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昆明芳香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2015-04-09 10:35杨红波
思想战线 2015年1期
关键词:芳香昆明花卉

张 菊,杨红波

一、有关概念

(一)芳香旅游的概念

芳香旅游刚刚进入人们的视野,相关理论研究匮乏,本文认为芳香旅游是指一项以旅游市场为基础,以芳香花卉资源为依托,能满足人们休闲、饮食、观赏、美容、保健、医疗、教育、科研等多方面需求的综合性旅游活动,是花卉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芳香旅游以其深厚的花文化内涵,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景观特色以及广泛的应用性,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芳香旅游资源的概念

芳香旅游资源也可称为芳香旅游吸引物,是芳香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推销的具有现实吸引力的芳香旅游对象物,它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芳香旅游资源是芳香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芳香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决定性因素。

二、昆明地区芳香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一)以观赏价值为主的芳香旅游资源分布

昆明地区以观赏为主的芳香花卉种植主要集中在昆明市的呈贡新区、嵩明县的阿拉乡,晋宁县、宜良县、石林县等郊县,这些区县大多位于昆明市的东部、东北部和南部,以生产鲜切花和盆栽为主,其中约有三分之一是芳香花卉,主要品种有百合花、紫罗兰、山茶花、高山杜鹃和兰花等。著名的斗南花市位于呈贡新区,这里每天上市鲜花100-150万枝,高峰期达300万枝。游客在此可体验“鲜花称斤卖”的新民俗,也可参观花卉拍卖中心,这里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此外,昆明市中心的岔街一号、景星花鸟市场,昆明国际会展中心旁的佳盟花市也是当地百姓和外地游客喜欢光临的地方,这些花市除鲜花外,还有干花、精油、香水、花卉化妆品、花枕等旅游纪念品出售。

世博园、昆明植物园、西华园、金殿也是著名的芳香旅游景点,此外,樱花盛开时节的圆通动物园、桃花盛开时节的郊野公园、荷花盛开时节的大观公园、梅花盛开时节的黑龙潭公园以及西山的玉兰园也都是游人如织。

(二)具有香料价值的芳香旅游资源分布

昆明地区具有香料价值的芳香花卉种植主要集中在昆明西部和北部区县,昆明市西北部的团结乡种植了2000多亩法国玫瑰和一万多亩万寿菊,昆明北部地区的禄劝县种植了约2万亩芳香植物,主要品种有史密斯尤加利、金银花、栀子花和玫瑰;昆明西部地区的富民县种植了约8000亩芳香植物,主要品种有尤加利和玫瑰;昆明东南地区的石林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区种植了3000亩各种芳香植物。

(三)具有食用价值的芳香旅游资源分布

昆明西南地区的安宁县种植了约8900亩芳香植物,以食用玫瑰为主;昆明北部的禄劝县种植了约800亩可食用的杭白菊等。

三、昆明发展芳香旅游的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分析

1.资源优势

昆明芳香花卉种质资源具有绝对优势,稀缺度高。昆明所在的云南省,气候类型多样,生态环境复杂,花卉资源极为丰富,是全球少有的最适宜种植花卉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世界“芳香花卉之乡”,种质资源具有绝对优势,门类齐,分布广,特有品种多,品种数居全国之首。全球90%的芳香花卉都可以在云南露天生长,中国现已发现和引种的天然芳香花卉有500多种,云南就有近400种,分属95科179属,其中可开发利用的超过100种。[1]这其中,既有中国传统芳香花卉,如兰花、山茶、杜鹃、梅花、桃花等,也有从国外引进的天竺葵、迷迭香、尤加利、法国玫瑰、万寿菊等;既有观赏性强的白玉兰、百合、鸢尾花等;也有用作食用香辛料的八角茴香、草果、姜、中国肉桂、胡椒、香荚兰、山奈、紫苏等;有用于中低端日化香精和化工原料的山苍子、尤加利、迷迭香和香茅;也有用于高端日化香精的白兰、依兰-依兰、鸢尾、金合欢、麝香秋葵、天竺葵、紫罗兰、茉莉等;此外还有化学成分独特的韭叶芸香草、毛脉树胡椒、云南松、勐海樟、思茅松以及种植面积很广的茶叶和咖啡。

