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柏生物学特性及造林技术

2015-04-05 02:41殷爱萍
山西林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侧柏荒山成活率

殷爱萍

(太原市国有林场,山西太原 030003)

侧柏生物学特性及造林技术

殷爱萍

(太原市国有林场,山西太原 030003)

介绍了侧柏的绿化、生态景观功能,对侧柏造林技术措施和环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为侧柏荒山造林、科学合理地调整和抚育林分结构、提高造林成活率以及城乡绿化提供技术参考。

侧柏;特征特性;造林;技术

侧柏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特有的树种之一。侧柏侧根系发达,在土壤较浅层生长旺盛,萌芽性强、寿命长,成林后非常适合用来保持水土。侧柏是属于用材林、荒山造林和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尤其是在黄土高原地区被广泛应用,该树种耐酸碱性强,在大部分地区能正常生长。为了解决大面积干旱石质荒山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本文着重从营造侧柏林、成林抚育方面提出合理措施,旨在为提高荒山造林成活率及林分质量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 地理分布

侧柏原产于我国华北、东北地区,目前天然林、人工栽植遍布全国。其他水平分布区广,跨22个省、市(内蒙古南部、吉林、辽宁、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华东地区及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北部、广西北部、西藏等),垂直分布在海拔250m~3 300m。侧柏树龄很长,目前我国保存有500年以上的老树、甚至有千年古柏多株,它已经成为我国广大城乡地区的乡土树种。

2 生物学特性及生态习性

侧柏,又名扁柏、扁松等,常绿乔木,雌雄同株或异株。喜光,能适应冷、暖、湿的气候,耐干旱、瘠薄,耐寒力中等。为温带阳性浅根性树种,它耐涝能力较弱,幼苗、幼树需适当庇荫。侧柏对土壤适应范围广,酸性、中性、石灰性和轻盐碱土壤中都可生长;它的树高、胸径分别可达20m以上、1.0m。侧柏浅根系发达且伸展力强,在干旱、土层瘠薄的阳坡,甚至在石缝中都能正常生长,但根系分布在50cm以上的浅土层里,所以抗风力较弱。由于叶形为鳞叶,所以它的保水能力强,蒸腾量也比较低,因此在极干旱的情况下,也很少失水死亡。侧柏幼树为尖塔型,老树为广圆型;树皮较薄,呈片状剥落,但也有呈条片状纵裂的。侧柏小枝呈扁平状,叶二型,雄球花有6对雄蕊,雌球花有4对珠鳞,球果卵形,熟后张裂,卵形种子脱落,种无翅,有棱。侧柏生长缓慢,寿命极长,病虫害也较少。它抗烟尘、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侧柏萌芽性强,树形优美,四季常青,用途广泛,深受人们的喜爱,它是荒山造林的优良树种。

3 综合利用

侧柏木材可供工业、桥梁、建筑、居家生活、文具等用。侧柏全身均可入药,种子的含油率极高,能安神滋补、润肠止汗;枝叶止血利尿、健胃解毒;可用作肥皂原料;它的花、果、枝能分泌出挥发性芳香物质,且有除菌作用,还可杀死白喉、肺结核等病菌;工业上用途也很广泛,如树皮可提取栲胶等。

4 绿化作用

在海拔800m以下的干旱瘠薄、丘陵、山地等立地条件下,可营造侧柏防护林和用材林。为减缓地表径流,减少土壤侵蚀,在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地带,营造侧柏水土保持林,可保持和恢复土壤肥力。在受风沙危害的城镇、村庄、农田、牧场、公路、铁路、水利设施的周围和固定、半固定沙地,可营造侧柏防风固沙林。在干旱少雨的荒山造林绿化中,侧柏被选为主要树种,它抗旱耐寒,生长良好。侧柏适合在海拔1 500m以下的山地阳坡、半阳坡,以及轻盐碱地和沙地造林。侧柏作为黄土高原地区园林绿化、荒山造林和用材林的一种很好的生态保健型绿化树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巨大的发展前景;在城镇生态园林绿化方面,它可净化空气,吸收多种有毒的气体,隔绝噪音。侧柏常被用作绿篱和观赏树种,也可用于盆景制作,在城市绿化带配置色块中更是常见。它树形美观,四季常青,树姿优美,在大面积绿化造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侧柏管理粗放,可减少后期投入。

