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2015-04-05 06:20陈宇刚
山东纺织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工学感性服装设计

陈宇刚

(江西服装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1)

浅谈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陈宇刚

(江西服装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1)

文章从感性工学的角度去审视当前的服装设计工作,希望可以通过这两者的结合,使得服装设计可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服装设计;感性工学;服装理念

服装行业历经从以制造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向以需求为基础的发展模式过渡的阶段,这充分证明了当前的服装市场是以买方市场为主导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服装设计人员就需要不断地去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充分借助多学科去实现服装设计,将感性工学充分融合到服装设计中去,可以引导服装设计者从感性工学的角度去审视服装设计过程。

1 感性工学的基本概况

1.1 感性工学的含义

所谓感性工学,是指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对于产品进行设计开发,将客户头脑中的意象以服装设计要素的方式展现出来的技术学科[1]。感性工学已经被运用到诸多行业和领域,如纤维产品,手机产品等。对于服装设计行业来讲,积极地将现有的感性工学理论成果运用到设计师感性认识调整和完善上,可使得设计内容更加富于亲和力和文化内涵,体现出服装的舒适性和可观赏性。

1.2 感性工学运用到服装设计环节的必要性

将感性工学运用到服装设计环节中去,能够使得服装展现出消费者的心理,生理需求,是服装人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实现感性工学和服装设计之间的融合,能够使得服装产品更加丰富多样,是实现服装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环节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1.3 感性工学服装设计要素

实现感性工学与服装设计之间的融合,主要涉及到以下设计内容:其一,基于心理学和人机学对于客户服装感受予以评估和把握。也就是说服装要以体现不同人的情感为己任,以添加感性色彩的方式更好地融入到主体上去,以最大化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二,尊重消费者感性,对于服装设计特点进行界定。由于消费者的感性是难以以量化的方式去界定的,并且消费者感性会因为外界诸多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在此过程中,服装设计者就需要对于服装的特点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结合消费者的需求去进行设计。其三,基于消费者感受和意象的服装设计要素运用。不同于以往的服装消费,人们仅仅将注意力放在服装的质量和价格上,现阶段人们在选取服装的时候更在乎的是自己的感受和意象是否在服装产品上有所体现,如果服装产品其恰好满足了消费者设计要素的需求,此时就可以构成服装产品的销售过程[2]。

2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服装设计涉及面比较广泛,主要牵涉到服装的造型设计,服装的色彩选择,服装的面料确定以及服装的工艺设计等内容。在实现感性工学与服装设计相互融合的过程中,积极从上述四个角度去进行改善和调整,是至关重要的[3]。具体来讲,将感性工学运用到服装设计过程中去,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积极找到两者之间的切合点,采取多种手段去进行调整和改善。通过对于当前服装设计人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和总结,发现在实现感性工学融入到服装设计环节过程中,可以积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2.1 造型的感性化设计

服装设计过程中,服装的造型是服装的主体框架,是奠定设计风格的基本要素,是体现服装性质和材质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的服装造型,会给予我们不同的感受,当这种感受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是相互吻合的,就证明造型达到了感性设计的要求。因此,服装设计人员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对于消费者的穿着心理积极进行调查和研究,明白造型感性化设计的切入点,由此去开展造型设计,才能保证有的放矢;对于不同的消费者群体,以不同的服装造型来展现其心理或者生理需求,从而实现服装造型风格的独特化发展。

2.2 色彩的感性化设计

服装色彩,也是感性工学融合到服装设计环节的重要枢纽。从服装设计的角度出发,服装的颜色不仅仅能够给人以较强的视觉冲击感,还可以通过各种组合,浅深的方式将消费者的心理表达出来。然而实现色彩感性化设计的过程,还需要高度重视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服装设计者应该高度重视色彩,以保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其二,就要求服装设计能够积极考量色彩的重量感,空间感和冷暖感的心理效应,集合消费的感性需求,选择最佳的服装设计色彩方案。

2.3 面料的感性化设计

面料也是感性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将材质面料分为两个类型:其一,视觉和表面分离而出现的视觉型质感;其二,触摸而出现的触觉型质感。要想使得面料朝着感性化的方向发展,服装设计人员应该洞悉不同面料材质给予不同消费者带来的不同触觉感受和视觉感受,使得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现融合,由此使得面料方案选取越来越感性化。

2.4 工艺的感性化设计

服装工艺是服装外在形态和内在品质相互融合的过程,精湛的工艺,优良的品质,往往可以将服装的精细化设计理念和态度融合进去,这样的服装产品不仅仅质量好,其给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也是相互契合的,往往会促进其购买欲望。应该高度重视服装工艺的感性化设计,积极运用不同的工艺,实现服装理性色彩的提升,以最大化地满足消费者的感性需求。

3 结论

服装的个性化发展,注定了服装设计需要综合考量消费者的需求。而消费者的需求会因为不同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呈现出动态化的状态。为此,作为服装设计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感性工学理念,从全新的角度去审视服装设计工作,由此为实现两者的融合打下夯实的理论基础。相信随着服装设计人员对于消费者市场调查的越发详细,服装设计的工艺、面料、色彩和造型也将朝着感性化的方向发展,由此能够使得服装最大化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1] 张海波.服装情感学[J].针织工业,2010,31(6):67—69.

[2] 李春鹤,刘雁.感性工学及其在服装风格评价中的应用[J].天津纺织科技,2012,(5):89—91.

[3] 董向芳.基于感性工学的女装设计研究与应用[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2.

Application of Sensory Engineering in Fashion Design

ChenYugang

(Jiangxi Institute of Clothing Technology, Nanchang 330201,China)

Fashion design was considered from the point of sensony engineering,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both subject to meet the demands of more and more people in fashion design.

fashion design; kansei engineering; costume ideas

2014-01-28

陈宇刚(1980—),男,江西宜春人,讲师。

TS941.2

A

1009-3028(2015)03-0030-02

猜你喜欢
工学感性服装设计
盐工学人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盐工学人
——沈 妉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盐工学人
——李 琦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服装设计
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