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水生态监测研究与探讨

2015-04-05 19:07朱中竹
山东水利 2015年1期
关键词:济南市

朱中竹,冯 平,谭 璐

(济南市水文局,山东 济南 250013)

济南市水生态监测研究与探讨

朱中竹,冯平,谭璐

(济南市水文局,山东 济南 250013)

【摘要】对济南市水生态监测的思路及目标进行了探讨,并以济南市水生态监测实际为基础,分析济南市水生态监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监测实施的具体保障措施。

【关键词】济南市;水生态监测;水生态文明

水生态监测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环境水因子进行监控、测量、分析、预警等的一个复杂而全面的系统工程,它通过对水文、水力、水质、水生生物等水生态要素的监测和数据收集,分析评价水生态的现状和变化,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提供系统水文水环境资料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1 项目思路及目标

济南市水生态监测立足济南“泉城”特色,针对全市范围内的主要水域,广泛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泉、河流、湖泊、水库、流域及湿地进行包括水文指标、水化学指标、浮游藻类、底栖动植物、鱼类和栖息地等的水文-水质-水生态联合调查、采样与监测。首先,利用香农生物多样性指数对生物多样性及时空特征变化进行分析,其次通过典范对应分析和Levins生态位宽度模型和Pianlca生态位重叠模型找出生态主要驱动因子,最后利用随机森林法对济南市生态进行分区。监测工作从2014年开始,每年的5、7、11月进行三次取样分析,力争通过连续3年的动态分析,全面掌握济南市的水生态状况、生物群落时空演变规律、生态主要驱动因子,并逐季度对济南市水生态进行健康评价,以便及时发现济南市水资源质与量的主导因素和具有重要价值的特有、珍惜濒危物种,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谐水环境的营造,水安全的持续保持,生物多样性的不断延续及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供有力数据支持和科学指导。

2 水生态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1部分监测站网布局不合理

济南市河流多属季节性河流,干旱季节常导致断流、干涸、死水等现象;部分监测站点在选定与建设时未充分考虑河段取水口和排污口分布、行政区域污染物排放、水文及河道地形、支流汇入及水利工程、河岸植被与水土流失情况等。以上原因常导致最初选定的水生态监测站点的变动和调整,致使部分监测数据缺乏代表性、连续性和可靠性,给相关研究带来困难和误差。另外,以往监测大多只针对水文、水质等常规项目进行,藻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等水生生物等的水生态监测未涉及或只监测其中一、二项,监测项目不够全面,相关研究也不能全面反应济南市的水生态状况。

建议今后水生态监测应加强选址前瞻性、可持续性、实用性、方便性等方面的考虑,同时加强重要、敏感区域的监测,提升监测站点的综合功能,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备、项目齐全、技术先进的水量、水质、水生态多时空、多方位一体的动态监测体系。

2.2采样、鉴定过程复杂,耗时长、费用高

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是一个缓慢过程,了解、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必须进行长时期的连续监测,耗费时间较长。尤其是藻类等种类丰富的物种,鉴定过程难度大、耗时且需经验的积累。再者,目前水生态监测还停留在人工野外采样、室内鉴定分析的阶段,是水生态健康维持的最大瓶颈,缺乏水文-水质-水生态联合自动监测体系;另外,野外采样时常涉及涉水、船上作业和高温暴雨恶劣天气等,危险性较高,其研究内容又跨水文学、水力学、水化学、地形学、水生生物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任务重且复杂,需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建议配备必要和先进的集鉴定、成像和数据分析一体的水生态设备和水质分析仪器,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鉴定准确度;逐步建立水文-水质-水生态联合自动监测体系,节约时间及人力物力;加强与各水行政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立足主动服务,积极协调组建水生态监测网络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

2.3尚未建立统一的水生态监测评价体系

目前,济南市水生态监测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经验和专业人才。另外,生物物种结构及形态是随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需及时补充更新生物图谱,而物种鉴定、命名及图谱的出版过程缓慢,导致实际监测过程中系统基础资料的缺失和相关知识的脱节,从侧面给水生态监测带来困难。

建议尽快建立统一的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同时努力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大胆创新,及时总结经验,力争取得一批高质量,具有重要指导和实际应用作用的成果。

2.4水生态修复多部门协调统筹困难

水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修复将是漫长的过程。因此要及时了解水生态系统状况,确保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理,使其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需系统内各组成部分及各环节的健康运行。在人为干扰条件下,各环节的健康运行更需要水质、水量及水环境相关管理部门的强力监督与大力治理。目前,由于各部门存在沟通和分工任务不明确等原因,在工作协调上及联合监督治理上存在困难。

2.5法律法规保障及宣传力度不够

水生态保护需全民参与,应广泛利用新闻媒体、报纸、电视、网络等进行大力宣传,切实提高民众参与和监督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民众的生态保护综合素质。同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考核与奖惩机制,加大水生态研究投入,提高保护意识。

3 保障措施

3.1组织保障

济南市被确定为水生态监测试点城市后,全市各相关部门从大局出发,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和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为水生态监测工作落到实处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3.2技术保障

一是加大水生态监测科技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水生态监测工作的投入,制定强制性要求,将水生态监测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不断改善测试手段,提高监测科技水平。二是积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努力开展科技攻关,力争在一些重大水生态问题和瓶颈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逐步建立和健全水系生态环境监测科研和服务体系,为水生态监测工作提供技术和服务保障。

3.3人员保障

根据水生态监测工作要求,针对不同培养目标,派遣相关人员深入合作院校学习水生态监测方法与技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争先进位,同业对标”等方式以及内部培训、技术技能考试等形式进行培训教育,全面提高济南市水生态监测职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

4 结语

水生态监测既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手段,又是合理保护水资源、优化水资源配置、维护水生态良性循环和确保水安全的重要科技手段,在经济建设、生态建设、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济南市水生态监测工作的开展,相关研究的推进和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的提出与实施,济南市水生态建设状况将被逐步摸清,整体水生态环境将得到较大改善。

(责任编辑张玉燕)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159(2015)-01-0045-02

收稿日期:2014-12-15

作者简介:朱中竹(1986—),女,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济南市
你好,猫婆婆
济南市秋季节庆花卉种类调查与应用研究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济南市山体修复中的植物应用与技术——以济南市卧虎山山体公园为例
济南市大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济南市老年机构体系建设分析
基于GIS的济南市大气污染时空分析
关于济南市建筑外墙保温节能分析
电视节目编排比较分析——以济南市三家电视台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