5 侧柏的生态景观功能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空气中CO2含量迅猛增加,致使有的城市CO2含量超标,高达0.20%,由于它对人体产生危害,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引起城市的温度升高,所以形成人们常说的“热岛效应”。研究表明,植物尤其是常绿树种如油松、侧柏等可吸收CO2,而5棵侧柏就能吸收掉一人一天所释放出的CO2(900g)。它能净化空气、吸收噪音,对气候调节,使自然生态保持平衡。侧柏的生态景观功能特别强,是园林绿化的首选树种之一,人们根据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环境以及城市绿化的生态和景观功能的要求,与地被植物的美学搭配(如树种、树形、树色等),营造出多姿多彩的景观。

6 侧柏绿化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治理生态环境恶化、荒山绿化,恢复植被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经被全民所共识,而干旱是制约树木成活率、树木成材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研究,阔叶树种耗水速率、耗水量都比针叶树种高,而侧柏需求水量最小,且抗寒冷、抗瘠薄的功能也非常强,作为乡土树种集多种优点于一身的它,无论是在“热岛效应”的城镇还是极其干旱、环境恶劣的黄土高原都适合大量种植,以起到绿化、环保的作用。为更好地解决侧柏面临的种植面积大、造林成活率低、生长慢、效益低等问题,在具体的造林实践中,应该注意因地制宜,做好具体营林工作。

7 营造侧柏林措施

7.1 整地

侧柏适合在海拔1 000m以下的阳坡、半阳坡,土层较厚或干燥薄土层的低中山上造林,为给幼树生长发育创造好的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要在造林的头年秋季或雨季,将栽植坑整成里稍低于外面的反坡梯田,或穴状(深30cm、径30cm~50cm的圆或方坑),或鱼鳞坑(深50cm~60cm),或者是水平沟(沿等高线挖横断面呈梯形的沟),除去地面杂草,收集表面熟化土壤,回填到坑内,并要施有机肥,提高其蓄水保墒、保持水土的能力,便于造林工作的开展。

7.2 选苗植苗

为提高造林质量和成活率,最好在春、秋两季乘墒栽植,选择2.0a~3.0a生壮苗,通常每年7月中旬-8月中旬是侧柏造林的最好时机,即在雨季造林前2.0d,把圃地灌透水,一边起苗一边深栽,然后覆土压实,再浇透水。最后给树盘覆盖茅草,这样能有效延缓水分蒸发。如栽植1.0m~1.50m高的大苗木,必须带土坨,以保持根部水分不会造成萎蔫死亡。

7.3 造林密度

为尽早改变低温干旱条件下的林分状况,使造林地早日形成郁闭,对侧柏进行合理密植是非常重要的。据研究,侧柏纯林造林株行距为1.0m×1.50m,在立地条件稍好的林地1.70m×2.50m,达到每公顷1 500株~3 000株为宜。油松、侧柏混交林不仅利于林木郁闭,促进生长,提高生产力,增加经济收入,还可充分利用土地,提高生态功能、恢复土壤肥力。如果侧柏与刺槐混交还能发挥其固氮作用,同时能为侧柏创造侧方庇阴的良好条件,收到抗低温效果。

7.4 抚育管理

对侧柏幼林抚育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对新植幼林第一年要松土、除草3次,2.0a~5.0a以后每年必须除草2次,直至幼苗生长高于杂草才能停止除草。对林地加强管理,要适时修剪,尤其是对侧枝的修剪以确定树形。修剪工作从造林5年以后开始,以后每3年修剪1次。另外,对病虫害防治也必须抓紧,可以采取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也可以引进天敌,以天敌治虫。

[1]兰功玉,穆思羽.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3(16):55.

[2]程利玲,王娅利.绥德县侧柏容器袋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2):150-153.

[3]吴海.侧柏地理种源变异规律及优良种源选择[D].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0.

S791.38

C

1005-4707(2015)03-023-02

10.3969/j.issn.1005-4707.2015.06.010

殷爱萍(1979-),女,2005年北京林业大学毕业,现任太原市国有林场工程师。

2015-04-20;

2015-05-20。

猜你喜欢
侧柏荒山成活率
侧柏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把荒山打造成4A景区
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饲养管理要点
伏羲庙,侧柏
荒山的“根”——“牛玉琴”式的老人齐军祥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缪带弟:姐妹齐心 荒山生金
冬日清晨
提高果树成活率的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