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钴半年评

2015-04-09 09:35谢晨
中国有色金属 2015年15期
关键词:中间品湿法消费量

谢晨|文

上半年,国际钴价呈现出V字形反转走势。国内价格涨幅高于国外的原因是由于2014年上半年国内价格超跌,引发之后补涨所造成的。本文通过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分析,估计2015年全球仍难以摆脱钴供应过剩的局面,但随着新增库存逐渐减少,业内对后市多持谨慎乐观态度。

行情回顾

2015年 上半年,MB99.8%钴均价为13.89美元/磅,同比下降2%,上半年最高价为14.85美元/磅,最低价12.5美元/磅。MB99.3%钴均价为13.68美元/磅,同比下降1.6%。上半年最高价为14.75美元/磅,最低价为12美元/磅。

图1 2014~2015年MB钴价走势表 单位:美元/磅

2015年上半年,国际钴价呈现出V字形反转走势。一季度,受全球特别是中国钴需求乏力及高位库存影响,钴价承压下行,MB 99.8%钴一度从年初14.25美元/磅跌至3月底的12.5美元/磅,跌幅达13%。进入二季度后,随着欧亚资源有限公司(ENRC)宣布旗下谦比希厂停产,大批采购商结束观望重返市场,加上部分投机者借机炒作使钴价触底反弹,并迅速飙升。钴价在短短20天内大幅上升14%至13.8美元/磅。但由于下游需求并无明显增长,钴价在疯狂上涨后失去支撑,增速大幅放缓,市场再次被观望情绪笼罩。因现货订单持续减少,部分厂商被迫下调报价来回笼资金。进入6月后,钴需求有所回暖,尽管现货订单依旧有限,但长线订单量增加,不少卖方看好后市并试探性涨价,带动MB钴价再次上扬。总体来看,上半年国际钴价振幅虽大,但均价与2014年相比并无明显变化,反应出钴市场的整体稳定性依然较强。

上半年,国内长江现货市场钴均价为21.8万元/吨,同比上升7.3%。最高价22.8万元/吨,最低价20.6万元/吨。国内价格涨幅高于国外的原因是由于2014年上半年国内价格超跌,引发之后补涨所造成的。一季度初,受春节假期影响,国内市场成交稀少,业内参与度低,钴价相对持稳。进入3月后,随着国际钴价持续下跌,国内价格接连下滑,并于3月底跌至21.1万元/吨,之后在谦比希厂停产,国际钴价上行及钴酸锂采购增加的提振下,国内厂商纷纷跟涨,带动钴价急剧回调并震荡整理至22.3万元/吨。

国际市场动态

1.供应动态

(1)2014年全球钴产量增长6.8%

2014年,国际钴业协会(CDI)会员精炼钴产量为44859吨。主要原因在于嘉能可2014年正式加入CDI成为会员,因此本次会员产量统计上出现了明显偏差。除去嘉能可以外,有7家会员公司产量增加,其中较为明显的包括Ambatovy、自由港、Sumtomo三家公司。另外有6家会员产量出现下降。2014年非CDI会员精炼钴产量为46895吨,比2013年减少2369吨(或-4.8%)。嘉能可由原先非会员单位转为会员单位是造成本次非会员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2014年中国的钴产量为39292吨(除去赣州优美科产量),同比增长8.9%,占全球总产量的42.8%。中国精炼钴产量主要来自于进口钴矿,但钴产量也有一部分来自于湿法冶炼中间品、白合金、国内自产精矿(大概6%)。

(2)2015年一季度全球主要企业生产情况

嘉能可一季度共生产钴4400吨,同比下降4%。其中非洲Katanga,Mutanda, Mopani三个铜项目共生产钴折合金属量3500吨,同比下降8%。Nikkelverk镍项目生产钴200吨,同比持平;Murin镍项目生产钴700吨,同比增长17%。报表中透露,一季度钴产量下降主要受Mutanda厂停产检修影响。尽管一季度钴产量低于预期,但嘉能可预计全年产量仍将与2014年大体持平。一季度自由港共生产3175吨钴,与2014年同期持平;销售3628吨,同比持平。一季度销售均价为8.72美元/磅,同比下降5.3%。公司预计2015年钴的产量将有望达到15422吨,同比增长13.3%。自由港钴的来源主要为非洲的Tenke项目,该项目日处理原矿量14500吨,矿石铜品位4.36%,钴品位0.35%,铜回收率为94%。淡水河谷一季度共生产钴970吨,同比增加13.2%,环比下降23.3%。主要项目方面,Sudbury项目共产钴212吨,同比增加22.0%,环比 下 降6.4%;Thompson生 产 钴41吨,同比减少60%,环比减少74.1%;Voiesy’s Bay钴产量128吨,同比减少54.6%,环比减少47.1%;VNC项目生产钴559吨,同比增加94.8%,环比减少11.1%。

