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大众传媒之网络恶搞

2015-04-09 17:52王琳琳巴特尔
视听 2015年1期
关键词:亚文化草根大众文化

□ 王琳琳 巴特尔

正确认识大众传媒之网络恶搞

□ 王琳琳巴特尔

网络是目前人们获得信息、娱乐的重要媒介,其开放式的组织结构,让网络有了天然的草根性。曾经一部《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席卷了整个网络,一时间无网民不知“馒头”,其作者胡戈也从一个普通人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公众人物。随后,网络便兴起了一阵“恶搞”狂潮。

网络恶搞作为一种亚文化形式,它有着草根性和后现代的特点——解构、自我的无限扩大、戏仿等等。本文将对网络恶搞现象进行归纳,分析网络恶搞的根源以及对受众的影响。

一、网络文化的产物——网络恶搞

(一)什么是网络恶搞

“恶搞”一词来源于日语“KUSO”,做名词的意思是“粪便”的意思。后来传入台湾后,专指模仿漫画或者电子游戏里的人物,在台湾网络上又广泛地当作“恶搞、好笑”的意思。网络恶搞的形式多种多样,文字、图片、音频、视频都可以是恶搞的信息传递方式。

(二)网络文化的特征——草根

“草根”直译自英文的grassroots,指非政府或决策者的势力,或同精英文化和精英阶层相对应的阶层。

网络的开放性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够得到互联网上的任何信息,任何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这种开放的模式和低廉的成本使得网络媒体的主体结构明显有别于传统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这种低廉的传播成本,使得草根阶层在物质上参与到网络信息传播中成为可能。草根阶层的数量庞大而惊人,草根阶层的话语权在网络BBS、BLOG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草根文化必然地成为网络文化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

(三)网络文化与网络恶搞的关系

美国学者克鲁亨在《文化概念:一个重要概念的回顾》中对众多的文化定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概念:“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样式的系统,既包括含显性样式又包含隐性样式;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个一定时期内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因此,只要理解了“生活样式”就不难理解“文化”。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就要面对衣、食、住、行等一系列的问题,对这一系列的生活问题的处理方式不同也就构成了不同的生活样式。在网络上习惯浏览什么网页,喜欢发表什么样的言论,对什么样的信息感兴趣等,这其中的种种要素相互关联便成为了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就是“网络文化”。

网络既然作为一个新的传播媒介,从传播学角度来定义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传播学者鲁本(Brentd.Ruben)说过:“从传播的视点来看,文化可以界定为连接并且给予特定时间特定人群以共同身份的那些共享符号复合体,知识、民间习俗、语言、信息处理模式、规则、仪式、习惯、生活方式和态度的复合体。”因此,我们也可以从这方面理解什么是“网络文化”——它是连接并给予人们“网友”这一特定共同身份的共享符合体,网络信息处理模式、网络规则(网站守则等人为规定在其网站内要遵守的章程)、上网习惯等的复合体。

显而易见,“网络恶搞”符合文化的特征:“网络恶搞”连接并给予一部分网友“恶搞者”这样一个特定的身份,它是包含了视频恶搞、图片恶搞、文字恶搞等一系列恶搞样式这样的一个复合体。”同时,“网络恶搞”又是在“网络文化”这个大环境下产生出来的,并且在网络文化的群体占有一部分特定的群体。因此,“网络恶搞”是“网络文化”的一个亚文化。

二、网络恶搞的特征

(一)草根的娱乐

恶搞作品的作者们的共同点是他们大多同属草根阶层。网络的开放性给草根阶层带来了一个自由娱乐的平台,在网络这个开放的平台上,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也让个人主义空前盛行,宣扬个人,崇尚个性,表现自己正是草根阶层根本的诉求。正像是亚文化区别于主流文化一样,“恶搞”努力地通过搞怪、穿着奇装异服、摆出怪异的表情、做出正常人难以理解的动作、表达令人费解的观点等一系列的“恶”来说明自身存在的价值。

(二)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性

后现代主义是指现代社会或工业社会发展到一个颠峰后的一种逆转,是有一定时间规定的时期。但在后现代哲学中是指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以强调非中心、非中心化、破坏性、反正统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以及多元性为基本特征。

这些“网络恶搞”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排斥经典和权威,随性地解构名人、名言、著作等等所有他能接触到的事物,并且很多时候也会“恶搞”一下自己。这些“网络恶搞”的共性与上面提到的后现代主义的非中心、破坏性、解构等特点非常一致。

总之,在“网络恶搞”这一现象中,经典的东西被颠覆,权威的事物被讽刺,从而使得“恶搞者”获得强烈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压力发泄后的快感。

三、恶搞现象的成因

(一)精英文化的缺席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一个社会的文化除了其具代表性的精英文化外,还存在大众文化。它们是社会中并行存在的两种文化,是相互补充和矛盾的关系。同处在消费主义时代的今天,在西方的发达国家里,精英文化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帮助大众文化在消费主义的侵蚀下也崇尚节俭,在精神上创造着不断超越的精英思想成为一个社会价值观的标榜。例如戴尔公司这样一个国际品牌,戴尔除了在短短十几年里创造出惊人的商业价值外,他本人所代表的不断超越、崇尚实用的戴尔文化也在创造着精英文化,成为精英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同样处在消费主义时代下,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看不到精英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反而大众文化在中国文化的领地里起着绝对主力军和带领人的作用。

(二)网络提供了自由的平台

在所有的媒介中,网络是最广泛、直接和平等的,也是代表大众文化的人群参与度最高的最具有话语权的平台,大众可以突破以往只有精英具有话语权的限制更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言论。根据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大众文化的观点,大众文化具有颠覆和革命的功能。那么大众文化自然可以通过网络这个极度合适的平台嘲弄和讽刺精英文化。

