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探讨

2015-04-06 18:15王恒军临沂市水利局山东临沂276037
山东水利 2015年4期
关键词:临沂市制度建设

王恒军(临沂市水利局,山东 临沂 276037)

临沂市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探讨

王恒军
(临沂市水利局,山东 临沂 276037)

【摘要】结合临沂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开展情况,从法律约束、节水运行机制、水资源论证制度、水资源利用效率、市场调节机制以及基础性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论述了临沂市如何通过制度建设来促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以期为类似地区提供借鉴。

【关键词】临沂市;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

临沂市地处鲁东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5.36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512m3,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1/4,属严重的资源型缺水地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和水环境恶化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对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而其中制度建设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

1  加强宣传,筑牢节水型社会建设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总的遵循,在工作中,临沂市水行政部门创新宣传形式,使《水法》中关于节水的论述深入人心,筑牢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础。其中《水法》第44条规定:“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应按照水资源供需协调、综合平衡、保护生态、厉行节约、合理开源的原则制定。”第50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行节水灌溉方式和节水技术。”第51条规定:“工业用水应当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增加循环用水次数,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第53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应当制定节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设节水设施。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临沂市水利部门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机会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大力宣传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有关内容,在市级报刊上发表宣传文章多篇,在视频媒体上滚动播出宣传标语,并指导各县、区发放宣传手册,通过扎实有效的宣传,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和社会公众认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现实意义、增强全社会的水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努力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学习传播节水知识与技能、热情参与节水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创建良好的节水运行机制

水是人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是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资源。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这就决定了水资源不能完全靠市场来调节,还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宏观调控主要表现在:建设节水型社会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政策、资金支持;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确定经济结构调整意见,提出合理的初始用水权分配方案;制定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和公平的水市场交易规则;保障公民,特别是贫困群体基本生活用水的权利和用水安全;保障生态用水和环境用水等等。建设节水型社会,要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要成立用水户协会,参与用水权、水价、水量的分配、管理和监督。临沂市水利部门会同经信部门组织做好国家节水型标杆企业创建推荐报批工作,启动节水示范企业、节水示范学校、节水示范社区、节水示范机关、节水示范灌区等载体创建工作,加强工业企业节水用水管理。

3  严格取水许可及水资源论证制度

临沂市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完善计划用水制度。深入贯彻落实《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推进取水许可规范化管理,切实将水资源论证作为建设项目立项审批和环评的前置条件,规范取水许可审批管理,落实取水设施验收发证规定,严格按照法规做好取水许可变更和换发证工作。2014年,全市完成新、改、扩建项目水资源报告书(表)675份,其中报告书29分,报告表102份,登记表544份。

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重大建设项目布局的水资源论证工作,从源头上把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关,增强水资源管理在各级政府宏观决策中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在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行业用水定额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用水计划指标确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完善用水计划下达程序,加强用水监督管理。将直接从江河湖泊或地下取水的用水户以及公共供水管网中的用水大户纳入计划用水管理,扩大计划用水覆盖范围。2014年,对全市1578个取用水单位下达了年度用水计划,累计下达计划用水量1.8亿m3。

2014年,临沂市水利部门在省水利厅下达的“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基础上,制订了全市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用水总量全市年度分配指标为20.76亿m3,其中地表水15.7亿m3,地下水5.06 亿m3;用水效率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18%,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2;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方面,省考核中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52.3%以上,国家考核重点水质达标率达到73.1%以上。

4  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实施水权管理的前提是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完善水资源高效利用管理体系。临沂市积极探索建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节水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各级节水机构。通过推进用水方式转变,全面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综合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对取水、供水、用水、排水及污水处理回用实行全过程管理,推广应用高效用水设施,建立和完善水资源高效利用管理体系,促进水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014年临沂市水利部门累计安装更换计量设施385台(套),其中远程监控设备101台(套),普通水表284台。

5  建立和完善节水市场调节机制

临沂市认真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依法加强水资源费征缴工作,严格做到应征必征执行到位、收费标准执行到位、计量收费执行到位、“收支两条线”执行到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减免、缓征或停征水资源费。2014年,全市累计征收水资源费近7000万元,并根据省厅要求,配合市物价、财政等有关部门,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临沂市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调整意见,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制定合理的供水水价,使水价能够全面反映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成本,补偿供水、污水处理的合理成本等;建立合理的水价梯度,以充分满足基本用水需求、抑制超额消费、遏制奢侈浪费为原则,根据不同的用水对象制定科学、合理的差异化水价。

6  稳步推进节水管理信息化水平

临沂市高度重视信息化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信息化建设摆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顺应科技发展新趋势。根据省厅统一部署,对2014年度国控重点取用水户监控点进行了前期调查摸底及资料搜集工作;配合有关单位对华能临沂发电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进行了远程监控设备的安装。积极协调财政目标,争取资金20多万元,对2007年建成的地下水位监测及重点取用水户远程监控系统进行升级维护,计划改造维护地下水位监测站点63处、重点取用水户水利监测站点29处。远程监控站点的设立,为有效监控用水单位的水量、水质,推进节水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赵其芬)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159(2015)-04-0003-02

收稿日期:2015-01-26

作者简介:王恒军(1973—),男,工程师

猜你喜欢
临沂市制度建设
假如我是马良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老年大学校歌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体育赛事与临沂市城市品牌塑造的研究
加强公德制度建设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探究
提升南昌市软实力研究
葡萄牙大学章程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