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5-04-05 02:41王宏剑
山西林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园林植物动物园园林

王宏剑

(太原动物园,山西太原 030009)

动物园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王宏剑

(太原动物园,山西太原 030009)

动物园的多数动物笼舍和动物散放区都分布于园林绿地之中,给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介绍了动物园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动物园;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动物园作为城市专类公园,是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动物饲养展览和为游人提供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长期以来,动物园因其大多数动物笼舍和动物散放区都散布于园林绿地中的特殊环境条件,给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如何正确地进行植物病虫害防治,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的绿化美化作用,做到既保证园林植物不受病虫侵害,又对动物的影响最小化,为游客营造优美的游览环境,是动物园植物保护工作者探索的重要课题。

1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概念

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在种苗、球根、鲜切花和成株的贮藏及运输过程中,由于遭到致病因素的侵害,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的影响,致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显著阻碍,正常的生理程序受到干扰,细胞组织和器官遭到破坏,导致园林植物叶、花、果等器官变色、畸形和腐烂,植株生长不良,品质变坏,产量下降,甚至死亡,严重影响观赏价值和园林景观的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虫害。

2 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原因

2.1 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和不合理易导致病虫害发生

在园林绿地建设中,为了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观效果,人们常常将乔灌木、花、草、地被植物等巧妙地配植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特的园林生态环境。但是,正是这种多样性的植物配置,有时忽略了植物间“相生相克”关系,会给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和交互感染,提供有利的条件。

2.2 园林植物出圃前栽培方式不同、品种交换频繁,易导致病虫害发生

园林植物在种植前的培育有露地栽培、温室栽培、盆栽、水体栽培等多种方式。苗圃经营者为了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苗圃管理人员常年在这些栽培基质上频繁更换栽植多种苗木品种,由于受自身检验检疫条件限制,给各种病虫害的传播、蔓延提供了渠道,容易滋生病虫害的发生,致使有些植物品种在栽植之前本身就已经携带了病虫害。

2.3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当,易造成新的病虫害疫情发生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一些有特殊价值的珍贵树种,当其受到病虫危害后,人们往往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救治,大多数情况下化学防治方法能够达到短时间内效果显著的目的,但是有些农药不仅能杀死病虫害,而且会污损花木,影响美观,甚至对周围环境和游人身心健康带来危害。在杀死病虫的同时,造成大量的有益生物和天敌生物的死亡。另一方面,长期使用化学药剂防治,会提高有害生物的抗药性,久而久之会出现用药不管用的情况。因此,不当的防治措施也会造成新的病虫害疫情的发生。

2.4 园林植物生长立地条件差,易导致病虫害发生

现代园林景观中,不论是公园、街头绿地、风景名胜区还是居住区绿地,园林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复杂,通风透光性差和密集的灯光引诱,一些生物种群平衡关系常被打乱,造成病虫害的高密度发生。一些行道树往往会受到地下管线等城市配套设施的影响,有些还要受到空中电线、交通设施的影响,使其生长不良,土壤贫瘠,汽车尾气和工厂排出的有毒气体和废水等也会对周边的植物造成直接伤害,造成许多侵染性病害的发生。

2.5 园林植物易发生病虫害的其他情况

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外来物种入侵、植物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检验检疫及监测预报系统缺失,都容易导致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

3 动物园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特殊性

3.1 动物园内环境优美,植物配置丰富

由于动物园动物品种和数量繁多,病虫害易发季节又大都是游园旺季,游客相对集中,这就导致不能在园内喷洒农药,即使喷洒农药也要控制浓度,防止动物和游客中毒,致使病虫害防治工作受到限制。3.2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以农药为主,实际工作中,对一些害虫特别是鳞翅目幼虫能起到较好的杀灭效果,但是这些药剂在消灭害虫的同时也杀伤了大量的天敌和益鸟,甚至破坏了虫害天敌的栖息场所,容易引起病虫害的抗药性和农药残留,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不提倡在动物园植保工作中使用化学农药,若非用不可,则建议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或新型生物农药为宜。此外,动物粪便、汗液等排泄物和分泌物以及自身气味本身会对园林植物造成直接伤害,而且还会滋生或招引许多园林害虫。但是作为动物园,又不能完全切断这种源头,给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4 动物园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1 对园林植物病虫害危害认识不足,防治资金不足

很多动物园的管理者认为,动物园的主业应该是动物的饲养管理、展览及疾病预防与治疗,忽略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科研及防治上,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及人力、物力的保障。

4.2 植物保护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

动物园的园林专业技术人员平时从事的大都是常规性的园林工作,缺乏专业的植保人才。在植保常识、病虫害识别、对症用药、用药剂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管理上常常不到位,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各种病虫害时有发生。

4.3 没有形成健全的植保网络及监测预报系统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贯穿于植物培育、运输、栽植、养护管理等各个环节中,需要各个环节都加强管理、预防治疗,才能真正意义上取得实效。动物园缺少专业人员及设施器具进行监测预报,只能依靠植保站等部门进行技术指导,因此,不能及时有效地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5 动物园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5.1 做好植物检验检疫工作

对引进动物园的苗木,均需取得检验检疫部门的许可,严把入口关,对发现病虫害的苗木绝不允许入园,防止病虫害的扩大与蔓延。

5.2 采用园林技术措施,科学规划、合理配置、高质量施工、高标准养护,使植物生长健壮,提高植物抗病虫害能力

①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植物间“相生相克”关系,如桧柏和梨混植时容易诱发梨锈病,应该避免。对病虫害发生的趋势进行长远预测,合理规划和配置植物;②施工阶段,要选择品种优良、长势健壮的苗木,严格按照标准和操作规程施工;③养护阶段,要加强水肥管理、合理修剪、及时中耕除草,并要强化冬季管理,提高植物抗性,避免发生大规模疫情。

5.3 运用生物技术进行综合防治

动物园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一个难题,因动物园部分雉鸡类、鸟类及食草动物都散放在散养区,这些动物大都以植物种子、草及虫子等为食,发生病虫害时,应当运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病和昆虫不育性的运用等手段,进行生物综合防治。目前,用于生物防治的生物大致有3大类:一是捕食性生物,如蜘蛛、瓢虫、青蛙、蟾蜍及许多食虫益鸟等;二是寄生性生物,如寄生蜂、寄生蝇等;三是病原微生物,如苏芸金杆菌等。实践中,一些生物防治办法已经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如用周氏齿小蜂可以有效防治美国白蛾,用红环瓢虫防治草履蚧,用苏芸金杆菌防治落叶松叶蜂、舞毒蛾等。另外,可以结合生物农药进行防治,生物农药在虫害防治过程中能有效保护天敌,对人畜危害小,对环境污染小,在现代园林植保工作中被广泛应用。

S763

C

1005-4707(2015)03-039-02

10.3969/j.issn.1005-4707.2015.06.017

王宏剑(1981-),男,2005年山西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太原动物园园林工程师。

2015-04-20;

2015-05-10。

猜你喜欢
园林植物动物园园林
住在动物园里的“闪电”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清代园林初探
摆摊后,一个喷嚏两个亿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你的新年flag是什么?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