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消散的年味

2015-04-09 15:09刘晓夫
汽车生活 2015年2期
关键词:回娘家庙里娘家

刘晓夫

上海大众西南销售服务中心总经理冯仲阳

这次采访撩起了冯仲阳许多回忆,“跟你聊蛮有意思的,我都快忘记过年怎么过了。”童年时代离冯仲阳已经很远了,但他仍能讲出关于儿时过年的诸多细节。这可能跟他来自台北有关,那是一个坚持传统文化保护的城市。

以过年的名义不睡觉

冯仲阳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过年,“除夕那晚孩子们可以肆无忌惮地玩,因为有正当的名义。”这一天冯仲阳还可以品尝父亲的厨艺,“我父亲是湖北人,那里流行蒸菜,过年他会特别去做这些菜。”

说是可以不睡觉,其实孩子们抗不了多久,专注玩牌的大人们撑得更久。睡不了多久,电话就打来了,“初一早上要早起,七八点就有电话打来拜年了,通常是长辈或远方的人。”“也有对岸打来的吗?”“对,我有叔叔还在湖北。你勾起我好多记忆。”

每年初二,台湾人都要回娘家,冯仲阳太太一家人搬到台北后,也就无所谓回娘家了,“初二我会回娘家的娘家,也就是岳母的娘家,桃园市龙潭区。那一天高速路会非常堵,因为都在回娘家路上。”

三年前,冯仲阳开始长期呆在内地,一开始会想念家乡,现在把成都当成第二家乡,“我现在每个季度回去一次,川航可以直飞松山机场,打个车20分钟就到家了,很方便。”今年过年,冯仲阳打算带家人到台湾最南部的垦丁,享受热带的阳光、沙滩。

抢头香也蛮拼的

台湾佛教道教盛行,流行过年上香,“尤其是初一早上,很多人来庙里抢头香,门一开大家都往里冲,争先把香插上去,场面很火爆。有次电视台还拍到门开后有个人从案桌下面钻出来,立刻把香插上去——头天晚上就混进来躲着了。”

此外,台湾人过年还要点光明灯,“遇到本命年,就是所谓的犯太岁,要化解就必须到庙里点一盏光明灯。”

台湾南部乡村民风更加淳厚,“一个宗祠的人会在过年期间约定一个时间祭拜。我父亲是1949年来台湾的,祖先都在湖北,祭拜不了。我太太会祭拜,她家里到台湾已经十代了。”

台湾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使得年味仍然浓郁。冯仲阳在写新年寄语时用的是繁体字。

节庆与文字是传统文化最直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的精华值得后人去细细品味,身体力行去传承,在采访结尾的拍摄时,冯仲阳用一种在中国有着两千年历史的传统手势——“拱手礼”,向成都的消费者表达自己的祝福和问候。

猜你喜欢
回娘家庙里娘家
江畔独步寻花
回娘家
猫闹鸟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闽籍优秀女性代表“回娘家·拉家常·共奋斗”
婚姻好不好,回趟娘家就知道
祈祷
韩国:娘家出力婆家受益
瞎编
草莽皇帝朱元璋
最是亲情“回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