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可组合性强。昆明是著名的旅游城市,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组合较好,石林、九乡、西山、滇池等自然景观和金殿、民族村、圆通寺、官渡古镇、世博园等人文景点相映成趣;昆明有众多少数民族,民族风情绚烂多姿;此外,昆明还有众多历史悠久、品质卓著的温泉以及多个著名的温泉SPA酒店、温泉疗养院和亚洲一流的高尔夫球场,非常适合养生、休闲旅游;同时,随着候鸟式旅游成为养老的新趋势,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资源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芳香旅游资源可以与这些旅游资源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组合,形成一定规模的较为完整的旅游资源结构,利用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增强当地旅游吸引力。

2.区位优势

昆明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云贵高原的中部,是云南的省会以及唯一特大型城市,也是云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旅游交通集散中心,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是中国连接东亚大陆腹地与东南亚、南亚次大陆以及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门户,是面向东南亚、南亚国家开放前沿的桥头堡。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是中国连接欧亚、面向南亚、东南亚,继北京、广州、上海之后的第四个国家门户枢纽机场,也是南亚地区最大的航空枢纽;公路上昆明已形成200公里半径范围的高等级公路网,随着昆曼公路的全线贯通,昆明已成为国际大通道的枢纽;昆明有12条铁路干支线,拥有中缅、中越、中老三大铁路通道,随着泛亚铁路的打通以及其他交通基础设施的全面改善,昆明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得到显现。

3.气候优势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西部,低纬度、高海拔,属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全区多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北部的乌蒙山系又阻隔了南下的冷空气,加之有滇池、阳宗海等高原湖泊调节湿度,因而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1oC,年平均降水1035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00多小时,全年无霜期240天以上,具有温湿度适宜、日照长、霜期短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是世界上最适宜发展花卉产业的地区之一,是闻名于世的“春城”、“花都”,草木四季常青,鲜花常年不谢。

4.产业优势

昆明在地理、生态环境上与法国芳香重镇格拉斯很相似,非常适宜种植芳香植物,在建设集种植、加工、教育、医疗、旅游、研发等一体的综合香料产业基地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经过多年的努力,昆明积累了殷实的芳香花卉产业资源:

昆明是亚洲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和云南花卉集散中心,也是亚洲最具影响力的鲜切花价格指导中心。截止2011年底,“昆明已有6个花卉市场,69个花卉生产合作组织和23976户花农,86217人从业人口”。①杨建琼,张郑华:《昆明市花卉产业发展现状透析》,《经营管理者》2012年第5期。同时,花卉企业已增加到225个,涌现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如英茂花卉、杨月菊、锦苑等。“昆花”的市场占有率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70多个大中城市已达70%,同时还出口到等40多个美洲、欧洲、大洋洲、亚洲国家和地区。

昆明是云南天然香料的加工、生产、贸易和研发中心。我国是世界天然香料生产和出口的大国,产量占世界产量的30%,生产的香料产品已出口到122个国家和地区,地位很重要。而云南又是中国天然香料生产和出口的主要地区,年产量超过600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0%以上,高居全国第一。有多种天然香料产品在全球市场有重要影响,其中桉叶油 (尤加利)、天竺葵和香茅油的产量世界第一 (桉叶油占全球贸易量的95%,天竺葵和香茅油占50%左右)。冬青、山苍子和柠檬的产量也很大。此外,依兰-依兰、黄兰、树苔、香荚兰、中国肉桂、草果、八角茴香、茴脑也是云南的特色品种。

目前,全省已有50多家生产企业、40多万户农户、200多万从业人员从事香料种植、加工、贸易和研发。虽然香料种植基地和初加工企业遍布全省,但14家最大型的香料生产及深加工企业却集中在昆明,它们的产量约占全省产量的80%。2010年,云南香料、香精销售总额已突破10亿元大关。

