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水泥产业市场特性及其内在逻辑——关于产业发展中几个现实问题的冷思考

2015-04-05 06:04吕占斌
散装水泥 2015年5期
关键词:水泥企业

按照预定策划,《新常态下水泥产业市场特性及其内在逻辑》系列的开篇,本想先谈一谈“水泥市场的季节性”,但面对水泥产业现实的严峻态势,再加上浏览网上的有关文章之后,脑子里又涌出了一大堆的想法,曾设想着把这些想法归纳起来用作该系列的收官,或许会显得更顺理成章一些。

可一转念,鉴于《散装水泥》杂志双月刊,那样一来,岂不又事后诸葛、时过境迁了!于是,故将这些想法稍作些简单的疏理及冷思考,归纳成水泥产业面临的几个现实问题,以《新常态下水泥产业市场特性及其内在逻辑》系列的第一封信函,与大家见面。

这几个现实问题与新常态下水泥产业市场特性及其内在逻辑有多大的关系呀?相信各位老板们随着浏览本系列后续博文,参透水泥产业市场特性及其内在逻辑,再反思水泥产业现实的市场现象,一定能感到其间关系的藤蔓勾连是多么的错综复杂。肯定地讲,目前水泥产业所面对的一切,不过是在新常态背景下,水泥产业市场的季节性、区域性等特性机制作用的结果。万变不离其宗,虽说外部环境变了,产业进化了,但水泥产业市场特性及运行的内在逻辑并没有变,只不过是由于产业主体的种种应对行为,其市场机制及运作形式已非同以往,“换脸”了!

民间流布甚久的一句俚语:买卖脑瓜是活的!可见,在社会群体中最善于应变的莫过于企业家们,总会针对市场中哪怕是再细微的变化拿出应对之策,我一点也不怀疑水泥业界人士的善变能力!

往日里,很少听到一向任性的水泥业界大佬们,嘴边上挂着要理性认识市场的呼声,而近日来此种声调开始此起彼伏,君不见,水泥协会孔秘书长也指点江山般地抛出了“新常态下更需要水泥企业家对市场的理性思考”的高论,没有理性哪有健康发展呀!于是乎,水泥产业界狂热的沸腾之水,开始被接二连三泼下来的理性的凉水暂时降温,当然人们眼里依然看到了另一面——那囤积多年的干柴依旧在锅底噼噼啪啪燃烧着,薪在燃,水怎凉!

利益诉求的不同影响了水泥业界大中小企业对理性思考的态度,各自怀揣着小九九,所以高喊理性认识市场的意图也就各有不同,肯定掺杂着商家博弈策略性成分,有的甚至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让别人多些理性冷下来,而自己却照旧我行我素热得很哪!

不管怎么说,理性思考这四个字,终于在产业发展受阻的压力下,被请到了台面上来,热度渐渐消失,冷静反思过去。当下,异口同声地讲理性思考,说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产业内非理性思维泛滥成灾,二者之间有没有判定区别的尺度呢?当然还是有的,一看是否只从感观或直接的经验出发,而不去考量那些眼下看不见的东西;二看是否只从眼前或短期的算计出发,而不去考量明天可能发生的长远的事情;三看是否只从自己或小我的利益出发,而不去考量他人或整体的利益,更不考虑自己与社会、自然、世界整体的关系。借用德鲁克那句经典话语来诠释理性思考,就是为了“做对事情”,在这位管理大师看来“做对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做对事情”是确保战略选择正确,“把事情做对”是策略和操作对路。

第一个需要理性思考的问题:房地产市场泡沫、去库存、空置率及鬼城——2 4.8亿吨水泥能挤出多少“啤酒博弈”的泡沫?企业老板们怎样理性看待水泥产量连创新高,在雾里看花导致今日困局的反思中,关键是怎样调整预判市场的站立点。

估计把这个小标题刚刚亮出来,话音未落,就一定会有业界人士抢先说:版主你是不是想谈水泥需求峰值呀,记得去年的博文中不是已经有了比较详尽的解析,难道又要老调重弹吗?再有当前业界流行着一种乐观说法——水泥需求“平台期”,这种基于城市化率增长及政府投资拉动政策效应而得出的判断,让业界七上八下悬着的心刚刚踏实了许多,大家没有一个不想紧紧抓住“平台期”这根救命稻草呀!

