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全地下高铁站投入使用 北京至天津于家堡仅需45 min

2015-04-07 03:35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5年10期
关键词:网壳京津城际

日前,京津高铁城际延长线全线开通运营,北京南站至于家堡区间只需45 min即可到达。

贝壳穹顶自然采光引入地下

于家堡站是京津城际延伸线的终点站,沿津秦客运专线经塘沽站至于家堡站,线路全长约45 km,车站规模为3座岛式站台、6条到发线,总建筑面积约为86 300 m2,是国家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工程之一,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全地下高铁站房。整体设计为地下3层、地面1层:地面层为城际铁路地面站房及配套市政工程旅客、车流的出入口,以及地面的景观公园;地下1层为城际铁路售票、候车、出站厅及地铁B1、Z1、Z4线站厅层,以及出租车停车场;地下2层为城际铁路及地铁B1、Z4线站台层,以及社会车辆停车场;地下3层为地铁Z1线站台层。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对地下空间自然采光进行了认真研究,候车厅、北侧进站厅、出站厅等处,将地下结构顶板开孔,将自然光线引入地下,在节约能源的同时给人以良好的心理感受。

网壳结构体系国内首创

于家堡站地面站房采用"贝壳"建筑设计方案,其灵感来源于鹦鹉螺和向日葵的螺旋线,从圆形双向螺旋网格拉伸出初始平面形态,通过数值模拟"悬挂"形成初始形体,再反转得到贝壳形壳体,最后经与建筑结合,对平面尺寸、高度进行调整,最终形成通透、开敞、明亮、新颖的建筑空间,达到结构与建筑的完美统一。

于家堡网壳结构体系的创新主要包括网壳网格形式的创新和国内外罕见的跨度。网壳由36根顺时针方向和36根逆时针方向的螺旋形箱梁杆件相互编织,在顶部交织成36个点与顶部钢环梁连接,在底部也交织成36个钢节点与底部钢环梁连接,这样一个顶环梁+编织网+底环梁的单层编织网通过支座与地下结构顶板连接,形成纵向跨度143 m、横向跨度80 m、矢高24 m的贝壳形单层网壳结构。其复杂优美的网格形式在国内大跨钢结构领域属于首创。同时,将支座设计成双球铰钢支座,填补了国内网壳结构的空白。

五线交通零换乘,0.5 h双城通勤

乘客可从地面设置的东、西、南3个方向的入口进入于家堡站。位于地下东南侧和西南侧的出口实现了同于家堡地下空间的连通,乘客出站后可由此直接进入地下商业街,地下10号出口同南侧高层相连,乘客也可从地下直接出入于家堡高铁站。国铁、地铁、出租车、公交车、社会车辆的乘客都可以在地下1层实现零换乘,最大换乘距离不超过200 m。地铁换乘火车预留地铁主要分布在地下2层和地下3层,乘客可直接由地下2层和地下3层进入地下1层的公共大厅,买票后进入候车厅进站上车。火车换乘地铁则通过位于北侧和南侧的通道直接进入到地下1层的换乘大厅,买票后进入地铁付费区,然后下到地下2层、地下3层乘坐地铁。出租车的落客在地面,乘客可通过地面的入口进入车站。火车换乘出租车可从出站口进入候车站台,直接乘出租车离开。除京津城际延长线、津秦客运专线、津滨轻轨连接了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外,规划中的市域线Z1也支持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的互动,覆盖主要的客流走廊,最终形成"双城"间30 min的工作通勤圈。

京津城际延长线的开通运营,对促进北京、天津及滨海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交流及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网壳京津城际
城际列车
城际铁路CTC中自动折返功能设计与实现
基于CFD模拟的球面网壳风压分布分析
万科城际之光售楼部
一种城际车载列控系统的结构设计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大型拱顶储罐三角形板式节点网壳正装施工工艺
京津城际ATP光电隔离盒的国产化研究
来自京津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