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影响

2015-04-09 12:00苏方玉
市场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系统性风险影子银行

◇苏方玉

浅析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影响

◇苏方玉

摘要:本文对影子银行进行了界定,通过了解影子银行发展的现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为控制其风险和引导其积极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风险防范对策

一、影子银行的定义

从字面上看,影子银行不是银行,却行使了商业银行的功能,而未受到严格监管的机构。国际上对影子银行的定义争议不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标准,其中FSB对其广义定义为在传统银行体系以外涉及信用中介活动和机构;狭义定义为可能引起系统风险和监管套利的非银行信用中介机构。

我国的影子银行包括不受银监会监管的银行证券类业务,还有委托贷款、财务担保信托、融资租赁等。此外,还包括民间金融,如民间借贷等。

二、我国影子银行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子银行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关数据显示,银行理财大约有7万亿,券商资管1万亿,信托资产3万亿;非银行等金融机构拥有信用债4万亿,委托贷款约5.4万亿,信托贷款2.4万亿,未贴现承兑汇票5.7万亿,加上3~4万亿元民间融资。按照以往学术界确定的标准,其规模超过31万亿。根据最新界定广义上的规模应为12~13万亿,狭义的规模仅是民间金融的规模。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影子银行的规模都在不断扩大。

影子银行规模较小,数量繁多,发展不均衡,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资金来源单一,并且易受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其流动风险较大;负债不受监管,违约风险较大;另外,其创新不足。以上特征造成了影子银行的信息不透明,引发代理失灵和监管失灵,进而容易引发系统风险。

三、影子银行的影响分析

1.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影子银行往往在逃避管制、谋求套利中寻求自身发展,信息不透明,使得央行很难对市场中这部分货币供给量做出准确的统计。影子银行的脱监管现状,不受法定存款准备金、最低存款利率等的限制,削弱了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效果。从另一面看,影子银行又丰富了金融工具。

2.加大金融系统的风险。影子银行的期限错配、流动性和信用转换及高杠杆性,自身潜在的经营风险较高,很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一旦影子银行体系风险集中爆发,会冲击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还会影响到社会秩序的稳定。比如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事件,资金链断裂,多个老板跑路,由于影子银行吸收的是社会闲散资金,引发的金融风险影响波及的范围较广,不仅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还威胁到社会的安定有序。

3.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虽然影子银行存在系统性风险,但是不能夸大其负面影响,将其纳入反面角色,应当辩证看待它。它也有其独特的作用,将社会地域资金局部集聚起来,提供给那些很难从大中型银行等机构获得资金的小微企业,这不仅增加了社会信用供给,填补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的空缺,更多更好地为私营企业服务,促进了这些经济实体的发展,而且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又活跃了市场经济并使其多元化发展。

四、对策分析

1.增强影子银行的风险防范意识。资金链断裂不仅会导致其破产,还会给社会带来巨大风险。为降低系统性风险,影子银行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系统和风险规避机制,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与外界信息沟通。另外还应拓展业务,逐渐淡出高风险业务环境,使自身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2.增强创新能力。创新可以使社会资金配置更合理更有效,提高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鼓励影子银行金融工具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以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声誉与品牌,降低融资者的成本,实现多方共赢。另外,还要推进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形成良性互动。

3.完善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力度。随着金融日益全球化,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经济转型、金融结构调整等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应当制订有效的监管体系,健全影子银行的法律环境。加强监管力度,制订相关的监督检查程序,降低影子银行的监管套利风险,从而降低市场的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王浡力,李建军.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风险评估与监管对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05).

[2]黎友焕,郑茜.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及影响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3]肖雪梅,宋华.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现状、问题及监管[J].安徽农业科学,2015(08).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猜你喜欢
系统性风险影子银行
系统性风险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宏观审慎监管
新常态背景下PPP模式系统性风险预警机制研究
对建立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思考
浅析我国影子银行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评估
影子银行规模扩张的原因及相关建议研究
我国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风险问题研究
影子银行及其金融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