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开展水情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2015-04-06 12:40牛宏伟于学涛冉祥彬
山东水利 2015年3期
关键词:对策措施泰安市

牛宏伟,于学涛,冉祥彬

(泰安市水利和渔业局,山东 泰安 271000)

泰安市开展水情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牛宏伟,于学涛,冉祥彬

(泰安市水利和渔业局,山东 泰安 271000)

【摘要】从泰安市水情现状出发,论述了开展水情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影响开展水情教育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开展水情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泰安市;水情教育;对策措施

近年来,泰安市的水利宣传、水情宣传范围和内容不断拓展,宣传形式也较丰富,在科学治水、兴利除害、生态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宣传、教育引导和文化传播作用。社会媒体宣传力度持续加大,重点工作宣传效果突出,行业宣传阵地进一步巩固,形成了报纸、电视、网络互为补充的多维宣传平台,宣传成果丰富,宣传成效显著。但是,泰安市的水情教育现状还相对滞后,水情知识不够普及,对水情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这种滞后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水情教育的严重滞后,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泰安市的基本市情、水情普遍了解不够,对水生态严重恶化的现状及其后果缺乏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有相当数量的市民对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基本市情和水情认识不足,没有养成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良好习惯,盲目开采和浪费水资源的行为屡禁不止。这与泰安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现代水利示范市、发展水利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不相适应,是当前水利工作的一块短板。

1 开展水情教育的意义

1.1落实中央治水新要求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水情教育,将水情教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1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把水情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中央1号文件如此高度重视水情教育尚属首次。从出台文件提出要求到目前,时间已经过去了3年,但在水情教育方面的推行上力度不大,成效不明显。

1.2凝聚全社会治水力量的重要条件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促进水利现代化发展,必须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加强对“因水制宜、量水而行”科学发展理念的认识、对节约用水根本出路的认识、对民生优先治水原则的认识、对人水和谐发展目标的认识等。通过开展水情教育,让全社会了解市情、水情,关注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水生态恶化三大水问题,树立水忧患、水法治、水保护意识,动员全社会力量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通过统一共识,凝聚各方力量治水兴水,有效地推动水利建设,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3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基础

2014年初,泰安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把泰安创建成为人、水、城和谐相处发展的水生态文明城市,是一项复杂的、庞大的、长期的系统工程。通过开展水情教育,让市民充分了解市情、水情,了解水生态文明在生态文明中占有的基础性地位,了解水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危机,有利于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

1.4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

加快地方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正确决策,也需要机关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组织实施、宣传执行。以党校为载体全面开展水情教育,把水情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结合起来,并纳入年度学分考核计划,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对水利的认识和关注度,便于党政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正确决策。

1.5树立正确水价值观的重要方式

长期以来,人们对水不是天赐资源、用水要收费等方面的观念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从总体情况来看,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水价值观,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时有发生。抓好水情教育,必须从中小学生抓起,使中小学生适时接受市情、水情教育,从小树立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同时,在中小学生中树立科学的水价值观,也就决定了水利未来的正确发展方向。

2 影响水情教育开展的主要因素

1)对全市水情教育缺乏通盘考虑和规划。开展水情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深入了解全市水情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开展水情教育的目标、途径和措施,对水情教育进行全面规划。

2)水行政主管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对水情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水情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也没有把水情教育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这是水情教育工作的一大缺憾,也是水利部门在自身职能定位上的一大缺失。仅仅依靠 “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期间开展的一些公益性宣传教育活动,教育的覆盖面十分有限,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了解水情知识的需要。

3)水情教育的体系和机制不健全。水利系统没有形成上下联动、协调统一、有效运作的水情教育体系,没有专门的水情教育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开展工作,主要依赖社会媒体写写稿件、上上电视,借助“世界水日”组织一些活动,拍摄一些专题片等方式,水情教育开展范围和方式十分有限。目前,除水利部设有水情教育中心,大部分省市的水行政主管部门都没有设立相应的机构和人员,财政上也没有列支专项经费,无法正常开展水情教育工作。

4)没有建立相应的水情教育基地。缺乏与水资源保护、水生态安全、水旱灾害救护等相关内容的教育场所。即使设有相关教育设施,也因为缺少宣传而不为公众所周知,没有起到应有的宣传作用。很多地方均设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等,目前,在泰安并没有设立相应的水情教育基地。

3 开展水情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1)编制总体规划。确定水情教育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建设任务、实现途径等,为水情教育工作指明发展方向和路子。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水情教育领导小组,设立联席会议制度,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市委党校、市教育局等相关单位参加。划拨专项经费,保障水情教育各项活动正常开展。

3)组建专家队伍。配备一支专业性、权威性较强,实际经验丰富的水情教育专家队伍,组建水情教育宣讲团,举办水情教育讲座,组织编辑出版针对不同层次和群体的水情教育科普丛书,使全社会都能接触和了解自己所需要的水情科普知识,接受更加务实、人性化的水情宣传教育。

4)出台实施意见。与市委党校、市教育局分别联合印发《关于在全市各级党校主体班开展水情教育的意见》和《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水情教育的意见》。

5)建立水情教育基地。把水情教育基地作为水情教育的主战场,建立以戴村坝博物馆、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重大水利工程、市委党校、中小学校为主体的水情教育基地。同时,制定相应命名与管理办法。

6)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和行业媒体加大宣传。在报纸开设“水情教育专栏”,在电视台设立“水情教育专题”,举办水利知识电视竞赛,组织开展水情教育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六进”活动,让水情教育覆盖各阶层,影响全社会。

总之,开展水情教育,不仅是在全社会普及水情知识,而是让市情、水情知识在全社会的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固化意识,让爱水、惜水、护水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与自觉行动。

(责任编辑赵其芬)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159(2015)-03-0021-02

收稿日期:2014-12-11

作者简介:牛宏伟(1976—),女,馆员

猜你喜欢
对策措施泰安市
振兴乡村经济“互联网+”模式的可行性研究——以泰安市为例
北风催眠曲
再见,雪姑娘
泰安市基础地理数据库建设探析
山东省泰安市检察院依法对蔡希有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泰安市通联站站长——王晓栋
提高烟草基层防控廉政风险有效性的对策和措施
医院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预警措施探析
浅谈“社区图书馆”建设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布局河北文化发展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