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林业育苗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5-04-04 09:31高瑞红
山西林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苗圃种苗林木

高瑞红

(山西省林木育种研究中心,山西太原 030031)

山西省林业育苗现状与发展对策

高瑞红

(山西省林木育种研究中心,山西太原 030031)

本文对山西省林业育苗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山西省林业育苗生产中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依靠科技、政策扶持、调整苗木生产结构、发展良种苗木等建议。

山西省;林业育苗;现状;对策

林业是山西省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担负着为全省经济建设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重任务。育苗是绿化造林的基础,苗木是林木能否栽培成功及健壮生长的重要前提与基础,是影响林业生态建设进程质量和效益的根本因素。先进的育苗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是提高林业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山西省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建设的实施,全省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工作,林业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在林木育苗上也获得了较大提升。但是由于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影响,全省林业育苗工作也存在不少问题,直接影响着全省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质量和效益。本文拟对山西林业育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与广大育苗技术人员商榷。

1 林业育苗现状

2000年以来,山西省通过大力实施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全省种苗结构得到了优化,各类苗圃快速发展。目前,全省已形成合理的种苗生产布局。截至2012年,全省发展苗圃19 926处,面积53 533.3 hm2,其中,国有苗圃576处、面积10 415.90 hm2,占全省育苗总面积的19.47%;乡村集体苗圃540处、面积5 963.6 hm2,占全省育苗总面积的11.14%;民营和个体苗圃18 810处、面积37 146.75 hm2,面积占全省育苗总面积的69.39%。全省以集体苗圃为骨干,民营个体苗圃为主体的社会化、多元化、专业化、产业化的苗木生产大格局基本形成。全省总产苗量51亿株,其中容器苗木24亿株、良种苗木11亿株。2013年共出圃各类合格苗木27.90亿株。按所有制比较,国有育苗单位产苗量9.40亿株,占全省总产苗量的18%;乡村集体(含合作社)产苗量3.70亿株,占全省总产苗量的7.30%;个体股份制苗圃,产苗量37.80亿株,占全省总产苗量的74.10%。

但是,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常年干旱少雨,植被覆盖面积很小,发展林业存在不少困难。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仅为18.03%,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周边省份,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此,从2011年起,山西省计划每年造林27.67万hm2,到2015年实现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3%,2020年达到26%。为完成这一目标,苗木供给也显得尤为重要。据统计,目前全省育苗面积达到了5.33万hm2,从总量上来说,能够满足需求。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小苗木多大苗少、一般苗木多优良品种少、荒山用苗多园林苗木少的矛盾。为减少苗木的矛盾,山西省提出到“十二五”末,育苗总面积达到6.67万hm2,年产苗25亿株,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到65%;到2020年,育苗总面积达8.0万hm2,年产苗量达到35亿株,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到70%。因此,提高育苗质量和数量对现阶段林业育苗来说,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2 林业育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育苗技术落后

随着国家和山西省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建设的实施,全省林业育苗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对苗木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然而,全省大部分苗圃的育苗技术还是采用传统的方式和方法。常规育苗是在苗圃中进行,是经播种或扦插培育出造林和绿化用的苗木;组培、工厂化育苗技术是在温室中进行的;另外还有嫁接育苗和容器育苗技术。大田常规育苗劳动强度大,育苗周期长,受自然环境影响大,苗木质量不易保证;组培、容器育苗缩短了育苗周期,加快了育苗速度,大大提高了苗木质量,对提高苗木成活率大有好处。但是,对于大多数集体和个体育苗和经营者来说,首选成本低、技术相对简单的常规育苗,导致苗木质量参差不齐、出苗优质率低,使得苗木产量很难大幅度提高。

2.2 育苗生产与市场要求严重脱节

个体育苗组织化程度不高,对市场信息变化不了解,不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树种,盲目跟风。受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经常是看别人育什么苗自己就育什么苗,什么苗木贵育什么,导致苗木市场紊乱,苗木价格大起大落,影响了育苗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2.3 育苗技术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林业育苗从业人员大多数管理水平和专业知识有限,技术水平落后。缺乏对相关技术人员的约束机制,导致部分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职业道德较低,相关从业人员对林业育苗积极性不高、参与度较低,导致林业技术部门工作效率低、育苗水平发展缓慢。

3 林业育苗产业化发展对策

3.1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含量

采用科学的育苗技术以确保苗木生长的质量与产量,大力推广容器育苗、全光喷雾扦插育苗、工厂化育苗等实用技术。容器育苗是相对先进的育苗技术,育苗期相较于其他方式而言更短,不仅如此,在苗木的规格及质量上也更容易控制。它不仅能够保证苗木自身的含水量,同时还提高了林木的成活率,从而大大保证了林木的质量与数量。要加大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力度,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校、涉农科研机构积极性,组织科研人员送科技下乡,指导集体和群众育苗,为广大种苗生产者提供简单、便捷、快速、周到的服务。要通过有计划地对育苗生产者的育苗技术培训,让更多的育苗者真正了解和掌握常规育苗生产技术,提高种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建立起种苗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提高种苗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

3.2 加强政策扶持,推进林木育苗发展

政府要加大对林业育苗产业的投资,设立育苗发展基金,完善林业育苗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切实把林木育苗工作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基础性任务来抓。要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制定和完善全省林木育苗发展规划。各级领导要关心林业育苗的发展,把育苗任务作为责任制度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建立责任目标。强化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定期检查,逐级考核,保障育苗事业的健康发展。要加强林业育苗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尚未建立种苗管理机构的县要尽快建立,并明确林木种苗机构的行政管理、公共服务职能,落实人员编制,明确工作职责,并将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3.3 调整苗木生产结构,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

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树种。要加强林业育苗信息的公开化建设,将市场调节和政府主导有机结合起来,政府部门和林业主管单位要积极提供苗木生产的供求信息,做好市场分析,预测种苗市场需求,加强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管,引导规范监督市场行为,及时向林农告知育苗动态。引导生产者培育产销对路的苗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造林和苗木供应不平衡的问题。

要结合全省地形、气候特征,对具体地区进行具体分析,将适合恰当的品种与树种投入生产培育,制定合理的产业结构,扩大林业育苗的种类。要积极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合理进行布局配置。

3.4 发展良种苗木,建立苗木品质追溯制度

针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苗木家系不清、品种不纯的问题。要加强苗木良种源头管理,对良种苗木采用挂牌挂签制度,对采用良种造林的单位给予额外补贴。要加大对劣质苗木淘汰处理力度,真正使林业种苗产业成为推动林业建设健康发展的基础产业。

[1]赵桂兰.山西省林木种苗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J].山西林业科技,2013(3):95-97.

[2]魏红亮,周晓光.浅谈林业育苗及苗期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8):127.

[3]任秀奇,杨会侠.林业育苗现状及措施研究[J].吉林农业,2011(2):163.

S723.1

B

1005-4707(2015)05-007-02

=7,ebook=8

10.3969/j.issn.1005-4707.2015.10.002

高瑞红(1979-),女,2001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现任山西省林木育种研究中心助理工程师。

2015-08-10;

2015-08-25。

猜你喜欢
苗圃种苗林木
鼎牌种苗有限公司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小小种苗不简单 一年赚回上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