术精、服务好的基层动物防疫专业队伍,进一步提升应急快速反应能力、疫情处置能力,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2.3 建设养殖场(区)疫病防疫室

为了建立养殖户自主免疫为主、镇政府救济免疫为辅的动物防疫运行机制,实现动物防疫由政府包办向激活主体、群防群控转变,该市大力鼓励养殖场、养殖小区建立兽医防疫室,对防疫活动进行规范管理。每个兽医室面积15m2以上,配置冷藏、免疫注射、诊疗设备、药品及办公桌椅、档案柜等,能够有效组织本小区实施免疫注射、消毒、疫情报告等工作。经市、镇两级动物防疫组织验收合格,由市畜牧局和镇政府分别给予冷藏设备购置补贴。目前全市有养殖场区兽医防疫室150个。

3 落实各项经费,保障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2003年以来,该市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经费列入市、镇财政预算。市财政每年在市长预备费中列支100万元重大动物疫病储备金,另外每年还列支50万元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各种疫苗的配套、购置消毒药品、监测试剂、防疫员培训、防疫工作检查考核等防控工作。全市镇级财政共预算各项动物防疫经费211万元,保证了防疫员报酬、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所需的疫苗和消毒药品等的及时供应。按照“政府出钱购买服务,公共卫生安全受保障”的要求,全市设立动物防疫岗位113个,每个岗位每月给予1080元岗位补贴,解决防疫员报酬。市政府专门发文,列入镇办财政预算。由于建立健全了动物防疫经费长效投入保障机制,确保了我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4 健全责任体系

4.1 落实行政责任制

该市始终把以高致病性禽流感为主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列入了政府大目标,市政府对乡镇政府、乡镇政府对行政村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了强劲的政府自制力和行政推动力。

4.2 落实技术责任制

市畜牧局与镇农业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与防疫员、协防员层层签订技术防控责任书,形成了技术责任保障体系。

4.3 落实监督责任制

动物卫生监督所与各畜禽生产、加工、经营单位的法人代表签订动物疫病防控责任书,形成了养殖场区负总责、监督部门抓落实、群防群控责任体系。养殖场区对动物防疫工作还进行了责任制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全市共建立责任制公示牌250余个,形成了政府部门保密度,技术部门保质量,监督部门保落实,成员单位密切配合,企业法人自觉履行义务的责任联结机制。自此,我市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体系,确保了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提升了处置重大动物疫情的快速反应能力。

猜你喜欢
济源市全市兽医
我是兽医志愿者
济源市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济源市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探索与建议
济源市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