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伸缩缝柱偏位成因及防治措施

2015-04-05 19:58
山西建筑 2015年28期
关键词:偏位主筋框架结构

张 树 华

(内蒙古通辽万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框架结构伸缩缝柱偏位成因及防治措施

张 树 华

(内蒙古通辽万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内蒙古 通辽 028000)

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伸缩缝柱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偏位的原因,从设计方面、施工方法以及质量管理方面提出了伸缩缝柱钢筋混凝土偏位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案,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框架结构,伸缩缝,伸缩缝柱,偏位

1 概述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伸缩缝柱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方法不当导致伸缩缝柱纵向受力钢筋及混凝土截面尺寸在拆模后发生各种形式的偏位。伸缩缝柱偏位后,该柱设计承担的所有上部结构传递的荷载不能满足要求,影响上一层柱的截面、中心线位置和受力钢筋的位置,进而影响整个框架体系受力状态,危害性十分明显。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施工管理经验对此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钢筋混凝土伸缩缝柱偏位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案。

2 伸缩缝柱施工方法不当引起的偏位

2.1 产生偏位成因分析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伸缩缝柱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法不当导致钢筋混凝土伸缩缝柱偏位。对于伸缩缝宽度为100 mm~150 mm范围内,两侧伸缩缝柱分别对应设置。缝隙两侧支承加固模板拆模比较困难,常规施工方法是在伸缩缝内直接铺设同缝宽的聚苯乙烯泡沫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一侧伸缩缝柱内混凝土投放过多,振捣器产生冲击力将夹在伸缩缝中的聚苯乙烯泡沫板损坏并产生移动变形。导致伸缩缝柱钢筋混凝土凸出,另一侧柱钢筋混凝土凹陷,存在不同程度的偏位,柱纵向受力钢筋挤压成圆拱状。

2.2 防治措施

1)分阶段施工方法。工期、施工进度满足要求情况下,两侧伸缩缝柱分别施工,即一侧伸缩缝柱施工完成后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等级后拆除模板,再施工另一侧伸缩缝柱。

2)因工期紧迫不能分别施工时,可采用支边柱方法。

a.柱钢筋绑扎完成后,应延主筋方向间距300 mm~400 mm绑扎塑料垫块,主筋内侧设置4φ22钢筋井字形焊接支撑架,外侧四角顶紧柱主筋,柱底及柱顶间距100 mm~200 mm,柱中间距800 mm~1 000 mm,控制钢筋偏位及保护层厚度。

b.伸缩缝柱二柱合为一个柱外包木模板,应将伸缩缝内芯分别铺设木模板。模板拆除比较困难时,保证缝隙伸缩功能,在两模板之间铺设聚苯乙烯泡沫板(密度≥20 kg/m3),四周外包木模板。模板厚度宜为20 mm~30 mm,伸缩缝内芯模板顺柱方向尺寸同柱截面尺寸。施工顺序为先安装伸缩缝内芯模板,再安装二柱外包木模板。将伸缩缝内芯木模板与二柱外包木模板用钢钉固定,间距300 mm~400 mm,柱根部预埋φ20钢筋长200 mm,每侧2根,距柱根部200 mm,在预埋钢筋与柱模板间用木方夹木楔固定柱根部。伸缩缝柱箍用100 mm×100 mm木方做抱方,定型刀型卡具(用φ12钢筋套配合木楔固定或采用定型槽钢12和φ12螺栓卡具固定等方法),间距500 mm以内设置一道,在柱模外侧上部用钢筋拉链、紧线器与预埋锚环(采用直径8 mm圆钢出楼板100 mm)连接,转动紧线器调节柱模板,同时用丝杠顶紧木模,拉链和丝杠均与地面成45°角。

c.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 m,如超过上述高度应采用串筒。两侧伸缩缝柱同时投放混凝土厚度200 mm~300 mm,基本同高程,同时振捣混凝土防止挤压模板变形。投放混凝土时泵口不得直接对着钢筋,振捣混凝土时防止碰动钢筋,浇筑完混凝土后立即修整甩筋位置,可有效防止伸缩缝柱偏位。

3)从源头上与设计单位沟通,加大受力钢筋直径或加密间距。从钢筋构件骨架的成品保护出发,钢筋直径加大,保证钢筋构件骨架的刚劲性从而保证整体稳定。

2.3 处理方案

1)已完工程发生伸缩缝柱偏位,委托具有法定相应资质检测机构,对伸缩缝柱混凝土浇筑偏位问题进行全面现场检测,主要检测柱的偏位尺寸,偏位后柱纵向受力钢筋位置等项目。

2)首先对所有存在凸出偏位及凹陷偏位但主筋位置移动偏位的伸缩缝柱进行有效可靠支顶保护措施,并施加一定的支顶预加应力,支顶承载力范围应为该柱设计承担的所有上部结构传递荷载。