假设这个“平台期”的预期如约而至了,可问题又来了,盼望中的“平台期”能在多高的水泥消费需求上做平台,是不是以2014年24.8亿吨水泥为基点呀?再有“平台期”能够维持多久,真像预测的那样有10年左右的好时光吗?总之,不管有没有“平台期”以及“平台期”长与短,都与2014年24.8亿吨水泥这个让人们骄傲一把的数据,扯上了不大不小的关系。

其实,本文并不是再谈水泥需求峰值的多与少,也不是辨析统计数据的口径与猫腻,而是直戳2014年中国水泥产量24.8亿吨中的泡沫,撕破罩在水泥产业上空似明似暗的那层薄雾,让老板们看清楚水泥市场需求的真面目,连续多年拼命吹起的水泥产量记录的传奇泡泡,最终在破裂之时都变成了些什么东西?

只有当泡沫破裂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泡沫的存在及祸害。记得去年的美国《华盛顿邮报》,曾刊出了一篇寥寥数语的报道,中国在3年时间内用掉的水泥总量,超过美国在整个20世纪的全部用量;美国在这个世纪的水泥消费总量大约有44亿吨,而中国在2011、2012、2013这三年,就消费了大约64亿吨水泥。在中国宏观经济减速、水泥产能全面过剩之际发此报道,其用意值得思量,除了感叹中国经济体量巨大带来的水泥消费奇迹,也暗示其泡沫之大令人吃惊,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

是谁制造了泡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身处泡沫之中的投资者疯狂的热情和不切实际的预期。古典经济学奥地利学派早就一针见血地揭露了泡沫的本质及危害——泡沫把本应该投入到更有助于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幸福的资源,却配置到了短期可以带来投机收益,但长期没有价值的领域,因此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好在水泥市场泡沫不像宏观经济和金融领域的泡沫那样无形诡秘,也不像牛奶、果蔬等农产品那样被丢弃在荒野沟渠,而是化作了栉次鳞比的硬梆梆的建筑工程项目,明晃晃地摆在那里无处遁形,成为了刺眼的但能搅动人们理性思绪的新地标。

今天的水泥企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局——市场连续数月呈现负增长态势,价格再次走低,就连经济活跃地区也无一幸免,几乎所有企业利润无一例外的大滑坡;这本来就是一种市场自我抑制泡沫的均衡与回归,也是对“疯狂的热情和不切实际的预期”的报复。

因为版主深知,最能对企业老板们产生诱惑力的、让血脉贲张红了眼的,是那张被任性放大的市场需求空间的“馅饼”,反之,最能促使企业老板们冷思考防误判的,也是那张萎缩的素馅无油的市场需求空间的“画饼”。让老板们重新找到理性审视市场的站立点,让商业眼光恢复原有的通透,让思路找回原来的清澈。这是版主揪住2014年24.8亿吨水泥这个数字不放的缘由。

从房地产市场创纪录的“过剩”和库存滞销——晒出24.8亿吨水泥中的水分,水落石出,让你摸到水泥市场实际需求的“石头”而拒绝裸奔!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4年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高达6.21亿平方米,创历史新高,比2010年的1.9亿平方米暴增了2.24倍。在商品房待售面积处于历史高位之时,商品房的供应并没有放慢脚步,有专家测算如果加上全国没卖出去的在建商品房,将达到惊人的80亿平方米左右,预测要想消化掉这些库存至少需要两年多的时间。《中国城镇住房空置率及住房市场发展趋势2014报告》显示,目前,城镇地区家庭自有空置住房为4898万套,待售商品住宅约为350万套,总供给为5248万套住房。即使不计算“十二五”期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供给,现有的存量住房已可满足现实住房需求。

具有风向标意义的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截止2014年12月末,商品住宅可售面积达近5年最高水平,月均成交量同比下降16%,而供应量同比大幅增长28%,销供比由2013年的1.2大幅下降至2014年的0.8,也是近5年最低水平;上海可售面积(不含保障房)突破1300万平方米,广州库存量足够消化27个月。