昆明是云南花卉和天然香料的研发中心,集中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昆明学院、昆明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和院校,技术力量雄厚,科研能力强,为花卉和天然香料的种植、贸易、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尤其是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拥有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植物园以及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植物资源研究、植物多样性和生物技术产业等领域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是我国花卉产业化和天然药物的孵化基地,也是高级生物学知识传播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拥有众多著名的传统芳香花卉观赏园和具备一定规模的现代芳香花卉种植园。昆明世博园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园林园艺大观园;昆明植物园名列全国5大植物园之一;西华园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兰花基地;而金殿茶花园则是全国最大的茶花种植、观赏园。这些著名的传统芳香花卉观赏园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此外,全国最大的“重点花卉市场”—昆明斗南花市、团结乡“芳香走廊”的2000多亩法国玫瑰基地、安宁八街的8900亩玫瑰基地、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区的3000亩芳香庄园以及寻甸凤龙湾300亩的薰衣草庄园也具备了较大的规模,吸引了众多游客。

昆明拥有多个著名生物制药企业,植物制药在全国颇具特色。依托云南丰富的芳香植物资源,昆明地区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国家级医药产业基地”,集聚了云南白药、云南特安呐制药股份、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盘龙云海、滇虹药业等知名的生物制药企业,它们生产的中药、民族药、天然药占云南医药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的70%以上,其中“三七系列”、“灯盏花系列”、“白药系列”享有盛誉。

5.悠久、独特的芳香传统和文化优势

昆明人自古就爱花、种花、赏花,唐宋以前就开始人工种植花卉,种植历史已达千年之久。明朝就有“花枝不断四时春”的景象,“花桥卖花四百年,年年端阳花街节”就是当时宜良县花木交易繁茂、已形成花节的生动写照。民国时期昆明地区的花卉已发展到180多个品种,形成了“一年四季花不败”、“姑娘四季把花戴”的独有景象。目前,昆明的花卉品种已超过400种,茶花、百合、报春、兰花、杜鹃、玉兰等芳香花卉被誉为昆明六大名花。最富盛名的茶花则被昆明市民评为市花。

昆明地区许多少数民族认为花是昌盛的象征,代表了爱情和生育,彝族崇拜马缨花和山茶花,每当马缨花盛开时节,都要去赶“花街”,景颇族一年一次的春季“采花节”,也是景颇族青年男女交流情感、求婚择偶的好时机。

昆明地区的汉族和少数民族还喜欢将芳香花卉入菜,民谚“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 “鲜花当蔬菜”指的就是这种习俗。云南有几百种可食用的芳香花卉,仅杜鹃就有16个品种可以食用。常见的食用芳香花卉有茉莉花、金雀花、苦刺花、大白花、槐花、玫瑰、桂花、菊花、薄荷、水芹菜、紫苏、臭菜、芫荽、刺五加、百合、葛根、荷花等。各种各样的鲜花饼、鲜花含片是昆明人和外地游客最喜欢的风味特产之一。

(二)劣势分析

昆明的花卉和香料业久负盛名,在全国具有“霸主”地位,但昆明的芳香旅游却刚刚蹒跚起步,尚存在很多问题。

1.缺乏文化内涵

文化是旅游产品的灵魂,也是旅游吸引力的核心所在。昆明芳香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但目前其旅游开发形式基本上以观赏及购买芳香商品为主,过于注重芳香花卉的观赏性和商品属性,开发深度不够,文化内涵未得到全方位、深层次的挖掘。能够体现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少之又少,致使游客往往对芳香知其味而不知其名,知其名而不知其所以名,看完、买完后留在他们印象中的只是一时的香味和短暂的色彩冲击。旅游者难以获得心里预期的文化体验,自然难以提高旅游地的重游率。

2.产业链不完整,经济效益低下

芳香产业是一种高产、高效的绿色生态产业,产业链很长,涵盖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包括种植、旅游、饮食、加工、医疗、保健、美容、教育等多个方面,欧美发达国家围绕其产业的上中下游已形成一个成熟完整的产业链。然而昆明的芳香产业链却不完整,种植和初加工能力很强,但深加工、研发、包装设计、教育、营销等产业却很薄弱,医疗、保健、高端美容等高收益产业则更欠缺。产业链不完整导致昆明的芳香产业处于行业的下游,经济效益低下。在法国,只有200多年历史的芳香产业因为产业链完整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已成为法国第三大支柱产业,2012年法国仅香水和化妆品的产值就高达600多亿欧元。而我国天然香料产量占世界产量的30%,却因产业链不完整,绝大部分产品只能作为初级原料出口到国外,因而出口额只占国际市场的8%到11%,消费占比却连1%都不到,销售利润更是微乎其微。

