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运河水文化建设对济宁经济的推进作用

2015-04-06 12:40杜勇华张海青
山东水利 2015年3期
关键词:济宁市水利工程

杜勇华,张海青,杨 慧

(济宁市梁济运河管理处,山东 济宁 272000)

谈运河水文化建设对济宁经济的推进作用

杜勇华,张海青,杨慧

(济宁市梁济运河管理处,山东 济宁 272000)

【摘要】通过对梁济运河的历史、发展及近年来改造成就的阐述,从建立运河公园发展旅游,修建商贸风味小吃城,建立古遗地址公园以及运河文化价值发掘等几个方面,简述了运河水文化建设对济宁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济宁市;梁济运河;运河文化;水利工程

济宁素有“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之称,京杭大运河贯穿其中,为济宁的发展提供水源保证。为了开辟水运,减轻铁路运输压力,也为解决因建东平湖水库堵塞了的排水自然流势,1958年由交通部报经国务院批准,整治京杭运河,恢复运河航运,于1959年冬至1960年春,在老运河以西另开新河,亦称京杭运河。重新构建的运河河道将梁山段改道到东平湖水库围坝西侧,称为湖西排水沟。1963年进一步疏浚治理后改称梁济运河,亦为梁山县排水之干流。

梁济运河是南四湖流域湖西济宁地区的一条以防洪排涝为主,兼有相机承泄东平湖滞黄分水1000m3/s、引黄补湖灌溉、航运及南水北调输水综合利用的河道。干流起源于宋金河入口,流经梁山、汶上、嘉祥、济宁市中区、任城区、北湖旅游开发区,于北湖旅游开发区的大张庄东入南阳湖,全长87.215km,流域面积3306km2,保护面积1500km2,保护人口100万。近年来经过多次扩大和续建治理,提高了防洪标准,改善了梁济运河的通航条件,逐渐形成一条具有水路运输、防洪排涝、引水灌溉、观光旅游等多种功能的新型河道。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沿河两岸开发建设,港航经济快速发展,特色农业初露倪端,传统产业链借水拉长,港口建设成效明显,沿运河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带状经济已具雏形,经济发展特色明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

1 建设运河公园,大力发展运河旅游业

充分利用梁济运河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运河旅游业。济宁文化底蕴深厚,儒家文化、水浒文化、佛教文化、运河文化在这里交融。梁济运河又具有得天独厚区位优势,南连南四湖,北接东平湖,南四湖景区和汶上、任城景区景观众多,微山湖、南阳湖、南四湖十万亩荷花,任城王墓,长沟葡萄园,南旺分水枢纽,宝相寺,太子灵踪塔等。济宁城市西跨战略形成、运河经济带、风景带建设,梁济运河综合治理和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都必将为运河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就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以建立国家级梁济运河水利风景区为最终目的,以旅游公司的形式进行运作,以BT(建设——移交)项目方式开发,可有效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经验欠缺等问题。同时要积极和一些经典旅游线路联合,形成相互交织,相互烘托的旅游网络,有效发展水利经济。

为搞好工程绿化,管理处加大了林权改革力度,采取统一规划、分段承包、社会招标的方式,动员社会力量植树造林。目前运河堤防宜林绿化面积达到100%,存木量达70多万株。北湖旅游休闲度假村连接梁济运河,河道是游线而北湖是游面,要充分发挥他紧贴中心城市而水面又相对广阔的优势,开展高速刺激体验、家庭自驾船游、岛上登高览胜及儿童嬉水专场,这4项活动的开展正好弥补了河道旅游的缺陷。

2 修建运河商贸城,提升济宁影响力

在建的济宁豪德商贸物流城是全国光彩事业重点项目、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山东重点服务业建设项目、济宁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济宁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工程项目。项目规划用地200hm2,总投资45亿元,预计5年内建成。项目落成后,可直接安排就业8万人,年交易总额可达320亿元以上,预计年上缴税金约8亿元,将为济宁市大吞吐、大集散、大流通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平台和支撑。主要建设项目包括商品交易市场区、生产性服务配套区、生活服务配套区三大部分。商品交易市场区主要有百货市场、建材市场、五金机电市场、电子产品市场等;生产性服务配套区主要包括公建(办公楼、商务楼)、商务酒店、会展中心、仓库等;生活配套区主要为住宅、小学、幼儿园等。该项目辐射范围达到鲁豫苏皖交界地区,成为这一地区功能最全、业态最多、规模最大、档次最高、辐射能力最强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现代化综合商业物流城。

济宁是鲁菜的发源地之一,地方小吃种类繁多,特色鲜明。尤其是甏肉干饭、孔府菜、孔府糕点和微山湖全鱼宴等地方饮食,在海内外具有较高的声誉,是值得一尝的美味佳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甏肉干饭不断改进创新,又增加了卷尖、面筋、肉芯丸子和鸡蛋等一系列菜品。清真糁汤又名“肉粥”,现为百姓的日常美味早餐,历史悠久。孔府糕点分外用、内用两大类,其特点是讲究现吃现烤,力求色、香、味、形俱佳。这些名吃将随着运河的开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而美名远扬,也将极大地提升济宁的社会影响力。

3 建立古南旺水利工程遗址公园

南旺镇是千里运河的制高点,这里就是古运河水脊分水口工程原址,从戴村坝引汶河水至此与运河呈丁字形交汇,注入运河,南北分水设闸控流,所谓“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这才有漕运七百年繁荣。所以这里是运河工程技术运用的玄机所在。取梁济运河的水输入南旺后再入小汶河,显现了当年白英戴村筑坝借水行舟的英明决断,恢复丁字河口分水口景观细节;仿建“光明楼”、“龙王庙”古建筑群,广征文物,编纂纲目,庙内筹建“中华运河博物馆”;庙外恢复龙王庙会,力促壮大成鲁西南第一庙会。

济宁煤藏丰富,采煤导致了一片片地表塌陷区,把成片的塌陷区作为湿地进行整治,改善生态环境。把远城水域养殖水生动植物加森林围护,惠及民生;近城水域规划水景游览区,发展县区旅游、休闲度假。增加众水塘陪衬,“运河之都”也不孤独了,使济宁这个“北国水乡”名副其实。

4 发展运河文化的具体建议措施

4.1保护运河文化遗产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传统文化发展的物质载体,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要以《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济宁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依据,严格保护济宁古城的格局、运河水系、传统街区、文物古迹等历史文化遗产。严格控制古城风貌体现区的建筑和城市景观,充分展现济宁“北方水乡、运河之都”的传统风貌。同时,要加强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保护和传承,充分展现济宁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

4.2经营好运河文化产业

一要广泛宣传,完善文化设施,加强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树立济宁运河文化特色的人文形象。二要对玉堂酱园、竹器手工业等传统产业在政策、资金、环境等各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增强传统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三要依据《济宁市城区文化旅游规划》,按照特色主导、优势带动、区域融合、产品多样、产业联动的原则,全面整合济宁市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开发运河文化旅游产品,大力推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4.3创新运河文化建设

发展创新运河文化,是传承济宁运河文化的内在要求,是推进济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要准确把握济宁市经济的地域性和时代性,充分发挥煤炭资源、先进制造业、生态水系、运河航运、区域交通等独特的资源优势,以产业创新为重点,积极发展具有济宁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赵其芬)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159(2015)-03-0049-02

收稿日期:2014-12-04

作者简介:杜勇华(1978—),女,工程师

猜你喜欢
济宁市水利工程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山东省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活动掠影
山东省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活动掠影
济宁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评价
古代水利工程寻访小记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