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

2015-04-09 06:45
科学家 2015年2期
关键词:食源性污染物肺癌

人们时常调侃中国人活得“不易”——喝着污染的毒水,吸着有毒的空气,吃着不安全的食品。到最后究竟是会练就一身“百毒不侵、刀枪不入”的功夫,还是因为四面楚歌的生存环境而一命呜呼,似乎就看各位施主的造化了。无孔不入的污染何时休——这不应该只是每个国人追问和吐槽的话题,更是与百姓的生活乃至生命息息相关、并且亟待解决的现实困境,或许,也是该被划归为民生问题的头等大事。

杀气重重

当“我国或成世界第一肺癌大国”的新闻赫然出现在网站头条上的时候,当多国研究证实PM2.5与肺癌正相关、同时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走高的时候,雾霾问题是否会被相关部门更严肃地对待,这是每个国民迫切想要知道的事情。

据《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肿瘤312万例,死亡超过200万,其中肺癌已经取代肝癌,“雄踞”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榜首。目前我国的肺癌发病率以每年26.9%的速度增长,近几十年来,每10年到15年,肺癌的患者人数就会增加一倍。我国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也显示,肺癌死亡率在过去30年间上升了465%,成为中国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0年后,我国肺癌病人或将会达到100万。而肺癌发病率持续走高的幕后推手,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的吸烟,而是环境污染。

国内外诸多专家和权威组织证实,大气污染以及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与肺癌之间存在正向关联性。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研究数据也表明,空气污染与肺癌的产生和死亡率有密切关系,污染越严重,肺癌患者越多,死亡率越高,反之则越少和越低。PM2.5浓度每增加10微克每立方米,肺癌死亡率就增加15%-27%,本身具有肺部疾病的人患肺癌死亡的几率更高。

污染空气中的微小颗粒,也就是我们所说的PM2.5或者霾,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以及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尤其是亚微米粒子会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雾霾天气可使病情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

PM2.5可以承载十几种致癌物质,长期处于雾霾环境中就会有诱发肺癌的风险。研究表明,污染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可以通过炎症伤害肺并损害DNA,这可能是引起非吸烟者患肺癌并死亡的直接原因,而PM2.5中的多环芳烃与肺癌的患病率有明显相关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2010年因肺癌死亡的患者中,有22.3万人与大气污染直接相关。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已于2013年将“室外空气污染”列为一类致癌物,并将它视为迄今为止“最广泛传播的致癌物”。

在北京、天津等雾霾高发地区,肺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市肿瘤防治办公室副主任王宁说,北京市肺癌发病率由2002年的39.56/10万上升至2011年的63.09/10万, 已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天津市的肺癌发病率约为60/10万,新发癌症患者中有1/5为肺癌患者,且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其中男性和女性的肺癌死亡率更是位居全国第二和第一位。

除了会引起呼吸道疾病以外,雾霾天对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它不仅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还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等。

虽然目前各城市都在出台政策防霾治霾,但仍然是收效甚微。与雾霾抗争的确是一场持久战,但任何困难和利益条件的限制都不能成为松懈的借口,毕竟,没有什么比老百姓的生命和健康更重要。如果人们每天出门都要面临着“重重杀气”,亦或者在未来生活中,“防毒面具”成为继“身份证、手机、钱包、钥匙”之后的又一出门标配,而专家能够给出的最有效解决方案却只有“搬家”的时候,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又怎么可能会高呢?

饮鸩止渴

水乃万物之源,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根本保障,只可惜如今的水污染问题严重到用“饮鸩止渴”来形容也毫不夸张。中国水资源总量的1/3是地下水,但其中64%的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33%受到轻度污染,也就是说,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人们在喝着看似清洁的自来水的同时,也将疾病、污染、细菌喝了进去。

水污染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而污染物也经过了从生物污染物到无机污染物,最后发展成为有机污染物的演变过程。无论是哪个阶段的水污染,也无论是哪一种污染物,它们都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