对全国房地产待售面积数据,权威部门一向讳莫如深。非官方信息的数据——80亿平方米商品房待售面积,当然是2011年以来的三四年间大干快上的结果。面对80亿平方米这个有些吓人的数字,那些早已对行业数据核算烂熟于心的老板们,脑袋瓜里早就跳出了需要耗费水泥实物量的计算结果,肯定是一个令业界吃惊但又心照不宣的结果;如再进一步,以住宅单位消耗水泥处于中游的北京为例,可装修入住的普通住宅每平方米平均消耗0.23吨水泥,水泥吨单价350元均摊水泥成本大约80元/平方米计算,那么,80亿平方米(未扣除年消费刚需面积和保障房面积)得使用多少万吨水泥,应该折算出多少无效需求的实物量与销售额?大约在24.8亿吨水泥中占有多大的比重?又为近万亿的年水泥销售收入指标虚增了多大一块?如此简单的算题,无需别人多嘴了!

从空置率资源浪费及“鬼城”频现——晒出24.8亿吨水泥中的水分,水落石出,让你摸到水泥市场实际需求的“石头”而拒绝裸奔!

对于空置率的争议,恐怕比房产实际库存大小的分歧还要大!但不管怎么说,空置率及“鬼城”倒是比库存滞销现象更能揭示住房存量远高于需求量的真相。直捅马蜂窝的还是那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报告,2013年,我国城镇住宅市场的整体空置率达到22.4%,比2011年上升了1.8个百分点,占用了4.2万亿的银行房贷,降低了金融市场的效率;空置住房资产占中国城镇家庭资产的11.8%,已造成大量资源浪费;2013年全国城镇空置房为4898万套,平均五户至少即有一空,自有住房近1/4处于空置状态,已高于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我国经济适用房的总空置率达到了23.3%。

人们把空置房产泡沫的终极产物称之为“鬼城”,目前已有20多个城市列入“鬼城”名单中,有人预计未来可能会有近50座“鬼城”出现,遍布东中西部地区。

空置率的统计数据似乎成了一件难事,于是五花八门的统计方法应运而生,比如官方的“耗电测定法”,住建部初步统计:中国城市有6800万套私产房,半年之间没有用电量,即电表显示零度电,其中北京市就有380万套,以上数据不包括房地产开发商未交付使用的房子。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曾对全国660个城市进行调查,有高达6540万套住宅电表连续6个月读数为零。民间则采用最原始的笨招——“黑灯计算法”,据此列出了2014年“鬼城”排行榜。此外,遍布全国各地的一大批“晒太阳”的开发区,以及已完成水泥硬化的新街区,年复一年地连轴上演着“空城计”。

房地产投资中的水泥消费约占水泥消费总量的40%,接近了半壁江山。房地产需求变异放大的“啤酒博弈”泡沫,也就意味着水泥制造业泡沫肯定不会小,警示我们24.8亿吨水泥提前透支了市场消费空间。今年,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负增长10.7%,施工面积同比增速较上年减少了近7个百分点。房地产端水泥需求的超预期收缩,对全年水泥需求增长造成巨大冲击,浮在24.8亿吨水泥上的泡沫早晚要被市场无情地挤掉,要么以时间换空间,要么以短痛换长痛,二者必择其一。

背负超过19亿吨水泥熟料产能、超过34亿吨水泥产能(实际产能一般超设计产能10%未计)的沉重包袱,步履瞒珊地进入了水泥行业内普遍期待的市场需求“平台期”,尤其是在基建投资增速下滑、房地产去库存的新常态下,水泥市场到底是会构筑倒U字形平台,还是见顶进入下降通道,一切都显得朦朦胧胧,并不是企业自己说了算。此刻,企业老板们能够做的是把理性判断的站立点选在哪里,如果依旧站在饱含泡沫水分的24.8亿吨的“石头”尖上,翘着脚美滋滋地预想着“平台期”的好日子,一门心思按照原来的预期去谋划布局和应对,一旦踏空之后的结果肯定会非人所愿的!更有必要提醒一句:即便预想中的“平台期”如愿带来,也千万要想到一个现实:欧洲、日本和台湾等步入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和地区,目前水泥市场需求仅为高峰期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英国天才数学家贝叶斯很早就提出的不完全信息的博弈论——贝叶斯信念,它告诉人们的是,市场中的人“知道”的永远具有相对性,可还是明明知道泡沫迟早破灭,却都不想放弃泡沫升腾的快感,过度相信自己在泡沫破裂时能比别人跑得更快。

