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海自贸区的经济制度及发展前景的研究

2015-04-07 03:18张家正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27期
关键词:外商上海市上海

张家正

(安徽财经大学东校区,安徽 蚌埠 233030)

我国的经济要想有更高的增长,必须要完善社会主义体制,将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的目标,政府要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健全经济制度,制定出适合发展的战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建设自由经济贸易区。所以,我国在上海市进行自由贸易区试点,为上海市创造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搭建与其他地区和国家合作的平台。然而,上海市自贸区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对上海市的经济造成了影响。因此,需要对上海自贸区的经济制度及发展前景的进行探究,从而提出有利于上海市自贸区发展的策略。

一、上海市自贸易区概述

上海市自贸区,全称上海市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9月29日设立,该自贸区的总面积为23.78平方千米,是上海市的自由金融区[1]。国家对上海市自贸区的经济贸易予以照顾,进口的商品没有关税,而且对海关的监管力度也有所放宽,上海市的经济类型也发生了转变,从而利于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根据新建立的舱单预申报管理制度,商品可以先进入本区,然后再进行申报,通过相关政策的调整,推动上海市自贸区经济的增长。

二、上海自贸区的经济现状

(一)产业结构不完善

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为上海市自贸区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纵观上海自贸区的经济现状,发现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由于上海自贸区成立的时间较短,产业结构还不是十分健全,经济内容有待完善,而且只是一少部分企业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扶持,使得经济未能得到全面提升。

(二)核心竞争力不足

自贸区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上海自贸区的优势不足,在经济贸易过程中,创业板的核心地带则是深圳,上海市未能成为金融中心,大量的经济业务需要在深圳市完成,然后,再将物资向其他地区运输。此外,香港则是物资运输的中转站,从而导致大陆核心竞争力下降,而且金融监管机构的所在地在北京,未能体现上海的优势。

(三)本土经济能力不足

上海自贸区由于在经营内容和商业范围上有一定局限性,所以,与其他国家的自贸区相比,还是有差距的,自贸区的创新力不足,使得上海市本土化的经济能力不足,本土化的巨头企业数量少。因此,在与外资企业合作过程中,主导地位不强,上海市的民营企业所创造的经济利润较低,在全国平均经济水平之下。

三、上海市自贸区经对上海经济的影响

(一)影响成本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完善,上海市自贸区自成立以来,对上海经济具有一定影响,那么,在经济的作用下,房价的波动最为明显。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上海市的房价每平方米平均上涨3 000元,所以,上海市贸区的形成使得房价有所提升,房价的成本增加[2]。上海自贸区将产业集中在一起,在港口逐渐形成更多的物流区,上海市的货物转运更加便利,经济贸易运行效率提升,为了创建优质的自贸区,上海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从而确保上海市自贸区服务质量有所提升。

(二)影响贸易市场

成立上海市自贸区,是为了提高上海市的经济水平,通过与国内和国外地区的合作,扩大贸易往来范围。上海市自贸区加强与周边城市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业务合作,例如美国、欧盟等都是自贸区的合作对象,当然,与其他国家合作的市场是一片空白。为了摆脱贸易市场的单一性,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并打造多元化的贸易市场,上海自贸区就必须拓宽业务渠道,与更多的国家保持经济贸易联系。因而,上海市自贸区对上海的贸易市场有一定影响。

(三)影响金融机构的发展

上海市设立自贸区,对金融结构有直接的影响,随着自贸区政策的放宽,自贸区的经济业务不断增加,与周边城市和国外有更多的业务往来,自贸区的经济市场越来越大,逐渐与国家市场建立联系,并为市场提供良好的服务。然而,当上海自贸区进入国际市场后,同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越来越大[3]。上海市为了提高自贸区的核心竞争力,拓宽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保税区也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优惠的贸易内容不仅包含商品,而且涉及到保税区内的业务,从而使得金融机构有更好的发展。