3)做好支顶防护措施后,对凸出偏位但主筋位置移动较小,柱的混凝土剔凿至原设计截面,留出柱主筋保护层厚度,凹陷偏位柱的混凝土剔凿约10 mm深度。现有柱钢筋能够直接适当调直校正,重新修理绑扎钢筋,支模用高强度无收缩灌浆料浇筑至原设计截面,高强度无收缩灌浆料强度等级均按照原柱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对于凸出偏位但是主筋位置外移的伸缩缝柱,两侧混凝土均需剔凿深入原设计截面约60 mm。重新补充钢筋、支模,用高强度无收缩灌浆料浇筑至原设计截面;对于凹陷偏位但是主筋位置内移的伸缩缝柱,凹陷偏位混凝土剔凿约10 mm深,重新补充钢筋并且支模,用高强度无收缩灌浆料浇筑至原设计截面。

4)重新补充钢筋检测、焊接要求及施工方法。

a.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书,并经试验室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焊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有施焊合格证明,焊接所使用的焊条焊药的种类必须符合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并在正式施焊前做试件,合格后方可施焊。

b.伸缩缝柱纵向受力钢筋施工方法。对于伸缩缝柱纵向受力钢筋位置移动偏位较小,现有柱钢筋能够直接进行适当调直校正,重新修理绑扎钢筋。柱纵向受力钢筋位置移动偏位成圆拱状,尺寸延长,现有柱钢筋无法直接进行适当调直校正,对于凸出偏位纵向受力钢筋位置外移的伸缩缝柱,将现有柱向外偏位变形的柱钢筋切断,按原设计新增柱主筋;对于凹陷偏位纵向受力钢筋位置内移的伸缩缝柱,将现有柱向内偏位变形的柱钢筋切断或保留,按原设计新增柱纵向受力钢筋;两端与现有柱上、下纵向受力钢筋双面搭接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d,且上、下纵向受力钢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接头数量不大于50%。

c.伸缩缝柱箍筋施工方法。对于凸出偏位纵向受力钢筋位置外移的伸缩缝柱,原有箍筋切断后弯折并焊接连接或新增箍筋与柱原有箍筋双面焊接;对于凹陷偏位纵向受力钢筋位置内移的伸缩缝柱,新增箍筋与柱原有箍筋双面焊接;焊缝长度不小于5d。

3 结语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伸缩缝柱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偏位,产生偏位现象是比较普遍的质量通病,成因比较复杂。只要从设计、施工方面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及施工验收规范,采取合理科学的措施,就能有效遏止伸缩缝柱偏位的发生。

[1] 于华强.现浇混凝土施工中如何控制钢筋位移[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2(B11):19-20.

[2] 张学平.浅析房建工程中纵向受力钢筋偏位控制技术[J].福建建材,2012(10):39-40.

[3] 杨 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竖向钢筋位移的处理和防治[J].山西建筑,2006,32(11):111-112.

[4] 罗旭平.框架结构柱纵向受力钢筋偏位的处理[J].工业技术经济,2001(3):75-76.

The cause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column deviation nearby expansion joint in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Zhang Shuhua

(TongliaoWanhuaRealEstateDevelopmentCo.,LtdinInnerMongolia,Tongliao028000,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deviation of the expansion joints in the concrete grouting process at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work, and points out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treatment for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deviation of the expansion joint column from design,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quality management,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echnicians.

framework structure, expansion joint, expansion joint column, deviation

1009-6825(2015)28-0049-02

2015-07-26

张树华(1960- ),男,工程师

TU378.4

A

猜你喜欢
偏位主筋框架结构
无黏结预应力框架结构的拆改加固设计
传力杆偏位对机场道面水泥混凝土应力的影响
锚板式预埋地脚螺栓与结构主筋碰撞的处理对策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简述
浅析偏位预应力管桩竖向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浅论高层建筑竖向钢筋偏位的防治对策
浅析PHC管桩斜桩桩顶偏位原因与控制措施
基于ANSYS的多层框架结构隔震性能分析
抬高顶梁体焊后抬高尺寸的控制
基于OPENSEES的框架结构时程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