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论弘扬传统文化的三大辩证关系

2015-04-09 17:52唐小凤
视听 2015年1期
关键词: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爱国主义

□唐小凤

季羡林论弘扬传统文化的三大辩证关系

□唐小凤

摘要:季羡林先生主张弘扬传统文化的传统文化观是他的东方文化复兴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含了三组辩证统一的关系:弘扬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辩证统一、弘扬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辩证统一以及弘扬传统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统一。通过对这三组辩证统一关系的梳理,明确季羡林先生传统文化观的深刻内涵及其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爱国主义;和谐社会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掀起了一阵国学热、东方文化热。我国著名文学泰斗、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东方文化复兴观。东方文化“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弘扬中国文化,特别是其中最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必将在东方文化复兴的进程之中发挥重要作用。①季羡林先生据此提出了传统文化观,论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三大辩证关系,一方面来支撑他的东方文化复兴观,一方面来指导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季羡林的传统文化观进行整合梳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弘扬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经过上下五千年的沉淀和酝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丰富、深刻而又独具特色的内涵。根据周一良先生“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的论述,季羡林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文化的内涵进行了解读,提出了“中国文化二分说”,把中国文化的内涵分成两个部分加以剖析:“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②知是佛道两家从意识思想方面提出的道德标准,而行是儒家从行为方式角度提出的道德要求。把这两个部分结合起来,知行统一,便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内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季羡林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丰富内容概括成三个部分:一是“三纲六纪”,这是我国古代维持社会秩序的准则;二是“格、致、正、诚、修、齐、治、平”,这是个人发展在道德和政治方面的标准;三是“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即把“礼义廉耻”看作维护国家的四个支柱。无论是“三纲六纪”的社会准则,还是“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独具特色的伦理色彩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所表现出来的浓厚伦理色彩毋庸置疑是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最显著的特征。

(二)坚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辩证统一

对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季羡林是这样表述的:“传统文化代表文化的民族性,现代化代表文化的时代性。二者都是客观存在,是否定不掉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统一,既相反,又相承。”③传统文化和现代化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应该用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来正确处理弘扬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来看问题。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实质上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现代化建设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发展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保证。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就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要重视现代化建设,又要看到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我们既不能把传统文化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不能把现代化的因素拒绝在遥不可及的未来。

将弘扬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相统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交流的过程,是促进文化发展、社会进步最重要的途径。季羡林例举了中国历史上的两个事实来证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汉武帝时期的繁荣与唐盛时期的辉煌,都是得力于统治者坚持的“一方面发扬传统文化,一方面大搞时代化”③的政策。这样的文化政策在我们当代依然适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里,我们国家一心一意大搞现代化建设,对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精华荟萃的传统文化却漠然无视。近年来,国家终于认识到了光搞现代化建设是不行的,要重视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弘扬传统文化并不是要我们沉浸在自己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流连忘返,我们绝不能像清朝时那样“闭关锁国”,而是要把弘扬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把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渗透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每一步、每一面之中。

当然,无论是对现代文化的接收,还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都必须坚持批判性原则。季羡林继而在《精华与糟粕》一文中说,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而,精华与糟粕也是作为对立统一的矛盾存在着,因此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精华并不是永远的精华,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能变成糟粕;糟粕也并不永远是糟粕,在一定环境下,也会成为有意义的精华。因此我们在接受现代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时候,一定要很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精华与糟粕”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吸收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一切积极因素,从而更好地建设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弘扬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真正的“爱国主义”是正义的抗争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然而,爱国主义并不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词汇,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讲爱国主义。并不是所有的“爱国主义”都是好的、积极的,“爱国主义有真伪之分”。⑤季羡林把那些“被压迫、被迫害、被屠杀的国家和人民的爱国主义”⑥称作真正的爱国主义;而那些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去侵略和压迫别人的国家和人民,则是实实在在的伪爱国主义。例如,近代德国法西斯和日本侵略者侵略别国的行为,就是罪恶性质的伪爱国主义。与此相反,我们国家自古以来的爱国主义传统毋庸置疑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远点的有南宋岳飞抗金,近的则有我们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面对残暴的日本侵略者,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团结一致,以不畏外敌,英勇抗争的民族精神,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这样的精神,这样的气魄,就是真正的爱国主义最直接和最典型的表现。

对于真正的爱国主义的内涵,也许有人会提出质疑,认为古代如岳飞抗金这样的事迹,不能说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因为岳飞当时抗金虽然是对外抗争,但是从现代的意义来说,当时的金国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因此岳飞抗金是属于内战,算不上真正的爱国主义。其实不然,矛盾特殊性原理告诉我们,看问题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爱国主义的内涵也应如此。就像季羡林所说,我们“不能把古代史现代化”,⑦即不能拿我们现在的环境去衡量古时候的爱国主义,而应该针对古代的特定环境来看待爱国主义。例如岳飞抗金,那个时期南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主体,抗金实质上也是一种抵御外敌的行为,因此也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当然,真正的爱国主义也并不是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就一定可以称之为真正的爱国主义的,其中也一定要包含普遍性的东西。真正的爱国主义中的最普遍性、最实质性的东西,我觉得应该是保护我们中国这块土地上的文化主体不受外族侵害。这样的抗争就是正确的抗争,是值得我们赞颂和发扬的真正的爱国主义。

