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县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5-04-04 16:07郑校平叶为诺汪明德浙江省开化县农业局324300
上海蔬菜 2015年4期
关键词:开化县中药材药材

郑校平 叶为诺 汪明德(浙江省开化县农业局324300)

开化县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郑校平叶为诺汪明德
(浙江省开化县农业局324300)

开化县地处浙西山区,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药材资源,十分适合发展中药材产业。种植中药材已经成为开化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已初具规模,经济效益显著。

中药材;产业现状;发展对策

中药材为生态友好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在开化县全力打造国家东部公园的大背景下,中药材作为开化县继“两茶一菌”之后的又一项主导产业,将为开化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抢占新的市场制高点。

1 发展现状

开化县地处浙西山区,境内山峦叠翠、溪流密布、空气清新、气候宜人,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药材资源丰富,品种达1129种之多,且无论人工种植还是野生中药材,均因质地优、品位高而被各路中药市场看好。开化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产销实践,集成熟化了部分中药材品种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随着近年来中药材市场行情的好转,种植规模稳步增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在地药材面积近733.3hm2(其中木本药材约333.3hm2、草本药材约333.3hm2、菌类药材约66.7hm2),主要分布在马金、音坑、桐村、华埠、池淮、齐溪、中村、林山等乡镇。木本药材品种主要有树型金银花、杜仲、银杏、厚朴、红豆杉、红茴香等,草本药材品种主要有前胡、黄精、旱半夏、白花蛇舌草、铁皮石斛、玄参、丹参、覆盆子、姜黄等,菌类药材品种主要有天麻、灵芝等。2014年全县木本药用植物的年总产值为3800万元,草本(含菌类)药用植物的年总产值为2500万元。

2 存在问题

开化县中药材有资源优势、有市场需求,中药材产业发展却一直徘徊不前,广大农户对其发展前景也深感迷茫。究其原因,产业政策引导缺位、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区域化和规模化水平不高、经营组织化程度低、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不强、龙头加工企业带动作用弱、专业市场缺乏等问题均是制约开化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瓶颈。

3 发展思路和重点模式

3.1总体发展思路

紧紧围绕国家东部公园建设这一宏大命题,坚持以经营绿色开化为指导,以全面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规模、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加快中药材基地、龙头企业和市场流通体系建设,聚力打造品牌,注重野生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全面拓展中药材“三生”功能,提升中药材附加值,着力将开化县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建成绿色中药材强县,努力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3.2重点发展模式

3.2.1林下经济型开化县现有林地面积19万hm2,占县域总面积的85%,丰富的林业资源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开化县应充分开发林地资源,利用林荫空间,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合作社+农户,或企业+农户等多种方式,大力推进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采取林药间种复合经营模式,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良性循环,重点发展适合本地生长的夏季偏喜阴、喜散射光的道地药材品种,如白术、旱半夏、黄精、前胡、铁皮石斛、天麻、茯苓、灵芝等,助推林区经济多样化,使开化县道地中药材种植成为林下经济新的增长点,形成优势产业带。

3.2.2农作创新型创新农作制度是推进科技进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在推进中药材基地建设的同时,应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推广应用药材与水稻、蔬菜、瓜果、食用菌等其它作物的间复套种、水旱轮作、立体种植模式,大幅度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以多向多环的链式化循环产业模式发展中药材产业。大田种植可选用适销对路、适宜栽培、效益较稳定的品种,如元胡、贝母、玄参、太子参、丹参、白花蛇舌草、姜黄等。

3.2.3创意农业型如何充分利用中华民族的瑰宝中草药,来使开化县传统的山水景区得到更深层次的价值挖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很多药用植物本身就是很好的造景材料,应结合开化县创意农业的发展,积极开展观光生态中药材的研究与示范,依凭中药材健康养生、绿色环保的特点,充分展示中药材奇花异草的自然景观,有效体现中药材的多元价值,围绕6条创意农业景观线路,种植1批特色中药观赏带,可选择经济及观赏价值俱高的药材品种,如牡丹、芍药、菊花、紫菀、桔梗、红花、黄苓、百合、射干等。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和健康旅游的兴起,势必会催生中医药养生旅游的热潮,我们可选择若干重要乡村旅游节点筹建百草园、百花园、中药养生园等中药材主题公园,尽快形成集自然、生产、休闲、教育、康体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中草药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在园区内重点植入与养生相关的保健疗养设施,并依据药食同源的理念,有意识地种植用于药膳的中药材,开发药膳、药浴、药茶等养生特色服务。立足中草药资源,嫁接创意理念,运用景观、科教、实用、文化、康体等多种途径,融合视觉、味觉、触觉、嗅觉等,完成对中医药文化的完美诠释和表达。

3.2.4野生家种型开化县的野生药材物种蕴藏量丰富,但单靠野生中药材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在合理开发并有效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的同时,大力发展野生药材家种和驯养成为一种共识,尤其是一些濒临枯竭的物种,应尽快建立改培示范基地。

4 主要对策

4.1坚持市场导向

中药材市场价格变化快、落差大、风险性高,因此发展中药材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让企业来做判断,遵守市场配置、主体自愿、示范带动、政府扶持、稳步推进的原则,切忌盲目选择、盲目跟风、不加分析、仓促冒进。政府部门也应明确自身在产业组织体系中的定位,不能替企业找市场、替农民卖药材,而是应将工作重心摆在建立产销中介平台等方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认真履行规划指导、社会服务、协调管理、资金支持等主要职能,真正实现“小政府、大市场”。

4.2坚持规划引领

要坚持规划引领,建议深入做好开化县中药材资源普查工作,可结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创意农业发展规划、乡村旅游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开化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依据规划分解细化,突出重点区域和布局,确定发展目标,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全县中药材产业有序、健康、科学地发展。

4.3坚持因地制宜

应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地制宜选择种植中药材品种,建议重点推广抗逆性强、市场价格高、兼具较高观赏价值的药用植物。在旅游景区及城市公共场地栽种中药材,在提高药农收入的同时,还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打造农田优美景观,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4.4坚持规模化和标准化

要创新机制、融合资金,加大对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努力扩大基地建设规模,提高规范化水平,建立1批标准化的示范基地。发展规模形成产量优势,提高水平形成品质优势,加强宣传打造品牌优势,逐步提升开化县中药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

4.5培育龙头企业

培育龙头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发展等模式。建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支持多层次、多成分、多形式兴办中药材生产、加工和营销实体,切实加强与省内外大型制药企业的合作,积极发展订单农业,缓解药农卖药难问题,实现企业、基地、农户三赢。

4.6加强科技推广

必须要强化技术支撑,建议借助县校合作等平台,积极采取“合作社+院校、科研机构、专家”合作模式,鼓励院校、科研机构、专家以技术、科研成果入股,合作社生产经营,利润按股份进行分成,提高互补效果。联合多方科研力量,研究、示范和推广中药材栽培关键技术。

4.7健康养生助发展

健康养生旅游已成为当前的新时尚,建议尽快建立旅游局、农业局与中医药部门的合作协调机制,从制定引导政策、兴建中医药养生旅游示范点、培养各个层次的中医药养生旅游人才、全方位营销推广等多方面入手,逐步推进开化县中医药养生旅游业科学、有序地发展。

猜你喜欢
开化县中药材药材
河南道地药材
“同题赛场”走进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二)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踏遍青山人未老——记开化县林场退休职工、全国绿化劳动模范余贵顺
优胜选手来自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华埠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