四、促进上海市自贸区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调整产业结构

为了促进上海市自贸区经济的发展,必须将调整产业结构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将利于上海市发展的企业转移到这里,适合在周边城市发展的企业,要将其转移到适合的地区,这样,可以将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调整产业结构。在调整产业的过程中,国家一定要加大对自贸区的资金扶持力度,将资金用于科技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使得产业结构更加健全,周边城市和其他国家更愿意与上海市自贸区合作。上海自贸区要加强高新技术领域的开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将高新技术引入到自贸区可以优化产业结构,让新技术带动其他产业,实现共同发展。

(二)与周边城市建立贸易关系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而且不同城市间的发展层次也不尽相同。所以,为了发展上海市自贸区的经济,进而促进上海市的整体发展,必须要与周边城市建立贸易关系,完善多领域经济结构。由于上海市属于沿海城市,江苏、浙江等周边城市的经济领域也比较广,包含旅游、农业、金融等行业。因此,上海自贸区为了实现自由化贸易,必须与周边城市建立金融合作往来关系,两个地区共同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抵抗金融风险[4]。

(三)吸引外商投资

上海自贸区要想有更好的发展,促进上海市经济增长,必须要不断吸引外商来投资,将上海市的企业打造成产业链,并在产业链的带动下,提高经济增长速率。上海自贸区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必须制定相关的制度,政府也要出台对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这样不仅可以大力吸引外商,而且对双边合作起到重要作用[5]。首先,税收政策的改革是一项基本内容,政府要调整进口税率,打破我国与国外经济封锁的局面;其次,上海市自贸区还要大力开发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将城市工业与农村经济有机联系在一起,确保上海市自贸区的城镇化进程加快,要想更加有效地吸引外商来投资,自贸区必须要有良好的产业结构,例如有机蔬菜和农产品加工等,都是好的项目,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自贸区要加大与外商的谈判力度,从而让外商对这些项目感兴趣,从而保证有更多的外商企业和个人与自贸区建立合作关系。

五、上海市自贸区发展前景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必须要加大对自贸区的建立和扶持力度,所以,应不断对国家的经济制度进行调整,确保上海自贸区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首先,自贸区的银行存款利率可以不按照央行标准来执行,而是结合市场环境下的经济条件,将存款利率提升,这样,自贸区的经济有所提高。此外,自贸区内还可以建立国际化的金融机构,在这里,商家可以进行交易。另外,建立娱乐和医疗机构,为人们提供优良的休闲和医疗服务[6]。上海自贸区不仅加强企业间的合作,而且还注重个人和企业的贸易往来,在上海市内,人民币、外汇等都可以流通,其他货币可以兑换成人民币,极大地方便了上海市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

其次,上海市自贸区还要加强与外商建立密切的联系,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国家出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要求自贸区与外商的合作应该严格按照该规范来执行,外商投资与对外投资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政府也应该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让自贸区进行自我管理,政府不干涉其经济市场的发展。但是,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作用下,政府要对市场经济予以监督与管理,同时,政府加大惠民政策的实施,促进上海市良好的发展[7]。在国家大力扶持下,自贸区的经济制度更加规范化,而且与周边城市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贸易市场呈现多元化,上海市的经济有明显的提升,上海市自贸区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六、结束语

上海市自贸区自成立以来,上海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当然,自贸区的经济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产业结构优化力度效果不足,所以,一定要对上海自贸区的经济制度及发展前景进行研究,提出促进自贸区经济增长的策略,调整自贸区的产业机构,改善上海经济,使得上海市自贸区的发展前景更加美好。

[1]苏宏峰.自贸区制度创新中的法治要求[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5):27-30.

[2]刘素娟,钱文俊.从“理想蓝图”迈向“制度设计”——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规划编制工作思考[J].上海城市规划,2014,(4):17-22.

[3]刘越.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研究[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丁俊发.上海自贸区给物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流通经济,2014,(11):4-7.

[5]王孝松,张国旺,周爱农,等.上海自贸区的运行基础、比较分析与发展前景[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7):52-64.

[6]陈欢,王曼怡.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与中国—东盟自贸区协同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4,(3):94-99.

[7]陈昊,王军.上海自贸区发展进程中的金融改革与银行业发展策略研究[J].南方金融,2014,(6):86-91.

猜你喜欢
外商上海市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谁是冒牌外商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