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总结

2015-04-04 18:18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性肺炎插管呼吸机

郭 娟

(河南省宝丰县人民医院,河南 宝丰46740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气管插管危重患者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在重症监护病房死亡的患者中约30%与VAP有关[1]。我们对VAP患者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和控制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3年1月至6月入住重症病监护病房的21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机械通气患者,其中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例,未合并其他疾病8例,发生VAP5例,发生率23.8%。2013年7月至12月入住重症病监护病房的24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机械通气患者,通过采取相对应护理措施,发生VAP2例,发生率8.3%。

2 护理方法

2.1 减少医源性感染

病室内定时通风换气,进行空气消毒,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做好呼吸机管道终末消毒处理,对正在使用的呼吸机做到48h更换管道1次[2]。管路破损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及时排除管道内的冷凝水,防止交叉感染。操作前后要洗手戴口罩,严格限制探视人员。人工气道患者所用物品做到专人专用,定期消毒。

2.2 有效排痰

在保持患者气管插管气囊持续充盈的情况下,掌握正确的吸管方法,提倡按需吸痰,避免因过多吸痰刺激呼吸道,使分泌物增加,并且可能致气道黏膜损伤。当听到患者肺部有痰鸣音、呼吸机显示气道压力升高、咳嗽或者呼吸窘迫、脉搏血氧饱合度突然下降时,应立即吸痰。

正确的吸痰方法为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压力不宜过大,吸痰管外径不超过气管插管内径的1/2,插入深度应达到气管插管开口尖端。吸痰前应给予纯氧3min,使患者镇静,减少痛苦,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2.3 口腔及胃肠道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侵入口是口腔,因此做好口腔护理至关重要。应每天为机械通气患者进行2~3次口腔护理,减少细菌侵入,口腔护理液可根据患者口腔pH值或口腔分泌物的细菌培养结果来选择。

老年患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体能消耗较多,应注意营养的摄入,提高机体抵抗力。留置鼻饲管后,应抬高床头30°~50°,采取半卧位。鼻饲液浓度应从低至高,速度由慢至快,温度以40℃~41℃为宜,每次鼻饲量不可过多,每次小于200mL,并在鼻饲后30min内仍保持半卧位,不进行拍背吸痰等操作,鼻饲后将胃管抬高2~3min。操作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每次鼻饲后用温开水冲洗鼻饲管,以免堵塞。结束后应反折并固定妥当,每4周更换1次鼻饲管,密切观察有无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2.4 撤离呼吸机的时间

撤离呼吸机时间的把握非常重要,撤离过早可能导致患者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撤离过晚则不仅增加了治疗的时间和费用还可增大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病率。因此,应判断综合分析患者的自主呼吸试验的耐受程度和上呼吸道情况,把握好撤机时间,以避免重复插管使口咽部分泌物中微生物及胃内容物直接吸入下呼吸道,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的危险因素。

3 体 会

长期机械通气可致肺损伤与肺感染增加,肺排痰能力下降。因此,减少医源性感染,积极有效的排痰,充分的口腔护理及胃肠道护理,把握好撤离呼吸机的时间,是预防VAP发生的重要护理措施。

[参与文献]

[1]殷凯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近况[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4,10(1):20-30

[2]蔡映云.机械通气及临床应用[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16

猜你喜欢
性肺炎插管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