第二个需要理性思考的问题:不足2/3的产能利用率、5 4条新线投产、价格普跌1/1 0,行业利润滑坡1/2——3 5亿吨水泥产能能否找到符合各方期望值的“纳什均衡”?企业老板们怎样对待市场量价博弈的恶性竞争,在“盲目扩张后遗症”折磨的反思中,关键是怎样修正市场博弈的逻辑路线图。

终于,水泥业界关于产能过剩相对合理的声音日渐微弱下来,这种明显带有“屁股管脑袋”色彩的偏狭说法,已被眼下水泥市场量价齐跌的现状淹没掉了,只有傻乎乎地看着新增产能惯性的强力释放,谁还愿意相信那与现实对不上号的空话,当下最要紧的事情是在残酷的竞争中求生存。

数据显示,2014年仍有54条新线投产,将新增7030多万吨熟料产能。可见,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状况并无根本改观,2015年水泥市场仍在供过于求的阴霾控制之下,行业景气度来了一个大掉头,一下子由2013年的持续升温转为2014年的快速降温,至今竟然已步入了偏冷状态,就连继续下跌的煤炭价格,也没有给水泥产业帮上什么忙!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文章有如下描述:伴随经济下行,中国的“水泥地带”陷入衰退;在遍布工业的石家庄郊区,向中国的“水泥地带”一眼望去,能看到二三十家水泥厂,仍在运转的只有区区两家,其他的都已关闭。此时,用刘易斯(c.s.Lewis)的一句格言来解释从制造过剩到深受其害的过程,可能再深刻不过了:“通往地狱的最安全的途径,便是那条平稳而缓慢的道路——缓缓的斜坡,没有任何的急转弯,也没有任何的路标和路牌。”

或许是迫于市场的压力,或许感受到了会有更大的冲击即将到来,曾对产能过剩三缄其口的大型水泥企业集团,也有些按捺不住情绪了,率先呼吁行业“理性对待现状”;同时也听到更多的业内专家们的忠告:水泥产能过剩达到30%,别说水泥窑的最佳设计的额定工况,理论上水泥窑平均也只能吃个七分饱,已经临近盈亏平衡点,生产运行普遍处于非健康状态;行业协会更是看到了产能过剩这只“老虎”已经跳出了笼子,张口亮爪大发淫威。目前,水泥市场遭遇到量价齐跌的困境,不过是这只“吊睛白额大虫”的猛扑、撕咬、尾剪这三招中拿出的一招而已,所引发的水泥行业震荡就已经够喝一壶的了,如果再由此引发市场价格大战,遍地狼烟,肯定会使得本来就陷入低谷的水泥产业又雪上加霜,怎么得了哇!于是乎,出面高调喊话要求行业承认产能严重过剩这个客观事实,大声疾呼老板们要理性思考,联手遏制市场价格走低与效益滑坡,关键词还是那两个字:理性。

怎样做才算理性?产业内主体尤其是企业老板们怎样才能做到理性思考?简单地讲“降价不能扩大需求、无法消化产能过剩”,能得到有着不同利益关切的大中小型水泥企业接受和认同吗?企业老板们应该如何修正市场博弈的逻辑路线图?