(三)个人心理因素

1.娱乐心理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中国18岁到35岁之间的网民占到网民总数的60%以上,年轻人是上网群体的主力。在“恶搞者”看来,“恶搞”并不是搞恶,而是颠覆、重构,甚至认为是创作。恶搞者通用“恶搞”这种看似低俗的方式来发泄个人的某些情绪,例如发泄现实生活中的不满、纯粹的娱乐等。

2.逆反心理

网络恶搞正是年轻人对“权威”的逆反、对“正统”的蔑视的发泄方式,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还能看到自己的观点被志同道合的人认可,心理得到很大的满足。所以恶搞在年轻人群中很容易达成共鸣。

3.从众心理

所谓从众效应,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网络上的“恶搞”,就是一种从众心理的体现。一种新形式出现,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传播得快、受关注的程度高,于是同一种形式的东西就会大量产生,这是正常的。很多网友看到有人凭借《舌尖上的宿舍——泡面篇》一夜之间成名,点击率爆棚,这种效仿就会随之而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恶搞”的行列,可以说目前一但出现一个被广泛关注的事件,几天之内就就会出现跟此事件有关的“恶搞”。一个新的事物获得普遍关注之后,便被无限复制。

4.追求个人成就感

在恶搞发泄情绪和表达自身观点的时候,也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当他们看到通过自己能力和手段“编成”的新影像、图片、歌曲、文字等得到很多人的欣赏时,他们会有相当的成就感。被社会认同,个人被崇拜成偶像的成就感是越来越多的人进行“恶搞”的又一原因。

四、恶搞现象的影响

(一)理念的碰撞与革命

网络新媒介是个开放、互动的平台。有人说,网络是大众文化的终结者,因为在网络中崇尚个人、崇拜个性。例如博客和微博在极短的时间里普及,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建立一块尽情展示自己的地盘,网络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成为了彼此的风景互相欣赏,点与点的连接拼接了强大的载有个性信息的传递链。当这种个人情节成为一种流行时尚的时候,也创造了一种新的大众文化,一个充满个性符号的大众文化。

代表草根阶层的俗文化与代表精英阶层的精英文化,在网络这个擂台上相遇。博客、微信的出现使精英文化能迅速影响着草根阶层,让精英们的理念迅速地传播到草根阶层当中去,让草根阶层的内涵逐步提升;相反,草根阶层的声音也进入到精英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精英们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容纳而又碰撞的思想交流,点对点的交流方式,是传播理念的碰撞与革命,它必将为这个社会带来更加新鲜和真实的思想元素。

(二)草根带来的贡献

1.润滑剂

网络的草根性使草根阶层有了话语权,也有了表达不满的空间。网络无意间搭建了一个更平等和互动的平台,这个平台能够引起了更大范围的关注和共鸣。这种关注不但是草根阶层的关注,近年来,政府也明显的感觉到网络是一个了解民生很好的渠道,2014年“两会”期间,很多主流媒体都开通了微信平台来交流。这些做法会对政府的工作进行适度的调整和引导,从而起到了社会“润滑剂”的作用。

2.对话的精神

网络的草根性,带来了阶层与阶层之间的广泛对话。例如,新浪网主动为社会名流搭建博客,让名人与大众有更为广而深的交流。这种互动让精英与大众之间的隔膜越来越小,大众们越来越容易理解和认同精英们的理念,使得社会中的不同阶层越来越能从更多元的角度换位思考,多元化的价值观,承载的是对事物更宽阔的包容和理解,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打下对话的基础。

3.创意的闪光

恶搞是一种创新,网络使很多有才华的人崭露头角,成为了全新的批评形式,它体现的是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好的“恶搞”讲究的是创意,贴合时下的热点,又能反映出一定的社会问题,让观者为作者不拘一格的创意所折服。

(三)网络恶搞对大众文化的影响

从西方亚文化的发展来看,网络恶搞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分支,势必会对大众文化有深远的影响。当网络“恶搞”被广泛传播并被大众所接受的时候,“恶搞”便出现在了其他传播媒介和社会活动中。

对于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成年人来说,“恶搞”网络文化可能只能博得一笑,但是在如今网络、电视、报纸等众多媒介的灌输下,对那些尚没有完全的判断事物是非观念的青少年、儿童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还有待时间来给我们答案,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媒体在这一问题上没有足够重视的话,我国的下一代民众将不知道董存瑞、潘东子是何许人也。

结论

“网络恶搞”是个人心理和文化发展过程中必然的产物,“网络恶搞”的广泛传播是跟网络的开放性、草根性、互动性密不可分的,是立足于科学技术发展上的一个独特的亚文化,这个亚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影响是辨证的、相互影响的——不可否认,“网络恶搞”对大众文化有有利的一面,它起到社会润滑剂作用,并给我们带来精英阶层和草根阶层一种全新的对话方式,其中也不乏有创意的作品;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没有节制的“恶搞”和没有道德底线的“恶搞”对于社会同样也有“深远且广泛”的影响。

因此,不论是新媒介还是传统媒介,都要对这种广泛传播的亚文化现象深入了解并进行适当的引导,担负起媒介责任。

参考文献

1.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2.杨鹏.网络文化与青年[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吴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4.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庄锡昌.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6.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7.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8.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辨证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王琳琳:呼伦贝尔日报驻扎兰屯记者站;巴特尔:扎兰屯人民广播电台)

猜你喜欢
亚文化草根大众文化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草根艺术家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草根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
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