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015-04-05 20:20翟小兵
山东水利 2015年2期
关键词:济宁市工程建设

翟小兵,曹 锋

(1.济宁市水利局,山东 济宁 272019;2.济宁市水资源办公室,山东 济宁 272019)

济宁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翟小兵1,曹锋2

(1.济宁市水利局,山东 济宁 272019;2.济宁市水资源办公室,山东 济宁 272019)

【摘要】分析了济宁市建设水生态文明的基础条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济宁市;水生态文明;工程建设

近年来,济宁市积极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发挥好水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对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1 水生态文明的建设基础

1.1水利工程建设与水资源管理

济宁市地跨黄、淮两大流域,水系发达,境内有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南四湖。多年平均水资源量46亿m3,人均水资源量558m3,是我国北方少有的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水库312座,总库容5.93亿m3,修建加固堤防总长度3511.4km,设计蓄水量在10万m3及以上的拦河闸坝70座,泵站1757座,塘坝1468处。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济宁市积极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三条红线”,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基本实现了增产不增水的目标,保障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1.2水生态逐步改善

大力推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建设污水处理厂15座,配套管网1200km,建成7处大型截污导流工程,累计建成和修复人工湿地1.07万hm2,南四湖水质基本达到南水北调要求的Ⅲ类水标准。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累计栽植水保林47900hm2、经济林24500hm2,封育治理69600hm2,修建小型蓄水保土工程8055座,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100km2。三大生态河道泗河综合治理、洸府河、梁济运河综合改造提升工程正在加紧实施。已建成2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15处省级水利风景区,微山湖湿地公园成为亚洲最大的湿地公园,水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 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问题

2.1水资源丰缺并存,矛盾突出

一是降水时空差异大。全市年平均降雨量从东南部的800mm依次递减至西北部的600mm,且70%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十年九旱、旱涝交替,甚至旱涝急转、连旱连涝。二是水系自然连通差。受地势影响和降水制约,大中河流互不交叉、各不融通,源短流急、峰高流少,多呈扇型汇入南四湖,除狭长的环南四湖区域外丰枯不均特点明显。三是湖水利用效率低。缺少提水蓄水工程设施,南四湖大量湖水泄往外地。

2.2水生态环境脆弱,水污染防治面临挑战

工业点源污染依然存在,农业面源污染缺乏有效控制,城区排水管网雨污混流尚未彻底根治,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部分大中型河流断面水质尚未完全达标,水环境质量处于不稳定状态。采煤塌陷水域治理任务繁重,地下水资源超采问题严重,地下水漏斗长期存在,地面沉降不同程度出现。水生态体系严重失衡,主要河道时常断流,淤泥和污水大量积存,自净能力大幅下降,水生物种生存面临严峻威胁。水土流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全市仍有水土流失面积1350km2。

2.3综合开发滞后,景观建设较弱

河流、湖泊、水库堤岸水景观较为单薄,生态河道、人工湿地、水利风景区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难以连片连线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利用体系有待完善,尚未真正建立“分质供水、优水优用”的水资源利用体系。城市水网水系有待综合整治,城区河道渠化程度高、通达性低、断面单一、落差较大,难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景观带,且防汛能力不强、极易形成内涝,甚至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文化旅游资源有待发掘利用。

2.4机制有待完善,体制不够理顺

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等涉水事务分属不同部门,极易造成部门职能错位和水务管理缺位,致使管水、供水、用水、排水管理体制不够协调,污染防治、资源保护、水土保持、防洪减灾、城乡供水、水量水质管理难以有机结合,无法顺利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配置与综合利用。工程建设投资机制不够完善。

3 水生态文明建设对策和措施

3.1建设现代水网

依托南水北调东线干线和治淮洪水东调南下工程和省级水网,实施南水北调地方配套、河道拦蓄、引汶入济、引黄西线和湖水东调等工程,充分利用采煤塌陷地拦蓄雨洪水,连通“一湖、两库、三区、六纵、四横”,实施“五项重点”,建设“六大体系”,形成跨流域调水大动脉、防洪调度大通道和水系生态大格局,实现当地水、长江水、黄河水“三水”统一调度和河道、水库、湖泊“三域”联网运行,在全市范围内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用水优化配置。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威胁、水生态退化三大水问题。

3.2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

鼓励和支持各县市区按照因地制宜、积极稳妥的原则,积极申报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以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为依托,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为总目标,积极构建集防洪、供水、生态等多功能于一体并覆盖全市的的现代水网体系。进行河道防洪治理、水利风景区创建、生态水系建设,实现人、水、城和谐发展。

3.3强化水生态保护和治理

全面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和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建设,打造生态河道、人工湿地和水利风景区。加强泗河生态综合治理,加快推进洸府河、梁济运河、老运河“三河六岸”综合提升改造,建设集防洪、生态、文化、休闲、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河道。强化回灌补源工程建设,改善地下水生态环境,通过实施植树造林等多种措施,促使重要水源地得到切实保护。

3.4全面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控制指标体系,实行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管理制度。推进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水资源管理体制,统筹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统筹处理涉水事务。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以节水为核心的水价形成机制,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化水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实行当地地表水、南水北调水综合水价,逐步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和供水水价,实行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阶梯式水价制度,促进资源节约使用和循环利用。

3.5完善水生态文明建设制度

一是建立水生态保护制度。科学划定水生态功能区,建立各类功能区的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和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制度,强化城乡供水水源地、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河流源头区的保护,构建源头生态防护体系,逐步改善水生态环境。二是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推动建立流域上下游不同区域间生态补偿协商机制,设立生态补偿基金,加大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河湖(库)源头区、重要水源地、重要生态修复治理区和蓄滞洪区进行生态补偿。争取将环南四湖绿色经济带建设纳入国家规划,从国家层面予以政策支持。三是建立水权交易制度。在水资源所有权国有和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刚性约束下,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形成水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完善取水许可制度,开展水权交易试点,建立健全水权交易制度体系。

(责任编辑张玉燕)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159(2015)-02-0051-02

收稿日期:2014-12-05

作者简介:翟小兵(1977—),男,工程师

猜你喜欢
济宁市工程建设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山东省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活动掠影
山东省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活动掠影
济宁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评价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新型军队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