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得一剑成 电解槽上树标兵
——记2013年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技术标兵”获得者燕友全

2015-04-09 09:35
中国有色金属 2015年15期
关键词:东营方圆标兵

燕友全,1981年生,山东广饶人,2003年4月来到方圆工作,现任方圆一厂电解二车间主任,负责新建高效电解项目的生产管理工作。

清晨,在方圆一厂电解车间内,夏日的阳光透过棚顶,落在鳞次栉比的电解槽面上,看不到忙碌的人群,也听不到行车作业的汽笛声,似乎这里的一切都还沉浸在昨夜的睡梦中,静谧祥和,不想被人打扰。

这时,远处一顶“红帽子”朝我们走来,正是车间主任燕友全。

高高的个头,黑黑的脸膛,洁白的牙齿,质朴憨厚的笑容,一副眼镜更平添几分内敛和斯文。

作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2014年度的“技术标兵”,对于荣誉,他表现的像大多数冶炼工人一样——朴实、木讷。

初中毕业便踏入社会,做了几年临时工后,燕友全辗转来到方圆。那一年是2003年,他22岁。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方圆已不再是以前那个以回收处理杂铜为主营业务的中小企业,他也不再是当初的懵懂少年。

十多年里,他从一线普通工人干起,勤劳苦干,认真扎实,十年磨剑,完成了从炼铜“门外汉”到电解行家里手,从一线职工到生产管理人员的蜕变。十多年里,很多人来到方圆,也有不少人离开,问他选择坚守的理由,他坦诚:“一是企业大,工资、福利等各个方面都有保障;二是公司信任,给了我施展的舞台,必须好好珍惜这个机会,干出成绩,为公司,也为自己。”

经过几年在老厂电解车间的摸爬滚打,他练就了一眼就能测出电铜析出情况的内功心法,成为久经实战考验的业务高手。随着第二工业园电解车间的建成投产,他便来到了这片新的战场,辗转电一、电二车间,成为炼出“世界上最好的铜”的团队成员之一。

2011年,公司新上20万吨电解项目建设,因工作需要,他又被调至新项目工作。

新电解项目建成投产之初,所有生产数据都是空白,必须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慢慢计算摸索。他根据工艺控制的要求,结合电解液中杂质含量及电铜析出情况,调整添加剂,总结出了生产数据指标,保证了电铜质量的稳定。

在家搞生产是一把好手,出外搞技术服务也不在话下。他与公司技术团队一起,先后赴东营金玺铜业和沈阳星河铜业指导电解生产,帮同行解决了生产疑难,为公司带来了技术效益。

……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他并没有什么特别,他只是众多从生产一线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年轻铜匠中的一个。

猜你喜欢
东营方圆标兵
十月打了霜
大禹治水
撞不周山
山东东营:电商助力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
C919大型客机106架机转场东营试飞
The 18th century of America in the Autobiography
方圆十四行(外一首)
陕西青年作家采风团走进山东东营
节约标兵是怎么炼成的
“五老”标兵:刘应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