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地区靖远松叶蜂监测与防治

2015-04-05 02:41茹意
山西林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烟雾弹靖远叶蜂

茹意

(太原市国有林场,山西太原 030003)

太原地区靖远松叶蜂监测与防治

茹意

(太原市国有林场,山西太原 030003)

靖远松叶蜂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入侵太原市,曾对市国有林场北石崖工区等数万亩油松林和白皮松林造成侵害。介绍了靖远松叶蜂的生物学特性、发生预测方法和治理对策。

靖远松叶蜂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入侵太原市以来,曾对市国有林场北石崖工区等数万亩油松林和白皮松林区造成侵害。2004年开始,市国有林场逐渐总结出一套符合太原地区当地治理情况的规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5年太原市国有林场防治叶蜂重虫灾区面积1 122hm2,2006年8月减少到616hm2,2008年为200hm2,2009年为67hm2,2010年开始转为对中度或轻度虫灾区的治理,总防治面积实现了逐年递减。针对太原地区主要乡土树种油松的专类虫害,分析总结太原市国有林场十余年的防治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形态特征及危害特点

1.1 形态特征

靖远松叶蜂属于膜翅目松叶蜂科,成虫雌性大、雄性小。有3对胸足,复眼,两对翅。体长12mm~ 7.0mm,翅展25mm~17mm,除前胸背板黄色外,通体黑色。卵肾形,长约1.50mm,经白色转淡黄色。幼虫8龄,体长3.30mm~2.70mm,灰绿色。茧圆筒形,粗丝状,长11mm左右,经白色转变为黄褐色。茧内蛹体长约10mm。

1.2 发生发展过程

靖远松叶蜂在太原地区每年发生1代,种群雌多雄少近1/2性比,有孤雌生殖现象,且单性生殖与双性生殖成活比例相当。茧在地被物下越冬,第二年5月化蛹,成虫羽化即可交配,每雌产卵100粒~200粒,6月成虫与蛹相伴出现并开始孵化,11月成熟幼虫坠地爬行择地结茧。

1.3 传播途径及危害特点

靖远松叶蜂是危害油松的暴发性食叶害虫,幼虫蠕动爬行,喜在林缘或树梢上群居集中危害,食完一枝后再集体转移,严重时整株松树针叶可被全部吃光,状似火烧。成虫可飞行,更具侵染性,雄虫飞翔能力强于雌性,最远单次飞行可达百米。太原地区虫害的发生与地形地势、林分形态关系紧密,表现为阳坡重于阴坡,纯林重于混交林,疏林重于密林。

2 虫情监测

太原市国有林场一般通过性信息素、人工巡查和物候预测等方法进行虫情调查,包括蛹期和幼虫期调查。蛹期于每年4月底前进行,目标为树冠投影区内土壤中越冬虫茧或蛹的密度;幼虫期在8月~9月间进行,目标为虫口密度和被害株等。

2.1 性信息素监测

性信息素调查具有精度高,人力强度低的优点。取目测发生地作为诱捕点,间距每公里设立1个诱捕点,每个诱捕点悬挂3个呈三角形排列的间距为30m的诱捕器。每个诱捕器加入1.0lm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2s,3r,7r)-3,7-二甲基-2-十三碳醇丙酸脂,每15d查看1次并予以记录。

2.2 人工巡查

在虫害发生区内,针对不同林分、地形设立样本,要兼顾完整性和均匀性,同型样本抽取3块左右,每块不少于0.20hm2。在样地内采用平行逐行扫描的抽样方法,随机选取植株予以查看和记录。

2.3 物候预测

太原为盆地地形,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平均海拔约800m,年平均降水量462mm,年平均气温9.6℃。全年1月-2月最冷,平均气温6.9℃;7月-8月最热,平均气温24.1℃。温度对当年及次年虫害规模起主要作用:结茧阶段,温度与结茧量成正比;幼虫阶段,温度与成活率成反比。如果11月遇到较高的气温则有利于幼虫结茧,将为来年的种群爆发提供基础。

3 虫害防治措施

3.1 绿色防治

3.1.1 营林措施

一是实施封山育林,严格控制砍伐;二是着重培植混交林、复层林,改善林分组成结构;三是及时抚育,促进林分提早郁闭;四是搞好林地卫生,及时处理地被杂物,尤其是深秋及冬季。

3.1.2 人工防治

在夏秋两季的7月-10月间,针对靖远松叶蜂幼虫群集性强和惰性强的特点,剪除有虫、卵枝条并集中烧毁处理。冬季,针对成熟幼虫喜欢在深6.0cm~ 8.0cm地被物下做茧越冬的生物特性,期间采取挖除虫茧的方法进行防治。