3.特色迷失,参与性不强

缺乏地域特色。昆明地区有着显著的地方特色,气候温和、“一年四季花不败”,芳香花卉种质资源极其丰富,既有中国传统芳香花卉,也有从国外引进的香草;既有观赏性强的;也有可用作食用、药用及工业用的;有用于高、中、低端日化香精和化工原料的;还有许多化学成分独特的品种。昆明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昆明地区的汉族和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独特的芳香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然而目前的昆明芳香旅游却没能体现这些地方特色。此外,昆明美容类芳香花卉旅游商品所使用的香料品种较少,常见的只有玫瑰、薰衣草、洋甘菊、茉莉、茶树、依兰等品种,而云南的优势香料品种,如尤加利、天竺葵、香茅、冬青、迷迭香、山鸡椒、广藿香、鸢尾花、白兰、黄兰、麝香秋葵等,以及云南独有的韭叶芸香草、云南松、勐海樟等却不见踪迹,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利用。

开发形式单调,参与性不强。昆明芳香资源丰富,芳香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推出的芳香旅游形式越来越得到市场认可,受到游客的青睐,但目前昆明芳香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主要方式仍旧停留在观赏及购买芳香商品上,产品内容比较单一,没能发挥其旅游观光的潜在价值。无论是传统观赏园区、花市,还是现代芳香种植园 (基地),大多过于注重芳香花卉的观赏性和商品属性,却忽视其参与体验性。而芳香的魅力绝不只体现在观赏及购买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及异域独特的芳香文化、食品烹调方法、保健养生方式,更能引起旅游者的参与兴趣。因此,将芳香文化真正作为旅游资源来对待,充实其旅游开发手段,开展多种参与性的旅游活动,让游客在原生态的文化氛围中边看、边学、边做、边思,深入体验芳香文化的同时也能够获得一种性情的陶冶。这将有利于提升昆明的综合吸引力。

4.芳香旅游商品种类少、趋同性严重

近几年来,昆明芳香旅游商品日渐增加,涵盖了观赏、食用、美容、旅游纪念品等多方面,但种类仍不够齐全,芳香药品、芳香保健品、芳香艺术品等商品较欠缺。除鲜花外,大部分芳香花卉旅游商品的品质、制作工艺、包装设计还需进一步提升。此外,昆明芳香花卉旅游商品趋同性严重,所有花市、景点、旅游购物场所售卖的芳香花卉旅游商品的种类、品种、甚至包装设计都差不多,亟需创新。昆明芳香花卉旅游商品品牌众多,但知名品牌却一个也没有。

5.人才匮乏

人才匮乏,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匮乏是制约昆明芳香旅游发展的瓶颈。

昆明乃至云南调香人才极为匮乏,不但无高级调香人员,连中级调香师也很少,造成调香技术落后。此外,受过专业训练的芳香疗法治疗师、高层经营管理人才、专业营销策划人才,特别是既懂芳香,又懂管理及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国际市场专业营销人才、科技研发人才、芳香应用技术推广人才、信息服务专业人才以及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人才都很匮乏。

6.基础设施不完善

昆明的芳香花卉节日众多,但由于公共交通资源配置缺位、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自驾游的增多,每逢花节,各景区景点都面临巨大的交通压力。交通拥堵、出行难、停车难是游客们最深刻、最直观的体验之一。

2011年5月,安宁八街镇1500多亩食用玫瑰盛放,田间地头姹紫嫣红,美不胜收。然而花农们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花价已经跌破3元(不及成本价的一半),但仍卖不出去,一年的辛苦即将付之东流。这一事件后来因《都市时报》的连续报道,引起政府和市民的关注,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很多市民自驾前往采买,这一花贱伤农事件才得以解决。究其原因,是缺少相关信息平台,相关产业信息宣传不到位,花农盲目扩大栽种面积而导致加工能力不足造成的。因此,必须推动相关信息平台的建立。

四、资源开发策略

(一)深入挖掘芳香文化内涵

芳香文化内容丰富,涵盖了人类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包括香材、香具等物质层次;芳香按摩、精油提炼、芳香器具制作、民俗节庆、香席展示、品香、斗香等行为层次;传说典故、芳香礼俗、香道哲学等精神层次。融物质与精神为一体。因此,深入研究并体现芳香文化内涵,将极大的提升昆明芳香旅游的文化品位及核心竞争力。

