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加强山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探析

2015-04-06 10:18梁如蒙付钟生肥城市水利局山东肥城271600
山东水利 2015年9期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肥城市山区

梁如蒙,赵 炎,付钟生(肥城市水利局,山东 肥城 271600)

肥城市加强山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探析

梁如蒙,赵炎,付钟生
(肥城市水利局,山东 肥城 271600)

【摘要】小型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山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是山区农村最有效、最能解决问题的工程措施。通过对肥城市山村实地调研,摸清山区小型水利工程现状,并对如何解决现状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肥城市;山区;小型水利工程

肥城市位于山东中部,总面积1 277.3 km2,其中山区429.1 km2,占33.6%,丘陵254.2 km2,占19.9%,平原(含涝洼地)594.0 km2,占46.5%。境内山区共涉及13个街镇,221个村,山区共有人口23.6万,耕地面积2.15万hm2,经济林面积0.81万hm2。现有机电井846眼,集蓄水池401座,集雨水窖422个,谷坊87座,塘坝302座。

1 山区水利工程存在问题及原因

1.1存在问题

现有大部分小型水利工程始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由群众投劳兴建,70%以上的工程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情况。一是小型水利工程的蓄水功能逐年降低,工程实际蓄水量占设计蓄水量的比例只有60~70%;塘、堰、池、渠系及其建筑物等年久失修,工程老化,配套不完善。二是机电提灌站设备老化失修,能够正常运行仅占60%。

1.2原因分析

1)财政投入不足。由于财政拨款不足,不能及时进行水利基础等公益性设施建设与改造,导致水利工程老化严重,水资源调蓄能力不足。

2)农民参与能力弱。由于山区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无力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公益性设施建设。同时,由于大多数农民外出务工,造成劳动力不足。

3)农田水利设施维护、管理体制不健全。管护责任不明确,运行管理经费得不到保障,农民群众参与工程维护、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

4)恢复、整治难度大。工程损毁程度不断加大,恢复整治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山区还没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2 加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肥城市人多地少,水资源紧缺,供需矛盾突出。特别是山区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严重制约了山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建设农民要求最迫切、生产最急需、效益最显著的山区小型水利工程势在必行。一是为农村人畜饮水提供饮水水源,有效缓解农村饮水困难,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二是改善生产条件,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的需要,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三是为农村蔬菜、果园、养鱼等产业服务,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四是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五是发挥防洪、除涝、保障安全等除害减灾功能。

3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3.1组织有力

肥城市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市发改、财政、水利、国土、农业、林业、农业综合开发、供电、审计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镇街也要成立相应机构。水利部门负责工程规划编制、技术指导和督导检查;财政部门负责工程建设资金的筹集、管理、监督和跟踪问效;审计部门负责资金审计,确保资金合理使用;水利、发展改革、财政、国土、农业、林业、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要在承担的工程项目中尽量将小型水利工程列入建设内容,不断扩大其投资比例和额度,并按总体规划编制年度建设方案,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国土资源、供电部门负责落实优惠政策,做好用地和用电供应。

3.2资金筹措

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入新机制。一是发挥公共财政主渠道作用。各镇街要把水利建设作为重要基础设施,加大水利投入。市财政要严格征收、管理和使用水利建设基金,认真落实从土地收益中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政策措施,逐级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奖代补”专项资金。二是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筹资。各镇街要争取金融部门对水利建设贷款支持,同时,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发挥市场投融资作用,更多调动社会资金的力量。三是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各镇街要突出以奖代投、以奖代补政策效应,实行政府补助与农民自筹挂钩,坚持多筹多补、先干后补、以奖代补等优惠政策,调动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投入的积极性。四是积极策划包装项目,加大对上争取力度。

3.3宣传深入

各镇街要创新机制,大力宣传中央及省委、省政府有关水利决策精神,以及各地新经验、新典型,以点带面、示范推广,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方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水利建设氛围。

3.4技术保障

肥城市水利系统技术力量较强,各镇街水利站具有从事多年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农田水利工程一线施工经验、设计技能和项目实施管理能力,完全可以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施工管理要求。

3.5管护到位

积极开展好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工作,按照“产权明晰、权责落实、经费保障、管用得当、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对规划区现有小型水利工程按照租赁、承包等方式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对新建小型水利工程实行谁建、谁管、谁用、谁有的方针,发放产权证书和使用证书。落实好工程维护费用财政奖补政策,建立工程运行维护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工程有人建有人管、长久发挥效益。

4 建议与对策

1)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统筹考虑肥城市的水土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肥城市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和《肥城市“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相协调,坚持拦蓄引提调等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提高工程供水保障能力。

2)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充分考虑山区地形地貌特征,以满足灌溉用水为目的,确定工程模式和建设方案。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小型水利工程,通过改造维修,与新建工程形成一体,发挥长久效益。

3)尊重民意、量力而行。充分征求当地群众对水利设施建设管理的意见、建议,尊重基层干部群众意愿,根据国家投入水平、地方财力可能、群众承受能力和当地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建设内容、目标和发展速度,避免“一哄而上”,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注重形式而忽视实用。

4)实行销号工程,先急后缓,因村施策、分类分批推行工程建设。

5)整村推进、提高效益。项目建设以村为单位,合理确定建设项目,整村推进,提高工程效益。

6)健全机制、强化管理。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农民大力兴办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深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

5 结语

肥城市山区水资源紧缺,小型水利工程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几年,肥城市山区小型水利设施有了显著改善,但仍需大力加强山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利设施的基础地位。

(责任编辑张玉燕)

【中图分类号】TV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159(2015)-09-0059-02

收稿日期:2015-04-02

作者简介:梁如蒙(1988—),男,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小型水利工程肥城市山区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小鹿和泥塘
《山区修梯田》
爱是什么
山区
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维修养护管理分析
小型水利工程农户参与式管理的激励机制设计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监督管理机制
体育教师参与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四点做法
肥城市农机维修服务能力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