19世纪以前的生物污染给人类带来了伤寒、腹泻、痢疾、霍乱等疾病,也夺走了千万人的生命。虽然大部分国家已经基本控制了生物污染,但在一些贫穷的国家和地区,比如非洲,还是会时常受到生物污染的威胁。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化学污染开始侵袭水源,铅、汞、铬以及氰化物、氟化物、亚硝酸盐等无机物给人类带来沉重灾难,日本的水俣病就是非常有名的例子。而中国比较严重的是饮水型氟中毒和饮水型砷中毒。中国因饮用水中氟、砷超标而使健康受到影响的人数可能超过2000万。

如今对我们危害最大的是有机污染,其来源十分广泛,包括工业污染排放、化肥农药等农业污染以及人类的日常生活排放。传统自来水净化工艺已经无法处理这些有机污染物,但全国大部分自来水厂仍然采用过去的传统工艺,于是这些有机污染便大摇大摆地进入了我们的人体内。而长时间饮用有机化合物总量超标的水,则可能“致癌、致畸、致突变”。

似乎所有的污染问题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和理念的问题。拿水污染来说,中国就存在着一种“怪现象”,那就是几乎所有饮用水界专家、学者都认为中国城市水质存在“安全隐患”,但同时几乎没有一家水厂自检自测水质不合格。即使相关部门大张旗鼓地对全国水质进行检测,我们的饮用水水质也依然得不到什么改善。政府不给钱、工艺改不了、处理污水能力跟不上、监管力度不够、百姓观念薄弱……似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成为问题,只有百姓的健康问题不是问题。

每当出现水污染事件,各部门、各媒体都喜欢用“汲取教训、警钟长鸣”等字样来表示处理问题的决心,但似乎警钟没有长鸣,而且从来不鸣。光2014年一年,就发生了多起水污染事件。4月,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一条管道发生原油泄漏,污染了供水企业的自流沟,导致自来水苯超标,影响了兰州市居民的用水。同一个月,武汉汉江武汉段水质氨氮超标,造成武汉白鹤嘴水厂和余氏墩水厂停产,原因是春耕农作物大量施肥,生活污水及农田中的氨氮污染物冲入了汉江。5月,江苏省靖江市自来水公司发现长江水源有异味,于是关闭取水口,一度暂停全市供水。8月,地处三峡库区腹地、距离长江仅13公里的重庆巫山县千丈岩水库280万立方米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导致周边4乡镇5万余名群众饮水困难,原因是湖北建始县磺厂坪矿业有限公司硫精矿洗矿场直排废水。12月,山东鲁抗医药大量偷排抗生素污水被曝光,污水中抗生素的浓度超自然水体万倍……事故在不断上演,形势不容乐观,但情况依然得不到改善,这就是中国水污染的现状。加上国人自身的麻木,问题想要得到解决似乎是难上加难。

毒入“腠理”

作为人类生命线的土壤,时常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米袋子”“菜篮子”,而如今,我们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地也受到了污染的威胁。

2014年4月17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严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

土壤污染常常被称为“看不见的污染”,它不像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那样直观,因此发现的难度也较大。土壤污染往往要通过土壤样品分析、农作物检测,甚至人畜健康的影响研究才能确定,从产生到发现危害通常时间较长。与大气和水体相比,污染物更难在土壤中迁移、扩散和稀释。因此,污染物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累积。而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则很难恢复。

土壤污染的来源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工业污染源(工业“三废”物质排放)、农业污染源(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生活污染源(城乡生活废水、农家肥等)和其他污染源(废弃物焚烧等)等等。这些污染物进入土壤,不仅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影响农产品质量,长期食用受污染的农产品也会危害身体健康。同时,土壤污染也会危害人居环境安全,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如果住宅、商业、工业等建设用地存在土壤污染,可能通过经口摄入、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等多种方式危害人体健康。土壤污染还可能进入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环境,影响其他环境介质,并对饮用水源造成污染。

另一方面,污染的加剧还会导致土壤中的有益菌大量减少,土壤质量下降,从而使黑土流失速度加剧。据统计,上世纪五十年代,东北的黑土层厚度约有80cm-100cm,而目前黑土层已经下降到了20cm-40cm,黑土层正以每年0.3cm-1cm的速率被侵蚀,如不及时治理,40年-50年后大部分黑土层将流失殆尽。然而要想形成1cm厚的黑土,则需要400年的时间。