(二)完善产业链

芳香产业是一种高产、高效的绿色生态产业,产业链很长,涵盖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要发展昆明芳香旅游,必须深度挖掘芳香花卉的延伸价值,加强深加工、研发、包装设计、教育、营销等产业的实力,大力开发医疗、保健、高端美容等高收益产业,完善产业链,提升经济效益。近几年,中国芳香产业高速发展,每年的销售额已达几百亿元,年增长率高达20%至30%,但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即便销售额增长10倍达到每年7000亿,这个数值也只是澳大利亚人均消费量的十分之一。昆明应把握这个机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完善产业链,把昆明芳香旅游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撬动昆明旅游二次腾飞的有力支点,把旅游业培育成昆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三)开发能凸显昆明特色、参与性强的产品

芳香旅游在昆明地区的开发刚刚起步,活动内容单调,原有产品以观赏和购买芳香旅游商品为主。应该原有旅游活动的基础上,围绕着“芳香”这一主题,按照香材的种植采收、加工、教育、饮食、休闲、美容、保健、医疗的思路,尝试将昆明芳香旅游产品内容向更深层次拓展,以满足现代旅游者的体验需求和文化诉求,从而丰富产品内容,拓展体验旅游项目。

此外,还应在斗南建立芳香花卉主题酒店、云南芳香博物馆、芳香科普基地、云药精油产品研发、种植及展示于一体的研发中心。开展芳香婚礼、芳香摄影、芳香科普和芳香度假等,将斗南改造升级成集种植、观赏、研发、贸易、物流、教育、旅游等相关芳香产业为一体的现代芳香产业群聚区,从而提高区域竞争力,有力地推旅游的发展。

新产品的开发。开发昆明芳香旅游,必须要整合花卉产业、香料产业、生物制药产业和旅游业等整个芳香产业链的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各具特色的芳香旅游新产品。规划、培育和完善各具特色的芳香旅游基地或景点 (区),开发芳香旅游线路,培育城市的特色香味,推动昆明“芳香之城”的建设,推出昆明芳香旅游节活动,推广当地芳香文化,增强活动的参与性,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提升旅游地综合效益。

(四)加大科技投入,重视旅游商品的开发

旅游购物是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提升旅游地知名度的重要途径,芳香旅游商品也是传播昆明芳香文化的又一良好载体。昆明芳香旅游商品大致分为观赏类、食用类、美容类、医疗保健类、旅游工艺品类、香道及宗教类等六个类别,每一类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昆明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开发旅游商品,体现浓郁的地方特色,增强昆明芳香旅游商品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旅游效益。

(五)注重人才培养

员工的智慧和技能是昆明芳香旅游产品价值含量的源泉。应把昆明芳香旅游人才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要舍得在培养人才上增加投入。目前,昆明芳香旅游行业无论是管理型人才还是技师型人才都非常紧缺,并已成为制约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尤其是调香师、芳疗师和既懂“芳香”、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尤为缺乏。昆明不但无高级调香人员,连中级调香师也很少,造成调香技术落后。具有职业资格的芳疗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扎实的芳香疗法知识,以及掌握按摩、音乐疗法、石疗、泥疗以及其他多种理疗手法,要求相当高。因此,要鼓励大中专院校和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结合市场的需求开办相关的专业课程,为昆明芳香旅游业培养各个层次的专业人才。

(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公共交通资源配置缺位、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自驾游的增多,每逢花节,各景区景点都面临巨大的交通压力。因此,要发展昆明的芳香旅游,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改善景区景点道路通行条件,配置一些临时停车场,升级公共交通条件,灵活调整公共交通资源,鼓励游客使用公共交通绿色出行、低碳旅游。

此外,必须推动相关信息平台的建立,由政府牵头,景区景点、种植户、游客等共同参与,利用手机、电脑等媒介,通过微信、微博、报纸、电视、短信、电台、报纸、广播、电视等构建多元化的芳香旅游信息实时发布平台,及时发布芳香旅游的相关信息,如种植、采收、加工、物流、游客量、交通信息、剩余车位、餐饮等。同时应动员民间力量积极参与,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同步分享芳香旅游游记、攻略等,以增加信息的准确性和即时性。