人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今天可能发生的价格战与前几年一直未停歇的价格战相比,大背景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是市场供求关系上大不同。今天可能发生的价格战的背景是市场供大于求,原本预期中很大的市场“蛋糕”,除了要挤掉泡沫,其市场需求本身也在市场萎缩变小;而前几年一直未停歇的价格战则是以市场求大于供为背景,一边是实际市场需求在增加,企业心理预期在放大,尽情地享受着疯狂扩张的快感。二是产能利用效率上大不同。今天可能发生的价格战的背景是产能严重过剩,且所有企业又都是在技术同水平、产品同质化的一个层面上,拼着命地为多余产能寻找市场出口,抢一口是一口,多生产一天算一天,反正不抢白不抢;而前几年一直未停歇的价格战则还处在产能利用率相对合理阶段,新增项目又处于建设期之中,企业的产量只能通过扩大原有产能超负荷运行来实现,所以总是有个限度,不可能无限增产。三是企业竞争目标上大不同。今天可能发生的价格战的背景是企业主体追求投资达产回报,总不能刚建成就下马、只开花不结果吧,反正也不能完全达产,亏就亏呗,何况还肩负着抢占区域市场完成全面布局的使命呢!而前几年一直未停歇的价格战,则是单纯为了瓜分市场份额,必然顾及到成本及盈亏平衡,企业自然而然地有了利润盈亏上的约束。四是企业老板竞争心态上大不同。今天可能发生的价格战的背景是企业填不饱肚子,如同饿狼扑食,绞尽脑汁为了多吃一口度日,你死我活呀!而前几年一直未停歇的价格战,是在市场管够吃饱喝足的情景下,争相挑着肥肉抢,为了自己比别人更强大。如今企业老板们的博弈心理更加复杂了,多年来明争暗斗积累的招数更老辣了,各家都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练就了一手独门绝技,所以说,嘴上谈理性容易而做起来难,行业协会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可能有人急于发问:谁将是眼下价格战的挑事者、主战派呢?在前几年一直未停歇的价格战中,多数中小水泥企业往往是主动的,他们蹦着脚向眼前的巨无霸企业叫板——你不是来抢占我的市场地盘吗,那我们就打降价阻击战——来对付外来市场“入侵者”;朋友来了有好酒,“入侵者”来了有猎枪!

不妨让自己的记忆回旋,那个时候大企业反对价格战叫唤的最欢,因为价格战对新项目建设、新市场开发有害无益;风水轮流转,今天的市场情形却倒过来了,大企业集团对可能挑起的价格战威胁却一反常态,不再像以往那样在大庭广众下抓住机会就大呼小叫,表现出了一派大将风度的沉稳和冷静;这并不是什么么理性不理性的,而是大企业集团把握了可能发生的价格战的主动权,甚至会利用资本、规模、成本及影响力等优势主动挑起局部的价格战,目的是把区域目标企业一步步逼到悬崖边上,在价格低谷的态势下更有利推进兼并整合,为提高集中度铺平道路;为此,大企业集团又何惧价格战烽火连天呀,甚至会为降价的火种能引发火烧连营窃喜呢!

在新常态的机制作用下,大中小企业们对于产能过剩及其价格大战的立场发生了变化,中小企业挑起价格战的冲动已大大减弱,充其量做出一些招架性的防备动作,因为在成本及实力上远不及大企业,仅剩下了物流成本限制外地产品进入的一点点优势;相反大企业集团倒对降价利器情有独钟,当做集中度目标下控制市场的一种手段,实力及成本优势成了降价的砝码。如此看来,业界担忧的价格战会不会烽烟再起,有没有全面爆发的可能性,还真是个未知数,反正市场价格已经走出了不令人待见的熊样了。

读到一则资料,国外著名经济学家回答媒体提问:对中国产能过剩解决之道?竟然是“没有什么办法”,言外之意暗示只能靠市场之手了。当然,并不会像西方成熟市场那样齐啦咔嚓来一个快刀斩乱麻,很可能又是中国特色的“钝刀子割肉”,江湖之上还是躲不过一场漫长的优胜劣汰的煎熬。为什么呀?那就要先弄清楚一个问题——我国水泥产能过剩与西方发达国家曾经遭遇的水泥产能过剩,最典型的区别表现在那里?

依版主看来,最大的区别在于国情及其退出机制上;与国外的情况完全不同,我国水泥项目占有的土地资源是国有的,停摆的水泥项目如果没有新的项目顶替,可能会陷入死马难医的困境中,不知道拖延到驴年马月了;当然,企业投资者们从来都不是傻瓜,他们心里边还有自己的小算盘,特别看好土地资源在城市化进程中高收益的增值率,在投资水泥项目时早已盘算好了这条铺满钞票的退路,此处不养爷大不了卖了收钱,反正也有兜底的!