所谓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而现在的问题是,即使我们想要治理,也面临着重重问题和困难。总体来说,目前我国治理土壤污染的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据环保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被污染的土壤可以通过修复降低其风险或危害从而恢复其功能,一般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3类方法。但由于土壤污染的复杂性,有时靠单一方法难以修复土壤污染,需要采用多种技术,特别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较长的时间。

另一方面,土壤污染不像大气污染或者水污染一样比较容易扩散或稀释。水流可以带走污染物,修复遭到污染的河流。但污染物质,特别是重金属,一旦进入土壤,降解起来就很困难,而遭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几乎没有使用价值。“相比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土壤污染可能是最难解决的,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国家正在加快推进土壤环境保护立法进程,并设定土壤整体修复的方案,但要想解决土壤面临的多重“疑难杂症”,恐怕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病从口入

网络上曾经流传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词语,叫做“易粪相食”,改编自《左传》中的“易子相食”,意思是互相制造有害食品,最终的结果就是“人人害我,我害人人”。而这个词用在污染问题上,也再适合不过。

食品安全与自然环境始终密不可分,食源性疾病增长就是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的直接反应。食源性疾病是涵盖范围非常广泛的疾病,主要由摄入受微生物或化学品污染的食品而引起。“从农场到餐桌”,任何一个阶段都可能发生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还可能有神经科、妇科、免疫等其他症状。摄入受污染食品,也可能造成全身多器官衰竭,甚至引发癌症,严重者会造成极大的残疾和死亡后果。

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计,全球由食品安全事件导致的食源性疾病预计会达到10亿例,其中因为食源性疾病死亡的人数将达到180万人。我国每年向国务院卫生部门上报的数千件食物中毒事件中,大部分都是因致病微生物污染引起的。

引起食源性疾病前五大风险因素分别是不正确存放(27%)、受污染的设备和环境(25%)、较差的个人卫生(24%)、煮熟不彻底(11%)和不安全来源(4%)。从国家层面来说,我国无论是食品生产技术水平,还是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基础,都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同时我国对食品农产品中农兽药残留标准的制定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例如,日本列表规定了62410个食品农产品中农药兽药残留限量标准,而中国内地限行的农药兽药残留限量标准为667个,仅占日本的1%。我国自然环境污染和化学物质污染食品十分严重,但是食品检测技术水平却不高。据报道,我国2200种食品添加剂中还有近60%无法检测。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暴露,防治环境污染也逐渐成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西方国家吸取了食品安全事故的教训,早就对此问题开始了治理、监管和控制。2002年,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正式成立,作为科学咨询意见和通报食品链相关风险的独立来源。美国也非常注重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修订,确保其适应不断变化的食品安全监管需求,如2011年颁布的《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等。我国在食源性疾病问题上则刚刚开始重视和起步,一些部委开始有所反应,比如国土资源部开始大面积的监测土壤质量等等。但由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相对复杂和严重,因此对风险的控制和预防还需要下更大的力度,对食品质量的监管也需要更加严格的把关。

另一方面,民众对食品安全问题及污染问题的重视程度和观念导向也是直接决定食源性问题能否妥善解决的重要因素。如果“易粪相食”的事件继续发生甚至扩散,那么谁都无法独善其身,最终,人人都将成为受害者。毕竟,在污染和食品安全的问题上,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没有人可以自全。今天别人的丧钟,未来也有可能为你而鸣。

污染虽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却一直变换着新的花样危害人类安全。科技在不断进步,污染也在随之进化,甚至逐渐成为疾病和死神的帮凶,无孔不入,如影随形。如何突破重重污染的埋伏,是每个国家都要面临的重大课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还是个步履维艰的婴孩,环境与健康管理能力薄弱,现行的管理体制难以运行,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相关部门责任混乱、孤掌难鸣,百姓环保意识薄弱……我们还面临太多的问题,还有太长的路要走。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不加大治污力度和步伐,总有一天,我们会自食恶果,代价惨重。

猜你喜欢
食源性污染物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秋冬季高发食源性疾病的危害与预防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食品安全头号杀手——食源性疾病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