(七)重视宣传效应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好酒也怕巷子深”,宣传效应不容小觑。要开发新的旅游资源,不仅需要良好的资源条件,还需要一些有力的营销方式和手段,将旅游品牌推广出去,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简单来说就是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渠道,强化宣传效果。昆明芳香旅游的促销应采用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加大宣传力度:首先应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新闻媒体的作用,开设昆明芳香旅游专题、专栏,尤其注重广播电台的宣传,让外地游客一上出租或公交车就能够领略昆明芳香文化的魅力;同时应将高速便捷、覆盖范围广的网络营销作为重要的宣传手段,建立芳香昆明官方网站、芳香昆明论坛、芳香昆明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站内容应丰富全面,不仅包括芳香花卉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要对昆明的特色芳香美食餐厅和芳香工艺品、芳香美容用品、芳香景区景点等进行详细推介;另外,可出版芳香美食及旅游宣传册、光碟、漫画及书籍,为游客提供参考或留作纪念;此外,各种节日庆典也是重要的宣传媒介,要巧加利用,积极推广。

五、资源保护措施

昆明芳香旅游的开发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必须做到有利于景区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繁荣。要从资源层次和精神层次两个方面对昆明芳香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保护。

在资源层面上,要倡导绿色消费,坚持生态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选择香材时要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不能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而盲目取材,对于一些稀有的、有地域限制的香材要保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禁止采集国家保护的野生香材,杜绝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利益的短期行为;在旅游过程中,要引导旅游者转变观念,倡导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绿色出行,低碳旅游。在精神层面上,既要保持文化的真实性,即保持原汁原味的昆明芳香文化,也要创新和发展芳香文化,使之始终保持新鲜与活力。因此,要开发昆明芳香旅游,应系统研究其内容及特征,要突出地域特色,深度发掘文化内涵,尊重原创性,为昆明芳香旅游产品注入文化灵魂。

结 语

昆明芳香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类型独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应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自身资源,认真做好芳香旅游规划、开发与保护工作,努力实现昆明芳香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让昆明“无处不飞花”的同时“无处不飘香”,体现“绿色云南”、 “芳香云南”的真正魅力,为美丽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1]秦太锋等:《云南特色天然香料资源开发与利用》,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

[2]林慧珍:《我国天然香料的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中国调味品》2010年第8期。

[3]杨建琼等: 《昆明市花卉产业发展现状透析》,《经营管理者》2012年第5期。

[4]王旭科:《花卉旅游开发及经营》,《中国旅游报》2005年第8期。

[5]蒋素梅: 《对昆明花卉旅游产品开发的思考》,《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

[6]杨萍等:《花卉业与云南省旅游经济增长》,《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9期。

[7]成卓:《文化因素与云南花卉产业发展模式的塑造》,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8]王琼: 《云南花卉旅游资源优势与发展策略》,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9]张梅:《体验经济时代旅行社产品的创新》,《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0]谢彦君《基础旅游学 (第二版)》,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

[11]迈克尔·波特等:《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

[12]李晓琴,梅燕:《从四川花卉业现状论旅游市场的再开发》,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2年第4期。

[13]李云霞:《云南花卉旅游品牌培育》,《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第6期。

[14]崔学彬等:《昆明市花卉旅游的创新发展思考》,《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0年第1期。

[15]邓永进:《民族旅游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16]罗明义:《云南旅游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及规划》,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17]徐卓颖:《上海地区香草种类调查及应用探讨》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8]齐晓萍等:《香草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园林科技》 2010年第1期。

[19]刘怡涛等:《云南各民族食用花卉中的人文因素》,《自然杂志》 200l年第5期。

[20]冯兰香等:《蓬勃发展中的台湾芳香植物产业》,《中国蔬菜》2004年第2期。

猜你喜欢
芳香昆明花卉
李鱓·花卉十二开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芳香甜美的水蜜桃儿
昆明美
《花卉之二》
쿤밍(昆明)에 로봇이근무하는 주차장 등장
芳香四溢
炊烟的芳香
水晶泥花卉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