此外,企业手里还有一张王牌——产品补贴,不生产是等死,生产降价销出去还有补贴,只要脑子没进水的都会这样干!点破这些“猫腻”,让人们近距离看清助长水泥产能投资非理性疯狂的因素,同时也反映出水泥过剩产能退出之难,大中小型企业挑起价格大战的本钱犹存,手里可打之牌还不算少,不到灯灭油干绝不会罢休。

理性思考是建立在逻辑性反思基础之上的。水泥市场需求放大总是有条件的,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的机会不多了,那么,又是什么影响供求关系呢?肯定是产能因素,那蠢蠢欲动的大块头过剩产能。试想35亿吨水泥产能去争夺20亿吨左右、况且呈现萎缩下滑态势的市场,可能会发生怎样的一番情景,谁的心里不是一清二楚哇!如今,老板们头脑中正在展开一场理性成分与非理性因素的大PK,人性的本来面目又一次在市场机制面前上演一出令人伤感的故事。

局中人诸葛文达董事长的一番话,直接道出了水泥市场江湖的实情:“传统企业在市场下行的时候,只能是军阀混战、玉石俱焚。协同破局后,中小水泥企业这些池鱼也要遭殃了。造成这样局面的主要根源在于全国的两家超大型企业,一家在搞协同,一家在拼命生产,大佬的行动没有统一,协同的基本逻辑难以成立。大部分中小企业协同意识很强,无奈势单力薄,起不了作用”。除了压缩淘汰低效产能、不再新增产能的釜底抽薪之举,我们期待找到实现各方预期的纳什均衡!

第三个需要理性思考的问题:水泥产品低附加值同质化的困惑、重资产型铺摊子、产业生产运营效率低下——3 5亿吨水泥产能的“大煎饼”内藏有多少“沉没成本(s u n kc o s t)”覆水难收?企业老板们怎样选择水泥企业发展战略,在“原料供应商一统天下”梦碎的反思中,关键是怎样把手里的“大煎饼”变成“煎饼果子”。

“大煎饼”与“煎饼果子”是怎么回事?版主把水泥企业奉行的平面产能项目规模扩张,比喻为“大煎饼”平摊战略;现今这张山东“煎饼”越摊越大,资产投入包袱越来越重,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同质化的淤泥越搅合越深。既然“大煎饼”已经摊开了,存量资源弃之可惜,倒不如学习天津人在这张“煎饼”中包裹上一个油条加鸡蛋,不就成了一道新的可口美食了!那“煎饼果子”中的“果子+鸡蛋”,就是纵向一体化和高附加值科技元素。开句玩笑话,咱没有“果子+鸡蛋”,最起码还有一根山东大葱吧,总比干巴巴地嚼大煎饼要好吃得多;企业老板们想一想是不是这个理儿呀!

水泥企业传统重资产型的摊“煎饼”发展模式,久而久之,有两道回避不了的难题肯定会找上门来,一是资产效率上,投资回报收益递减,包袱沉重;还有一点是运营效率上,应收账款周转慢,坏账增多。这两道难题交汇到一起——现金流,在初期或市场增长期间并不成问题,一旦遇到宏观经济调整或市场低谷期便会集中爆发,其险恶程度足以致企业于死地,至少也弄个“半身不遂”。

仅从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上看,中小企业及规模摊子可控性一般高于巨无霸型企业,例如巢东、福建水泥的应收账款账龄极短,回款最为迅速;金圆、塔牌、同力、上峰、华新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高于海螺,表明企业坏账损失少,资产流动快速,企业运营质量高。而中国建材、台泥、亚泥、东吴及狮头水泥应收账款周转率均在4次以下,企业运营质量低下,过多的应收账款造成企业现金短缺,大大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

明智的企业战略目标一定是把盈利摆在首位,如果不强调盈利能力而是一味求大,企业自身有损战略的行为就会自觉不自觉间发生。如今摊“大煎饼”的红利尽收,传统发展规模的瓶颈也就接踵而至,市场又一次考验谁能尽快在这张“大煎饼”上做成“煎饼果子”。“果子”与“鸡蛋”是个啥样子?怎样才能把“果子+鸡蛋”在“煎饼”中卷起来,做到色香味型俱佳呢?不妨请看:

那根金灿灿的“果子”是这样的——实施生态产业链一体化下的精品战略,通过纵向延伸产业链,完成向高附加值产品平台化制造转型。

当然,首选的还是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这不仅仅着眼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同水泥原料有着天然的市场关联,是水泥产品家族延伸繁衍之必需;而是更看重它作为一种最具深加工优势的材料,可以提供更大的工业设计创意空间,打造一个现代型的“互联网+水泥”的平台化制造模式。上游水泥企业延伸进入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产业链,可以使过去依附于建筑施工企业的材料加工业,转变成了现代工业意义上的材料制造业,形成了从材料设计、原材料制备、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生产、运输物流配送到现场安装施工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比如,新拌混凝土是一种模塑材料,可铸造各种形状、尺寸几乎不受限制的成型产品;硬化混凝土不仅具有石质材料的可加工性,还具有表面化学加工性能。新拌混凝土与硬化混凝土品种类别很多,有超高泵送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高强轻骨料混凝土、耐海水混凝土、耐盐蚀混凝土、低强度等级超轻质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低水化热高强混凝土、低水化热大体积混凝土,等等。再有,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增长潜力大。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销售额超过1万亿元,已经超过了水泥原料制造业。有专家预测,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的销售额可能达到水泥制造业的2倍或3倍,即2万亿或3万亿元,为新常态下水泥产业增长增添新动力。发达国家水泥企业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呢?2014年,美国国内水泥产量8050万吨,大约81%的水泥销量流向集团内的预拌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企业,另有9%流向路面建设承包商,4%流向油井和天然气井建设,4%流向建材经销商,2%流向其他用途。

那枚香喷喷的“鸡蛋”是这样的——实施“互联网+水泥”平台上的轻资产型发展战略,通过“实体+虚拟”的企业集群模式,完成向现代产业化的平台经济转型。

一些业界人士不顾国情和水泥市场禀赋特质,把集中度看得太重,简单地拿日本、欧美为标杆,以为搞那么几家或十几家巨无霸企业就可以掌控市场呼风唤雨!产能利用率高了,价格会上去了,产业会健康发展了;先不言这种天真的想法,在现实水泥市场的特性和内在逻辑中能否行得通,即便是行业产业集中度达到70%左右的日本和欧洲,经验证明只有不停歇地推动技术进步、产品开发及商业模式创新,才是水泥产业发展的动力,而不取决于低附加值、同质化的原料产品规模。

一心奉行相对垄断的市场策略、力图打造巨无霸水泥企业的大集团,即便财大气粗不差钱,也必然遭遇水泥市场特性及内在逻辑这道坎,正所谓市场法则面前人人平等。大型企业集团选择走轻资产型规模发展的路子,创建实体+虚拟的企业集团,以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鸡蛋”嫁接整合社会优势资源,构建共生共荣的产业集群;只有这样,既不影响做大做强企业规模目标的实现,又能摆脱传统企业组织“大煎饼”超大后,可能受累于资产包袱重、运行效率低的困扰;此外,还要说句悄悄话提个醒:除了水泥消费市场规模日渐萎缩之外,还有那支撑摊“大煎饼”的补贴红利能够永远持续下去吗?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流行的衣服永远比人们能穿破的衣服要多。我们不必担心做“煎饼果子”是否会影响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那根金灿灿的“果子”一下子可以把“煎饼”摊大几倍,如果水泥产业形成了3万亿的市场规模,你说够不够大呀!更不必忧虑“鸡蛋”稀拉吧唧、营养有限,可是它却有着强大的粘合力,能以高附加值、轻资产把“煎饼”与“果子”结合的更紧密牢靠,释放产业新活力。

第四个需要理性思考的问题:水泥产业先天不足的局限,“气尘噪矿”四大生态厉鬼、“限排增税技改”的三大环保成本压力——占比1 8%的水泥碳排放在“智猪博弈”中出路何在?企业老板们怎样对待“多重叠加期”的压力来袭,在“等不起、躲不过、挺不住”的反思中,关键是怎样打造以现代产业为核心的企业竞争力。