2.全球消费动态

(1)2014年全球钴消费量约为8.56万吨

据Darton Commodities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钴消费量大约为8.56万吨,同比增加6.4%,电池行业仍然是推动全球钴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中电池行业钴消费量为3.94万吨,占比46%;超级合金行业钴消费量为1.55万吨,占比为18%;硬质合金行业钴消费量为1.1万吨,占比为13%。

(2)2020年全球钴消费量将达到13万吨

CRU在CDI年会上表示。1987年,全球钴消费量仅为2.3万吨,2015年,这一数字已升至9.2万吨,以此增速预计,2020年,全球钴消费量将达到13万吨。在消费量增长的同时,钴的消费结构也随着社会进步不断变化。随着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电池在钴消费领域中的占比从2006年的26%快速升至2015年的43%。成为带动钴行业发展的关键,而这种状态至少将延续到2022年。在下游需求的带动下,未来全球钴市场将由供应过剩转为供不应求。同时CRU认为,2016~2018年,钴在冶金领域将出现每年3000~3800吨的缺口。2020年以后,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以及手机、笔记本电脑的更新换代,化学领域的缺口将更加突出。

国内市场动态

1.1~5月钴原料进口量大幅增长

1~5月,我国钴原料进口量大幅增加。根据海关数据统计,前5月,钴矿砂及其精矿的累计进口量达10.3万吨,折合金属量7843吨,同比增长53.9%;湿法冶炼中间品的累计进口量为65040吨,折合金属量13007吨,同比增长26%;白合金累计进口量约2776吨,折合金属量692吨,同比增长48.9%。前5月,我国钴原料共计进口21542吨。以目前的进口趋势来判断,预计上半年我国钴矿砂及精矿进口量将达128000吨、白和金3500吨、湿法冶炼中间品78000吨。累计进口金属量25760吨,同比增长34.4%。

国内主流企业扩产是刺激进口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金川计划年内将产能扩大至1万吨,华友钴业扩大至1.5万吨。另外不排除有个别企业选择上半年集中采货,导致进口量出现激增。预计在大厂新增产释放的带动下,年内我国钴产量将达到4.8万吨,同比大幅增长11.6%。

从进口比例上来看,湿法冶炼中间品依然是进口比例最大的原料,占到了总进口比例的60%,钴精矿金属量为37%。与2014年同期相比,湿法冶炼中间品占比下降7个百分点,不过考虑到中间品含钴量高、运费及企业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等因素,未来原料以中间品为主的趋势不会改变。

2.国内消费动态

2015年上半年,国内经济环境和政策发生了诸多变化。今年1~4月份工业增加值继续减速,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不断增大。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钴行业多个下游受到冲击。但在电池领域的带动下,上半年钴消费量依然保持较快增长。根据钴业分会的预计,2015年上半年,我国钴消费量约为1.93万吨,同比增长12.8%。其中电池领域消费钴1.55万吨,同比增长18%;硬质合金消费钴1450吨,同比降3.3%,磁性材料消费钴900吨,同比持平,其他领域如PTA等消费钴620吨,同比增3.3%。

后市预测

1.国际后市预测

下半年随着嘉能可Mutanda、ENRC Chambishi、谢里特Ambatov等重点项目正常运行,主要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将逐渐提高,加上中国及Formation Metal等新增项目投产,预计供应量将高于上半年,并带动2015年全球总产量将升至9.8万吨,同比增7.6%。消费方面,电池领域依然是驱动钴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基数增加也将带动钴消费量稳步增长。预计2015年全球钴需求量将达到9.6万吨,同比增长8.2%,全年钴过剩0.2万吨。

总体来看,2015年全球仍难以摆脱钴供应过剩的局面,但随着新增库存逐渐减少,业内对后市多持谨慎乐观态度,并认为下半年钴价有望升至15美元/磅。

2.国内后市预测

国内市场方面,我们认为虽然在新增产能的释放下,供应增速将超越消费增速,对价格形成打压,但海外需求将消化中国新增产量,支撑中国钴行业的发展。而国内钴价将继续追随国际价格的脚步,并保持“滞涨、滞跌”等特点。预计下半年国内钴主流价格将保持在22万~ 22.8万元吨。中

猜你喜欢
中间品湿法消费量
美国对华反倾销与我国出口产品质量——以中间品进口为视角
双塔双循环湿法脱硫系统SO3脱除率及排放测试
湿法脱硫除尘在流化床锅炉中的工程应用研究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就业结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韩国电企2月份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18.5%
中间品进口对出口增加值影响的文献述评
湿法脱硫除雾器性能及堵塞原因分析
进口中间品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技术结构的影响研究
2016年11月马来西亚天胶产量及消费量情况
石灰: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在公司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