3.1.3 天敌防治

靖远松叶蜂虫害发生发展过程中,各虫态天敌种类较多,如幼虫期有山雀、猎蝽和蜘蛛,茧期有金头螯寄蝇、黄毛金小蜂等。整体看,捕食性天敌有大山雀华北亚种,微寄生天敌有NPV病毒和白僵菌。其中白僵菌针对低龄幼虫,采用飞机或人工施喷,用量为含孢量100亿/ml,每公顷2.50kg。林场范围虫害的自然天敌主要是山雀,但在具体防治时,仍需生物制剂作为必要的补充。在实际防治工作中,发生地还要根据本地的天敌生存条件予以针对性地保护。

3.1.4 苦参碱的施用

苦参碱烟剂及烟雾弹是太原市林场防治害虫的主要生物型制剂,在过去10年的防治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2005年7月-8月间,该林场石千峰工区针对防治面积828hm2,用去苦参碱烟剂95箱又8瓶、烟雾弹42箱。12月初验收,共抽查株数326株,其中有虫株数9株,有虫株率为2.80%,验收合格。同期,郑家庄工区250hm2的防治面积,用去苦参碱烟剂30箱、苦参碱烟雾弹135箱,验收时有虫株率为4.30%,验收合格。2009年,该林场叶蜂危害面积934hm2(其中重度67hm2),8月-10月间使用苦参碱烟雾弹1.0t,10月下旬调查,有虫株率为5.0%,验收合格。

苦参碱农药为苦参提取物,纯生物制剂,无残留、无公害、降解快,对人畜低毒。烟剂或烟雾弹释放后,药剂能够在高温下升华,与烟雾形成高分散系,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不沉降,透过性和包裹性好,且不需耗费水和别的原材料,省时省材,施药3.0d后死亡率达到高峰,5.0d后还有虫死亡,可广泛用于松毛虫、茶毛虫等害虫防治,是预防害虫常用药。由于靖远松叶蜂体外有鞘,一般喷药方法很难接触到虫体,根据这一特点,烟雾防治是最适宜的。

投放一般选在清晨和傍晚,因为此时林间气流相对稳定,有利于药雾的悬浮和覆盖。此外,风速在0.30m/s时,放烟最为适宜,超过1.50m/s时,应停止放烟;同时注意风向,但若考虑安全因素,则要从下风头开始,逐渐上移,以便于疏散林中人员。放烟的地点也应选在林边内10m处而非林外,规避外界因风向不稳所形成的浪费。用量为每公顷15kg。再者,就是要注意消防安全,放烟点四周3.0m内要清除干净杂草枯枝,且要对烟剂固定,以便流动形成火灾。

3.2 化学药剂防治

化学药剂的使用是有条件的,并且是少量的。如发生大面积连片虫害、危害较为严重时,可采用飞机或人工喷雾的方法,施加少量菊酯类和灭幼脲类制剂,其中灭幼脲类制剂持续效果较好一些。用药量为每公顷25%灭幼脲Ⅰ号200g,或25%灭幼脲Ⅲ700g,对低龄幼虫防治效果可达80%。如配合功夫乳油和尿素,效果会更好一些,用药量为每公顷施加25%灭幼脲Ⅲ600g、2.50%功夫乳油100g和尿素700g。虽然利用农药防治效果明显、速效,但仍应尽可能地少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张云,叶万辉,李跃林.靖远松叶蜂的生物学特性[J].吉首大学学报,2003,24(3):56-60.

[2]张云,张真,王鸿斌.气候因子对靖远松叶蜂暴发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12(5):660-664.

S763.43

C

1005-4707(2015)03-041-02

10.3969/j.issn.1005-4707.2015.06.018

茹意(1987-),女,2010年北京林业大学毕业,现任太原市国有林场助理工程师。

2015-04-07;

2015-05-20。

【摘要】太原地区;靖远松叶蜂;监测;防治

猜你喜欢
烟雾弹靖远叶蜂
靖远松叶蜂防治技术探讨
特朗普放出推迟大选“烟雾弹”
靖远羊羔肉:华夏饮食中的一朵奇葩
一种新型的二次爆炸可控型烟雾弹设计
沂源县飞机施药防治松阿扁叶蜂技术研究
麦叶蜂的破绽
攀岩
中考命题作文审题“烟雾弹”浅说
“靖远羊羔肉”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威宁县危害松树叶蜂种类及分布地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