不得不又一次提起这个与水泥产业不搭界的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比尔·盖茨。他明确指出,全球水泥行业排放占比是5%,而中国这个数值更庞大到吓人,水泥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社会总排放量18%左右。IT巨子比尔·盖茨如此关心中国水泥产业的污染状况,无疑让地球人在新奇中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

今日之中国水泥产业,尽管平均生产一吨水泥所消耗能源只相当于1950年的1/3,减少了10%以上的碳排放,但这些都无法对比尔·盖茨的问卷加分。如果再晒出与雾霾有关的数据,就更令人吃惊不小,我国水泥工业排放的烟(粉)总量高居工业行业排尘量之首。若按世界最严格排放标准计,我国在只占世界7.1%的陆地面积上排放了60%水泥烟粉尘,而世界其余92.9%的陆地面积上仅排放40%的烟(粉)尘。

从18%与5%之比,再看看7.1%对应60%与92.9%对应40%,如此悬殊的倍数差距,让我们感受到水泥产业在生态环保上的反差有多么大,水泥产业整体素质上的巨大差距依然不小!水泥业界曾经不止一次表达我国水泥制造工艺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讯息,话语间还或多或少流露出领先他人的意思;如此看来,工艺技术上不输人算打了个平手,企业投资又不差钱肯定是胜过他人,那么,为啥在生态环保上追赶的脚步却显得异常的沉重呢?从产业整体上看,在现代产业综合竞争力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低人一档;具体到微观层面上,企业置身于“小猪躺着大猪跑”的“智猪博弈”游戏中,面对中小企业“搭便车”策略,一些大企业索性也采取得过且过的态度,盯着外部压力的脸色行事,推一步挪一步。

原有“智猪博弈”的游戏规则需要改变,怎么改变法?是沿袭过去的单一看某项达不达标、有没有某项资源条件等那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做法:你说——社会责任重要,就看污染达不达标?他说——拥有资源重要,就看有没有矿山?我说——盈创利能力重要,就看企业盈不盈利?继续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无休止的纠缠之中;还是找到与发达国家水泥产业的根本差距,那就是水泥企业现代产业综合竞争力。

好在“智猪博弈”的游戏规则正在发生改变,主旋律正是我们期待的考核水泥企业现代产业综合竞争力。国家及地方政府在推出严苛的环保政策的同时,开始看重全产业链、全生产要素的效率评价,旨在提升水泥企业现代产业综合竞争力,规范现代水泥产业的发展方向,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与节奏。

大约在四年前,版主就提出旨在引导企业转型升级的现代水泥产业综合指标评价,而不是沿袭传统的跟风式的、单一的评价标准,当生态环保压力大时就喊破嗓子“不达标怎么办”,企业成本、利润受到冲击时,又跺着脚吆喝起经济效益“不达标如何”,有如“黑瞎子掰苞米——掰一个丢一个”,实际效果不佳。日前,有专家呼吁建立水泥企业现代产业综合竞争力标志性指标评价体系,包括单位要素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单位工业增加值的污染物排放量、能源消耗总量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利用废弃物替代燃料降低化石燃料使用的替代率,单位熟料带来的企业利润,企业集团资本、产能、资金、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企业创新能力等等。依据水泥企业现代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强弱,决定产能、环保及单体企业在市场中的进退,优胜劣汰,不搞一刀切,也避免一阵风。

水泥企业的现代产业综合竞争力,用最少的生产要素创造最大的社会价值,不管你属于“大猪”“小猪”,首先必须是生态环保和效益良好的“绿色+盈利猪”,将企业的价值主张提升到一个新境界,既不要虚泡涨肚的“大”,也不要运营效率低、不具有产业整合力的“小不点”,而是扶持发展名副其实的水泥产业优强力量。

全面提升水泥企业现代产业综合竞争力,一方面,能够推动企业加大生态环保投入,肩负起社会责任,不是被动应付“等靠看”;另一方面,能够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尤其是敢为人先的原创性创新所带来的高效率、高效益。

猜你喜欢
水泥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通过对水泥管式磨机隔仓板结构改进提高水泥台产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化腐朽为神奇—本土创造—水泥环保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