(二)坚持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的辩证统一

季羡林把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的关系概括为两个层面。第一层意思是,“在中国传统的伦理中,爱国主义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⑧即爱国主义是从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内容,并且是占据重要地位的内容。说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历史来例证。中国古代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爱国人物,如爱国诗人屈原,抗金名将岳飞,抗元英雄文天祥,等等。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爱国人物和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的关系的第二层意思是,“唯其因为我国有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我们这个国家才更值得爱。”⑧即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与灿烂正是爱国主义传统得以产生和延续的原因。我们每天都在讲爱国,可是为什么要爱国呢?只有我们的国家有着特别令我们自豪和骄傲的地方,我们才会发自内心、真正地去爱我们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智慧结晶,不仅在我们国家闪耀着灿烂的光辉,在世界文化之林也是无可替代的瑰宝。正因为我们国家有着如此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国家才真的值得我们去爱,我们的爱国主义传统才能一直延续下来,经久不息。

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之间的密切关系,决定了我们如今的爱国主义教育绝不能只是单纯的爱国主义教育,而应该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把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要用我们国家充满魅力的传统文化去感染他们,增强青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他们能够发自内心地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到自豪,从而由衷地爱我们这个国家。

三、弘扬传统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我国自古以来就提出了“和谐”的概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的十六大又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即社会的和谐以及人内心的和谐。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人的一生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的思想相呼应。⑨

(一)用“天人合一”思想来指导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命题,是中国传统文化这座宝库中最为熠熠生辉的部分之一。对于“天人合一”含义的理解,中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大家,儒家的孔孟或者道家的老庄等等,以及现当代的许多知名学者,如冯友兰、宾四先生,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季羡林在总结分析前人看法的基础上,对于“天人合一”的含义提出了他独到的见解。季羡林认为,所谓的“天人合一”,就是指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成为一个整体。把人和大自然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也就是说,人与自然之间应该建立和谐的关系,而不是征服与报复的关系。人类可以向大自然索取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东西,但是这种索取必须是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的有节制的索取,绝不能是毫无节制地一味索取。人类不断发展的活动是一种主观能动性的活动,而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在人类处理与大自然关系的问题上来说,就是要在尊重自然,认识自然和了解自然的基础上来进行改造自然的活动。总之,“天人合一”思想就是主张人与自然的一体化,主张追求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共同存在”的和谐关系。

如今,全球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世界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等等。这些灾难性的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这一百多年来世界各国都采用以西方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没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最终导致环境的恶化。之所以说西方的发展模式没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因为西方人对大自然的态度历来只有两个字——征服。他们把征服自然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要手段,只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归根到底,西方主张征服自然的发展模式是由西方分析思维模式决定的。而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别,在于东方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分析思维模式的综合思维模式,我们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东方综合思维模式的最高体现,强调用综合的方式来看待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弘扬“天人合一”思想,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只有充分领略“天人合一”的内涵和意义,把其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改造自然、发展经济的基础思想,才能逐渐缓解我国以至全球的环境压力。

(二)用“真”与“忍”来指导社会关系的和谐

我国古代有一套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准则——“三纲六纪”。“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纪”是指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和朋友。“三纲六纪“中有可以继承和发扬的东西,如长幼有序、尊重师长方面的规定和主张。然而“三纲六纪”所带有的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决定了它已不再适用于处理现代社会的各种社会关系。在主张人人自由平等的当代社会,我们在用法律法规来限制社会行为的同时,更应该用“真”与“忍”来指导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真”,即真情,以一颗真诚的心来待人处事。“忍”,即容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既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相互理解,也要做到“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相互容忍。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不管是父子、夫妻或是陌生人之间,难免会有大大小小的误会和摩擦。只有相互理解,相互忍让,只有坚持以“真”与“忍”待人,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真”与“忍”是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关键。只有把“真”“忍”两字当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才能正确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用“格、致、正、诚、修、齐、治、平”和“淡泊明志”来指导人内心的和谐发展

“格、致、正、诚、修、齐、治、平”是个人修养的系统步骤。“格”,即格物,就是认识和了解事物;“致”,即致知,就是要通过思考找出事物背后隐藏的规律;“正”,即正心,就是要堂堂正正;“诚”,即诚意,要真诚待人;“修”,即修身,就是通过各种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齐”,即齐家,管理家庭;“治”,即治国,治理国家;“平”,即平天下,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个人的修养要从内心出发,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最后才能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必须认识到“格、致、正、诚、修、齐、治、平”的深刻内涵,并把修养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个人修养和道德素质。

“淡泊明志”是对心灵的净化。“食色性也”,性即人的本能,无善恶之分。然而,如果每个人都肆无忌惮地满足和发展自己的本能,就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矛盾冲突。在冲突中能为别人着想,便是善,是和谐的内心。相反,若凡事只考虑一己私欲,则是恶,是不和谐的内心。人内心的不和谐往往是因为存有太多的私欲和杂念,只有做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才能在心灵上保留一方净土,才能做到真正的内心和谐。

四、结语

季羡林先生从弘扬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辩证统一、弘扬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的辩证统一以及弘扬传统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统一这三个方面来论述了他的传统文化观。季羡林提出的传统文化观是东方文化复兴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建中国文化的关键环节。我国学人们应在季羡林先生传统文化观的成就之上来继续探索和完成重建中国文化的伟大使命。

注释:

①季羡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3

②③④⑤⑧季羡林.季羡林说国学[M].北京:中国书店,2007:13,72,75,4,120

⑥⑦⑨季羡林.季羡林说和谐人生[M].北京:中国书店,2008:112,111,3

广西大学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201410593217)

(作者系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

猜你喜欢
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爱国主义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试论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
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推进锡林郭勒盟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